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成就系统大有问题 25、两个成就我都想升级

《我的成就系统大有问题》25、两个成就我都想升级

作者:天锣雷光 字数:2026 书籍:我的成就系统大有问题

  周云梦快到林家的时候,用意念把准备好的东西转移进竹篓和包裹里。林母听到声响迎出来,帮忙把自行车推进院子里,又帮着接过竹篓。周云梦和她说了只买一斤肉,要等六天后再去买,以后每月买肉可能会少点的事。

  林母对此接受良好:“少买点肉没事,能买到肉就已经比之前要好了。就是辛苦老三媳妇你了,得多跑好几趟。"

  周云梦:"现在天气还好骑着自行车去县城也不算累,等夏冬就还是半个月去买一次。"

  林母点头:“那就好。”

  她刚才心里多少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但老三媳妇这同学门路的事她也不好多问。这会算是放下心来了。

  周云梦:“里头还有两斤富强粉和一罐虾仁菜脯,算是我买给家里的。我还买了筒挂面,还是和以前一样偶尔早饭煮面吃。"

  林母应好:“那我先拿进厨房去放好。”

  这会林大嫂在厨房忙着做饭,林二嫂在她房间里,林父去大队那边听广播了还没回来。周云梦干脆提着包裹先进房间歇会。

  她把那些罐头都先拿出来放好,等回头要吃的时候再拿给林母或者林大嫂林二嫂她们帮忙加热好了。

  中午吃过饭后。

  周云梦进房间把包裹拿出来,打开拿出两件毛衣递给林父林母。

  "爹娘,这毛衣是买来给你们的,看看合适不。"

  林母摸着手上这件天蓝色毛衣,毛线柔软舒服,她这既高兴又心痛钱:“老三媳妇你怎么又给我们买毛衣了?我们衣服够穿就行,冷不着,不用费这个钱的。"

  林父看着手里这件黑色毛衣也是说:“老三媳妇你有这份心就行了,老三那件军大衣够我暖过整个冬天了。"

  他是高兴的,向来沉默寡言也说了这么多话。林母还问:“我看这毛衣颜色也挺靓的,要不老三媳妇你拿回去自己穿?”

  周云梦:“娘,其实是在部队那边我和津平都买了件毛衣来穿,津平穿了觉得舒服够暖,就交代我回来给爹娘你们各买一件。"

  “他说他平时也没怎么陪你们,这毛衣算是他孝敬你们的。”只消一句话,就让林父林母瞬间乐开花,高兴得不像样。

  r />他们俩也不说什么衣服够穿不用毛衣的话了,一个个摸着手里的毛衣美滋滋的。

  林父:"老三就会惦记着我们,你们夫妻俩都有心了。"

  林母:“老三真是,他没陪我们你不是在家陪我们吗,都一样的。只要他平平安安的,我和你爹就够高兴的了。"

  他们心里都明白,这话估计老三说的,但老三媳妇愿意给他们买毛衣,这份心就够孝顺的了。特别是知道老三、老三媳妇都有件毛衣,他们也收得心安些了。当下林母套上那身天蓝色毛衣试了下:"还挺合身的。"

  林父也兴奋,人也不稳重了,学着老婆子的样套上黑色毛衣,连着说合身。周云梦看着,也觉得自己挑尺码挑得好,正合适。她笑着说:"爹娘你们穿这毛衣都挺好看的。"

  坐在一旁的林大嫂:"对啊,这毛衣颜色娘你穿着挺好看的,三弟妹可真会挑。"林二嫂:“三弟妹确实会挑,爹娘穿这身毛衣瞧着都年轻了点。”

  她们也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老三夫妻对公婆是真孝顺,之前是棉袄秋衣,这回又是毛衣。不过这没啥好说的,也不是自家不孝顺,这不是没那个本事吗?

  用之前闲聊时三弟妹说的话就是,孝顺有很多种方式,像她们帮忙做饭炒菜做好家里活,让爹娘少干活享福,也是一种孝顺。

  林大嫂和林二嫂这会心平气和,真心为公婆有新毛衣穿高兴。孩子们就更加单纯了。

  像山茶、虎头、石头都凭着自我审美连着点头说:“爷奶穿这身毛衣好看的!”

