当前位置 首页 神庭 第七十二章 临阵换将

《神庭》第七十二章 临阵换将

作者:司天小神仙 字数:2773 书籍:神庭

  等到宫中晚宴散后,李汤将李雍和李济民以及李景凉三人留了下来。

  “趁着今日中秋佳节,况且现在时辰还早,我们父子四人好好唠唠。”李汤将目光落在了李雍和他们三人的身上,笑呵呵地说道。

  “启禀父皇,儿臣也觉得好久没有与您聊天了,刚才还在寻思要不要借今晚这个机会,没想到父皇您先开口了。”李雍和笑容和煦地说道。

  李济民同样含笑看向高座上的李汤,“儿臣恭敬不如从命。”

  李景凉点点头,“听父皇的。”

  李汤极为欣慰地点点头,“我已经让人在御花园布置好了,你们兄弟三人可以先行过去。”

  李雍和站起身来,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李济民也站了起来,两人躬身行礼道:“儿臣愿同父皇一起前往。”

  李景凉虽然慢了半步,但还是极有眼力地匆忙起身行礼。

  “行了行了。”李汤摆摆手:“那就一起过去吧。”

  于是在去往御花园的朝阳路上,李汤在赵公公的服侍下走在最前头,李景点紧跟在李雍和身边,至于李济民则是走在了最后。

  “大哥,你说父皇究竟打算干什么?”李景凉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雍和紧盯着前边不远处的那道背影,摇摇头,默不作声。

  在晚宴上他并未见父皇对司礼监掌印太监赵公公吩咐什么,而整场晚宴赵公公并未离开过他的视线。

  所以御花园一聚极有可能是父皇自秦王府回宫时就打定的主意。

  “难道父皇在秦王府还同身后的李济民有过其他交谈?”李雍和心中腹诽道。

  “大哥,我听说父皇先前见过隋便。”李景凉压低声音说道。

  李雍和闻言眉头一皱,自从他在葫芦口儿围杀隋便没有成功,在内心深处他就觉得这个出身西洲的少年仿佛冥冥之中将他压胜一般。

  也就在那之后,他就感觉只要隋便掺和的事绝对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什么时候的事?”李雍和沉声问道。

  李景凉朝后瞥了李济民一眼,偷偷说道:“就是今日父皇去秦王府的时候,当时隋便也在那,父皇与隋便两人有过一场单独谈话。”

  听到四弟这般说后,李雍和的那双剑眉锁得愈深,原来秦王府一事他竟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可既然父皇已经见过了隋便,那为何没有传出隋便被治罪的消息?据他所知天霜山的人已经见过了父皇,同样将虞子期之死的猜测告诉了父皇,但为何迟迟不见父皇有所动作?

  父皇心里究竟打得什么算盘?隋便又同他说了什么?那今夜的这场御花园父子小聚父皇又是意欲何为?

  原本感觉大局已定的李雍和一时之间竟然有些看不清眼下的局势。

  走在最后形单影只的李济民抬头瞧了瞧高挂在头顶的那轮明月,不知道此时房玄策他们在做什么。

  御花园内,等到李汤在那座露秋亭内坐下后,他对着李雍和他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兄弟三人尽管坐。

  “今夜没有君臣,只有父子,所以今夜我们只谈家事不论朝政。”李汤面带笑意地说道。

  “儿臣遵命。”李雍和他们三人近异口同声地说道。

  李汤指着他们三人,对身旁的赵公公气笑道:“你看看你看看,又来了。”

  赵公公微微躬身报以笑意,道:“陛下,三位殿下也是有心。”

  “行了,赶紧坐吧。”李汤看他们三人始终没有坐下的意思,又说道。

  李雍和与李济民两人相视一眼后,前者率先坐下,李济民正规正规地坐下身来,至于李景凉同样收起往日的乖张跋扈性子,规规矩矩地坐在李雍和身边。

  随后李汤看了眼赵公公,吩咐道:“你先下去吧。”

  等到赵公公离开后,李汤才说道:“中秋过后没多久就是秋狩大典了。”

  随后那道威严的目光落在了李景凉的身上,李汤淡淡说道:“景和,我记得历年来的秋狩大典都是由你负责。”

  李景凉听到父皇问话后,赶忙放下手中的橙橘,恭恭敬敬地说道:“回父皇的话,正是。”

  因为李景凉身为凉王统帅京畿之地禁军的缘故,所以一直是由他操办秋狩大典的诸多事宜。

  “这么多年来秋狩大典没有出现半点纰漏,由此可见你用心颇多。”李汤笑吟吟地说道。

  李景凉闻言正襟危坐,正色道:“父皇,秋狩大典事关大梁千秋万代基业,儿臣不敢有半分轻心。”

  李汤听到这番话后极为满意地点点头,看向李景凉的目光中多出几分赞许之意,“你能有这份心,很好,很好啊!”

