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独剑纵横 第十三章,魏婷往事

《独剑纵横》第十三章,魏婷往事

作者:会码子的柯基 字数:2179 书籍:独剑纵横

  县丞、县教谕与府里来的两位教授分别唱出自己的分卷情况。

  二万六千七百三十六份试卷中,有灵光的仅六百一十五份,有文气的合计十一份,加上夏守谦择取的,灵光卷总共七百三十四份,文气卷仅十四份。

  其余三万多份试卷试卷,连阅卷的机会都不会有,将被集中焚毁。

  夏守谦大声唱出了初阅结果,取出一份表格填上,便道:“诸位请签字画押!”

  随即自己先在表格下方签名,盖上官印。

  四人均无异议,各自签名盖印。

  第二步是甄别别字与犯讳,凡是有别字与犯讳者,皆不取。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在文教薄弱的偏远下县,学子少,当童生不足数之时,会回过头找,不过犯讳绝对毙掉。

  如果说写了别字只是粗心的话,犯讳就是态度问题。

  这一步骤五人合阅,七百四十八份试阅一张张的看,通过的不标注,被刷下的,要标注别字与犯讳处,连同试卷一起存入学政档案。

  五人有官气与文气护身,提供了旺盛的精气和体力,阅卷快速又有效率,当甄别完成,又刷掉了八十三人,还余六百六十五份。wap.

  初试的一百人便是从这六百来人中择取。

  “签名画押罢!”

  夏守谦在表格上阐明情况,签名盖印,其余四人也纷纷再次签名盖印。

  六百六十五份试卷,需要一份份试看,按常理来说,文气卷必然入列,文气卷不足,再从灵光卷中补足缺额。

  但是文气代表的是文章的灵性,和文章是否合乎要求没有太大的关系,历届科举常有文气卷被刷下的情况发生。

  因此文气卷也得参照指导纲领细看,大周依前例,举人以上才能授官,哪怕最末品的县教谕,也要举人功名,以举人进士的文才去看童生的卷子,几乎要耐着性子看,除非格外出彩。

  “好文,好文,哈,此诗妙哉!”

  夏守谦突然哈哈一笑。

  “堂尊何故如此开心?”

  县丞随口问道。

  夏守谦诵道:“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这首咏梅诗,别具一各,纵然是枯枝一束,亦有风格,诸位以为如何?”

  “这……”

  四人相视一眼,都是收了阮家银子,力保阮雄位列前百,为此,他们也是下了功夫,看糊名文章没法辨别个人风格,书写也要求馆阁体,大家写的都大差不差,考官更没法事先得知考题,只能从诗文着手。

  阮雄平时写的诗拿给他们看了,有种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味道,毕竟年龄在这儿,又没什么太多的生活感悟。

  而这首诗,表达传神,意境出奇,不是阮雄的诗风,那么……

  四人脑海中,同时闪过了一名瘦削少年的质朴身影,虽然阮有礼并没有说要把秦钟干掉,但是底下人惯会揣磨上意,送银子的时候,隐约提到秦钟在东园的那首诗,是从明朝不出名的诗中抄的,终明一朝,烂诗无数,根本无法查找,秦钟改了几个字,作为自己的诗,沽名钓誉。

  四人均是心领神会,一份试卷,无懈可击,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主观题,想找你麻烦总能找到。

  “呵呵~~”

  县承呵呵一笑:“确是好诗,就是意境有待商酌,别人都是生机盎然,他却以死寂示众,与我大齐的盛世不符,此乃在下一家之言,咱们先阅卷,早点把百份名单拟出。”

  夏守谦眼里精光一闪,似有所思。

  他有九成把握断定,手里是秦钟的卷子,贴义全部通过,墨义与诗文不评分,过了在卷角写上一个过字,交由下一位考官,五人全过,基本上可得初试名额,如全过数超过一百,再甄选一遍,不足百数,从不全过的文章中择取。

  从县丞的态度来看,基本上不会让秦钟过了,作为县令,他也不能强求县丞放秦钟过。

  县丞的品级虽低于县令,起佐贰之责,却是由朝廷任命,县令对县丞只有参奏权,没有罢免权,两者天然对立,也不可能走到一块,一旦让朝廷发生有县令和县丞沆瀣一气的情况发生,会毫不犹豫的撤换。

  不过夏守谦也不是一点方法都没有,你不让秦钟过,我就不让阮雄过,哪怕他不能确定阮雄的试卷,但是作为县令,对县里的大户是严加监控的,阮家的文风大体有些数,凡是相似的,基本上都被他判为不过。

  这样做还有个好处,留下充足的亢余,以免全过的名单超过一百,那他再想帮,秦钟也不可避免的会被刷下。

  不觉中,已是三更天,共有九十七卷全过,十四个文气卷折了一个,灵光卷取了九十六卷,还有三名额,要从不全过的里面择取。

  签名画押过后,拆开糊名。

  县丞、县教谕与两名府学教授从中一看,没有阮雄的名字,脸都绿了,阮家的钱可不是白收的,收了钱不办事,阮有礼能放过他们么?

  夏守谦也是面目微沉,没有秦钟!

  一时之间,殿内有些沉闷,双方属意的人,全部被涮了,不知该如何开口。

  夏守谦老神在在,他看的清楚,秦种的试卷,除了自己打的勾,四个叉极其显眼,而阮雄的卷子,除了自己打的叉,剩下的都是勾。

  要说个中没有猫腻,怕是至圣先师都不信。

  不过夏守谦又暗道了声侥幸,亏得自己明察秋毫,不然一个闪失,放阮雄过了,连谈条件的资格都没有。

  县丞略一迟疑,便道:“堂尊,再阅一遍怕是来不及了,不如从一叉卷中择取三份,如何?”

  夏守谦暗暗冷笑,秦钟是四叉卷,而阮雄是一叉卷,这不等于又把秦钟给排除了么,再以他们四人的手段,把阮雄弄进去很容易。

  其实夏守谦也不是非要保秦钟,他和秦钟本没什么渊源,主要是怜惜秦钟人才难得,又出身于寒门薄宦之家,有才又有一定的出身,这类人,天然受到执政者的喜爱。

  而且自明末起,夏允彝就与阮大铖是政敌,至今已有百年的恩怨了,阮家的敌人,当然要帮扶。

  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秦钟的文章,隐晦的倾向于今上,与他的政治理念相合,他愿意为今上举荐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