  小米这个走路越来越稳当的娃更是蹦趾着跑过去,一把扑过去抱住林母的脚:"奶!好看!"林父听着乐呵,黝黑的脸笑开。

  林母高兴弯腰抱起小米问:“奶穿着真好看啊?”小米圆圆的脑袋瓜重重点头:"好看!"

  林母笑得一脸满足:“这毛衣可是你三叔三婶买给爷奶的。”

  r />

  林父:“我额头都冒汗了。”

  林母接过林父手里那件毛衣说:“等下午我就把这两件毛衣给洗了,回头想穿就能穿上。”周云梦自然应好,见他们喜欢也高兴。

  她从包裹里拿出两面圆镜来:“大嫂二嫂,送你们一人一面镜子提前当过年礼物。这段时间家里辛苦你们两个了,也一直照顾着我。"

  林大嫂和林二嫂刚光顾着看公婆高兴了,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份,还是之前和自家男人念叨过的镜子。

  林大嫂接过镜子照了照,清晰得很。她踌躇:"这,三弟妹你咋这么客气,我们之前说好的,也没多做什么。"

  林二嫂看着手里的镜子着实喜欢,嘴上也是说:“对啊三弟妹,我们就做了我们该做的事,用不着买这么贵的东西送我们。"

  下地赚工分的事,老三媳妇用每月交五块钱补回来了,甚至还多交了,是她们占便宜。

  她们轮着做饭做家务那些,三弟妹也以帮着买肉,偶尔自己掏钱买细粮那些给家里吃补回来了。更别说时不时给孩子吃的糖果,之前送她们洗澡用的肥皂,还有让她们帮着做衣服多给的布料。后来相处着,她们没忍住对老三媳妇越来越好,那都是发自内心的。

  周云梦:“没事大嫂二嫂不用客气。这镜子是我去部队之前就交代我同学帮忙留意着买的,不用工业券,价钱也便宜些。我这一年到头就送这一回,你们安心收下好了。"

  去部队之前?

  那不就是老三媳妇刚得了梳妆台那会吗?

  原来那会自己的羡慕老三媳妇都看在眼里呢,还这么舍得找有门路的同学帮忙买镜子送她们。林大嫂心下感动,不再推拒:“行,那就谢谢三弟妹了,这镜子我特喜欢。”林二嫂心里酸酸麻麻的,笑着接受:"谢谢三弟妹,这镜子我也很喜欢。"她俩都打定主意了,以后要对老三媳妇好点,再好点。这世上这么好的妯娌上哪去找啊。周云梦笑:"你们喜欢就好。"

  孩子们老早就兴奋了,这会各自凑过去娘那边照镜子,指着镜子里的自己直笑。

  "哇照得好清楚啊!"

  "我这脸上还有颗饭没吃!"

  "

  我今天扎的辫子真好看!"

  “照!照!我要照!”

  林父林母坐在椅子那直笑,着实没想到老三媳妇还给老大老二媳妇买了面镜子。这些妯娌间的事他们也不插嘴,见大伙都处得高兴也满怀欣慰。

  林母也想起周家舅子送梳妆台过来那会,老大老二媳妇那心里都是羡慕着的。没想到老三媳妇心这么细,全都注意到了。

  果然只要老三媳妇愿意,特别会来事。

  林父林母进屋去休息了,林大嫂林二嫂也赶着孩子进屋睡。她们俩落后几步。

  周云梦本来想回房的,见她们这样就知道有话想说,干脆继续坐在那。

  林大嫂悄悄说:“三弟妹,我和你坦诚说。其实之前你哥他们送梳妆台来那会我老羡慕了,山茶她爹就说什么等这回冬天赚完钱回来,要找你帮忙看下能不能换张工业券,去供销社买面圆镜回来给我的。"

  她笑得美滋滋的, “谁能想到三弟妹你提前给我们买了这圆镜,天知道我那会有多惊讶。”

  这些话刚公婆在的时候她可不敢说。

  林二嫂在一旁听了惊讶:“大嫂,这也太巧了。石头他爹那天看我羡慕着,也说等他赚完钱回来后要找三弟妹帮忙换张工业券去买面圆镜给我来着。"

