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终觉浅 006:不等人

《终觉浅》006:不等人

作者:木木唔 字数:968 书籍:终觉浅

  今儿才卖了那么点呢,碗筷也可以多次使用,如果以后再多卖些,一天岂不是要赚六十文、八十文?!

  一天六十,一个月三十天,就是足足一两八?!

  一年二十多两!

  饶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得出结果的瞬间,江茴还是禁不住吸了口气。

  这么多!

  莫说整日侍弄土地的农民,那是一年到头不见银子的,就是镇上那些不大起眼的小馆子,一年的纯利润也未必有这么多。

  是了,她们这买卖没什么本钱……

  “觉得赚钱简单吗?”师雁行忽然问。

  “简单。”江茴笑道。

  若日日能得如此,何愁没有好日子过?

  师雁行也笑了,“那些同行也这么觉得。”

  江茴的笑容戛然而止。

  师雁行继续道:“做这一行门槛低,只要有心留意,谁都能掺一脚。咱们这头几日做,知道的人不多,可你等着瞧吧,莫说再过十天半月,便是五七日之后,恐怕街上就会再冒出几个大碗菜的摊子。”

  伴着她的话,江茴的表情越发凝重,拍打鱼阵脊背的手不知什么时候也停下了。

  “那些摊子可能比咱们的更大,菜品种类更多,甚至就连价格,也可能更便宜。”

  “可是,”江茴忍不住道,“咱们这些大多都是自家有的,本钱已经一降再降,他们卖的再便宜些,岂非要折本?”

  “暂时折本怕什么?”师雁行反问,“况且咱们小门小户,家底儿又薄,且外头看着只有几个女人,便是软柿子好拿捏,难不成还能和他们硬碰硬?只要坚持一段时日,把咱们熬走了,他们再把价格提回去就是了。”

  任何行业都免不了类似的恶性竞争,尤其街头餐饮,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很容易就被模仿。

  若是对手讲究,大家一起发财,少赚点也就算了。

  但是多数人眼皮子浅,只想着自己划拉,容不下旁人。

  江茴自然明白她说的都很有可能发生,咬了咬唇,仍有三分侥幸。

  “那,那我们毕竟是头一家,大家伙儿今儿吃着也都说好,怎么说也会念旧的吧?”

  师雁行就笑了。

  这真是个善良而天真的女人,抑或她逼着自己这么想。

  “念旧归念旧,可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师雁行一句话便让江茴无言以对。

  是呀,她们都知道一文钱掰成两瓣花,外人为何不呢?

  左右都是填饱肚子而已,就算味道差些又何妨?

  便宜啊。

  见江茴忧心忡忡,师雁行又话锋一转,“不过你不必太担心,我说这话也是防患于未然,提前提个醒,省得到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左右还得几日功夫呢。”

  江茴点头,“我自然明白你一番苦心,难为想得这样周全,只是咱们好容易找到个赚钱的法子,总得想个应对之策才好。”

  “那是自然,”师雁行笑道,面若有光,“我若怕,一开始就不做这行了。”

  江茴一怔,竟不觉看呆了。

  师雁行跟她以前见过的所有女子都不同,和大禄的其他女子也不一样。

  她身上有种语言难以描述的自信和活力,那样坦然,那样大方,仿佛不管面对什么困境都有法子解决,让人不自觉就跟着安心。

  第二天,江茴和师雁行又起了个大早。

  鱼阵本也跟着起来凑趣,奈何人太小了,跌跌撞撞走了两步,就蹲在墙角仰面朝天睡着,又被师雁行整个端回去,塞在被窝里睡成小猪仔。

  经过师雁行昨天的提醒,江茴今天分外有干劲,摆明了就是要赶在竞争对手出现前多赚一点是一点。

  昨天二十份不够卖的,今天两人就做了三十份,还是肉片溜白菜、猪油萝卜熬粉丝和丝瓜炒蛋。

  “白菜帮子扒的差不多了,鸡蛋也用光了,”江茴道,“若要准备明日的,咱们是不是得从别的地方买些?”

  白菜成熟的时节还没到呢,外层叶片虽大,也经不住这么做。

  “暂时不用,”师雁行道,“明天咱们换个新花样,还有那么多土豆,南瓜,豆角干子等等,大家也吃个新鲜。”

  江茴笑道:“说的也是,这样他们就更爱来了。”

  喜新厌旧乃人之本性,头一天吃新鲜花样觉得稀罕,第二天再吃也不错。

  可若连着吃三天,哪怕滋味更好,食客们也会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

  两人把饭菜放到木桶里装好,那边重新睡醒的鱼阵已经歪歪斜斜爬下炕,自己挂着水壶过来,手里还拖着母亲和姐姐的。

  江茴揉了揉女儿的小脑瓜,“真棒。”

