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纳赈灾

《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纳赈灾

作者:席风万里 字数:1863 书籍: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京师顺天府京城之内。

  由于连年的战火硝烟,导致大明朝北方逐渐诞生了明朝灭亡的最大影响因素——流民。

  大量因战争导致背井离乡陷入逃亡的失地农民想要吃饭,想要安居乐业有个好日子不得不离开战火纷飞的辽东家乡。

  第一选择就是京师,是顺天府。

  毕竟在底层的老百姓眼中,那可是天子脚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饿死人,怎么都能讨个生计。

  于是越来越多的流民汇集成为一条由人组成的洪流。

  而早早被派往辽东的袁崇焕本来是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这些流民不断的入关前往京师的,但在朱由检的命令下却也不得不从。

  可心中总是充满了担忧,因为无论是谁都知道这所谓的流民中间也存在着不少的满洲探子。

  但朱由检明白,眼下是辽东。

  接下来随着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接连暴发的还有陕西、河南、山东,都将成为不毛之地。

  听到有流民大量向京师流动的朱由检立刻下令。

  沿途州府县城都必须拿出当地朝廷中,所有能够动用的粮食来帮助这些流民安稳的抵达京师。

  而朱由检也不断下令从南方抽调大量的粮食用来压抑京城内的粮食价格。

  其中有不少商人似乎在一夜之间看到了商机,试图大量囤货,营造出京城缺粮,奇货可居的气氛,却没承想来自朱由检的一纸旨意让这一场原本要爆发的粮食战争成了一场笑话。

  “告诉所有沿途的官府,病死在路上朕自然不会怪罪,但要是有流民饿死在他们的辖区之内,就不要怪朕不念君臣情谊了。”

  说话的是朱由检,在朝堂之上听着的却是文武百官。

  在东厂大量洗牌之后的朝堂之上,反对朱由检的声音已经小了很多,虽然在很多大臣心中仍是不解为何要在现在这样局势紧张的时候。

  任由辽东之民众向京师聚集,但他们并不敢直接说出口来。

  朱由检说完话,就默默的注视着皇位之下的官员们,形势的急转直下让朱由检猝不及防,只得用更加凶狠的手段来让眼下的大明少死人,不死人。

  “关于流民安置问题,朕与诸位阁老也专门商议过了。”

  “决定以工代赈,不管怎么样,不管要在这次流民浪潮中消耗多少钱粮,朕都不会心疼半分,但要是有人敢对这些救命的粮食下手,就掂量掂量你们的脖子比刀硬否!”

  “户部!”

  “臣在!”

  “你们是这大明的财神爷,这次流民浪潮不能全都让朕一个人掏钱吧!一千万两!你们认了!”

  今天来朝堂之上的官员是户部尚书郭允厚,听到皇爷这样说一时也是惊慌失措。

  连忙跪在地上说道。

  “陛下!户部之国库已无半点可用之钱粮了啊...”

  朱由检面色一沉,不由郭允厚再说下去。

  “朕不是在和你商量,我是在告诉你要拿出这么多的银子,并且不得向下摊派,今年给各地王府的钱粮不是还没有送下去吗?

  扣了!

  朕不相信他们能饿着肚皮来京师告状!”

  郭允厚张了张嘴,却没能再说出话来。

  只能跪地遵旨,但在他心里却已然乐开了花。

  既然陛下肯愿意对自己朱家的人下手,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扣了钱粮拿去赈灾就是。

  “礼部!”

  “微臣来宗道在!”

  “五百万两,别说没钱,明年朕的登基大典一切从简,祠祭清吏司、主客清吏司、精膳清吏司,三司削减开支!

  再有外国使臣来我大明觐见,一律要求其自负差费!

  并且该收的一个不少收,该给的一律都不给,该拿的一定要都拿!

  朕不相信你们搞不来银子!”

  “来宗道遵旨!”

  “兵部!”

  “微臣霍维华在!”

  “五百万两,兵部从即日起彻查军造、军械,朕要你们在不触碰任何军备的情况下给朕挤出来银子,这银子用于赈灾不会用很久!

  还会还给你们,但是要记住一条!

  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最好你自己清理干净,不然朕就叫魏忠贤去帮帮你们!”

  “霍维华遵旨!”

  “魏忠贤!”

  终于从六部跳过,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但是却没想到最后一个却是魏忠贤。

  “彻查二十四监,一千万两。”

  魏忠贤半句话不敢多说,跪地高呼遵旨。

  自从决定要开始正面硬扛此次的赈灾事宜之后,朱由检就不断的从各处吸收钱粮,大明皇家拍卖行都不断的开始设立分支机构,以求迅速的处理完各地的地皮、房屋以及大量的珍奇珠宝,换来现银或粮食。

  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就这样从官道、从漕运、从海运不断的向京师云集,从直隶以来的一路大小州府官员都精神振作。

  将扣留在当地的所有粮食,能买的买,能收的收,并且宴请富户逼捐,以求应对沿途的流民。

  而在山海关。

  东厂厂卫设立了专门的流民布恩司,对从辽东流窜下来的流民进行逐一的清点,并且派天虎军进行沿途守卫。

  是的天虎军,皇天不负有心人。

  朱由检寄以厚望的天虎军终于有一个旅的兵力可堪一用,虽然眼下用的还是精钢制成的绣春刀,但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支由皇家亲自训练的军队与其他大明所谓军队的区别。

  所到之处,纪律严明。

  不触碰百姓分毫,甚至遇到饥饿难耐的百姓还会将自己的口粮分发出去,救济灾民。

  “爷爷...小欢子没看错吧,这就是京师嘛?”

  一名衣着破旧的小乞丐拉了拉爷爷的衣角,向着旁边的老乞丐问道。

  “这...这就是京师...吧..爷爷也没见过啊..”

  从辽东到直隶,从直隶到京师,沿途的景象也在不断的冲击着这个幼小的灵魂,京城高耸的城墙无不在诉说着百年京师的历史。

  “爷爷..是不是来到京师,小欢子和爷爷就不会再挨饿了呀..小欢子不喜欢饿肚子..很难受的..”

  “不会了,不会了,这可是天子脚下..皇爷不会让我们饿肚子的..”

  远处搭建出的大量木屋,连绵不绝,不断的收纳着这些来自辽东战火之下的苦难百姓,无论你是富户还是乞丐,在这里只有一个名字。

  大明子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