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587 爱国就是爱自己,诚不我欺啊!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587 爱国就是爱自己,诚不我欺啊!

作者:唐居易 字数:3958 书籍: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相对不满的小泉今日子,已经跻身社长阶层的中森明菜,对曹志强的这次离去就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森明菜现在是曹志强的同居密友,还是公司的合作伙伴,所以她知道曹志强更多的情况。

  至少中森明菜就知道,曹志强现在不可能放弃在日本打开的这个好局面。

  小泉今日子只知道“森中青泉”是曹志强,知道“森中青泉”目前出的两首单曲都火爆非常,不光一直排在公信榜前一二名上,而且据说还创造了历史。

  但小泉今日子并不知道曹志强实际能从这两首歌中获利多少,也不知道曹志强已经跟中森明菜合办了一个夫妻店性质的“爱音事务所”,更不知道目前同样火爆的《挪威的森林》这本书,同样是曹志强的手笔。

  不仅如此,中森明菜还知道,曹志强在离开日本之前,已经在日本华纳先锋那边提前录制了十首新歌,只是暂时出于种种目的,华纳先锋方面没有放出来而已。

  与此同时,中森明菜更知道,在讲谈社那边,曹志强还刚刚签了三本新书的合同,分别是《雪国》、《千只鹤》、《少女的港湾》这三本书,并且每一本书都是初版三十万册的起印量。

  另外,曹志强的工作签证问题,也已经由“爱音事务所”帮忙操作了。

  比如爱音事务所跟曹志强本人签署的正式工作聘任书,曹志强的股分比例,华纳先锋山本德源社长以及著名作曲家远藤实这俩人出具的担保书,曹志强的工作履历,包括他以“森中青泉”的歌手身份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以“工藤优作”的作家身份及所取得的成就。

  这些曹志强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中森明菜全都准备好了。

  其实早在曹志强刚来日本的时候,佐田雅志就已经用自己做担保,加上佐田事务所的工作聘任书,去日本的“入国管理局”去申请曹志强的工作签证了。

  结果实际申请过程中却发现,曹志强的情况不符合“入国管理局”的工作签证申请。

  原因就在于,曹志强既不是再入境续签居留签证,也不是难民,而是中华共和国的合法公民,且在中华共和国有正式国籍跟公派护照的官方人员。

  是的,曹志强因为拿的是由红光机械厂申请,当地政府通过的公派商务护照,且红光机械厂是中国的国企,因此在日本的认知中,曹志强身为一家大型国企的中高级干部,那就是官方人员。

  这种情况下,入国管理局是无法给曹志强办理工作签证的,曹志强必须先回国内,在日本驻华大使馆那边通过审查认证,再由驻华大使馆那边发放相应的签证。

  说白了,就是曹志强根红苗正,不是逃跑过来的难民,入国管理局管不了他,要不然就是国际事件了。

  所以啊,曹志强想要拿到日本的签证,不管是工作签证也好,投资签证也罢,他都得先回一次过,向日本驻华使馆提出申请,并且通过申请后,才能由大使馆那边给曹志强发放相应的签证。

  当然,之前准备的那些材料也很有用,因为到时候,这些材料都要递交给日本驻华使馆的相关人员。

  其实正常来说,有这些材料当证明,尤其是“森中青泉”现在这么火,日本驻华使馆那边一般都会放行的,也很容易就会给签证。

  真正的问题是,中方那边是否还给护照。

  换言之,想要出国,你光有所在国发的签证还不行,还得有本国发放的护照才行。

  曹志强在日本没有亲属,按照目前国内的相关规定,他只有公派出差这一个理由,才能申请出国的护照。

  但你申请了公派出差,相关机构未必就能通过,未必就能再次发给你护照,情况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相比日本驻华使馆方面的签证,曹志强的护照有效期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当然了,曹志强心里很明白,他如果想要获得护照有效期的延期,其实很容易,原因就是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国企的普通职工,也不仅仅是一个能在日本唱歌写书的艺术家。

