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弃女狂妃:偏执妖王缠上瘾 第二十三章 话可不兴说太早

《弃女狂妃:偏执妖王缠上瘾》第二十三章 话可不兴说太早

作者:维维炖大鹅 字数:1979 书籍:弃女狂妃:偏执妖王缠上瘾

  这时陶、许二人都陪朱梅痛饮,殷殷相劝,无暇再讲闲话。那素因心中有事,几番要说出话来,见朱梅酒性正豪,知这老头儿脾气特别,不便插嘴拦他高兴。那陶钧在观战时,忽然素因唤他乳名,好生不解,本想要问,也因为朱梅饮在高兴头上,自己拿着一把壶,不住地替他斟,没有工夫顾到说话。大家只好闷在肚里。

  这一顿酒饭,从未正直饮到酉初。素因本不用荤酒,莹姑饭量也不大,陶、许二人也早已酒足饭饱。因都是晚辈,只有恭恭敬敬地陪着。到了掌上灯来,朱梅已喝得醉眼模糊,忽然对素因说道:"你们姊弟不见面,已快二十年了,回头就要分别,怎么你们还不认亲呢?

  "素因闻言,站起答道:"弟子早就想问,因见师伯酒性正豪,不敢耽误师伯的清兴,所以没有说出来。"朱梅哈哈大笑道:"你又拘礼了。我比不得李胡子,有许多臭规矩。骨肉重逢,原是一件快活事,有话就说何妨?"

  素因闻言,便对陶钧道:"陶师弟,请问堂上尊大人,是不是单讳一个铸字的呢?"陶钧闻言,连忙站起答道:"先父正是单名这一个字,师姊何以知之?"素因闻言,不禁下泪道:"想不到二十年光阴,我姑父竟已下世去了。姑母王大夫人呢?"陶钧道:"先父去世之后,先母第二年也相继下世去了。小弟年幼,寒家无多亲故。师姊何以这般称呼,请道其详。"素因含泪道:"龙官,你不认得身入空门的表姊了?你可记得十九年前的一个雪天晚上,我在姑父家中,同你玩得正好,忽然继母打发人立逼着叫我回家过年,你拉我哭,不让我走,我骗你说,第二日早上准来,我们一分手,就从此不见面的那个秦素因么?"

  陶钧闻言,这才想起幼年之事,也不禁伤心。答道:"你就是我舅家表姊,乳名玉妮的么?我那舅父呢?"素因道:"愚姊自先母去世,先父把继母扶正之后,平素对我十分虐待。多蒙姑父姑母垂爱,接到姑父家中抚养,此时我才十二岁,你也才五岁。先父原不打算做异族的官的,经不住继母的朝夕絮聒,先父便活了心。我们分别那一天,便是先父受了满奴的委用,署理山东青州知府。先父也知继母恨我,本打算将愚姊寄养姑母家中,继母执意不肯。先父又怕姑父母用大义责难,假说家中有事,硬把愚姊接回,一同上任。谁想大乱之后,人民虽然屈于异族暴力淫威,勉强服从,而一般忠义豪侠之士,大都心存故国,志在匡复。虽知大势已去,但见一般苦难同胞受满奴官吏的苛虐,便要出来打抱不平。先父为人忠厚,错用了一个家奴,便是接我回家的石升。他自随先父到任之后,勾连几个丧尽天良的幕宾,用继母作为引线,共同蒙蔽先父,朋比为奸,闹得怨声载道。不到一年,被当地一个侠僧,名叫超观,本是前明的宗室,武功很好,夜入内室,本欲结果先父的性命。谁知先父同他认得,问起情由,才知是家人、幕宾作弊,先父蒙在鼓里。他说虽非先父主动,失察之罪,仍是不能宽容,便将先父削去一只耳朵,以示儆戒。那恶奴、幕宾,俱被他枭去首级,悬挂在大堂上。先父知事不好,积威之下,又不敢埋怨继母,费了许多情面,才将恶奴、幕宾被杀的事弥缝过去。急忙辞官,打算回家,连气带急,死在路上。继母本是由妾扶正,又无儿女,她见先父死去,草草埋葬,把所有财物变卖银两,本打算带我回到安徽娘家去。走到半路,又遇见强人,将她杀死。正要将我抢走,恰好恩师四川岷山凝玉峰神尼优昙大师走过,将强人杀死,将我带到山中修道。面壁十年,才得身剑合一。奉师命下山,在成都碧筠庵居住。两年前,又奉恩师之命,将碧筠庵借与醉师叔居住,以作异日各位师伯师叔、兄弟姊妹们聚会之所,叫我来这汉阳白龙庵参修行道。适才见贤弟十分面熟,听说姓陶,又被我发现你耳轮后一粒朱砂红痣,我便叫了贤弟的乳名,见你答应,便知决无差错,正要问前因后果,对你细说时,朱师伯已显现出法身。以后急于救人,就没有机会说话了。朱师伯前辈是剑仙中的神龙嵩山二老之一,轻易不收徒弟,你是怎生得拜在门下?造化真是不小!"陶钧闻言,甚是伤感,也把别后情形及拜师的经过,仔细说了一遍。

