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后宠妃不想入宫了 第601章:要命的差事

《重生后宠妃不想入宫了》第601章:要命的差事

作者:璀错 字数:1086 书籍:重生后宠妃不想入宫了

  大队办公室——

  两个村的大队长来,赵村儿的大队长赵新山收到赵柯的通知,立即从地里回来接待。这期间,赵柯招待三个人,随便闲聊几句。

  等赵新山回来,杨队长和李队长跟他寒暄完,才说明来意——他们都不想落后,想发展又一时理不清头绪,无法确定优先项,就来跟赵村儿大队学习请教。

  以前大家各有各的穷,这几年,六河子大队稍微好点儿,他们大队的人对上附近几个大队,都有点儿傲气。

  其他村儿私底下没少酸言酸语,也会说他们拿鼻孔看人,得意什么。但真要见着面,态度都好,家里孩子找对象,首选也都是六河子大队。

  今天两个大队凑巧地撞在一起,都是同一个目的。不凑巧的是,两个大队一直互相看不上,关系相当一般。

  所以,双方看彼此的目光,便流露出几分不友善,一开口就互相挤兑,火药味儿十足。杨大队长埋汰李村儿,"李村儿大队那些懒货,还想开出五百亩地?"

  李大队长反驳:“我们怎么开不出来?”

  “开出来,你们种的出来吗?"杨大队长还故意转头问赵新山, “他们大队的青年在这儿干活,没偷懒吧?"

  李大队长脸一拉,跟赵新山说:“咱们两个大队是邻居,我选得都是老实勤快的小伙儿,也叮嘱过他们踏实干活、听从安排,我这个大队长保证他们听话。不像有的大队,有个任瓜俩枣就不知道姓啥了,没在你们村儿跟任闹矛盾吧?"

  杨大队长专戳李大队长肺管子,接话, “我们村儿都是好青年,可从来不干丢人的事儿,倒是你们大队,还好意思来赵村儿?"

  李大队长瞬间恼怒地腮帮绷紧。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先是李大胜纠缠、污蔑赵棉一个年轻姑娘,还动手伤人,被关进去了,成了附近几个村儿名声最大的恶劣男青年。

  本村儿人都远远避着李大胜父母,李大胜爹的会计明年肯定选不上,基本算是废了。

  另一件事儿,是村里的祸头子跑到赵村儿偷东西,被抓了个正着。

  时下闭塞,人们习惯村里的大事儿小事儿都由大队长裁决,赵新山带人把那祸头子送回李村儿。

  />村里社员也都厌恶那祸头子,一直抓不到把柄,这次丢人丢到外面去,纷纷要求赶走他,李大队长也不想有这么个人祸害村子安宁,就报警抓走了人。

  这时候的案子,都从重从快,尤其抓现行,证据确凿,祸头子直接判了刑。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外人往往会忘记事件的主角,提起来的时候只会用“李村儿的人”来指代。李村儿大队背上了巨大的污点。

  偏偏这两个污点,还都跟赵村儿有密切的关联。

  李村儿大队的人对赵村儿的心情相当复杂,明知道这事儿怨不了他们,但心里就是膈膈楞楞。

  上次过来,赵村儿的人,尤其赵新山和赵柯,没有对李村儿区别对待,李大队长做了好几天心理建设,才找到赵村儿大队。

  要是被六河子大队的人搅合了正事儿,得不偿失。

  李大队长深吸一口气, “一家人还有上牙碰下牙的时候呢,我自认处事儿挺公正,不影响咱们两村儿之间的感情吧?"

  赵新山余光瞥向赵柯,和气道:“不影响,你们两个大队的青年在这儿表现都很好。”

  事实上,赵新山不管那些外村青年干活的事儿,了解不多,只知道六河子大队的五个青年在许诚那组,李村儿的青年在赵成那组,应该没有闹出啥事儿。

  赵柯笑着补充:"昨天村里的几个半大小子掉河里,李村儿有个青年帮了一把手。"

  说明落实到细节,便真实且有说服力。李大队长面上浮起笑容,还刻意斜一眼杨大队长, “我就说,我们村儿过来的青年都是好的。”

  杨大队长嗤笑。

  赵柯看向杨队大队长,道:“六河子大队的青年做的土坯结实又方正,我之前看见就想着下回见着您,问问他们是不是干过这些活儿。"