  他那些身份比起他“秘密掮客”的身份,至少在国家高层眼里,不说一文不值,那也相差不大。

  所以,换个其他人想要在八十年代初搞到长期护照很难,可在曹志强这里就不难了。

  就算不合规矩,为了曹志强能给国家带来的好处,国家也会为了他,现场写一个新规矩。

  当然了,曹志强这次回国,名义上是带着相关人员考察国内环境,洽谈“东阳公司”进一步的落实情况,顺便办一下自己的护照跟签证。

  但这些目的都是烟幕弹。

  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把系统奖励的各种好东西跟资料,再弄回国。

  曹志强这次在日本待了一个多月,这么久的时间,足够他签到好几次周抽奖跟一次月抽奖了。

  除了之前奖励的“顶级钢琴演奏”跟“顶级小提琴演奏”等乐器技能外,曹志强在日本期间,其实还靠系统奖励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的好东西。

  比如芳纶纤维1313跟1414技术、氧化铝防弹陶瓷技术,还有相应的生产线。

  比如包括盾构机技术、架桥机技术以及路面铺装技术在内的“民用工程技术小礼包”。

  比如日本东丽公司的,包括碳纤维技术在内的全部技术资料。

  比如包括特殊焊接技术、绝缘箱生产技术、殷瓦钢及预制件加工技术、分段造船技术等技术在内的LNG船技术。

  比如丰田汽车公司的全部技术资料,以及四条丰田汽车最先进的汽车生产线跟相关配件。

  比如日本三井化学的大乙烯制备技术极其相关的全套制备设备。

  比如包括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锌、氟化氢等材料在内的日本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极其全套制备设备。

  又比如包括CFM56航空发动机技术在内的波音737型大飞机的全部技术资料。

  这其中,除了波音737大飞机技术是月抽奖获得的外,其他技术都是周抽奖的奖品。

  可以这么说,以上的技术,全都是国内没有,且日本也好美国也罢,都不可能现在出口给国内的高端技术及设备。

  就是这些技术资料跟设备,已经快把曹志强那十万立方的随身空间放满了,所以他必须回去清空一下库存。

  顺便,再跟国内要点钱,暂时没有没关系,可以先欠着,要不然的话,不记名的匿名国债也可以。

  曹志强可是知道,中国曾经发行过不少匿名国债,比如1981年的国债,就是不记名的匿名国债。

  这些国债都是全球流通的,也是可以在全球通用的,无非就是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不高而已,但并非无用。

