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

《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

作者:席风万里 字数:1875 书籍: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霍维华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场大清洗对于朱由检、对于朝廷乃至于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

  可他非但没有丝毫犹豫,反而因此而感到热血沸腾。

  这样的清洗,表面上看是针对于广东、福建一带的地方不配合朝廷且敢于暗中谋逆的宗族,实际上一旦被捅出去,那就是彻彻底底的得罪了全天下的宗族。

  到那时候,就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一件事情背后站着的是朱由检这个皇上。

  可是他们敢去找朱由检问个缘由吗?肯定不敢,他们只会在心中不断的记恨自己这个刽子手,认为是自己操纵了一切,甚至可以说是蒙蔽圣听。

  只不过他们不会知道的是对于霍维华来说,这并不重要了,自打出了京城,他就再也没有想要回去的想法。

  此去安南,说白了就是一张单程票。

  广东率先开始,福建也紧随其后,之前冼锋提到的将军队下沉到乡野之中的计划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平南军不仅仅敲掉了王家、颜家这两块最难啃的骨头,还搂草打兔子一般清理了不少为祸乡里的宗族势力。

  但就如同最早在计划部署时曾经提到过的那样,宗族势力的清洗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还是百姓容易被愚弄,被鼓动起来和平南军对抗。

  只是,在提前就已经谋划部署好,那些没有来到那一场鸿门宴之中的宗族势力霍维华也很是果断的委托了东厂代为清理。

  暗杀,对于东厂来说简直是必修课。

  而从另外一方面说,能够尽量的减少杀戮,不仅仅是能够降低平南军行事的难度,也是在侧面的做善事嘛...不管被暗杀的宗族族长们怎么想,霍维华替他们做了决断。

  或许他们未必就是错的,或许可能只是想通过聚众对朝廷的抵抗获取更多的好处而已。

  但是当这一切的事情都和皇权起了正面冲突。

  那就只能说一句不好意思,下辈子还请注意了。

  ....

  京城内,朱由检正站在农业部议事厅之中,一旁包括了徐光启在内的农业部大小官员。

  而在身后,早早的就支起来了一块黑板。

  只见朱由检右手拿着一支提前准备好的粉笔,左手拿着一本翻开的书籍。

  “今天朕要和你们讲解的便是《土法化肥的制作》,诸位爱卿都应该明白粮食对于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百姓的生计可谓无比重要。”

  “关于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朕专门委派皇家科学院的研究员做了实验...”

  提到能够增加大明现在的粮食产量,徐光启坐在最前面,听的也是最为认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朱由检有好为人师的一面。

  这是朝中不少官员都知道的事情,毕竟这位陛下的身影在平日里也会时不时的在京城内,包括京城附近的不少大学院内出现。

  每一次授课的时候,教室内的场面都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只不过受制于场地限制...往往能够有机会听到朱由检讲课的学生士子到现在数量也算不上太多。

  更多的时候,朱由检还会在宫内的一间屋子内像今天这样和大臣们分享最近得到的知识。

  尽管没人知道这些都是哪来的...

  “粮食毫无疑问,来自农业...农业生产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肥料。”

  说到这里,朱由检故意停顿了一下,转而看向了徐光启开口说道:“爱卿可知道,现在民间大多使用何种肥料吗?”

  徐光启想都没有想,这样的问题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

  只听他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回禀陛下..现如今民间还是使用人畜粪便或草木灰来作为肥料居多。”

  说完后,就看见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

  冬季已经逐渐到来,京城的气温在短时间内往下滑了不少,大臣们都已经换上了比较厚重的官袍。

  而在屋内,一个颇具后世农家小火炉的装置正在屋内屋外的不同风速的影响下烧的火热。

  暖洋洋的温度让不少大臣此刻都将身上的官袍换了下去,一旁有小太监帮忙放在别处。

  作为皇帝的朱由检,同样穿的算不上厚。

  “民间现有的肥料,往往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弊病..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沤肥是颇有技术性的专业问题,一旦处理不好民间的湿肥..也就是各类粪便,非但不能够帮助庄稼丰收,可能还会影响粮食产量。”

  “而草木灰作为肥料,尽管可以通过焚烧秸秆等方式来获取,可往往肥力比较低..有时候不仅仅不能帮助百姓,还会因为控制不好而火势难以控制..”

  朱由检的话,引得一众官员纷纷点头,今天来到这里的不仅仅有农业部的官员。

  其实还是有不少刚刚组建的辽东农垦集团未来的官员在此听朱由检授课,听到陛下讲的课,也纷纷明白了眼前的皇上是真的有真才实学,所说的问题可谓一语中的,说在了最关键的问题上。

  “朕现在,就是要教授诸位爱卿几个更加行之有效的生产肥料的方法..不仅仅方便快捷,而且几乎不会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大明大部分的地方都可以独立生产..”

  话音未落,徐光启就一脸喜色的冲着朱由检开口说道:“陛下真的是时刻心系百姓...臣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到底是哪几种了..”

  朱由检转身,捏紧粉笔。

  在背后的黑板上首先写下了几组配方,分别为:土氨肥..以新鲜牛粪五十公斤、黄豆粉五十公斤、熟石膏粉末五公斤为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后调配出来,用土窑密封三天沤肥后兑三倍重量的清水即可使用。

  刚刚写完,众臣都开始面露惊讶之色,皇帝居然能够如此懂的百姓的农桑之事。

  怎么能够不令群臣震惊。

  可更令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

  只见朱由检又写道:土制硫肥,需要使用到人尿五十公斤、熟石膏五公斤、水二十五公斤。

  同样是按照同等的比例均匀混合后,使用土窑密封沤肥十天即可直接用来施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