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创造娱乐帝国从游戏开始 第290章 289:室内设计

《创造娱乐帝国从游戏开始》第290章 289:室内设计

作者:黑囧猫 字数:2799 书籍:创造娱乐帝国从游戏开始

  论资料来说,这些古早游戏的保存反而更好点。

  毕竟都是实物。

  一些专门收集旧货的人家里可能就有收藏这些东西。

  但现在的游戏很少有发售实体版的,人们也更倾向于购买数字版,方便省事。

  所以新游戏只有一些海报,有些连海报都没有,只能从网上打印一份游戏封面。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未来很有可能进入一种云时代。

  而且未来的游戏建模越来越精细,容量体积肯定是越来越大的。

  玄游正在开发的《绿洲》由于庞大的容量,导致大部分内容都只能放在云端,玩家只需要下载启动端就行了。

  个人设备根本就存不下那么多东西,即便是能存得下,成本也很高,这会增加设备门槛,不利于传播游戏。

  有些游戏的实体版甚至只存放了部分游戏内容,放到游戏机里还得额外下载内容才能正常游玩,简直就是脱裤子放屁。

  未来的大容量游戏强行发售实体版的话,估计就只能“买游戏送硬盘”了。

  再说了,现在即使是单机游戏,上线后也需要多次更新版本,不像是以前的游戏,发售后就不用管了。

  最近发售的游戏,实体版里面除了一些游戏设定集之类的纸质文件之外,已经没有光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小卡片,卡片上的是游戏激活码。

  实体版的盒子已经成为了纯粹的收藏品了。

  所以老游戏的实物资料反而比新游戏多很多。

  P岛的工作人员小心地收集着这些东西,录入到游戏百科之后就要放到游戏博物馆里去。

  游戏百科的更新十分迅速。

  现在点进《游戏博物》的网页,会发现界面已经很完善了。

  最上方是搜索框,作用不言而喻。

  下方则是一个编年表,点击每个年份之后,会发看见这一年发售的所有游戏。

  界面非常简洁,而且没有广告。

  只不过现在大部分都只是有个标题,没有内容。

  好在游戏百科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大量游戏资料都被编入了游戏百科。

  编年表的第一个年份是1972年,第一款游戏是《PONG》。

  《PONG》是模拟两个人打兵乓球的游戏,中间只有一条线,两边是代表两名玩家的小线条,游戏界面极其简单,是现代电子游戏的鼻祖。

  P岛的全名就是为了致敬这个游戏。

  “这就是第一款电子游戏吗,不对吧,之前不是还有什么运行在示波器上的游戏吗?”有玩家问道。

  “那些都是实验室游戏,意思就是说它们只出现在实验室中,从未进入普通家庭。”

  “《PONG》是第一款脱离了实验室,真正开始贩卖的游戏,之前的游戏都是科学家炫技的,没有发售过。”

  “这游戏还有很多个版本,甚至现在还有重制版,但是玩法一直没变过。”

  “这么简单的游戏,在当时都是大作了,现在随便一款游戏的玩法都比《PONG》丰富,但是给玩家带来的快乐,可能还不如《PONG》。”

  “游戏百科资料上说,当时的街机只有左右两个摇杆,摇杆的顶部则是一个按钮,没想到以前的游戏操作就这么简单!”

  “现在游戏也是越来越复杂了,一般人甚至不懂怎么玩游戏!”

  “1972年吗,这也不算太古老啊,技术发展真快!”

  游戏百科网页很好地起到了扫盲作用,帮助玩家们厘清电子游戏的发展史。

  编年史这个东西更是减轻了玩家的理解成本,只需要按照时间顺序看下去就行了。

  每一年发售了哪些游戏或是游戏机都写得一清二楚。

  虽然很多词条都是空白的,只有个标题,但补足这些词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玄游派出了大量人手去收集资料,这些东西虽然珍贵,但是价格并不高,在收藏家严重肯定是比不上瓷器、字画、钱币这些古玩的。

  也就喜爱游戏的人会收藏他们,而他们只要听说了这个项目,出于对游戏的喜爱,肯定是会自发地补充资料。

  等写好这条编年史,玄游还会发售《游戏博物》的实体书籍,供玩家收藏。

  资料整合是很重要的事情。

  互联网上的信息虽然多,但非常驳杂。

  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花在了筛选信息上,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筛选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这个游戏百科对玩家们的意义不言而喻。

  ……

  游戏博物馆的修建比想象中要简单许多。

  黄剑一自从入行以来,就一直庆幸着自己出生在了这个基建如此发达的国家。

  只要设计好,把图纸交给施工队,他们就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速度修建出你想要的东西。

  在一些外国人看来,这不是盖房子,这是魔法!

