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户协定

《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户协定

作者:席风万里 字数:1784 书籍: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田中秀杰的脚步很沉重,像是每走一步都用尽了自己全身的力量一般,德川家光死了...

  这是很多人都想到过。

  但却以为并不会发生的事情。

  可事情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幕府彻底落下了帷幕。

  这位之前因为与大明水师在江户港问题上达成一致,最终以五万两白银的价格就换取大明退兵的幕府大臣,现在的表情中却满是复杂。

  “田中秀杰,参见大明水师总督大人。”

  “来了..坐吧。”

  赵云凯的表情显得很淡然,但他同样对于德川家光的死感到有些震惊,毕竟作为幕府将军,原本他们是准备将其押送回大明的。

  但现在的局面却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我们希望能够坐下来,就现在的问题谈一谈..现在,你田中秀杰就要代表幕府,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一旁的另外一个军内的翻译,正在原封不动的将赵云凯的话复述给田中秀杰,只见他一脸苦涩的点了点头:“嗨..我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这是我们目前草拟的大致条约,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你就可以准备签署了。”赵云凯将身旁桌子上的一份条约递了过去,并没有在意田中秀杰的脸色有多么难看。

  接过来之后,田中秀杰惊慌的开口说道:“不...!我不能够代表幕府,这份条约,我不能签啊!”

  这一次大明准备的条约,与当初和蒙古贵族签订的条约一样,都是来自张伦所拟。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大明可以拥有在倭国驻兵、修建军港、转移石见银山归属权、在倭国境内的探矿权和优先开采权。

  甚至包括割让九州岛给大明作为未来大明通商之地。

  倭国全境,要与大明进行通商,并且在其中明确说明了。

  从条约签订之后,倭国对于大明来说将会从属国的地位降为属地。

  并且所有倭国平民子女都要接受大明所派遣的先生,学习汉土文化。

  任何拥有大明国籍的商人,乃至百姓。

  在倭国境内,都拥有治外法权..一旦在倭国内出现触犯法律的情况,都不得在倭国境内被判处有罪,需要移交大明处理。

  洋洋洒洒数十条条约。

  甚至严格限制了未来倭国所能够拥有的武装数量。

  田中秀杰在震惊的说完自己无法接受之后。

  甚至直接站起身来痛哭流涕。

  对着赵云凯说道:“换一个人来签订这样的条约吧,现在的幕府不已经全部在大明的管控之下了吗?你们很好找到的..”

  “我希望你能够明白,现在你签订这样的条约,对于所有倭国人来说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如若不然..他们将会面临的处境将会更加惨烈。”

  田中秀杰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咬紧牙关的说道:“我..签!”

  至此,倭国幕府正式同意大明在倭国境内所享有的一系列特权,倭国正式改名为扶桑王国,第一任国王为兴子。

  大明将会在倭国境内动荡结束后,将其送至倭国,定都依旧为京都。

  ....

  消息很快便传回了大明,经过倭国的战争还在最后的阶段,但收到消息之后的朱由检还是大为欣喜的。

  原本以为要打上一两年时间的对倭之战。

  居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几乎结束,这让朱由检很是高兴。

  大殿之上。

  朱由检看着台下的文武百官,放声说道:“《江户协定》将会标志着,倭国正式成为历史,扶桑国将成为未来倭国的名字!大明将会派遣官员,设立州府,帮助倭国百姓渡过难关!”

  兴子一脸茫然的看着身旁的大明官员。

  尽管有些不太明白,但她还是在一旁专门的翻译口中听明白了朱由检话中的意思,只见兴子奶声奶气的用刚刚学会的汉语说道:“兴子,遵旨!”

  “哈哈哈!”

  ....

  至于为什么没有让倭国赔偿大明这一次战争之中的巨大开支,毕自严和朱由检曾经坐在一起商议过了很多次。

  最终还是决定放弃直接收取银子这样的操作。

  转而以倭国境内所有的矿产,主要是石见银山作为战争赔偿,毕竟光是这一座银山每年都至少能够为大明创造千八百万两的白银收入。

  ...

  东暖阁内,朱由检坐在议事厅的上位。

  左右两边都坐着如今朱由检登基之后所经常招呼的大臣,毕自严、徐光启、孙元化、王毅思、薛凤翔都在此列。

  “之前的时候,朕觉得..流民对于大明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件十分棘手的问题,要尽可能想办法安置这些流民,以免他们的生活出现麻烦。”

  “但现在,朕在想如何改变他们的恋土情结,能够走出国门,前往海外定居。”

  自古以来,大明百姓包括更加往前的国人百姓,都恪守一个道理..那就是生老病死,都应当在同一个地方,落叶归根讲究的就是一个人要在故乡一直居住。

  对于以前来说,人口的流动性不大,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现在却不相同了,朱由检要开始海外殖民。

  这件事情追根溯源当然会是一件好事情,可是这件好事情..朱由检知道,却是一件强迫不来的事情,要让百姓接受离开故乡和故土。

  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

  朱由检再度开口说道:“徐爱卿,你是农业部尚书,和百姓们平日里打交道的时候最多,你来和朕说说..应当如何是好?”

  “回禀陛下,臣略有拙见,那便由臣来介绍一番。”徐光启躬身后,站稳了身子。

  再度开口说道:“大明百姓,自古以来信奉故土难离。

  “若是单纯的宣扬海外之好,未必有人会前往海外..

  尤其是近年来大明百姓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时间虽不长,可凡是大明疆域内的大明百姓。

  基本上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也就是说很难很难再饿死人。”

  “虽然这个要求很低很低..可这对于这些百姓们来说其实往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