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毕业配老婆,我和女神匹配值99 331、樱花帝国的两个小公主!

《毕业配老婆,我和女神匹配值99》331、樱花帝国的两个小公主!

  八月十五这晚, 汴京百姓惯例要前往酒楼,占一个心仪的好位置,只等月上树梢头时, 与亲朋好友们一起赏月玩月。

  若说赏月,七十二正店中, 又有哪家能比新安了玻璃窗的长庆楼更适合?

  因此长庆楼“正式开业”的当天, 便给全汴京城表演了一个全场爆满。不止是合子,连靠窗的座位都被人花重金预留了。

  明远的朋友们则稍许有些特权——明远一早就告诉史尚,给他预留位置最佳的一间合子。

  但是苏轼到了之后发现大厅里竟有女伶唱曲!

  于是苏轼闹着要坐在大厅里听曲子, 明远拗不过他,便将合子换给大厅里的一桌客人。一行人都在大厅正中靠东面的一张大桌旁坐下。

  朋友们照例先欣赏一回玻璃窗。

  苏轼探头探脑望向窗外, 真的在一枚“象格”中找到了初升的明月, 顿时欢喜赞叹, 又想起弟弟苏辙,连声感慨:“若是子由也在京中就好了!”

  李格非用手扶着黄铜边框的厚重眼镜, 将镶嵌在身边象眼窗格里的透明玻璃看了又看,最终还是没忍住, 上手摸了摸, 惊奇地感叹:“这些……也都和我的‘眼镜’材质一样吗?”

  苏轼消息灵通一些:“文叔此言差矣。文叔眼上的双镜, 乃是真正天然水晶打磨而成,十分贵重。而这窗玻璃乃是人工打造之物, 价格要便宜得多了。否则,不管远之多么豪阔,怕也是难给整座长庆楼都安上玻璃窗。”

  旁边蔡京则温文地回应:“话虽如此,远之能为整座酒楼都安上透明窗扉, 也已是偌大的手笔了。”

  蔡京有意无意地恭维明远的财力, 明远却不怎么领他的情, 只管与多日不见的贺铸问起军器监里的情形。

  蔡京见明远不理会他的恭维,眼里一点儿愠色也无,一面轻轻挥动着手中的折扇,一面四下里细细打量长庆楼的陈设。

  蔡卞则对玻璃窗很感兴趣:“远之兄可知道哪里能买到这玻璃窗?”

  他与新婚妻子王家二小娘子感情很好,事事想着妻子:“拙荆怕冷,偏又喜欢天光,喜欢看窗外景致,若是能安上一两玻璃窗,岂不就能遂她的心意了?”

  明远笑着点点头。

  他当然知道哪里能买到玻璃窗,玻璃作坊本就是他的。

  “元展要得急不急?若是能等上两个月,买这玻璃窗会容易一些。”

  现在宫黎的玻璃作坊,已经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行了,但未来两个月的所有产出都已经被人事先预订了。

  桌上众人听闻,都在惊叹。

  苏轼却不以未然:“两个月后也未必能啊!有这座长庆楼在,汴京还有哪家大户能不眼馋玻璃窗的?”

  “远之,你说说,这两个月里,都是哪些人家在订制玻璃窗。”

  苏轼这样一说,众人便多半了解明远与玻璃作坊的关系了。

  明远微笑着回答:“别人倒也罢了,主要是将作监下了一个大单。”

  将作监负责皇家建筑的兴建与修缮,有皇家这一单在前面,谁也不能越过将作监“加塞儿”,否则就是为难明远。

  蔡卞顿时觉得惋惜:“两个月后啊……”

  待到了十月十一月,室外草木凋零,即便安了玻璃窗,景致也没那么好看了。

  明远却笑:“元展兄,如果不是一整座大宅都要安玻璃窗,只是想安上一两扇的话,作坊里这点人手还是能腾出来的。”

  蔡卞一听大喜,连忙道:“只要两扇,只要两扇……给拙荆平日里起坐的房间安上就好,不必考虑我……”

  一时间举座都笑,纷纷盛赞蔡卞夫妻伉俪情深,王家小娘子有这么一个体贴丈夫实在是好福气。

  明远也笑:“那好,明日我就让玻璃作坊遣人到府上去量尺寸去。”