  这几日她仔细观察了师雁行和女儿的相处方式,大受启发,也开始频频夸奖。

  小姑娘每次都很开心,眼睛亮闪闪的,然后下次干活就更积极主动了。

  同样的路段,更沉的负重,但因为有了金 钱的激励,江茴却仿佛走得更起劲儿了。

  她们差不多是掐着点走的,还没到摊位前,卖炊饼的刘大娘就主动过来帮她们拉车,十分热情。

  “来来来,那地儿我给你们扫了,干净的很。”

  昨儿她也被带着多卖了十几个炊饼,最后竟空了笼屉,回去一说,家里人都高兴坏了,今天特意多带了二十个。

  众人安顿好不久,各个店铺就陆陆续续放工

  师雁行才吆喝几声,就见道路尽头呼啦啦跑过来几个人,为首的赫然就是昨天头一个来吃的老张,紧随其后的便是狗子。

  “嘿,我今儿还是头彩吧?”老张狠狠喘了几口气,搓着手道,“还要那个肉片溜白菜,第二个换成猪油萝卜粉条!”

  又对刘大娘说:“再要俩热炊饼,先给我一个,另一个放着,吃完再拿。”

  刘大娘眉开眼笑,果然取了一个与他。

  见路上几名行人好奇地往这边张望,尝到甜头的她竟主动帮忙招呼起来。

  “热乎乎的大碗菜,干净又好吃,才四文钱就两个肉菜。这些可都是回头客,来尝尝吧!”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若不招呼,客人路过门前就是路过了。

  但若喊几嗓子,有些人就会觉得不好意思,过来瞧瞧。

  “哎,这个倒是不错,”新来的一个人惊喜道,“还真是热菜呢。这些都是四文钱?”

  肉虽然少,但确实有!

  “两个,四文!”

  鱼阵伸出两根短短的手指,奶声奶气道。

  昨儿姐姐和娘说了几遍,她已经记住了。

  “呦,这还带着孩子呢。”

  几人惊讶道。

  见鱼阵乖巧可爱,便出言逗弄,说了几句后更不好意思走了。

  “要不,咱就在这儿吃点儿?反正也不贵。”

  最开始过来的人提议道。

  “行,去哪儿不是吃?”同伴答应得很爽快,“咱们去吃碗素面,一滴油没有都要两文钱呢!”

  那边老张狠狠扒了几口萝卜,又嘶溜嘶溜吸粉条,觉得这玩意儿吸饱了混着猪油的汤汁,咸甜适口,简直比菜还好吃,美得直点头。

  也不知这小娘子家里怎么做的,粉丝泡了汤水竟然也没囊,反而还挺弹牙。

  殊不知师雁行早在家里实验了几回,最后取的好办法:

  先熬萝卜,汤多一些,出锅时再下粉条。

  反正那些粉条本身就是熟物,缺的只是水分而已。

  从韩张村赶到镇上将近一个小时,正好让干粉条慢慢吸饱滚烫的汤汁,口感最佳还省火。

  他指着狗子笑道:“这小子昨儿吃美了,今天还没下工就念叨着要来吃大碗菜了。”

  众人纷纷发出善意的哄笑,臊得狗子面红耳赤。

  那边老赵就打趣道:“你小子简直比个大姑娘还腼腆,如今说几句就这样,以后娶媳妇还了得。”

  众人笑得越发大声,狗子脸上红的要滴下血来,空气中充满了活泼和快乐。

  他们做活十分劳累,平时也不舍得娱乐,只好下工后胡扯几句咸淡稍作调济。

  以往吃饭时胡乱找地方,如今,因为这大碗菜意外聚集在一处,又有别的店铺的伙计,有意无意多了许多新见闻,顿时就觉得日子更有滋味,也更盼这顿午饭了。

  第8章 肉片焖干豆角

  第三天,师雁行换了菜单,照例是三个大桶菜,只是变成了肉片焖干豆角、熬南瓜和肉沫葫芦。

  几个相熟的人结伴一起吃饭,你买这样他买那样,然后互借几筷子,一样的钱就都能把菜尝个遍了。

  古代版饭搭子就此诞生。

  豆角浓郁香醇,南瓜清甜绵软,葫芦滑嫩,都颇为下饭。

  原本老张不大爱吃葫芦,总觉得那玩意儿水当当软囊囊没甚滋味。

  可今儿夹了狗子碗里的几片一尝,脆嫩爽滑,咯吱咯吱的,竟有些个水果的意思了。

  干饭先锋老张很是惊喜,给予了高度肯定,尤其对肉片焖干豆角赞不绝口。

  晒干后的豆角再做菜,口感扎实,肉质厚重,远比鲜豆角更多一层风味。

  最要紧的是里面的肉片和蒜末配的,怎么就这么绝呢?

  “我家里也种了几棵豆角,每年夏天吃都吃不完,简直看到就想吐了。可小娘子你手艺好,竟别有一番风味,真了不得。”

  几天接触下来,熟客们渐渐发现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就是这娘仨里当家的竟不是母亲,而是那才十二岁的小娘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