  不过骄傲归骄傲。

  这种建设速度是工人们日日夜夜的辛勤工作,用无数汗水换来的。

  得益于技术的发展,现在盖房子流行先建个模,看看大致的效果。

  再把效果图发给甲方,甲方觉得没问题了,就可以了。

  建模技术的迅速发展也要归功于游戏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玩家们那永远填不饱的胃口。

  游戏博物馆的整体设计比较大胆。

  运用了游戏里常用的箱庭式设计。

  游客参观的时候,会发现无法以直线到达尽头,需要绕路,而且高低有致,不分一楼二楼,用一个个台阶塑造出箱庭式迷宫的效果。

  这也是为了致敬游戏设计。

  游戏关卡没有简单的从A点到目标B点一条直线的,那样太单调了。

  游戏设计师会在A点与B点之间设置大量的障碍和岔路,还有死胡同。

  这样做才能满足玩家们的探索欲。

  理想中的效果是,游客们进入博物馆大门后,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些不怎么出名的游戏,但是这里的视野却没有阻挡。

  他们会透过墙壁上的洞看到远处有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但他们以直线走的话,一定不是正确的路,绕道死胡同的时候,会发现这些死胡同拜访的是哪些现象级别的游戏,算是一种补偿,有种游戏里走错路但是碰巧看到个宝箱的满足感。

  等他们到了目的地,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之后,又会发现视野内有了更显眼,更令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东西之前都被各种物品挡住,必须到达这里才能看见。

  这是游戏的引导式设计,是游戏关卡设计的基础。

  黄剑一也是拜托玄游游戏部才设计出了这份内部地图。

  把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成游戏关卡地图不是那么好设计的。

  现在即使是一个最简单的关卡,也包含着大量的元素,还要做好引导,让游客不迷路。

  还要做好光学上的设计,照亮展物和周围的环境,空间本身也要有指向性,还要有地标性的东西放在关键位置。

  保证游戏不会迷路,也能记住什么地方来过什么地方没来过。

  在博物馆内移动的过程也必须是令人愉悦的过程,要让玩家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看那些展物,同时还要让他们始终知道下一步该去哪里,哪条走廊还没探索过。

  要给他们这种游戏初见般的探索感。

  光线、地板瓷砖样式、墙壁的花纹、展物的放置,都要精心布置好。

  要像布置游戏关卡一样布置这个博物馆。

  要把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做得十分立体。

  要让趣味导航取代直觉导航。

  博物馆的设计好后,黄剑一邀请汪总验收成果。

  只要汪总满意了,他就可以立即把图纸交给施工队施工了!

  汪佳穿上VR设备,准备参观虚拟版本的游戏博物馆。

  既然是建模的,就能用VR设备查看。

  VR的第一人称也能模拟出游客的参观体验。

  首先是大门,汪佳注意到这大门好像是某个游戏的设计,但具体是什么游戏他记不清了。

  虽然他玩过很多游戏,但也不可能是什么都玩过,有不认识的游戏很正常。

  地板也很眼熟,应该也是什么游戏里的设计。

  虽然是游戏关卡式的设计,但展物的摆放基本遵循时间顺序。

  第一件展物是一台街机,以及游戏《PONG》。

  这是人类第一代街机了,可以和朋友一起用简单的摇杆玩这款游戏,也可以自己一个人操控左右两边的摇杆,来个“左右手互博”。

  这游戏在骨灰级玩家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接着有左右两条路。

  如果往左边走,就会以时间正序参观展览品,按照从老到新的迅速体验游戏的发展史。

  如果往右边走,就会倒过来,看见的展物摆放就是从新到老的顺序。

  两条路的终点都是大门口,都会回到《pong》这个位置。

  游客可以自行选择按照哪种顺序参观。

  汪佳走向了左边。

  刚开始,视野是被墙壁挡住的,往左一走,视野豁然开朗。

  他看到了某处有俄罗斯方块,在比较远的地方。

  有很多岔路,高高低低的,好在地砖颜色和墙壁都经过设计,很有辨识度,能记住哪条岔路探索过,哪条岔路没有探索过。

  就算没记住,看看墙上写着的年代也能认出大致的方向。

  展品是按照时间顺序拜访的,所以这些展物写着的时间也算是一种导航设计。

  这属于趣味导航。

  是玩家们探索游戏关卡的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