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373 这才是真正的稳妥!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373 这才是真正的稳妥!

作者:唐居易 字数:4097 书籍: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听了郝淑雯的话之后,曹志强三两口啃完手中瓜,又随意的拿毛巾擦了擦嘴。

  「那是当然。」曹志强又拿过一块西瓜道,「你以为这几天我在干吗?我不光在写剧本,我还在跟徐导演不断的讨论该怎么拍,甚至还画了不少分镜头。

  这一天天的,忙得我都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了。

  要不是我们最终讨论结束,徐导演已经去准备剧组了,我也没空过来看你。」

  「这么说,你真打算拍这个电影啊?」郝淑雯笑问。

  「那可不。」曹志强道,「我连钱都掏了。」

  「不是吧?」郝淑雯放下剧本,拿过毛巾擦了擦眼泪,「八字还没一撇呢,你连钱都提前给了?别是个骗子,提前拿钱跑路了吧?」

  「放心!」曹志强呵呵一笑,「我是跟北影签的合同,钱也是打给的北影,人家大单位,错不了。」

  「那你打了多少钱啊?」郝淑雯又问。

  「十万!」曹志强道,「我先期给了他十万块。」

  「十万块,这么多?」郝淑雯皱了皱眉。

  「不算多。」曹志强叹口气,「北影是大单位,少了这个数,人家都不给你立项。

  再者说,钱少了,质量上不去,就可惜了我的这个剧本。

  所以这拍电影啊,投资方面还是不要太小气。

  要么就不投资,要投资就一次投资个够,不能抠抠搜搜。」

  郝淑雯点点头:「那这十万块钱,够拍完这部戏吗?」

  「不好说,应该够了。」曹志强摇摇头。

  「这个电影啊,只是个现代都市剧,服化道方面花钱不多,人物也不多,主要是考验演员的演技,正常来说,十万块足够了。

  就算真的不够,应该也不会超过二十万的成本。」

  确实,这时期国内拍电影,简直堪称良心价。

  因为在这时期,不管演电影也好,演电视也罢,演员都是拿固定工资,除非是大制作,才会集给一点奖金。

  通常来说,如果是拍电视剧,每一***根据角色的重要性,给个十块二十块的奖金,最多也就是给五十块。

  比如后来八六版《西游记》里演孙悟空的那位老师,他当时在剧组拿的钱最高,这个最高是多少呢?平均下来,也不过是每集八十元而已。

  当然了,说是八六班西游记,其实这个电视剧早已经开拍了。

  早在去年,也就是1982年的时候,西游记就已经在扬州开拍,只是服化道方面太费劲,所以到现在都没拍完。

  实际上,在这一年,西游记才刚入佳境,唐僧也才刚开始出场。

  然而,演员真正表演的部分其实很少,整个剧组大部分时间都在倒弄服化道,尤其是道具上了。

  而大部分的资金,也基本都投入在了服化道上,演员本身拿的薪水屈指可数。

  如无意外,这部八六版西游记,要拍摄整整六年才能拍摄完毕,其中九成的经费都是在服化道跟差旅费上面了。

  还有之前爆火的《少林寺》,主角李联杰的片酬是一天一块钱,拍了两年,片酬总共才七百块钱。

  由此可知,在这个时期的国内,不管是拍电影也好,拍电视也罢,演员方面都是支出最低的部分,真正花钱大头,反而是服化道等技术方面的投资。

  对此,曹志强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特殊时代特殊情况。

  演员觉得薪水低,那得看跟谁比。

  实际上在这个时期,国内演员大部分都是拿工资的国企职工,他们拿的薪水其实已经比普通工人高很多了。

  只是影视圈这

  个行当毕竟跟普通工厂不一样,关键就是看名气,名气大的,想要变现也容易。

  同样是李联杰,他在出名之后,立刻就有香江人开出一百万的支票给他,只为让他去香江拍一部戏。

  在这个时期,没多少人能抵御一百万的诱惑,也没多少人能抵御去香江发展的橄榄枝。

  因为在这个时期,几乎大部分的国内演员,都梦想去香江发展,其次就是出国,反正很少能耐下心在国内的。

  只可惜,虽然大部分人想润出去,可这时期想润出去也没那么容易,只有那些头部演员才有机会润。

  比如李联杰,宫雪等等。

  其他普通演员,你想润都没机会。