  “父皇您有所不知,四弟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连同礼部一起商榷今年秋狩大典上的事宜流程了。”李雍和在一旁说道。

  “哦?是吗?”李汤轻咦一声,问道。

  李景凉嘴角微微上扬,如实说道:“回父皇的话,儿臣只是想为秋狩大典尽些绵薄之力。”

  李汤脸上的笑意更胜,他双手轻轻拍打着膝盖,说道:“你们果然都没有让朕失望。”

  李景凉闻言偷偷瞥了一眼身边的大哥,而李雍和同样正朝他这边看来,两人心有灵犀般相视一笑,这样一来今夜这场小聚已经不会有什么差池了。

  “济民,房家谋逆一案可有进展?”李汤仿佛终于是想起了亭内还有自己的二子,问道。

  李济民神色一凛,说道:“启禀父皇,因为距离此案过去了许久,所以还需要点时日。”

  房东来谋逆一案距今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不说物证,即便是人证如今都是如同大海捞针,即便李济民把控着刑部衙门,但想要为房家翻案仍然需要时间。

  李汤神色自若地点头道:“不着急,慢慢查,细细查,总会水落石出的。”

  李济民轻嗯一声,“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看着这般严阵以待的李济民,李汤面露苦笑,指着他说道:“你啊,打小就这般执拗。”

  不过很快他就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也幸亏有你,才能有如今的大梁。”

  本来脸上带笑的李雍和在听到这句话后神情瞬间僵住,他最不想父皇提的就是这件事。

  若大梁是因为李济民才是大梁,那要他这个太子有何用?!

  李济民闻言赶忙说道:“是因为父皇的文韬武略励精图治,大梁才会有如此壮丽的疆域山河。”

  李汤点点头,又摇摇头。

  坐在一旁的李景凉听着他们的谈话,一直没有出声搭腔,他又不傻,从刚才父皇的话里他能够听出对大哥的敲打之意。

  原本他以为今夜可以置身事外,但没想到接下来李汤的一句话让他呆怔在原地,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李汤沉吟了许久,然后目光威严地看向李济民,说道:“济民,明日你同景凉去礼部交接一下,今年的秋狩大典就由你来负责吧。”

  “父皇!”李雍和是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出声喊道。

  李济民听到这句话后眸底深处流露出几分诧异,不知道父皇为何做出如此安排。

  “景凉一直负责秋狩大典,今年就换济民来主持吧。”李汤淡淡说道。

  “父皇,儿臣不明白,儿臣可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李景凉顾不得掉落在地上的橙橘,神情复杂地问道。

  “没有,你做的一直都很合朕的心意。”李汤否认道。

  “那为何...”李景凉心有不甘地追问道。

  只是桌案下李雍和的一只脚已经踩在了他的鞋面上,示意他适可而止。

  “济民是你二哥,你总该给他些历练的机会。”李汤说道:“而且济民这些年一直身在军营,也应该走出来磨炼一下了。”

  李济民沉声说道:“儿臣知道了。”

  “好了就这样,秋狩大典一事明日早朝之上我会对他们宣布。”李汤不容反驳地拍案决定道。

  李景凉还想说什么,但感觉到鞋面上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后,只得咬牙切齿默不吭声。

  “其实不管你们谁来主持秋狩大典,我都希望其余人可以尽心尽力地帮助他,毕竟说到底你们是一家人。”李汤满脸正色地说道。

  李济民迅速起身,拱手说道:“父皇请放心,济民定不辜负您的厚望。”

  李雍和同样站起身来,眉眼微弯,保证道:“儿臣也势必会在大典一事上尽全力帮助二弟。”

  “你呢?”李汤看向脸色不自然的李景凉,问道。

  “儿臣也是!”迫于无奈的李景凉只得站起身来,低声说道。

  若是没有那重父子关系,没有那道君臣之别,他肯定要问一问他,自己做的究竟哪里不遂他的心意,为何要将自己换掉!

  “如此甚好。”李汤笑呵呵地拍着膝盖,说道。

  “好了,今夜就先到这,时候也不早了,你们早点回去休息吧。”李汤淡淡说道。

  随即他缓缓站起身来,召来赵公公,没有再多说半句,朝寝宫的方向缓缓走去。

  所以现在露秋亭内就只剩下了他们兄弟三人。

  “也就是画扇没在这。”李雍和沉声说道:“若是在这,我们兄妹四人就凑齐了。”

  李景凉见到父皇走远后,冷哼一声,径直离开。

  倒是李雍和转身看向李济民,拱手道:“恭喜你了,二弟。”

  李济民见此抿了抿嘴角,同样没有说什么,转身走出露秋亭。

  李雍和慢慢收敛起脸上的笑意,一脚踩在刚才李景凉掉落在地的橙橘上,脸色阴沉如水,眼神冰冷如霜,他咬牙切齿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