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掌破仙局 第一百九十八章 黑色钩子

《掌破仙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黑色钩子

作者:青峰道士 字数:1823 书籍:掌破仙局

  刘知易从善如流,缓缓将方戎女放下,让她平躺在草地上。

  接着看着那个从一片树丛中走来的同行,眉头不由皱起来。

  这个同行太年轻了,看着十来岁模样,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脚上踩着草鞋。如果不是身后背着药篓,让人不由怀疑这是一个乞丐。

  走近了一看,头发干枯,面色发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只有两只眼睛乌珠一般。

  年轻人快步走过来,俯身趴下。一只手翻看了一下方戎女的眼皮,另一只手摸到了手腕,把了脉搏,接着两只手按向她胸口。

  “你干什么?”

  刘知易惊问。

  年轻人尴尬笑笑:“抱歉,失礼了。”

  收回双手,抓起方戎女两只手,自己盘坐起来。

  这是?渡送真气?是个高手啊。

  刘知易很快就弄清楚年轻人的意图,仔细观察起来,发现方戎女的脸上渐渐有了血色,呼吸恢复平稳,慢慢睁开眼睛。

  “师姐,你没事了?”

  刘知易忙问,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方戎女也很迷茫:“我怎么了?”

  刘知易也想知道。

  青年人喘着气,松开方戎女的手,慢慢站起来。

  “你患有心疾,不可心绪激荡。”

  心疾?心脏病!

  刘知易暗暗点头,刚才的症状倒是符合,心脏发病,供血不足,所以晕厥。

  方戎女还在迷茫,刘知易已经很清楚情况,不由担心:“可有法医治?”

  心脏病是一个医学难题,即便在刘知易的世界,也没办法根治,哪怕是换心脏这样的高端手术,也是后患无穷,谁也找不到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不过在这个奇诡的世界,却未必没有办法,他抱着希冀问道。

  年轻人摇摇头:“即便医圣降世,也无能为力。此病药石难医!”

  刘知易叹息一声。

  几人都沉默了片刻。

  当事人方戎女还迷茫中,刘知易反应过来:“感谢兄台仗义援手。”

  年轻人客气道:“无须客气,医者仁心,乃是本分。”

  这年轻人不骄不躁,举止得体,就是口音不像本地人。

  “兄台不是本地人吧?”

  “在下是阴山郡龙城人。”

  刘知易点点头:“在下刘知易,夏京北十里亭人,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年轻人摆手:“不敢。周问卿。”

  “见过周兄。”

  “刘兄客气。”

  刘知易和这个自称周问卿的人已经客套了半天,方戎女还没弄清自己的情况,皱着眉头一会摸摸这,一会摸摸那。

  “我刚才怎么了?”

  “你刚才心疾犯了。多亏这位周兄施以援手,为你渡送真气,才保住一命。”

  “我有心疾?”

  方戎女一脸不信。她自幼跟着方先生,方先生采药的时候,将她背在药篓里,可以说她是药篓里长大的孩子,怎么会不知道心疾这种病。

  方戎女皱眉道:“不可能。我才十四岁,还没嫁人呢,怎么可能有心疾。”

  周问卿没有回答,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刘知易没有回答,因为他觉得这很残酷,心脏病有先天有后天,方戎女这种情况,八成属于先天心脏病,先天缺陷,天生不幸。

  刘知易转而向周问卿请教心疾的问题。

  周问卿告诉他,没有办法医治,只能静养,心静则安。

  刘知易又向周问卿请教如何用真气帮助治病。

  周问卿没有回答,反而疑惑的看向刘知易。

  相比医术而言,领悟医家真气的人少之又少,上百个经验丰富的大夫中,也未必有一个能领悟医家真气。没有真气,问救人就没意义。

  刘知易运转真气,刻意释放一丝气息,周问卿的脸色顿时不一样了。

  拱手道:“刘兄也是医家门人,敢问师承?”

  普通大夫领悟悬壶真气太难,尤其是刘知易年纪不大,几乎不太可能是自行领悟,除非医道世家出身,前辈高人为其灌顶,所以一定有师承。

  刘知易道:“家师姓方,讳闻问。这是在下师姐!”

  周问卿道:“原来是闻字辈的前辈,如此你我同辈。见过刘师兄。”

  报字号,是江湖规矩。诸子百家中,许多家都源自江湖,扎根江湖,行走天下,论资排辈,江湖朋友看着长辈、门派面上,往往会多加照拂。

  医家也是如此,虽然在太学中有医科,但跟儒、法、兵三家仰仗朝廷不同,医家扎根江湖,医者悬壶济世,并非朝廷鹰犬。所以医家跟墨家、小说家三家,行走江湖,非常讲究辈分。

  刘知易一头雾水,这些他真的不知道,方先生没教他。先生叫方闻问,刘知易之前还以为是取自望闻问切,没想到竟然还是辈分。

  不由看向方戎女。

  方戎女已经恢复如常,见周问卿报了字号,马上拱手还礼:“见过周师兄。在下方问花。”

  方戎女?方问花?

