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无限从登上方舟开始 第二百七十三章 谁说古风不能雅俗共赏?

《无限从登上方舟开始》第二百七十三章 谁说古风不能雅俗共赏?

作者:阿毛阿毛阿毛 字数:2585 书籍:无限从登上方舟开始

  高公子的话是有些见识的,说明他本身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尤其是能听出奚商朔曲中的“宫廷风”——要知道,宫廷曲在民间几乎没有流传,哪怕是宫廷里退役的乐师,也不能轻易在民间演奏宫廷乐。能知晓宫廷乐的特点,高公子显然见识不凡。

  孟鸾儿一下被高公子戗了,言语上找不出什么针对,只好把矛头对准周道安本身——

  “这位周兄,在下想听你自己的说法——抛开这首曲子好不好听不提,你自己莫非也认为这能算作是古南风?你刚刚说这段旋律是偶然得来,说明是先有曲后填词!给一段曲子配上如此简单的词,然后硬说它是古南风,这又有何难呢?”

  看着孟鸾儿气势十足的样子,周道安忽然觉得、世间真的有一招“从天而降掌法”——它不用管什么客观、事实、道理,只要我拍下来,就不管你三七二十一!

  什么叫“抛开这首曲子好不好听不提”?什么叫强词夺理?古曲流行时,都是曲牌固定,填入新词就算新歌的。只是到了今天,先作词再谱曲的形式推广开来,但也不是绝对必须的。可到了周道安这里,给一段已有的旋律编词就成了“生搬硬套”?

  我要是告诉你,这首歌的词在另一个世界千百年前就有了,反倒是曲子才是后编的,你待如何?

  或许,美人总有任性的理由。但周道安不想惯着孟鸾儿——

  “谁说古风不能雅俗共赏?

  “我曾经认识一位老先生,他一生追求的事便是让天下人个个识文断字。为此,他所作的每一首诗,都要拿到郡里的乡间地头、集市街坊中,要老妪都能听懂才算满意。但这种诗,士大夫便欣赏不来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座有几位认为此诗只见俗、不见雅?

  “艺术,是可以雅俗共赏的。曲子也是如此,诗歌本就不分家。想来,3千多年前留下的《诗典》(类似《诗经》)所收录的,三中有二便是各地民歌,却一样不妨碍它成为后世经典。

  “一曲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曲也好,词也罢,在下认为只要能够动人便好!此曲固然谈不上多么完美,但在下自信可以动人!若孟兄不以为然,我们不妨各自找来听众五十人,凑百数,分别以两曲听之——只听曲,不公布作者为谁,然后进行投票,以票数为准,如何?”

  这种搞群众投票的方式,在这个时代很是新颖,且琢磨一下,发现很能作为论据支撑!文宗第一代祖师不也说过:民为水,其势涓涓,其势涛涛!前能送舟,后能覆舟吗?

  搞民意调查这一招听得颜德让和高公子都连连点头——尤其是后者,眼睛滴溜溜转了好几下,不知有何触动。

  好嘛!投票!这等于把奚商朔架上了高台啊——先不说周道安这首曲子本就十分动听,与其打擂胜面不大,但说若事后让这些投票群众知道,其中一曲是奚商朔所作,那么无论输赢,奚商朔都会落下一个“以大欺小”的名声。

  “这就不必了。”孟鸾儿一摆手,把战火引到一边,“既然是在莲生阁斗茶,自然由阁主决断。苏大家,便请你评点一二!”

  孟鸾儿相信,以苏青荷的角度,必然是要站在奚商朔这一边的。且不说两人的交情如何,就冲着那张“云哭”,她也得向着奚商朔!至于那青年带来的琴,孟鸾儿并不知道这年轻人是否也要“赠琴”,就算是,名气上也比不了云哭。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苏青荷——对啊!她才是有决定权的人。

  苏青荷并没有马上说话,任谁也看不出她的想法,也正是在这稍稍沉默的当儿,忽然,奚商朔开口了!