  这事她们可从来没和对方透露过,没想到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林二嫂笑着和周云梦说, "刚三弟妹你拿出圆镜说送我们时,我也在想真是神奇了,直接满足了我们的念想。"

  周云梦听了也觉得巧,说明自己这份礼物真是送到林大嫂林二嫂心坎去了。她说:"那挺好的,等大哥二哥他们回来,那钱正好收着给你们小家攒着。"

  既得了面镜子,回头赚来的钱又能全部攒着,不存在什么舍不得花钱买镜子的纠结,林大嫂和林二嫂确实心里畅快。

  听三弟妹这意思也是完全能理解她们的。三个妯娌凑在一起说完对视一笑,关系更亲密了。

  周云梦回房间午休,睡到自然醒。

  下午喝水聊天逗逗小米玩,傍晚吃过饭又和山茶出去村里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歇完这一天,她也恢复之前悠闲舒适的生活。

  每天睡到自然醒,上午和下午有灵

  感就写稿,晚上休息进超市挑挑拣拣些东西,逛一逛打发时

  间。

  她想着青年故事那边也有一个月没投稿了,于是最先写的就是符合青年故事风格的文章。

  这类文章简单,简单构思下,周云梦就拿出笔和信纸开始打故事框架写大纲,之后写草稿,再拿新信纸誉写。

  六天一晃而过,她写了三篇一千多字的文章,可谓很努力了。拿着装满稿子的信封,挎上包裹周云梦又骑着自行车进县城。

  邮局徐小盈处理起投稿邮寄也熟,搞定后她从后面信堆里抽出一封信笑说:"这回的信格外厚实喔。"

  周云梦应着她的打趣,拿过信封后摸着也心惊。

  林津平再怎么想她,也不至于写这么厚实的信吧,都快赶上两三本杂志的厚度了。她忍着好奇把信收进包裹里,和徐小盈道别后骑车去肉联厂家属院。这次是找饶父拿两斤肉,一切顺利,碰面付钱拿肉聊几句就走。

  周云梦照样找无人的巷子进超市里给切分成各一斤,先往周家送去一斤,陪周母聊了好一会才回家。

  交代林母把那斤肉收去放好,肉钱晚点再给,周云梦就直接先回房间了。

  她坐在书桌前拿出包裹里那封厚实的信,拆开一看,笑了。

  套娃呢,一个信封里还塞着三封信,怪不得这厚度都能赶上两三本杂志堆叠在一起了。最上头那封是林津平写的,行云流水的字迹看过无数次。下面两封,信封上分别写着“方玲寄”、 “叶玉兰寄”。

  周云梦确实没想到,方嫂子和叶嫂子会给自己寄信。她猜想可能和那篇墨绿军华的文章有关。最先看的还是林津平的信。

  信里他说最近一切都好,就是比较想她,等不及她写信过去再回信了,于是先写了信寄过来。这封信确实也比往常要厚一些,详细写了她那篇文章刊登在墨绿军华上的一系列反响。

  从最初妇联办发现后传出消息,他们开会突然被领导点名表扬,之后方嫂子和叶嫂子的反应,还有后面妇联办组织学习会的事。

  信里林津平说,多数事情还是听方嫂子叶嫂子说的,他转述给她高兴下。

  周云梦看得直笑,也是感叹,没想到这篇文章在部队那边引起的反响比自己预想中还要大。这样子也算是对得起方嫂子叶嫂子对她的好

  了,回馈了这份大礼给她们。信里有些事情写得模糊,是为了防止泄露部队信息,但她猜也能猜出个大概来。

  看笔墨深浅痕迹,再加上事情发生的时间差,这封信估计林津平是陆续写的。

  想她时就写点,听方嫂子叶嫂子说了什么新鲜事再写点。

  信末说,方嫂子叶嫂子也写了信让帮忙代寄,他干脆放在同个信封里一同寄出,让她注意查收。这句话应该也是最后才新添上去的。

  周云梦把林津平这封信折叠好放回信封里,接着拆方嫂子和叶嫂子的信看起来。

  方嫂子和叶嫂子识些字,但不多,写字更是不擅长。所以这两封信是由她们口述,她家男人代写的。

  都说见字如面,信上写的话就跟方嫂子叶嫂子站在她面前和她说话一样。

  什么云梦你瞒得也太严实了,我也是到听到消息那会才猜到你说的投稿过了该不会就是这墨绿军华吧。

  什么云梦你是不知道我有多高兴,完全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成为家属楼里大家学习的榜样,感谢你写了这篇文章把我写得这么好。