  甚至是,等以后国家强大了,以国家的优秀品德,发出去的国债肯定是认可的。

  到时候,自己可以委托好几个离岸公司去换国债,那也是极好的。

  要不是RMB太敏感,而且今后几年铁定要大幅度贬值,曹志强都想要人民币付账了。

  因为用RMB付款,基本就跟白送没啥两样了。

  原因也很简单,只要RMB一贬值,钞票就等于缩水了。

  国债虽然也会随着RMB贬值而缩水,但总起来说也还好,毕竟国债是有利息的。

  虽然曹志强的目的本来就是把这些东西送给国家,但还是那句,如果啥都不要就送,国家会有疑虑,要是现在就要RMB,国家同样会有疑虑。

  原因就在于,国债没法直接在国内的市面上流通,无法直接兑换国内的大宗商品,对国内目前相对稳定的金融市场冲击不大,而RMB就不一样了。

  如果短期内有大量RMB冲入国内市场,就会让国内的金融市场出现混乱,毕竟RMB是能直接在国内市场流通的。

  因此,如果曹志强要国债,国家的担心就会少一点。

  可如果曹志强要RMB,国家肯定会想太多。

  好吧,曹志强已经想好了,他给的这些技术以及设备,正常来说,如果按照国际价格去算,以国家目前的外汇储备,全给他也不够。

  但要的太少或者一点不要也不合适,所以干脆就打个包,这些东西先送,然后要个一百亿RMB……的五年期国债吧。

  嗯,好像国家在1983年的时候,军费支出也就一百七十多亿,自己这一家伙,就要了国家近三分之二的国防支出。

  看似不少,但跟这些技术跟设备的价值来讲,这其实已经是超低价打折了。

  而且有了这些技术,可以让国家少走至少二三十年的弯路。

  最重要的是,曹志强给的这些技术,不是某几个或者某几样技术,而是一整套完成的技术链。

  比如东丽公司的技术资料,那就是妥妥的日本东丽公司目前所有的全部技术资料,没有一点遗漏跟缺失,等于东丽公司直接把最核心的东西全部给了国内。

  不像后来米国给印地安的F414发动机技术,只给百分之八十,核心的百分之二十,也就是材料科技一点不给。

  而在这里,技术就是全套的,等于吃透就能懂,懂了就能造的地步。

  当然,懂了再造,还需要相关的配套工业跟设备,但很多东西只要知道原理跟具体配方,再去搞相关的配套工业跟替代设备,其实相对要简单的多。

  也就是说,像这种尖端技术,最难的是知道原理跟配方,因为这些都是核心机密,是人家几十年的技术积累。

  就比如氮化镓的制备技术吧,其实国内目前也有氮化镓的提纯跟制备技术,但无奈技术水平跟日本相比差距太远,其中最大的差距就是提纯方法的不同。

  想要达到日本目前的技术,国内至少要经过大量的投入跟研发,进行大量的理论测试跟实际的试错型实验,然后才能找到一个可靠的工业化生产模式。

  但现在有了日本的全套相关技术,直接拿来用就行,而且其中的技术资料没有断层,并不耽误国内的科学家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搞研发,深入研究更先进的制备技术。

  说白了,技术只要不断层,都是这样不断积累,然后厚积薄发的。

  如果只有某几样高端技术,中间的积累性技术不给你,你就只知道怎么用这个技术,却很难逆推这个技术的研发过程跟原理,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全部的技术积累,无法顺利的在此技术上继续前进。

  米国坑印地安的F414发动机技术,就是这个路子,也就是核心技术不给你,只给你一部分组装技术跟结构技术,导致你只知道发动机的结构是怎样的,参数是怎样的,但为什么要这个结构,为什么会达到这个参数,以及关键材料怎么造的,你都不知道。

  很多高尖端技术,其实最关键的就是那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一的绝活儿,没有那个绝活儿,其他大部分的技术,不管是百分之八十还是百分之九十,统统都是无用功。

  你就比如说原子弹,核裂变的原理很多人都知道,可真正能做出来的国家有几个?

  而氢弹就更不用说了,到曹志强穿越前为止,也只有五大常任理事国才有氢弹,且氢弹的制备方法也只有两个,一个是米国的“湿式氢弹”,一个是中国的“干式氢弹”。

  这两种方法主要就是构型不同,保存期不同,威力其实都一样。

  而这两种构型,都源于某个天才科学家的创造,后来那么久了,也再没出第三个氢弹构型,这不是没有第三个构型,而是没有那个天才科学家出现,没有提出新构型而已。

  这种氢弹构型,才是核心机密,只要不知道这个机密,你就算知道氢弹爆炸原理,你也造不出来。

  而在曹志强穿越前,虽然有很多国家都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弹,但能造出氢弹的,依旧只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其他像什么印地安,以色列之类,再牛逼也只有普通的原子弹。

  所以说,科研没那么简单,很多时候不是必然会有,必然会出现,也不是单纯靠砸钱就有的。

  科研更多的,是靠人才的积累,以及天才的灵光一现。

  米国曾经的强大,以及日本曾经的璀璨,都是因为他们曾经在那个时代诞生了太多的牛逼科学家,要不然的话,也没有这些列强的崛起。

  而那些科研人员的技术积累,就是各国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核心的机密。

  现在这些各国最宝贵的技术财富,曹志强只需要按时签到就能拿到,还有比这更爽的事情吗?

  要不是曹志强现在没实力,他都想自己玩了。

  可惜啊,怀璧其罪,这些技术资料交给一个伟大的国家是没问题的,但要是让个人保存并让外人知道,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曹志强也是被迫爱国。

  毕竟不爱国,不紧紧抓住国家这条大腿,他签到的这些东西,就真的只能看看,别说换钱了,连让人知道都不敢,只能偷偷扔掉。

  爱国就是爱自己,诚不我欺啊!(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