  当然了,这时候润,好坏真不好说,不是所有人润出去都能更上一层楼的。

  事实上,国家目前虽然来去自由,不禁止国人出国,但国内的国籍却超级难,基本是出去容易回来难。

  考虑到以后三十年国内的腾飞,总起来说,还是国内机会更多一点。

  实际上,对曹志强来讲,考虑到他本人的年龄因素,如果他只是想更多的个人享受,润出去是最好的途径。

  以曹志强的外挂,加上他穿越者的身份,当然还有他优秀的外语功底,不说去欧美日,哪怕去港澳台定居,也能早早过上逍遥自在大富豪生活。

  还有男女关系这事儿,在国内虽然控制比较严格,但在国外,你只要有钱,大家对三妻四妾这事儿看的都很开。

  因此,从个人享受角度,曹志强真应该早早润出去,而不是继续在国内待着。

  毕竟国内虽然后来发展迅速,但真正腾飞是两千年以后,确切的说是加入TO之后。

  在之前的八十年代跟九十年代,国内其实长期都处在一个比较贫穷的状态,很难有特别大的享受。

  而这二十年,反而是曹志强生命中最美好的二十年。

  所以,曹志强如果真的只是考虑个人享受,他早就应该想办法润出去了。

  就算不想放弃国籍,这也不是大问题,可以去国外只拿绿卡,或者干脆去香江,只拿永居权,不放弃中国的国籍。

  香江的永居权,只是没了内地的户口,并不等于放弃国籍,这方面是可以取巧的。

  但问题在于,没了内地户口,有些事情就不方便做了。

  比如国企干部,你一个香江永居权的人,还想当国企干部,想啥呢。

  其实曹志强并不排斥去香江拿个居留权,但这也得分情况。

  京城这里,他已经取得了一定地位,如果此时放弃一切去香江,未必就能吃得开。

  香江也不是谁去都行的。

  那边此时经济不错,但本地的土豪流氓一大堆,而且那地方目前还是英国佬的天下,他此时过去闯荡,不一定是好事儿。

  还是留下来择机而动比较好。

  真要闯荡香江,那也得等自己翅膀硬了,成了真正的猛龙了,然后再背靠国家,在一群超级保镖的保护下,去过江闯一闯。

  这才是真正的稳妥!

  这才是真正的不是猛龙不过江!

  「对了志强。」郝淑雯突然道,「你说你还要自演?你打算自己演男主角吗?」

  「这个嘛。」曹志强一顿,放下手中啃了一半的西瓜。

  「也不一定,我本人没有太强烈的当演员的心思,只是徐庆冬导演说,我对这个剧本最了解,对人物也最了解,而且我也足够年轻,演十六岁的阿秋最合适。

  否则的话,海选演员浪费时间不说,关键新来的演员还要重新讲戏,隔了一层,未必就能完美演绎出阿秋的故

  事。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目前已经在国内有了一定的名气。

  我本人的加入,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这部戏的票房,防止我的投资打水漂。」

  的确,虽然曹志强很谦虚,但再怎么谦虚,也不能忽视一些基本事实。

  比如他本人的马甲强子跟阿强,目前都已经是名人的事实。

  强子不必说,自从在诗刊上发表了一篇《见与不见》,他的名字就已经被很多人所知,只是那时候的范围终究有限,更多是在爱诗人的圈子中崭露头角罢了。

  等他发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之后,就突然一飞冲天,名气不再局限于极少数的爱诗人的小圈子,而是扩大到了广大知识分子圈子,尤其是文艺青年的圈子里去。

  主要是这本诗集里的内容呢,通俗易懂,却又不失高雅,特别适合用来装逼。

  所以这本诗集已经发布,大多数人都喜欢看,喜欢读。

  之后,重修版《江湖行》再次发布后,这部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内容为主,添加了一些新诗,顺便还附加了一部武侠《破碎虚空》的连体怪,就开始以一种少见的威力大杀四方。

  喜欢高雅诗歌的,喜欢这部《江湖行》。

  喜欢武侠的,也喜欢这部《江湖行》。

  反正不管你是文艺青年,还是下里巴人,几乎都是《江湖行》这部书所针对的人群。

  但总起来说,《江湖行》更偏向大众一些。

  而只有大众的,才是最赚钱的。

  所以,随着《江湖行》的热销,不但曹志强跟他的红光出版社赚钱赚的盆满钵满,还让诗人强子这个笔名,也跟着名满天下。

  香江大学为何会发来邀请函?不就是因为曹志强的名气已经够大了吗?