  那许钺见众人俱是有名剑仙的弟子,心中非常羡慕,不禁现于词色。朱梅看了许钺脸上的神气,对他笑道:"你早晚也是剑侠中人,你忙甚么呢?将来峨眉斗剑,你同莹姑正是一对重要人物。你如不去做癫和尚的徒弟,白骨箭谁人去破呢?我不收你,正是要成就你的良缘,你怎么心中还不舒服呢?"许钺闻朱梅之言,虽然多少不解,估量自己将来也能侧身剑侠之门,但不知他说那侠僧轶凡剑术如何。便站起身来,就势问道:"弟子承老前辈不弃,指示投师门径。所说三游洞隐居这位师父,但不知他老人家是哪派剑仙?可能收弟子这般庸才么?"朱梅道:"你问癫和尚么?他能耐大得紧呢!尤其是擅长专门降魔。我既介绍你去,他怎好意思不收?不过他的脾气比我还古怪,你可得留点神。如果到时你不能忍受,错过机会,那你这辈子就没人要了。"许钺连忙躬身答应。朱梅又对素因道:"破慈云寺须是少不得你。天已不早,你同莹姑回庵,我这就同陶钧到青城山去。我们大家散了吧。"许钺虽然惜别,知朱梅脾气特别,不敢深留。

  当下众人分手,除许钺明春到三游洞投师,暂时不走外,素因同莹姑回转白龙庵,朱梅便带了陶钧,驾起剑光,往青城山金鞭崖而去。

  第二十九回 金鞭崖陶钧学剑 碧筠庵朱梅赴约

  第二十九回 金鞭崖陶钧学剑 碧筠庵朱梅赴约

  矮叟朱梅的大弟子纪登,在师父下山后,因恐金光鼎等又来烦扰,轻易不肯出门。这日清晨起来,算计师父快要回来,便在崖前站定。果然立了不多一会,遥望天边,有两粒黑点朝崖前飞来。移时,朱梅携着陶钧在金鞭崖前降下。纪登连忙上前拜见。朱梅叫陶钧见过师兄,一同进了观门,朱梅命纪登将打坐并练气口诀,日夕传与陶钧用功。又到云房内取出一柄长剑赐与陶钧,叫他按照剑诀练习。陶钧拜谢之后,接过宝剑一看,连头带尾,有三尺六寸长。剑柄上有七个金星,上面刻着"金犀"两个篆字。用手一攥剑柄,微一用力,已自铮然出匣,寒光凛凛,瘆人毛发,端的是柄好剑,心中高兴已极。从此每日跟随纪登早晚用功。不提。矮叟朱梅在观里住了几日,单把纪登叫过一旁,嘱咐了几句,便自下山,往成都而去。

  这时成都碧筠庵醉道人,自同追云叟分别后,虽然宝剑被污,却蒙追云叟将大乙钩赠他使用,比较原来宝剑还要神化。他每日除在成都市上买醉外,便在庵中传授松、鹤二童剑术。这日正在院中闲立,远远看见天空中一道青光飞来,定睛一看,正是追云叟带到衡山,去用千年朱灵草替自己洗炼的宝剑,心中大喜,手一抬,那宝剑业已落在手中。仔细看时,居然返本还原,仍是以前灵物,暗暗感激追云叟的高义。心想:"这口剑虽是自己炼就神物,并不似三仙二老他们的剑,完全用五行真气,采炼五金之精而成。衡山相隔数千里,怎得认主归来,不爽毫厘?"正在惊奇,忽听破空的声音,抬头看时,周淳业已驾剑光从空中降下,见了醉道人,上前拜见。醉道人道:"周道友休得如此客气。我们相隔不久,道友功行,竟能这样猛进,虽然白老前辈有超神入化之能,然而道友的根基禀赋,也就可想而知了。"

  周淳躬身答道:"师叔休得过奖。弟子自蒙家师收录,因自己年岁老大,深怕不能入门,心中非常恐惧。那日随家师回到衡山,便蒙家师指示秘诀,又赐我丹药数粒。到第七天上,家师又命我到后山最高峰红沙崖下,去采千年朱灵草。走到崖前,忽然红雾四起,当时一阵头昏眼花,神志昏沉,堪堪卧倒。猛想起弟子初游慈云寺时节,遇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前辈,用土块打弟子数次,将弟子打急,随后追赶,并未追上。那位老前辈留与弟子一个纸包,内有两粒丹药,纸包上面写着'留备后用,百毒不侵'八个字。弟子此时已是两脚麻痹,幸喜双手还能动转,连忙将那两颗丹药取出嚼碎,咽了下去,立时觉着神志清朗异常。可是红雾依旧未消,心知那崖必非善地。而衡山顶上一年到头,俱是白云封锁,每年只有两次云开。如采不着药草,误了家师之命,恐受责罚,依旧在崖前寻找。忽听崖旁洞内有小儿啼声,走向前一看,只见一个山洞,高宽各约二丈。洞口有一个没有壳的大蝎子,长约七八尺光景,口中喷出红雾,声如儿啼。幸喜那东西才得出壳,行动极为笨缓。弟子服了灵丹,毒雾不侵,便用宝剑将它斩为数段。忽见红光从那东西身后的洞中发出。走近看时,正是一丛千年朱灵草,上面还结着七个橘子大小的果儿,鲜红夺目。弟子便连根拔起,不敢再为迟延,急忙下山。走到半路回头看时,业已云雾满山,稍迟一步,便无路下来了。家师见弟子取得仙草,甚是嘉奖。说起那蝎子时,家师起初本未料到有这样怪物,幸喜尚未成形,又有灵丹护卫。不然一近它身,怕不化为脓血?那灵草一千三百年结一回果,成熟七天,便入地无踪。

  服了之后,益气延年,轻身换骨,又抵百十年苦功。家师便将仙果七个赐与弟子。吃下去当时周身酥软,连泻三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