  说话之间,长庆楼上丝竹声扬,酒菜已经流水价地送上来。

  苏轼对这长庆楼的生意一直非常好奇。前两日长庆楼“试营业”,苏轼还为明远捏了一把汗,生怕汴京百姓无法接受各家“脚店”在正店中“鸠占鹊巢”的新形式。

  但现在看看风格鲜明的脚店特色烹饪,又尝过了长庆楼自家基本功扎实,美味而不张扬的“固定菜单”,苏轼至此完全放心了。

  倒是蔡京,将桌上菜肴看过一圈之后,言语中多少流露出一些惋惜:“那黄仙以后不在此间灶上了吧?这人一走,那道‘黄雀酢’便也跟着没有了。”

  明远瞥了瞥他,没说话。

  酒桌上其他人顿时一致批判蔡京:小小一只黄雀,身上又有多少肉可供食用的?食客好那一口,并非为了果腹,而纯粹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罢了。

  那道“黄雀酢”做起来,往往便要捕捉成百上千只黄雀,为了口腹之欲,伤如此多性命,实在是有伤天和。

  蔡京也不动怒,他人的指责完全不影响他下筷子。

  明远却在一旁出神:他还在想,那万娘子也说她的拿手菜是“黄雀酢”,她究竟与黄仙有什么关系。

  另外,“黄雀酢”听起来像是一道既奢侈又猎奇的名菜,可归根究底,如果不是穷极了饿狠了,又有谁会去抓了那黄雀来吃?

  他正在垂首思索,忽听身边一名酒博士惊讶地“啊”了一声。

  “仙人,仙人怎么来了……”

  长庆楼中的“茶饭量酒博士”们,向来称呼黄厨为“仙人”。虽然他们现在都知道,这家伙既不是“仙”也不做“人”。

  明远听见这一声,便皱起了眉头,望向楼梯的方向。

  果然,只见一个身穿道袍,梳着道髻的中年男人,背着双手,摆出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一步一步沿楼梯上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以前在长庆楼的帮厨,膀大腰圆,满脸横肉。

  明远将手中的筷子放下,用一旁的热手巾擦了擦手,忍不住还是有些心烦意乱:长庆楼门口的伙计,怎么就这么没有眼力劲儿,怎么就把黄厨放上来?

  片刻后明远反应过来,他的烦恼根本不是来自黄厨。其实不管那黄厨捣什么乱,长庆楼都有办法处理。

  明远郁闷的其实是:连贺铸都到了,种建中还未到。

  他们师兄弟已经有好些日子没见了,难不成到了中秋佳节,种建中竟还要忙于军器监里的公事?

  还是因为上次在明远家里,两人一言不合,恼了彼此?

  跟种建中比起来,黄厨又算得了什么?

  但眼前的黄厨,显然认为自己很是一盘菜。

  他慢慢走上长庆楼二楼的楼板,先是环视四周,看了一眼玻璃窗外一览无遗的汴京夜色,然后轻笑着摇头。

  “从今往后,这长庆楼少了一道传世名菜。”

  “黄雀酢!”

  立时有人接茬儿。

  接话的人并不是蔡京,蔡京还不至于这么没有眼力劲儿。

  但确实有些长庆楼的老客,正在疑惑:为何长庆楼将如此有名的一道“名菜”,从菜单上撤了下去。

  这些食客大多认得黄仙,见状都恍然大悟:“原来长庆楼将主厨换了。”

  “真的……以后就再也吃不到‘黄雀酢’了。”

  “有点可惜……”

  “对了,这长庆楼说是要与其他脚店合作,定期邀请其他脚店的厨子上门来烹饪……不会就是这个原因吧!”

  “我看是的,辞去了黄仙,市面上再聘不到和他一样的名厨了。只好请其他脚店的厨子上门帮忙?”