  “干过啥啊,村里盖房子哪用的上他们这些小年轻。”杨大队长故作不在意地摆摆手, “他们就是瞎干。"

  六河子大队的刘副队长也笑呵呵地说:“家里头都惯着,好在在外面,没给俺们大队丢脸。”过分谦虚,就是高调的炫耀。

  李大队长嘴角下撇,不屑。

  赵柯拉回正题:“不到一个月就立冬,这期间既要开荒,又要修路,应该没有时间和精力做

  别的……"

  杨大队长和李大队长对视,谁都不先开口。

  赵柯和赵新山看着俩人,也不主动戳破。

  “立冬之前的活儿,确实都安排好了。”李大队长憋不住,率先跟赵新山和赵柯套交情, “我听说你们大队要盖大库,是要搞什么吗?咱们离得近,我们最方便帮忙,要是忙不过来,尽管找我们。"

  六河子大队的刘副队长则是笑眯眯地说:“我们大队是想和赵村儿大队合作,大家共同进步,携手发展,只是我们都是大老粗,不知道从哪儿能合作,就来请教请教。"

  帮忙和合作,性质不同。

  从属关系和平等关系。

  李大队长琢磨过味儿来,暗骂一声:老狐狸!

  然后马上模仿刘副队长的话,说:“能合作当然最好不过,不过凭李、赵两个大队的关系,太公私分明不是伤感情吗?我们大队不计较些小事儿。"

  谁计较?明摆着说六河子大队。

  杨大队长阴阳怪气, “怪不得你们村儿里破事儿多,原来是感情用事,做不到公事公办。”

  "你!"

  俩人又要吵起来,赵柯忙哭笑不得地阻止:“两位队长,消消火儿,咱们三个大队,总共才千来个人,想要发展,肯定得齐心协力,有矛盾不利于团结。"

  杨大队长和李大队长四目相对,几秒后厌烦地别开。

  赵柯说:“我明白两位的意思了,我们大队随时欢迎兄弟大队的加入,不过咱们条件有限,具体如何操作,得从长计议,这样,我有个提议,先各自统计一下各自大队有没有什么特殊人才,咱们先整合资源,再商量下一步,怎么样?"

  两个大队长都没有意见。

  刘副队长问:“啥算特殊人才?”

  "会种菜、会养鸡鸭、会打铁、会做衣服、会采药、会打猎……不管大小,全都算。"她说的很详细,三个

  人明白了,点头。

  不过有一点,我想提前声明……

  赵新山听到赵柯说,忍不住摸向兜里的烟叶盒,卷烟。

  赵柯继续道:“既然我们大队带头发展,理应由我

  们大队主导,当然,我们始终是合作关系,只是为了保证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有人做决定,争执的时候有人具备出面协调的效力,并不是一言堂。

  杨大队长和刘副队长交换眼神,李大队长也若有所思。

  赵新山手指拨匀烟纸上的碎烟叶,道:“马上就要秋收,我们大队忙,你们可以先好好考虑,农闲再说,不着急。

  赵柯点头,面带微笑,极具风范地说:“是,我们大队随时欢迎大家。”赵村儿大队今年春天选举,才189个人投票。

  人又不是机器,不能可着这点儿人使劲儿使,况且机器还会损坏,还需要保养维修呢。早晚要走到合作的一步。

  不过现在,赵村儿人够用,步子不能跨太大。

  而且一定得是他们需要赵村儿,他们来求赵村儿,他们越迫切,赵村儿大队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所以赵柯和赵新山态度都极其随意,一副“带不带你们玩儿都行”的样子。

  快到中午,赵新山留他们吃饭。

  粮食紧缺,留下吃饭太没眼色,三人婉拒后,向赵柯和赵新山道别。赵柯和赵新山便起身送三人。

  李宝强爹妈跟李大队长一起来,还要一起回去,在孙家待着的一段时间,着实划拉了不少东西。

  而孙大娘夫妻俩,面对气焰嚣张、摆明占便宜的亲家,仿佛是软骨头,人家看上啥,嘴上说“借”,明知道不会还,仍然一点儿脾气都没有。

  赵柯五人到老孙家路口,李大队长站在外头喊了一声,李宝强爹妈很快就出来。

  男人背着一大袋粮食,压得弯腰,女人身上挂着大包小袋,手上也没空着,左手拎着一辫儿大蒜和一串儿干辣椒,右手提着一串儿鱼干。

  全都收获颇丰。

  他们不像是来走亲,好像进货来了。

  赵柯和赵新山瞧着他们夫妻,眼神皆有几分异样。

  丢人丢到外头,李大队长脸颊的肌肉微微抽动,瞪向夫妻俩。李宝强妈振振有词, 亲家太热情,再说,这也是为了他们闺女!