  他在静静地听完周道安的演奏后便似乎陷入了沉思,孟鸾儿的争辩他也没有参与,只是眉头微皱着看向了周道安按在琴弦上的手指。

  此刻,他才仿佛“醒”了过来,忽然开口,接过了本应属于莲生阁主的话语权,说道:

  “我承认你的曲子很好听,但这并不是一首‘合规矩’的曲子。包括你填的词,既无诗的韵律优美,又无文的深刻内涵……若放于民间,或许它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放于庙堂之上,就很难被人赏识。而我的曲子,刚刚相反——在民间不会为人传唱,本来我也不以此为目的——所以,我们两人的曲子,并不在一种境界上。将它们相提并论并不合适,因此,我不认为这两首曲子有高下之分。

  “不如我们这场以平局论,加赛一场?”

  这个提议看似突然,却是最符合奚商朔此人身份的——他是名扬四海的燕然公子,在一场不能干脆利落取胜的较量中,就算裁判判他胜利,也不是他骄傲的内心可以接受的。

  他不想由苏青荷“颁发”给他胜利的奖牌——虽然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他要亲自击败对手,以一种大家都公认的方式!

  “奚公子磊落!这样也好,我们争论不休,到明天也没个结果。不如另择一项比一比?”孟鸾儿很了解奚商朔,立刻知道了他的想法。虽然她自己肯定会务实地选择赢下比赛,但维护男人的自尊,又是她这样的女人的必修课。

  所以,她率先给奚商朔戴了顶高帽,也把话题强行引到了下一场比赛上。

  众人的目光又转到了周道安身上,等着他表态。

  只见周道安耸了耸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既然奚兄说到了诗文,那就比诗文吧!这样快一些……”

  快一些?你是想快一些输?

  众人心里不由自主地升起这种想法——奚商朔是文宗传人,本身在文学上就造诣深厚。选诗文与其对决,简直就是送上门的胜利。

  就连苏青荷也瞪了瞪眼睛——原本她是想判周道安胜出的,她早就对“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这两句生出了共鸣,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可不就是一位无人了解、无人知晓的寂寞者吗?

  可奚商朔居然插了一手,这青年更划下道来,要和奚商朔比诗文……难道,他在诗文一项上也有依仗?

  奚商朔脸上看不出任何轻视,也没有什么愕然,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你定了项目,那我来定题目……既然你要快些,那我们就比急才吧!写一文,赠苏大家,可好?”

  文,比诗歌更考内涵。诗歌可以被文人喜爱,但见深度的还是在文章上。奚商朔定文章为项目,在斗茶上并不常见,很难准备宿作。题目是赠苏大家,那就必然要押到与苏青荷有关的东西。题材看起来虽广,却一时间很难有好切入点。

  对于此,奚商朔自己也没什么宿作——他也不屑于以此来胜出。不过在他说出题目之时,就已经在打腹稿了。

  “既然是比急才,那谁先做好文章,也得考量进去……不如以先做完文章的一者为标准,最多推迟一盏茶时分,就得将文章‘口占’出来。”

  孟鸾儿又来“助攻”了。反正她和奚商朔一伙儿的事大家都看出来了,干脆也不装了。这个限制可以说是非常苛刻了——一盏茶时间,不过1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奚商朔先做出文章,另一者最多10分钟就得交卷。

  虽说,“答卷”的方式可以“口占”——只用嘴说,不用笔写,省去一些时间。但谋篇布局、构思撰写中,写只是最末梢的部分!关键还在于急才能否速就一篇好文。

  只见话音一落,奚商朔已经闭上了眼睛——这是他开始思考的模式,也是他自创一种心法名叫“观心”。只要双目一闭,就能在一瞬间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不受任何影响。在这样的专注境界里,奚商朔哪怕身处闹市也能安然若素。

  “青荷既然是莲生阁阁主,那便以‘莲’为切入点……莲,是梵域国花,其花语非常深刻广博,可以以此为基础,联系到青荷身上……加上对其人技艺的赞美……对了!要让她感觉到,只有我才能如此称赞她!生出知音之感……”

  就在奚商朔陷入专注境地、闭目思索不过几个呼吸的工夫,忽然耳边传来了一声令他差点破功的声音——

  “我已得一文了。”

  周道安淡定清朗的声音,此刻不逊于黄钟大吕,撞击着奚商朔的耳膜,也让他不得不睁开眼睛,破除了“观心”之境,讶异地看向对手——

  太快了,这才多久?有十个呼吸吗?难道此人有“苏八步”的捷才?

  (苏八步是曾经苏家第一才子苏思撷的外号,据说此人有八步成诗、十步成文的本事。)

  不光奚商朔,在场众人无不为周道安的“快”而震惊。只听周道安已经开始“口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