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头

《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头

作者:席风万里 字数:1722 书籍: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电报机的出现,将会让未来很多紧急的信息沟通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这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一种质的飞跃。

  “不仅仅是州府,倭国的九州、四国、京都、江户、大阪等城市也要设立电报所。”

  王毅思一愣。

  “陛下,倭国悬在海外,距离大明可能过于远了....”

  “从朝鲜国借点地方,派兵把守。”

  嘶...

  “陛下,从朝鲜借地..恐怕会有些困难啊,臣下去之后与朝鲜使臣沟通一番吧..”

  “困难?这有什么困难的?”

  朱由检显然是故意忽略了王毅思...

  所想到的在对方国家修建本国电报所这种事情毕竟是好说不好听。

  可朝鲜作为大明附属国。

  朱由检根本没有过多考虑。

  反而接着说道:“当初后金之战打完,朕还没有找朝鲜国王要钱呢!现在借点地方怎么了....”

  “有问题,让礼部王敏去问!”

  “臣,遵旨!”

  ...

  京城内的一家茶楼之中。

  熟悉的场景让毕自严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个荷兰侯爵怎么这么喜欢约自己在茶楼见面。

  茶馆的小厮将茶水和点心都准备好之后。

  就退了下去。

  两人都没有带什么随从,普利特率先开口:“毕大人...公司本部说要让我回到荷兰去,尽管我不能够理解..但是现在我可能的确没有办法拒绝。”

  “哦?阁下要回到荷兰了吗?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向尼德兰的国王送去我诚挚的祝福。”

  “谢谢!”普利特喝了一口茶杯中的茶水。

  随后又说道:“但我现如今担心的是,一旦我离开了大明,接下来大明与我们之间的贸易的走向将会变得不受控制。”

  “所以阁下,是想要在我这里得到什么许诺吗?”毕自严的表情不太自然,但还是开口回应道。

  然而普利特却摇了摇头。

  说道:“我希望,我们下一次见面,不要成为敌人!”

  “但愿...另外,我们认识这么长时间了,本官也祝你回到尼德兰的路上能够一帆风顺,希望我们还有再见面的那一天!”

  毕自严说完之后,起身便离开了茶楼。

  普利特身上的烟草与香水的混合香味,让毕自严的鼻子里都感觉到有些不适。

  茶楼上,居高临下的普利特喃喃说道:“但愿。”

  数天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尽管依旧保留了东方分部,但其人员规模要缩减了很多,尤其是普利特的离开让整个东方分部陷入到了争权夺利的混乱局面之中。

  只不过,这对于大明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所以对此情况不少人都是一副看热闹的姿态,其中笑的最开心的莫过于不少在天津的英国商人了。

  “这群尼德兰的土著,大海上的贸易也应该让我们带英来决定规则了!”

  “听说了嘛?在英吉利海峡,这些家伙吃了大亏!”

  一间酒楼内,不少聚集于此的带英商人窃窃私语的相互交谈说道。

  ....

  普利特离开了大明。

  而在英吉利海峡之内,带英和荷兰人之间的战争依旧在持续。

  随着荷兰人因为对于海面上气象情况的误判。

  导致有数百艘荷兰战舰在进攻的海路上就被吹了回去,损失不小。

  战争在陷入胶着之后。

  带英的军舰居然逐渐占据了上风。

  ....

  大明的春季到来了。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为勤劳的百姓,农民们早早的就扛起锄头下了田地之中,去年到来晚秋的时候有了旱情的迹象。

  经验老道的农民都已经猜到,今年估计会是一个少水少雨的年份。

  可当他们重新回到地里的时候。

  却惊讶的发现,事情的情况恐怕要超过他们的预料。

  马老九一脸惆怅的看着自己的地。

  冲着身旁的儿子开口说道:“儿子..你帮爹好好看看,怎么今年的地里的土翻出来都不像往年那般潮湿了。”

  十五六岁的小伙子,正是有力气的年纪。

  “好..爹!我也来看看...”

  一锄头下去,更深一层的泥土被翻了出来..

  马老九和小儿子一起用手捏了捏。

  随后又紧紧的将土握成了团。

  小儿子一脸震惊的开口说道:“爹!就是干了...这土去年都还能结成团,今年紧紧的捏好几下都还能掉土。”

  马老九明显也看出来了。

  连忙说道:“快,去给村上的乡亲们都说说..今年看来地里要出大事了!”

  “哎!”

  过了没多久。

  从村子里就涌出了不少人,手中都紧紧地握着锄头。

  靠近之后便纷纷说道:“马老九,听你儿子说..你在田里发现什么大事了,叫我们一起过来看看。”

  马老九没有解释,只是又重重的挥起自己的锄头。

  从自家地里翻出了一块较为湿润的泥土,冲着周围的所有同乡的村民说道:“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才刚刚三月份,这地里的土就已经干成啥样子了..”

  去年秋天就少水,但由于正值收获。

  没有人在意,反而还说雨水少,收成才好。

  可冬天连天上下的雪都少了,让不少人就已经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但是现在看马老九这么一说,顿时心生不妙。

  几个庄稼汉子瞬间冲了上来,接过马老九手中的土。

  仔细的端详起来。

  过了一会,才有人叹了一口气说道:“农技司的大人说的果然没有错啊,今年果真是要过一个旱年了。”

  “对啊..听说咱们县里已经设立了不少旱情救助点,听说是来帮助咱们应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旱灾的。”

  到这时,村民们才纷纷想起。

  今年早些时候去县城赶集时,就有人在宣传今年可能出现的旱情。

  那难不成,就是所谓的旱情救助点?

  “这可咋办啊...今年若是收成不好,都不说交多少农税了,恐怕连去年在皇家银行借的钱,都要还不上了..”

  对于百姓来说,尤其是对于农民们来说。

  地里的收成,决定他们能够过什么样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