  家家受灾,日子都不好过,就算亲家接济,这么不客气地收下,也相当少见。杨大队长和刘副队长面露讥笑。

  而孙大娘夫妻俩都扯

  起笑脸,不反驳。两人都是一样儿的心理:能有啥办法,谁让他们闺女不能生呢?

  李大队长也不好说啥,不然更丢人现眼,催着两人赶紧走。

  六河子大队赶着牛车来的,慢悠悠地从他们三人身边儿过去,也没说送他们一段儿。

  李宝强妈扬声, 诶,拉我们……

  闭嘴!李大队长呵斥俩人,脸色难看。

  李宝强妈嘟嚷:怪重的……李大队长狠狠瞪夫妻俩,快步走远。

  夫妻俩想快也快不起来,慢吞吞地跟着。赵柯看着李村儿三人的背影,蹙眉,问孙大娘:怎么给这么多粮?你家冬天不吃了吗?

  夫妻俩苦笑,孙大娘说:“亲家没粮了,我们不为了别人儿,也不能眼瞅着春妮儿饿肚子啊,而且春妮儿在吃药养身子准备怀娃,得多吃点儿……

  春妮儿结婚后一直没生孩子,在婆家过得不咋好,不是啥秘密。

  赵柯很怀疑那夫妻俩会不会让春妮儿吃饱,但又不能不负责任地说话,便问:“他们去哪儿抓的药?县里吗?

  孙大娘摇头, 不是,亲家婆说是托亲戚搞回来的药方,听说可灵了,别人吃了都有效果,保准儿能生儿子。

  赵柯:……

  还保生儿子……

  赵柯看着她满是期望的双眼,深呼吸,跟她讲道理:不能生育,要去正规的医院查一查,究竟是夫妻双方谁的问题,对症下药。

  孙大娘惊诧地说:“咋会是男人的问题,不能生肯定是女人的问题。”

  孙大爷也不赞同地说:赵主任,你还年轻,不懂。

  这种问题,妇女主任管,不该大队长的事儿,但他说赵柯不懂,赵新山得说道两句:“老孙,赵柯读的书比你们多,她还得在村儿里干工作,别老动不动就说她‘不懂’,影响她威信。

  孙大爷讪讪, “我不说了,不说了……”

  r />

  根深蒂固的观念,显然不是赵柯两句话就能改变的。

  孙大娘还试图说服赵柯:“女人的肚子长在女人身上,生孩子就是女人的活儿,不能生咋能赖男人?这不不讲道理吗?

  这歪理……她态度还特别好,一点儿不胡搅蛮缠,深信不疑。

  赵柯都要气笑了。

  妈,咋了?冬妮儿的声音响起来,打断两人。

  中午下工,老王家一大家子全都回来了。

  后面还有对门两家人。

  他们纷纷和赵新山赵柯问好。

  孙大娘当着亲家还有外人的面儿,含糊道:没啥……

  赵柯非要掰扯明白,也让其他人都听一听, “我们在说女人生育的问题,怀不上、怀男怀女不是女人一个人的问题,要是女人全责,还要男人什么用?自己怀就是了。

  东婶儿哈哈笑, 自己咋能怀?

  其他人也都当笑话听。

  “既然不能一个人怀,女人不能生,生不了女儿,怎么就没可能是男人的问题?有问题就得夫妻俩都去检查,不能胡乱吃药。

  众人面面相觑,好像是这个逻辑,但又不符合他们一贯的认知,没法儿立即认同。

  冬妮儿更是无法接受,魔怔一样念叨:不是的,就是女人的问题,肚皮争气才能生儿子……孙大爷和在场的男人们也都不乐意承认“男人会有问题”这个可能,很不服气。赵柯忍无可忍,喷他们:地不好就调理地!种子不好,怪什么田野!她太暴躁了。众人不敢应声。

  潘翠莲问:那种子不好咋办?

  换种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