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成极品恶婆婆后,我带着系统种田发家 第二百二十三章 桑叶凉糕

  谢铁头在家修篱笆,看到他们母子二人来,赶紧主动道:

  “刘大娘,上午我已经找他们谈过了,这件事我们打算这么做。”

  谢铁头说了自己和众人商量的计划,刘婉听后,表示赞同。

  商量定之后,刘婉心里有了底,也稍松了一口气。

  看看天色,刘婉便问赵氏要不要上山。

  春天正是万物萌发的季节,此时上山,正是搜刮大自然馈赠的大好时机,什么菌菇,野菜,水果,漫山遍野都是。

  当然,这些野货只有刘婉最爱了,她有丰富的调料,有烹调的手法,去除野货苦、涩、柴等缺点,对于现在的老百姓来说,野货也就是填饱肚子,难以下咽的替代食品。

  不过,往日一向应约的赵氏今天却推辞了,说她这两天都一直有点咳嗽,今天感觉气喘,辛苦,在家歇息半天,就不去了。

  刘婉闻言,赶紧给赵氏把了下脉,然后说她的咳嗽是受风寒导致的,让她近段时间不要过于劳累,好好在家调养。

  春捂秋冻,衣服要多穿点,就算是干活出汗,外套也不要轻易脱下,不然一不小心就着凉了。

  听到刘婉这么细心的叮嘱,赵氏感动地说:

  “多谢刘大娘,我一定会注意的。咱乡下人,也没有那么多讲究,说起来,正是前几天上山淋了雨,回家就受凉了,过后又没有及时增减衣物,拖延至今,才会咳嗽的。”

  刘婉想了想说:“待会儿我熬点枇杷膏送来,枇杷膏能清肺润喉,十分好用。”

  回去的路上,王孝有点忐忑地问刘婉,说:

  “娘,谢大伯他们这样办行吗?会不会惹出大乱子?”

  “放心,没事,这件事娘有分寸的。”刘婉拍拍儿子的肩膀说,“你先回去干活吧,我也去上山摘点枇杷叶子,熬枇杷膏,好给赵大娘用,她的病,不治不行。”

  王孝下午回来,也是不得闲的,他要卤鸡爪,切肉,腌肉,完了如果还有空,还得奶牛挤奶,做种种明天出摊需要的活计。

  刘婉背着背篓上竹山了,平时上山时,她就留意到有个地方长了一片枇杷树。

  爬到竹山左侧,那几株枇杷树已经长出了青色的枇杷果,但这种枇杷果很酸,就算黄了也很酸,没人愿意吃,除了那些特别不怕酸的,或者怀孕想吃酸的女子正中下怀,估计也没人喜欢。

  刘婉看了看枇杷树下的土壤,属于红壤土,没什么营养,难怪枇杷果长得瘦瘦小小的,又酸。

  枇杷树边上倒是有几株小枇杷树,大约只有一尺高,是往年掉落下来的成熟枇杷,被泥土埋住后,长出来的小枇杷树。

  刘婉摘了半筐的枇杷叶,又挖了两颗小枇杷树在筐里,准备带回家种。

  当然,她也不打算那么快就下山。

  现在还是春天,竹林里的笋还是四下冒头,刘婉现在的身体素质异于常人,因此很轻松就挖花了35根春笋,放进了美食橱柜里,只留了两根春笋在竹筐里,准备回家可以炒了吃。

  下山途中,她看到了一丛长得很好的桑树,桑葚也熟了,因为长在偏僻的悬崖边,没有什么人留意到。

  刘婉摘了一颗已经熟得发黑的桑葚放进嘴里,觉得果汁清甜微酸,便把这边的桑葚都劫掠一空。

  全部的桑葚大约10来斤重,除了留两捧在竹筐里,其余的都放进了美食储物柜里。

  现在的水果品种不多,多储存一些水果,日后有需要可以补充维生素。

  刘婉还摘了半竹框的桑叶,正好把竹筐填满。

  其间,又找到她需要的药草,摘了足够的量放在竹筐里,便下山了。

  村里人看她摘了一筐的树叶,以为她上山没什么收获,却不知她所有的收获都在美食储物柜里。

  刘婉回到家,王怜看她摘了两筐的叶子,亦不解地道:

  “娘,咱家又没养蚕,你摘桑叶干嘛?”

  “呵呵,做桑叶凉糕,还有枇杷膏。”

  刘婉支使王怜去升火烧水。

  王怜拿了火石打火。

  别看王怜年纪小小,生火的技术却是很老练,两块火石一碰,砸出火星,火星点着刨花,火就升好了,如此娴熟的升火技术,让刘婉自愧不如。

  刘婉到现在也学不会用火石生火,要是用打火石,她可能折腾一早上都搞不定。

  所以刘婉平时都会在灶膛里埋一块炭,晚上把炉膛封好,保证炭火不熄,早上要做饭的时候,才把那块还燃着的炭扒拉出来,用刨花放在上面一吹,很轻易就能引着火。

  刘婉去河边,把桑叶和枇杷叶都洗干净,顺便把摘来的桑葚也洗干净。

  回到家,刘婉把用一片大桑叶包的桑葚放在桌上,说:

  “怜儿,来吃桑葚,还挺甜的。”

  “好嘞。”

  王怜不贪心,拿了桑葚到处找王礼,要和他分吃。

  王礼在堂屋里读书。

  马上就要去镇上上学了,他担心自己面试不过,这几天读得特别勤奋。

  王怜也支持四哥学习,自告奋勇,把之前王礼做的事情都揽下了。

  但还好,现在她要做的活,和以前比轻松了许多,像上山打猪草这样的活,刘婉都外包给村里的孩子,他们每天都能送来四、五筐嫩草,足够鸡鸭和牛吃的。

  剩下的喂鸡鸭、牛羊,实属很轻的活计。

  至于春耕,现在还没开始,但若真是开始,其实也就是一个月时间里比较忙活。

  刘婉把洗好的枇杷叶用剪刀剪成数截,然后将枇杷叶放进一个大约能装五升水的土钵里煮。

  这一煮,需要煮三个小时左右。

  刘婉顺手就把之前买的川贝在石臼里砸成粉沫,备用。

  刘婉趁着这空档,着手做起桑叶凉糕来。

  她把桑叶焯水后,放在石臼里悉数捣烂,再把捣烂的桑叶全放在一个干净的桶里,加入水搅拌后,用细绵布过滤掉渣滓备用。

  接着,刘婉烧了把稻草,将烧好的稻草灰放入盆里,加入清水,用木棍完全搅和之后,把稻草灰水同样用细棉布过滤,得出一碗的碱水。

  刘婉把碱水和桑叶水混在一起,原本还算清澈的桑叶水遇到碱水,立即结成糊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