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午夜滴滴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三清神像

《午夜滴滴》第一百五十五章 三清神像

作者:罗佳垚 字数:1016 书籍:午夜滴滴

  别看李继隆身世显赫,照理来说,自当时朝廷重用的青年才俊。可因为父亲李处耘和太祖赵匡胤的结拜大哥慕容延钧不和,李继隆虽有才华,却屡遭压制,少年时代的李继隆只好每日游猎练武,游手好闲。

  不过李隆基可不是自甘平凡的主,弱冠参军,校军场上逢射必中,深受赏识,也算是当时年轻一代的翘楚。后来任命为果、阆州监军,母亲担心儿子远征的安危,找来亡父旧部,辅佐霸图。结果李隆基一口回绝道:“是行儿自有立,岂须此辈,愿不以为虑。”可见其年轻气盛,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主。

  李继隆如此高傲,自然也有其高傲的道理。弱冠入伍,便随军南征北战。可自打入了行伍之后,就没有过好日子,一直是多灾多难。

  先是随伐蜀东路军李光义部,后蜀灭亡,孟昶举国投降。李继隆初战身先士卒,立下不少战功,也不负其父李处耘的盛名。后来回朝途中,因蜀道艰险,不慎坠崖。幸好被一棵古树枝杈悬挂,才幸免于难。

  后又率三百士兵前往长沙,单凭刀盾这简单兵器,便与当地数千蛮族展开大战。李继隆一马当先,冒着蛮族毒矢,以伤亡一百余人的代价,大败敌军。战中受了毒箭,险些丧命。幸得部下寻来解药,这才保住性命。

  太祖闻其勇,大加赞赏。平南唐之时,特命其负责水路运输补给。南唐攻打宋军水运,结果李继隆屡屡败之,还斩杀敌方高级将领一名,为宋军平唐解了后顾之忧。

  后来太祖仙逝,太宗初立。为统一全国,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御驾亲征,讨伐北汉。李继隆随军出征,一如既往“奋以先登,勇常冠军”。尤其攻打太原西城之时,敌军投石机抛出巨石正砸在李继隆身侧,一旁随从亲兵当场暴毙而死。两旁亲兵欲掩护李继隆撤往安全地带,再指挥战斗。李继隆却临危不乱,毫无惧色留在一线战斗。

  可惜也在这人心高气傲,天不怕地不怕。北汉灭亡后,太宗却不满足,又发兵燕云十六州,要收复失地。李继隆也随军出征,一路过关斩将。

  可惜高粱河之役,被辽军三大名将之一,素有契丹战神之称的耶律休哥大败。太宗被耶律休哥一箭射中,仓皇坐驴车逃跑。宋军也失了阵脚,各路人马慌不择路,四散奔逃。唯有李继隆所率队伍,且战且退,安全撤离。就连辽军战神耶律休哥也大吃一惊,认定此人日后必定声名远播,成为辽宋战场的一个心腹大患。

  此战后,李继隆因展示了全面的军事才能,以及立下赫赫战功。大受太宗褒奖,封赏无数,命为镇州都监。

  辽军大败宋军于高粱河,怎能不趁机反扑。辽景宗命燕王韩匡嗣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率兵数万自南京分东、西两路南下。其中燕王韩匡嗣与战神耶律休哥率东路大军南征,直抵满城。

  前文书咱说过,北宋打仗,都得有皇帝亲自制定作战方针和策略、阵图。此役自然也是如此。可惜太宗这个人,军事能力实在有限,如自己的大哥太祖赵匡胤相比真是相差甚远。太宗授图八阵,命崔翰死守满城。

  可此阵根本不符合当时的时局,若以八阵对敌,部署分散,怎能抵得住辽国铁骑大军的冲击。宋将赵延进进言,应当改八阵为二阵对敌,才能保的满城不失。崔翰身为主将,自后周时便虽太祖南征北讨,征战沙场多年,经验丰富,自然也看的出其中破绽。

  可是临阵变阵,可是宋国的大忌。北宋为防止将领拥兵自重,步了后周后尘。故此皇帝亲授阵图,要求将领必须按着阵图作战。无论战事如何,一律不许变更。若是不变,即便是败了,也无大罪。否则,严惩不怠。而自己又是太祖老臣,太宗本就对其心存顾忌。

  此外太宗授图时道:“此役只需胜、不许败。”这下可把崔翰难为坏了,因此一直犹豫不决,两面为难。

  要不然说李继隆是个有主见,心高气傲,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呢。见大将犹豫不决,身为监军的李继隆当场附议赵延进的方案,并表示“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说白了就是太宗那套不好使了,咱们该变就变,皇上怪下来,我背锅。

  有这位太宗身前的红人,又是皇亲国戚的监军担保,崔翰自然不在犹豫。果断下令,变八阵为前后二阵,相照呼应。

  此外诈降辽军,使得辽燕王韩匡嗣深信不疑,毫无防范。就连耶律休哥的百般提醒都置若罔闻,不管不顾。

  结果可想而知,宋军偷袭得手,杀声震天,战鼓齐鸣。辽军措不及防,连连败退。结果途中又遭援军崔彦进伏击,死伤惨重,败往遂城。宋军乘胜追击,一路斩杀辽军无数。辽将燕王韩匡嗣弃兵而逃,大军不堪一击。

  若不是战神耶律休哥挺身而出,整顿败军,重振军心,这才保住了辽东军残部。三大名将之首,战神之称,确非浪得虚名。即便如此,宋军依旧斩杀辽军万人,俘获战马无数,退敌八万之众。西路军也因此,不得不收兵而还。

  如此大胜,按常理皇上定要封赏几位立功将领。战后也的确如此,主将崔翰,副将赵延进都获得封赏。唯独监军李继隆,不仅未赏,还被责罚一通,召回开封。

  直到太平兴国七年,辽景宗耶律贤亲率大军,分三路来犯。战势紧迫,李继隆才再次被征用,随老将军潘美迎战辽军于雁门关。潘美以曹光实为先锋,重创辽军。李继隆随老将军潘美乘胜追击,攻破了敌军二十五寨,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万人追击到辽境内的灵丘才返回。

  其余各路也是捷报频频,大将崔延进破敌于唐兴斩首数千级,斩杀辽军大将太尉奚瓦里。府州折家军,就是老令公杨业之妻折赛花的娘家,亦是大获全胜。辽军损失惨重,南下入侵大宋的计划全面崩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