  什么云梦你知道不,我站在台阶上分享时有多风光..方嫂子叶嫂子还把她们在台阶上说了什么话大概也给写信上了。

  周云梦越看越欢乐,没想到方嫂子叶嫂子当初刚见面时对她印象这么好。看着这封信,就能想象到这阵子方嫂子叶嫂子因着她那篇文章有多快乐了。

  信末方嫂子叶嫂子还说很想她,盼着她下次来部队,大家一起去农集市买东西,一起坐着聊天。周云梦笑着把她们俩的来信看了两遍,这才意犹未尽地收起来。

  这可是第一次有朋友给她寄信。

  她想着等下午睡醒后来写个回信,六天后去县城顺便寄出去。

  秋雨连着下,一场接一场,气温直降,一晃从深秋入冬。

  村里人也都少出门了,一个个躲在家里被窝取暖,只除了那些当聊天八卦能保暖的老太们坚持外出。

  林家人也翻出了厚衣服来穿。

  今年收成好,工分也值钱,林家劳动力足赚的工分多,前不久村里刚分了粮食和钱,拿到手的数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

  这回不用周云梦提,林母就找了她问能不能帮忙再买精米。

  林父林母还记

  得去年老三媳妇说的,这个时候城里供应足,有粮油店的门路买精米那些也方便。这一整年下来,家里掺杂着精米做饭吃,一家子脸色好力气足,大人上工干活赚满工分,小孩子个子也往上蹿得快。

  对比下来,家里的钱是多花了一些,但还能承受得住。且今年分到手的钱比去年还要多。二老还是那个想法,既然家里钱够,掺杂着精米做饭吃好点,那就继续买些精米回家备着。就是因着之前肉减少的事,林母怕门路那些用得多就不管用了,才会这么问。

  要是老三媳妇说帮不了,那就算了。

  超市里的米多到不能再多了,去年零散着换给林家,还有拿回去给周母开小灶吃的,也才百来斤。

  自然是能继续换的。

  周云梦答应下来,就连林母多给她帮忙买精米的辛苦费,她也一并收了。她不收,二老怕得过意不去。

  就这样,每回跑县城时她还多了个任务,零散着帮忙带精米回来。周家那边也喊她帮忙买精米,量比林家的要少些。周云梦也帮着带,每次照样多补贴点给周母。

  时间一晃来到十一月初六,天凉飕飕的。

  周云梦穿上那件米白色毛衣,又在外套了件冬外套,穿上厚实的冬裤,骑着自行车回娘家。今天是原身的生日,要不是周母前儿交代她今天回去,她又得给忘了。

  农历生日每年对应公历日期都是不同,今年的十一月初六自然没那么巧,不是十一月二十九日。

  周云梦也没去在意,去年那一瞬间的感动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身旁有亲人给她过生日。

  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意义早就离她远去,以后过十一月初六的生日也不错。

  到了周家,周母还是和去年一样,已经在厨房里忙活着擀面条了。

  是周大嫂过来开的门。

  周云梦和她打过招呼后,推着自行车进院子里,才发现周家三兄弟都回来了。她笑着喊:“大哥二哥三哥,好久不见。”周家三兄弟见着小妹也开心,纷纷笑着打招呼。

  他们回来就知道小梦给自家媳妇送镜子的事了,刚开始心情很复杂。

  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这个当哥的对小妹好,送什么东西,小妹都会——回送给他们了。但看着之前伛气不和自己说话的媳妇,照着镜子满脸高兴直说小妹好,又觉得小妹体贴窝心。他