  “不太明白这长庆楼的新东家是怎么想的。”

  “就是,好不容易订到了今晚在这里用餐的位置,却尝不到这家最有名的名菜。”

  这时候,鬓边簪着一朵秋海棠的史尚听见消息赶来了——他是长庆楼名义上的“新东家”、“大总管”,这件事理应由他出面。

  他笑脸迎人,先团团作了一个四方揖,向众位食客问安。

  “各位,本店已迎来新东主,经营自然与以前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本店的宗旨都是宾至如归。本店东主有一愿望,各位主顾上门,都能够尝到不同风味的茶食酒饭。自此才定下与各家脚店合作的计划。”

  “其实本店也已经聘用了一位实力雄厚的主厨。各位桌上的茶食,至少有一半是本店主厨做的。”

  “各位若是觉得味道不佳,尽可以向本店提出,撤换重做都可以。其他意见,也尽可以向本店提出,本店尽量满足。”

  史尚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食客们也觉得不太好意思。

  人们纷纷点头:“挺好,这几道都很美味。”

  “说实话,那黄雀酢什么滋味,我都有些记不清了。眼前这几件茶食味道都很不错,倒也不必撤换……”

  史尚三言两语安抚了众食客,再转向黄厨。

  “黄厨,本店已经不再聘用你。你再到此胡言乱语,休怪我叫人将你赶出去。”

  那黄厨似乎早有预料,依旧是他那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背着手,站在长庆楼的楼板上,施施然道:“我在此又碍着贵店什么事了呢?不过是来偶尔感慨,贵店从此少了一道敝人自创的名菜而已……”

  黄厨刚刚说到这里,话音突然中断,仿佛剩下的言语全都哽在喉咙深处。

  他站在楼板上,满脸惊骇,望着对面。

  此前他满身的飘飘仙气,镇定自若的风范,此刻已是荡然无存。

  相反,他身体僵直地钉在原地,仿佛正面临巨大的恐惧与惊吓,想要挪动一寸都难。

  酒楼上的食客见状,又是惊讶又是好奇,纷纷循声望去。

  只见黄厨正面对着的,是一位厨娘打扮的女郎。她衣着利落,身前系着围裙,双臂袖子高高卷起,用绳索系住,露出肌肉匀称的小臂。

  这女郎面上蒙着一方薄纱巾,只露出一对眼睛。但那目光犀利如刀,紧紧地盯住黄厨,仿佛单凭眼光就可以杀人。

  这位女郎不是别人,正是长庆楼刚刚聘用的主厨万娘子。

  黄厨的喉咙里发出一阵“咯咯咯”的奇怪声音,他似乎有话想说,但又说不出。

  “黄二郎,你伸手摸着自己的良心说,那‘黄雀酢’是你自创的?”

  女郎开口,声音沙哑不堪。

  但这个声音直接将原名“黄二郎”的黄厨给击溃了。

  他面无人色地向后退去,口中喃喃地道:“真的是你……果然是你……”

  “不,这不可能……”

  “……竟然还活着……”

  黄厨明显的双腿一软,随即跌跌撞撞地转身,冲向楼梯。

  “咚咚咚……”

  “哗啦——”

  “咚——”

  楼上的食客们随即听见楼梯上传来一阵响动,显然是那黄厨下楼都下不利落,直接沿着楼梯滚了下去。

  这一切发生于顷刻须臾之间,长庆楼上的食客们还没闹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那黄厨就失去了他的一切“仙人”伪装,直接从二楼滚至一楼。他面上的表情很明显——恐惧,发自内心的恐惧。

  人们重新将视线投向站在长庆楼楼面上的万娘子。

  她一开口就吓走了黄厨,此刻脸上却没有任何得意之情,而是垂首,向周围人行了一礼。

  “‘黄雀酢’原是小女子首创。”

  女郎声音沙哑,但她语气里自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令她的话根本不容人质疑。

  而黄厨那屁滚尿流逃走的模样,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黄厨没有资格自称是“黄雀酢”的首创者。

  “后来奴家曾遭逢大难,因此深悔早年造业太多,立誓这道‘黄雀酢’不会再做。”

  “请各位见谅。”

  女郎说完,根本没有留给食客们反对的余地,而是转身就走,甚至将名义上的东主史尚,和事实上的东主明远都晾在了一边。

  这副爱吃吃不吃请走的做派,不知怎么竟打动了此刻长庆楼上的食客们。

  “这是……这是真名厨的风范啊!”

  “原来那黄仙……靠着‘黄雀酢’那道菜起家的,菜式却是从别人那里偷师学来的。”

  “确实……现在想想黄雀酢也没有什么吃头。”

  “眼前这一碟‘炒三脆’就已经够美味的了,从未品尝过这么美味的茶食。”

  “期待这位娘子的手艺,博士,再拿水牌来,我要再点几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