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成就系统大有问题 255、能不能演?不能演换神!

《我的成就系统大有问题》255、能不能演?不能演换神!

作者:天锣雷光 字数:3519 书籍:我的成就系统大有问题

  光阴如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弹指刹那间,自叶凝和歧晖二人从杨公宝库内取回邪帝舍利,并分与诸多楼观宿老,时至今日已过去了数年有余。

  大业十年。

  自那一年叶凝与杨广几番交谈之后,此人之行径愈发神秘莫测,许多大内高手和杨家供奉遍行天下,更是频频与佛门发生摩擦,双方之间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此外,遍布全国上下的各大工程更是被几番催促,而在这同时,杨广又多次远征域外,草原各族但有不服者,皆被他一一镇压……

  如此几番行径,隋朝初年文帝时期遗留下来的深厚积蓄,在这短短数年之间,便被他消耗殆尽。

  隋帝久居高位,不识民间疾苦,再加上寿元无几,为防不测,欲要平灭天下之不顺,为后世留下一个太平王朝……

  以及他欲要实现自己登基时所立下的“功超三皇,德盖五帝”之誓言——两次亲征高句丽,有意无意打击佛门和关陇集团、世家门阀贵族阶层,损耗这些势力的力量。

  而这些势力虽不敢明张目胆的扯旗造反,但却于各方势力之下故意曲解圣意,暗中小动作不断,双方“合力”致使天下滥征苛税,

  如此数年,弄得人民苦不堪言,两次亲征高句丽失败之后,更是盗贼四起,各地豪雄,纷纷揭竿而起,自立为王,隋室已无复开国时的盛况!

  第二次亲征高句丽之时,杨玄感在后造反,虽是转瞬便被扑灭,但却致使第二次亲征失败,更是昭显了隋朝内部的虚弱与无力。

  从他的口中,杨公宝库的消息不但被证实,更是迅速名传天下,“得杨公宝库者,可得天下”这十个大字,如今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这一日,终南山龙涎谷内。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几百余楼观精英道士,一个个至少都是先天之境,此刻正面色激动的树立在龙涎谷周围,小心警戒。

  龙涎谷内道袍乌发、面色红润不逊色于十七八岁青年男子的歧晖,此刻双眉微皱、极为担忧的站几个银发童颜的老道士旁边,遥望着中心之处的一座竹楼。

  在那竹楼之下,严达道士此刻着少有的面色严肃,手中几十年未曾出鞘过的玄微古剑,此刻在他右掌之中轻轻颤动,似是正蓄势以待、一触即发……

  此刻天清地和,一派安宁。

  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伴着徐徐微风飘荡于龙涎谷内各处。

  忽然!

  几许青竹编织而成的竹屋极速颤动,众人皆可感知到其中有一道自在、磅礴的气息,沛乎充塞苍冥,连天接地,此刻正在发生着某种蜕变。

  虚空中气流涌动,似形成了一个无底的漩涡。

  大量的蒲公英,混杂着周围被吸来的草屑、沙尘、甚至是小块的石子,开始缓缓向那竹楼之上汇聚而去。

  就好似这里,有一处黑洞渐渐诞生,此刻正在不断向内拉扯着天地万物。

  韶光流逝,原先那浩大无垠的气息,此刻如由实转虚一般,渐渐的渺不可闻……

  而伴着这过程,那气息却是愈发的纯粹凝实,甚至渐渐与天地相合,汲取天上地下的能量,成就自我一身。

  远处的天际。

  伴随着急速旋转的漩涡,这处本就灵气浓郁的洞天福地,此刻天地间的灵气向这里迅速暴涌,隐约之间有一道模糊的白线浮现,仿佛钱塘大潮一般呼啸而来。

  这是浓郁到近乎雾化,变得肉眼可见的,竟是那渺不可闻的天地灵气!

  灵气如雾如雨,滋养着天地苍生,对于这些人最低都是先天境界的楼观道士虽然好处不明显,但看着竹楼外那迅速生长的青草树木,急速盛开的花朵,便可知其非凡!

  朦胧雾气笼罩着这片天地,在其中的楼观道士虽本能的运转心法炼化其中的能量,但更多的却是手握兵刃,浑身肌肤绷紧……

  众人隐约已知,守卫了这么久,竹楼内的那位祖师,如今已到最为关键之时!

  不过须臾,一股庞大的吸力自石山上浮现,将蒙蒙灵雾尽数吸收,浓缩至一处。

  轰隆!

  天上不知道何时飘来一片乌云,有银白的电蛇霹雳在其中吞吐伸缩,炽烈的火花在乌云之中燃烧闪现。

  轰隆隆!

  电蛇未动,但一道闷雷却是自天空之中炸响,仿佛要将这天地尽皆炸为碎片一般!

  旱天惊雷,必有不凡之物出现!

  蓬!

  竹楼顶端无声无息的化为飞灰飘洒,一个灰衣道袍,高大干瘦的老道人自其中一跃而出,飘飘然如腾云驾雾、逸然飞仙。

  人影凌空踏步、举手长啸,声波震动入云霄,将乌云风雨都尽数驱散。

  “入微冥冥元神出!天地原来一大同!”

  沧桑低哑的声音,历经岁月的变迁和红尘的捶打,显得朴实而自然,隐约蕴含着一股莫名的韵味,牵引着在场的人,在他那枯老沧桑的声音之中,进入了一种玄妙的境地。

  一十四个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声音,却似闪电般扯开了乌云,令阳光洒落而下,与青碧的终南山上那几许晶莹露珠一起,具化为七色的彩虹。

  世间曾有过传言,武功到了极为高明处,武者一句话,一个字,或者一个眼神,都能化作功夫招式,展露自身境界,这是一种极为高深的境界。

  如一位大诗人所言的‘功夫在诗外’,用在武学道理上面亦复如是!