  虽然这不是互联网的时代,通信方面没那么快。

  但对于著名诗人跟著名武侠作家来讲,这时期的名气传播速度是很快的。

  因此,虽然曹志强还不能算是一朝天下知,但这一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让他的名气响彻大江南北了。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那也就罢了,关键曹志强还有一个歌手阿强的马甲,这个名气一点也不比强子的名气弱。

  没错,之前曹志强推出的单曲《红旗飘飘》,虽然因为定位错误,录音磁带的销量并不高。

  道现在为止,也只卖出去了五万多盘单曲录音磁带,外加两万六千多张黑胶唱片。

  然而,这个单曲的销量不好,不等于这首歌曲不出名。

  实际上,由于央视台的新栏目「广而告之」正式出现后,第一个节目就是主打爱国风的《红旗飘飘》MTV,因此造成的影响是轰动的。

  随着央视的传播,这首歌瞬间就赢得了国内大江南北广大群众的喜爱。

  也正因为大家太喜欢这首歌了,以至于央视原本只决定播放一周的《红旗飘飘》MTV,不得不又演唱了一周播放。

  至于央视另外一个让大家不要乱扔垃圾的公益广告,不得不延后播放。

  然而,当第二周过去,广而告之开始播放劝大家不要乱扔垃圾的小品广告的时候,很多人反而不满了。

  因为他们还想听那首《红旗飘飘》,还想看那个充满爱国激情以及祖国大好河山的MTV,为此,很多人还给央视写信,要求再播放一周。

  看到大家这么热烈,于是央视不得不继续播放《红旗飘飘》这首歌的MTV,只是不再在广而告之播放,而是放在晚上新闻联播之前播放。

  与此同时,央视还以弘扬爱国主义为借口,与文化部的录音录相

  所,还有华夏音像公司,一起联合出品制作了一批录像带,开始在新华书店等各大平台售卖这个MTV的录像带。

  别说,虽然这首歌的单曲录音带卖的一般,但《红旗飘飘》的MTV录像带,却居然卖的挺火。

  截至目前为止,央视牵头售卖的《红旗飘飘》录像带,已经卖出去四万两千多盘。

  以国内录像带的销售来说,这个成绩相当不错,毕竟此时国内有录像机的屈指可数,价格也特别昂贵。

  要知道,此时国内一盘空白VHS录像带,零售价就要八十八元,是普通人近两个月的工资,根本不是普通家庭能买得起的。

  而《红旗飘飘》MTV录像带因为有内容,当然不能八十八元,实际上是卖九十八元。

  当然了,录像带的价格这么搞,成绩却这么好,主要还是买录像带的群体,大都是各个单位,很少有个人购买。

  公款购买录像带,跟花自己的钱购买录音磁带,那是完全不同的。

  只不过,录像带虽然成绩不错,但因为分成单位太多,到华夏音像公司手里,也就所剩无几。

  一盘《红旗飘飘》录像带,去掉空白录像带的成本价78元,实际毛利20元。

  这20元,还要跟央视、文化部录像所、新华书店等单位分。

  最终,一盘《红旗飘飘》录像带,实际能分到华夏音像公司手里的钱,也就只有可怜的三元钱。

  就这,还是看在曹志强有徐大爷跟王大爷这两尊大佛在背后撑腰的面子上,要不然,他连这三元钱都分不到。

  原创者却拿不到作品的利润大头,难怪这时期……咳咳,懂的都懂。

  总之,虽然单曲录音磁带的销售情况很一般,但《红旗飘飘》这首歌却火遍大江南北。

  同样的,作曲作词加演唱加表演的歌手阿强,也随着这首歌的热播,走进广大老百姓的耳朵里。

  再加上,曹志强之前又通过中央广播电台打了个植入广告,以评论《红旗飘飘》这首歌曲的形式,让播音员把诗人强子就是歌手强子的事情广而告之。

  这下子,算是彻底打通了诗人强子跟歌手阿强的通道。

  如此一来,曹志强的名气,瞬间就起来了。

  虽然曹志强本人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歌曲跟书籍中,但只要在电影宣发过程中说明这点,应该问题不大。

  开玩笑,曹志强现在也是个自带流量的人了。

  只要把他曹志强就是强子加阿强的身份一公开,妥妥的爆款新闻。

  就算不对外说他的真名,继续用阿强这个小号混演艺圈,也一样可以增加一部作品的知名度,减少扑街风险。

  更不用说,他即将推出的王炸爆款《怒放的生命》了。

  他相信,一旦这款《怒放的生命》一经推出,必然能够爆火。

  到那时候,歌手阿强的名字,知名度必然远超诗人强子,成为真正的流量明星!

  等他那个歌手阿强的马甲,变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时候,那阿强这个名子,确实可以算是个票房保障。

  到时候,只要电影情节不是特别拉胯,以这个年代国内老百姓的接受能力,那部改编自《言叶之庭》的电影,还真能亏本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