  们是既想对小妹好,又想和媳妇孩子好。小妹这镜子一送,他们夫妻间的关系也好了。

  娘昨晚就提点过他们,小妹有多为他们这当哥的着想,周家三兄弟也觉得以后不管怎样,都得一直对小妹好才行。

  周二嫂笑着说:“小姑你说这事赶巧不,他们去水泥厂干活休息时间都不固定的,娘也就没让我

  们去喊他们回来。结果呢,昨晚三个人就正好回来了,赶上今天给小姑你过生。"说起这个,周家三兄弟也忍不住笑。

  周大哥挠挠头:"这事确实巧,我忙起来一下子都忘了小妹你今儿过生了。"周二哥:“还好今天休息回来了。”

  周三哥:“是我一下子没想起来,昨天回来听慧文说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周大嫂和周三嫂都在一旁笑。

  过生本也不是这年头农家人的习惯,是周母年年坚持给闺女做长寿面,才显得周云梦这生日重要。

  周云梦听了笑:“没事,哥你们碰巧休息回来也算人齐全了,大家中午一起吃顿饭,我还挺开心的。"

  她和周家三兄弟简单说几句,就进厨房去找周母。

  周母已经擀好一长条面条,准备下锅了。

  刚闺女进家她就听见外面说话声了,这会见人进来,她笑着说:“回来啦?”这大好日子,她从睁眼那刻心情就特别好。周云梦点头:"嗯,娘我回来了。"

  她瞧了瞧那长条面说, "今天这碗面肯定好吃,娘你辛苦了。"

  周母:“辛苦啥,娘就你这么个闺女,每年这碗长寿面肯定是要亲手给做给你吃的。”"你哥他们昨晚回来也是巧,正好中午大家一块吃个饭。"

  这么喜庆的日子,闺女儿子能全都聚在一起吃饭,周母想想也高兴。周云梦笑着应好,在厨房里陪她聊天。

  看着周母往锅里装水,烧开水后下那特意擀的藏满爱意的一长条面条,时不时用筷子轻轻碰一下搅拌,生怕一用力就给弄断了。

  之后下肉片,下的还是肉罐头里的五花肉。

  周云梦:"娘你怎么没吃肉罐头啊?居然还留着,我以为你早就吃完了。"周母:“我吃了,开了一罐时不时给自个开小灶吃来着。这不是

  剩下一罐想着等今天才开吗?”

  “里头的五花肉香煮面正好,再舀这肉汁下去一起煮,连带着汤汁都好喝,今年这碗长寿面肯定比以前的都要好吃。"

  说着她直接倾斜罐头盒子往锅里倒那肉汁,瞬间锅里浓白的面汤变成酱色泛着油星带着香,闻着格外诱人。

  周云梦哪能想到周母连吃肉罐头都想这么远,惦记着留到今天给她煮长寿面用。

  见周母这会因为瞧见锅里汤汁诱人笑得一脸满足,带着点得意,她笑得眉眼弯弯:“娘你想得真周到,对我也太好了。"

  她想等过段时间把超市两个肉罐头拿过来给周母吃。

  周母笑着应:"你是我闺女,我不对你好我对谁好。"