  其间种种道理,即便此刻一朝踏入天人道途,天人交感之下,随口说出这句话的苏道标,自己也难以明白透彻……

  乌云飘散,天晴彩虹。

  老道人于高天之上,向着好似陷入顿悟之境的下众众人望去,其双目黑的深邃,白的澄澈,一黑一白,似太极两仪,旋而又互相融合,锋芒尽消,与常人再无不同。

  下方几十上百人,上至自然飘逸,变得更加深不可测的严达道人,下及那些先天小道士,数百人之中,此刻由以竹楼内的一道气息变化最为巨大。

  竹楼之内,赫然便是叶凝。

  大唐的武学尤为重视精神修养,精神修养的高低,往往决定一个高手的武功水准。

  邪帝舍利内的邪气,对于佛魔一线之间的二道而言,那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毒药,故此众人唯恐避之而不及。

  但对于真正得了真传的道门高人而言,虽同样是个大麻烦,不容易解决,可一旦熬过去了,却可籍此反向淬炼、增长修为。

  道门,道门,大道之门!

  这几个字可不是乱说的!

  ……

  叶凝本就悟性极高,如今他的精神、意志,饱经邪帝舍利内邪气的一番打磨,就好似原先的玉石原石,此刻经过打磨渐渐放出光芒。

  再兼有三世之积蓄,和他身为苏道标的关门小弟子,先后又于苏道标有延寿、成道之恩……

  因此对于这个自己一向极为喜爱的小弟子,苏道标可谓是毫不隐藏,倾囊相授,任他在竹楼之中感悟他于天人交感之处时,自身于天地合一时流露出来的道之韵味。

  如此数月下来,无不再被邪帝舍利延长寿元的苏道标、在逐步的着手踏入天人之道,叶凝也在这个过程之中,

  不断加深积蓄,借他身上的道韵,感悟自身之道。

  这一个月下来,外界众人只听得竹楼之中常有风雷之声大作,但有时却寂然无声,楼中的叶凝不饮不食,身形是日渐消瘦……

  但精神却愈来愈旺盛,他本来神光内敛,但现在在那竹楼暗室中不需要火把,便可看清其中的一切。

  在苏道标的引领下,在某一个月圆之夜,叶凝望着那古朴自然的竹楼,似可看见高天之上的明月!

  于恍惚之间,他的心情古井无波,却是忽然忘却了一切,和这龙涎一谷,与这明月无分彼此,都成了天地的一部分!

  以往他曾意外进入过天人合一的境地,不过那种感悟绝非是现在这般奇妙自然,这次能与苏道标同万物归冥合一,于他而言,着实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那一日,叶凝双手五指弯曲,勾勒着玄妙的手印,似乎隐隐演化着他对于这天道的感悟,他的身上也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缕淡雅的清香,无尘无质。

  他的人,完完全全陷入一种空明、自在的阶段,“凝视”着天地万物,在这个过程之中,绵绵绵绵的先天紫气,自动的抽取天地间的灵气化为己用,使他的积蓄越发深厚。

  从那至现在,直到苏道标成道之后那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好似一道电光劈开了最后一层窗户纸……

  蓦然间,他听到了那风,呼吸到了那气,看到了露水在花瓣上滴落,清晨的阳光普照大地……

  他的体、气、心在这一刻都臻至巅峰,隐隐间空明自在,自己成为了这片空间、天地、宇宙最中心的那一个‘点’,天与地似乎以他为中心,又向外不断扩散出去。

  即使这一刻五感尽失,他亦可清晰地感受这天地,这自然。

  阴神乃是己身灵识之寄托,阳神则是合于天地虚空,与万物同在!

  而此刻他可以感觉到,身上有一股阳刚、浩大的意志蓦然觉醒,似虚灵无质而有体有用。

  聚则为形,散则为气,变化无方,甚至游离肉窍与天地之间,能汲取宇宙中某种极致的力量……

  这是阳神!

  此刻的叶凝,已是臻至天人交感之至境……

  以己心体天心,用阳神汲取天地宇宙中极致的自然之力,此即为大宗师之道!

  不过大唐世界终究非是玄幻,天地大宇宙之中的力量虽说浩大无疆,但对于阳神之道来说,却还是差之甚远,即便能够借用,也施展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神通来。

  在此界即便是修成阳神,除非通晓特殊的秘法,否则想要汲取那来自于天地宇宙的力量,只能依靠冥冥之中的一线灵机。

  唯有天人之道的大能,才能真正的,每时每刻都能动用天地宇宙之力!

  …………

  “呼~~”

  “吸~~”

  “不坏,不坏!”

  此时依旧矗立于高空之上的苏道标,看着自家弟子跟随在自己身后一朝踏入大宗师之道,顿时忍不住畅快一笑。

  当下他大肆吞吐天地灵气,原先那干瘪的身形,此时却是如充气般迅速壮大。

  鹤发转黑,肌肤凝实,周身浊气迅速被天地元气冲散,一股好似稚子婴儿般的清香,缓缓从他的肌肤之中向外传出。

  显然,先有邪帝舍利之助,后又一朝踏入天人道途,原先濒临寿元干涸的苏道标,目前暂时脱离了是濒临死亡的束缚!

  天人强者,与破碎不过一纸之隔,其他的方面都已具备,所差的仅仅只是一个机缘而已。

  然而这一线,差距不大,却是相隔天涯,真正纯凭自己不假外物参透的,据叶凝所知的,过去未来现在,也就一个无上宗师令东来而已。

  舍此之外,古往今来却不知困住了多少道家高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