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成三个反派崽子的后娘怎么办 第169章 这得吃到下半辈子去吧?

《穿成三个反派崽子的后娘怎么办》第169章 这得吃到下半辈子去吧?

  听到糖炒栗子,白金杨这下没有丝毫犹豫了,“好,我知道了,姐。”

  白金鱼眉开眼笑。

  小的她收买不了,不是还有两个大的吗?

  两个大的在学堂里,姜氏的手伸得再长,也不能去学堂里天天盯着两个大的。

  她就让她弟弟与他们搞好关系,将来,她再通过她弟弟拉拢大宝二宝,肯定能行。

  一般人都重男轻女,王大哥肯定也不例外,小女儿不喜欢她不要紧,只要两个儿子喜欢她,照样能行。

  她就不信,挤不走这个姜氏。

  她听说姜氏以前对几个崽崽们可坏了,非打即骂的,也就是王大哥快要回家的前一段时间才改好,那不就是做个样子给王大哥看的吗?

  还有,以前姜氏打骂了几个崽们,肯定也在几个崽们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与创伤,哪里会真心喜欢这个姜氏?

  只要她真心对这几个孩子好,几个孩子定能明白她的苦心,王大哥也能明白的。

  白金鱼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

  于掌柜夫妻回家之后,专门定做了一块匾额送到姜氏医馆。

  妙手回春!

  众人都来围观。

  整条街都是喜气洋洋的,姜氏医馆门口挤满人了,看落匾挂墙。

  姜莲珠也不吝啬,转身去隔壁的杂货铺子,买了一些喜糖,拿出来,撒给大家。

  好多小孩子欢喜的去抢。

  热闹了好一番,送匾的人走了,众人才散去。

  大早上的王老五驾着马车去县城采买粮食,到了晚上天黑才回来,马车上装满了粮食,有大米,有小米,有粗粮,有杂粮面等。

  马车后面还跟着辆牛车,牛车上也是粮食。

  因为姜莲珠家的马车小,装不了多少,顶多几百斤来着,这肯定不够需求的,所以,王老五在县城的粮行附近又雇佣了一辆牛车,跟了回来。

  两辆车进了后院,现在医馆内没有病人,也不怕吵着病人,直接让马车进后院卸货,也方便。

  之前准备在镇上买的,结果,镇粮行里的粮食不多了,他们家要采买的多,供应不上来。

  王老五也怕都被他们家采买了,别人就没得买了,一般小镇米粮店储备都有限,做了多年的生意,都心里有数,都是按量供应。

  所以,和姜莲珠商量了一下,反正家里有马车,也方便,就去县城里采购。

  沙门县好歹也是个大县,水利通渠,交通便利,比镇上物资肯定丰富的多。

  姜莲珠边帮忙卸货,边问,“怎么样?一切顺利么?怎么还雇了一辆牛车?”

  王老五在牛车上往姜莲珠递粮包,居高临下,额前铺着一层薄薄的细汗,英俊,充满了男性荷尔蒙气息,让姜莲珠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他沉声道,“县城里的粮食也不多,我买了好几家,才买满了两车,并且粮价普通都上涨了,比起之前,涨了三分之一都不止,我怕明天去又涨价了,就索性一次性买好算了。”

  雇佣牛车的价格也不便宜,来去至少要一二两的,毕竟这么远。

  姜莲珠给了他三十两银子,他就买了两车回来。

  如果放在往常,可以买更多一些的。

  “这好好的,为什么粮食要上涨得这么快?”姜莲珠咬唇思考。

  “北方今年大旱,粮食基本上没有收成,加上北方难民往南迁徙也受影响吧,人多了,这边的粮食自然就紧张了,不过,应该只是暂时的,朝廷会派人从粮食充裕的地方调运过来的。”王老五认真地回答。

  两人虽然说着话,手里的事情也没有耽搁。

  先把牛车上的粮包下完,让牛车师傅驾车回县城去了。

  然后,再下自家马车上的粮食。

  二宝与囡宝两孩子在旁边看着,都好奇道,“爹,娘,咱们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

  “这得吃到下半辈子去吧?”

  姜程氏关紧了院子大门,提着马灯,给他们照亮,“买这么多粮食,闺女,你难道又要开粮行了吗?”

  姜莲珠道,“不是,最近咱们镇附近,不是有许多难民经过吗?我与相公商量了一下,打算在镇门口,弄个施粥点,给路过的外地难民喝口热粥,尽自己一点的心意。”

  二宝与囡宝,都拍手称好。

  “娘亲,今天门口有几个脏娃娃,他们都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走了,我昨天还分了糖糖给他们吃了。”

  “我们夫子也说了,这两天镇上出现了难民,让我们能接济的就接济一些,不能接济的,也不要对难民恶言相向,欺负他们,也让我们注意安全,怕难民抢东西,小心那种穷凶极恶的人……”二宝道。

  王老五道,“你们夫子说得极有道理,听夫子的,注意安全。”

  何老夫子不亏是举人出身,以前当过官的,有见识。

  二宝答应了好。

  只有姜程氏年长一些,想得多一点,“这,莲珠,咱们一没有官身的,二也不是那种大富的人家,这样去施粥好吗?”

  姜莲珠回道,“娘,这些我们都想过了,王老五去镇衙门里找官老爷沟通过了,现如今的镇衙门里头的官老爷个个都明事理,已经说好了,粮食我们家出,粥我们家也自己熬,但是用官府的名声,这样一来,别人就不会说什么了……”

  姜程氏看向王老五……

  王老五像模像样点头,“娘,您放心,我已经与镇衙门里的主薄讲好了,我们家也不出面,熬好了粥,每天有专门的衙役来挑走,去镇门口发放。”

  这样的好事,镇主薄是巴之不得。

  一文钱不花,白来的政绩名声。

  不同意,那是傻子。

  姜程氏还是不大放心,“你们心里有谱,我就不担心了,就怕出了钱出了力,有时候还不讨好。”

  “那也没事,咱们做事问心无愧就行了,大力出不上,做点小事情罢了,每天经过咱们镇的难民也不是特别多,我就这两天,也就几十个的……”

  有一半的都是孩子,失去父母庇护的孩子们,格外的可怜。

  “行。你们拿主意看着办,如果人少的话,粥我来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