  接着又往锅里打了两个鸡蛋,过了会撒上细碎葱花,这一碗长寿面就算煮好了。

  她给装了一大碗,周云梦连说帮忙捧出去。

  厅里饭桌那,周云梦吃着这碗长寿面觉得无比香,下了肉罐头里的五花肉和肉汤汁就是不一样。更难得的是里头蕴藏着周母的满腔爱意和祝福。

  周母就坐在对面椅子那,看着闺女吃,心里翻涌着的是无尽的满足。

  周家三兄弟就坐在一旁那看着笑着,时不时和小妹还有娘说上几句话。

  又和孩子们说几句话,问下最近在家里都干了些什么。

  他们外出干活久久回来一趟,也是想孩子的。

  孩子同样是惦记着爹的,说起话来哗啦哗啦,半天停不下来。

  周家三嫂子则进厨房里去忙活着做午饭了。

  平时她们都是轮着做饭的,这会齐齐上阵。

  今天三大喜:一小姑过生;二自家男人回家休息;三中午能吃丰盛的肉菜。

  心态好了,脸上也都带着笑。

  周家这顿确实丰盛,大人孩子都吃得高兴。

  饭后周云梦跟着周母回房间,母女俩说着体己话而后睡觉。

  午休醒后大家又坐在厅里聊聊天,四五点那会周云梦才骑车回家。

  晚上林家的饭菜也丰盛,周云梦先吃了颗特意为她煮的红鸡蛋。

  去年不知道,今年林母想着说拿家里富强粉给老三媳

  妇煮碗长寿面的,是听了老三媳妇说娘家那边有给她煮,用不着吃双份才作罢。

  这一天过得高兴又满足。

  夜里周云梦洗漱好回房,坐在梳妆台那擦脸擦手。而后伸手拿起摆在台面上显眼的木刻芙蓉花摸了摸,眉眼间忍不住漾起清浅笑意。

  这木刻芙蓉花是塞在前几天林津平写的信封里一起寄过来的,说是他利用晚上时间亲手刻的,送给她做过生礼物。

  怕时间赶不上就先寄过来了。

  夫妻间相处什么话都说,周云梦自然和他说过去年自己过生的时候,周母给煮的长寿面还有林母给煮的红鸡蛋。

  当时林津平笑着说,他记住这个日子了。去年没赶上,今年肯定不会忘。

  芙蓉花的话,是在部队那会夫妻俩第一次去县城看完电影出来,街边正好有一小片开得正盛的芙蓉花,她随口夸了句好看。

  她说她还挺喜欢芙蓉花的。

  倒没想到林津平会亲手用块木头刻了朵芙蓉花送给她。

  木刻芙蓉花握在手心里要小点,不管是整体形状还是花瓣细节都栩栩如生,精致小巧还好看。更何况花本身就带着别样的意义。

  周云梦很喜欢这份礼物,从收到那会就摆在梳妆台台面最显眼的地方了。

  这样子抬眼低眸就能看到,偶尔伸手抚摸一下,心情也跟着好,还会想到在部队的林津平。这段时间夫妻俩一直有信件往来。

  中间有段时间没收到回信,周云梦就知道他出任务去了。

  后面收到回信,哪怕关于任务的事什么也没提,她的心也跟着安定下来,起码知道人平安回来了。

  周云梦握着手中的木刻芙蓉花,坐到书桌这边来,从抽屉里拿出笔和信纸,绕有兴致地写起今天在周家、在林家的事,回头寄给林津平看。

  写完后躺床上休息。

  棉被是今天刚晒过的,带着股熟悉喜人的太阳味,盖着格外舒适柔软,还暖和。很快困意上涌,进入梦乡。

  一夜好梦。

  农历十一月一过,就是腊月。腊月到了,离过年就不远了。

  整个冬日里,周云梦保持着和以往一样的频率,大概半个月攒了五六篇稿子掌到邮局去寄。只不过稿子邮寄出去散了点,有投给青年故事的,有

  投给向天志的,有投给墨绿军华的。

  起初拿去邮寄,徐小盈贴邮票时看到地址还愣了下:“云梦你咋投这么远的杂志社啊?每回光邮票都要贵个四分钱。"

  问完她才反应过来,这杂志社的地址就是云梦丈夫那边的。

  周云梦笑着解释:“我上次在部队那边去县城时到邮局买了几本杂志,有两本风格还挺合我的。

  只要能被收稿,这邮票贵个四分钱还是可以接受的。"

  徐小盈一听就知道云梦有底气,笑着说:“云梦你真厉害,这样的话贵个四分钱确实不算什么。"

  她手上利落地贴邮票盖邮戳,边和周云梦回忆起两人第一回认识时,也是她给推荐的杂志。周云梦最近攒了不少稿费。

  青年故事那边见她之前突然一个月没投稿,之后投稿篇数也比以往少了,在某次回信中就表示她写的文章质量一直很不错,又是杂志社的老作者了,如果继续投稿的话愿意以千字六块来收稿。

  比起之前的千字五块涨了一块。

  周云梦没想到自己这么阴差阳错地一折腾,居然还涨稿费了。也可以从中推测到,可能青年故事那边还是有点缺她这种质量投稿的文章。

  向天志那边她之前试着又投稿了一篇文章,杂志社回信说之前的文章反馈很不错,还是以千字七块钱收稿,欢迎她继续投稿。

  墨绿军华那边,她也陆续写了几篇文章投稿过去。

  就是之前她在部队时脑海里踊跃出来的灵感,当时记在信纸上的,这个冬天里全部被她构思写成一篇篇积极向上的军嫂故事。

  大部分细节是结合了多年看年代文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少量运用了和方嫂子叶嫂子聊天时积攒的素材。