  方问花应该是方先生给女儿起的医家名字,用来行走江湖。方先生果然不会起名字,方问花方戎女还不如,难怪方戎女从来不提他的医名。

  尽管如此,刘知易还是很吃味。自己拜了方先生为师,诚心诚意,可先生竟然连个医名都没给他起,这是不认可他这个徒弟?

  周问卿不知内情,知道刘知易是闻字辈的前辈弟子后,也不藏私,将如何运用医家悬壶真气救人的办法说了出来。

  不同疾病有不同的应对办法,大多数时候,真气只能辅助,最终还是要用药石的。用真气同样讲究对症,就心疾而言,心疾发作,血液凝滞,最要紧的是用真气护住心脏,然后用真气帮患者疏通血液。

  三人边聊边采药,渐渐熟稔起来。

  “周师兄,原来你也是来考太学的?那你可以跟我师弟一起!”

  周问卿是北方边郡阴山郡龙城人,阴山在黄龙山以北,黄龙山东西纵横两千里,南北纵深三百余里,是夏京北方屏障。越过黄龙山就是阴山郡地界。阴山以南到黄龙山五百里,阴山以北八百里直到大漠,都是阴山郡辖地,八百里阴山郡是大夏王朝第一大边郡。治所位于阴山北麓的龙城,龙城本是草原部族的王庭所在,本朝初年,夏太祖九征漠北,将北狄诸部打的漠南无王庭,纷纷退避漠北,龙城这个草原王庭就成了大夏边郡郡城。

  周问卿一路从龙城赶往夏京,一路上行医为生,到了龙爪镇盘缠用尽,所以才进山采药,换些盘缠。

  “刘师兄,你也要考太学?也对,刘师兄年纪就已经领悟悬壶真气,不考太学就可惜了。”

  刘知易尬笑一下,觉得周问卿在凡尔赛,他同样年轻,同样身负悬壶真气,用的比刘知易更加纯熟,夸刘知易等于变相夸自己。

  口中却热情道:“真巧。如此也能互相照拂一二。不如周师兄随我们一同回去,就在我家暂住,安心备考。在下也有不少问题方便请假。”

  周问卿笑道:“刘师兄说笑了,方先生在前,小弟怎敢好为人师。你我一同向方先生请教才是。”

  三人一同采药,一同下山,一同来到龙爪镇。

  得知周问卿竟然因为囊中羞涩,在镇外的破庙栖身,刘知易强拉他住进了客栈。本想给他多开一间房,结果周问卿死活不接受,勉强答应跟刘知易挤一间房。

  这倒方便了刘知易向他请教问题。刘知易身负医家悬壶真气,可从来不知道怎么用。终于碰到了一个行家,还住在了一间屋子,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抓住技术上的细枝末节追根究底,周问卿倒是一个耐心的人,事无巨细认真作答,让刘知易受益匪浅。

  一方面通过周问卿讨教经验,一方面拿自己的身体练习,有周问卿在一旁守护,也不用担心走火入魔。

  每日回到客栈,他就运转真气,按照周问卿教授的法门,催动真气进入心脏,用真气驱动气血运转,一连三日才掌握诀窍,自己的真气,能让血液加速,让心跳减慢。加速血液,可以身轻体健,爬山如履平地,减缓心跳,有助于快速入睡。用到健康人身上能起到这些效果,用到病人身上,则能缓解一些相应的病症。

  掌握真气驱动气血的法门之后,刘知易心中多了一个猜想。刘家是武人家族,几代人都是武夫,虽然没什么高深功法,也没出过什么武道高人,但对于练武还是有些传承的。武道的原理,刘知易耳濡目染早就熟悉,靠的是搬运气血,增长力气。武人的办法很直接,就是通过外力,不断锤炼身体,激发血气中的力量,不断挖掘身体的潜力。

  现在刘知易知道,医家真气也能够控制气血,跟武道由外激发不同,医家真气是由内而外,以真气驱动气血,刘知易判断两者相辅相成,可以互相促进。

  请教过周问卿,周问卿解释说,万法同源,诸子百家互相借鉴,一家功法对另一家功法有所助益,并不奇怪。

  文武虽然殊途,但也不是泾渭分明,毫无关联。他说兵家就是例子,兵家本属武道,到了本朝,有一派兵家归入了文道,成为文道诸子百家之一。这说明文武之间,并非铁桶一块,依然能够相互贯通。

  三天之后,三人离开龙爪镇,刘知易来不及试验猜想。只能强拉周问卿一同回春风亭,他跟周问卿相见恨晚,实在不想错过向周问卿请教经验,探讨猜想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