  都被墨绿军华选中了,和之前一样的价钱,千字六块。当然周云梦换了个作者名投稿的。

  上回写方嫂子叶嫂子的那篇文章能在部队那边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又是学习会又是点名表扬的,可见墨绿军华对军嫂们的影响力。

  这会部队家属楼那边的军嫂们都知道周舟就是她周云梦,妇联办那边每期都会看墨绿军华挑文章做宣传,要是还用周舟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关注着。

  到时候猜她写的是哪位军嫂,捕风捉影的,又或者是等她去部队时当面问

  她这些,也不好回答。因为都是虚构出来的人物。

  另外她能经常写出被刊登上墨绿军华的文章,次数多了反而也会成为某种麻烦。

  那么她干脆换个笔名,照样赚稿费,也省去了这些麻烦。

  向天志这边则继续用周舟这个作者名。

  一方面部队家属楼那边少有看这本杂志的,就连妇联办那边也是不订这杂志的。

  假使有人看到了,那么正好打消家属楼军嫂们的疑惑,知道她是有陆续在写文章投稿赚钱的,还可以加深她们对林团长媳妇有本事的印象。

  这个冬天,周云梦也从超市钟表服饰区那拆了几件棉服里填充的棉花出来,凑着当作买来的棉絮,把周母、林母她们去年换了一半的棉被彻底给换成新被子。

  徐小盈热情,主动问她今年要不要再帮忙买些瑕疵布回去做过年新衣。

  她冬衣够穿,也没想着做新衣服,那匹明黄色布料还放在衣柜里,想着等明年开春后再做新衣服呢。

  周云梦本来想拒绝的,转念一想又说等回家问问先。

  林大嫂林二嫂因着自家男人农闲时去水泥厂当临时工干活,小家多了些进项,听到可以帮忙买瑕疵布也心动。

  毕竟平时最难攒的就是布票,瑕疵布贵是贵了点,但不要布票。能有买到瑕疵布的门路,她们也想买点回来给孩子做新衣。

  于是就都高兴应下来了。

  周家那边三个嫂子也差不多,手里多了进项,对自家孩子疼着念着,也舍得花钱在他们身上,都交代周云梦帮忙买点布料给孩子做新衣。

  当然只能给最大的孩子做,大的穿一两年穿不下了还能给弟妹穿。周云梦也就借着徐小盈帮忙,给林周两家换了些瑕疵布回来。

  冬天里是半个月去饶晓青那拿一次肉,一次有四五斤。她每回都给对半分掌回林周两家。腊月后这回,她直接从超市里凑了八斤猪肉掌回林家,和去年一样让林母她们做成腊肠过年吃。腊肠做好后还送了两根回去给周母。

  之后就没再帮忙给林家买过肉,从饶晓青那拿的肉除去给周家那份,都放在超市里攒着。

  腊月二十六,临近过年。

  村里杀猪分猪,沉寂许久的清河生产队再次热闹起来。

  大家一年到头就盼着秋

  收前和过年前这两次油水了。林母和林大嫂林二嫂带着孩子们一大早就出门去凑热闹了。

  虽然家里不缺肉,晾晒好的腊肠堆了厨房半盆子,但村里分肉这种好事还是得赶早,才能分到好肉。

  周云梦还是没去凑热闹,窝在比外面暖和的房间里,听着窗外喜气洋洋的热闹,悠闲写稿子。边想着林津平应该也快回来了。

  等林母她们提着分到的两斤五花肉回来,家里也是高兴了好一阵,这肉都是要留着过年吃的。

  下午那会林母出去外头找人唠嗑,回来就一脸高兴问周云梦:“老三媳妇,你猜我刚才看到谁了?"

  不等周云梦问,她就迫不及待说, "韩川和他媳妇提着包裹回来了!我估摸着啊,老三这两天也该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