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深梦且 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晚补

《深梦且》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晚补

作者:燃生犀 字数:46 书籍:深梦且

  可是死亡是一回事,在死亡之前,还要遭受难以想像的痛苦,又是另外一件事。”

  围在他身边,有一个年轻人忽然插了一句口:“杀头是最野蛮的了!”

  年轻人这句话一出口,有了不少附和的声音,他却哈哈大笑了起来:“杀头是最野蛮的?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杀头在酷刑之中,大抵可以说是最文明的了。”

  他顿了一顿,这个人很有演说的才能,在他略停一停之际,他知道听众的注意力更集中了,才继续下去:“夺取人生命的是死刑,一定要使受刑者在临死之前,感受到尽可能最长时间的痛苦的,才能称为‘极刑’,杀头,头一离开身躯,被杀头者就死了。”

  另一个青年人咕哝了一句:“谁知道一个人的头被砍下来之后,要隔多久才会没有知觉,死亡才会来临?”

  演说者做了一个手势:“自然,没有人知道,历史上,凡被砍了头的,没一个能告诉人,他身受的痛苦,到了什么程度,所以我们也只不过是凭设想,和一些科学根据,来判断人头离开身体之后,所受的痛苦,时间上不会太长。”

  他竟然用那么有条理的分析,讨论著杀头这样的事,我看出有几个女性听众,已经有难以忍受的神情,我也有了恶心之感。

  而他显然还只是开始,他提高了声音:“用同样的根据来判断,‘腰斩’的痛苦程度,一定在‘杀头’之上。”他看到有一位少女,神情上似乎不明白“腰斩”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做了一个手势,双手在自己的腰际,用力划了一下。

  然后,他道:“用一柄又大又锋利的刀,把人的身体,齐腰斩断,分为两截,由于人体主要结构,大都在腰部以上,所以,断成了两截的人,在一个相当的时间之内,不会立刻死亡--”当他讲到这里时,有好几个女性听众,已经发出了呻吟声,掩住了口夺门而出,当然,不准备再参观这个蜡像院了。

  而这个人,对于有人忍受不了他的话而离开的这种情形,像是早已习惯了,甚至于连说话的语气,都未曾停顿一下,继续道:“对于腰斩,是不是一定要一刀了事,我曾作过研究,结论是一定一刀就要把人的身体断成两截,所以这一刀斩下去的位置,十分重要,必须在盘骨之上,在那个部位,人体只有脊骨,所以才能一下子就把人断成为两截--”

  当他讲到这里时,又有七、八个人离场,包括了女性听众和三个老年人。

  他仍然在讲下去:“腰斩自然可以给受刑者极大的痛苦,可是比起‘凌迟’来,那又不算什么了。”

  这时,连几个年轻人也有忍受不了的感觉了,一个道:“让我们进去参观蜡像吧。”

  这个人脸色一沉:“要是连进场前的解释都忍受不了,那么,我提议阁下不必参观蜡像了,陈列的蜡像,制作极度认真,只怕阁下的精神,承担不起。”

  那青年人没有再说什么,显然不肯承认自己精神脆弱,他也没有离去。

  我在那时候,也觉得有点不耐烦,自然,我可以选择离去,不过这个人的话中,也多少有吸引人之处,何况到了这时候,我倒也真想看一看那些蜡像了,所以我沉声说了一句:“请长话短说。”

  他抬头向我望来。

  我进来的时候,他已经在开始演说,我站得又离他相当远,他根本未曾注意我,如果不是我讲了一句话,他也根本不会望向我。

  不过,这时,他一望我,就楞了一楞,他的那种反应,是十分明显的,所以使得他身前的几个人,也一起转头向我望了过来。

  我也望着他,他看了我好一会,至少有十多秒,才把视线收回去,然后,又想了一想,才道:“好的,长话短说,不过,我还是要把我想讲的的话讲完。”

  我轻轻鼓了几下掌,表示并不反对他把话说完。他向我点了点头,道:“我刚才已说了不少,主要的是想说明,一个人肉体上的痛苦,别人是感受不到的,在很多情形之下,一个人在面临死亡之际,他精神上的痛苦,远在肉体痛苦之上。”

  他讲到这里,顿了一顿:“譬如说,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民族英雄,却被冤屈为卖国贼,而遭受极刑,在临刑之际,他的精神是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痛苦状态之中?”

  一个年轻人低声道:“没有人知道。”

  他陡然提高了声音:“不,可以给其他人知道的,肉体上的痛苦没有感染作用,但是精神上的痛苦,却有着巨大的感染力量。”

  他讲到这里,向我望来。我只觉得他所说的话,有越来越玄的感觉,而且,我全然无法明白他究竟想说明什么问题。

  在他又开始说话时,他的神情,陡然激动起来:“正因为精神上的痛苦是可以感染的,所以才有艺术。古今中外,人类不知创造了多少艺术作品,都在不同的程度上,给他人以程度强弱不同的感染,这种感染,全是精神上的,我这个蜡像院中所陈列的,全是在临死之前,有巨大的精神屈辱的一些人,我认为,他们的真正痛苦,可以通过蜡像的表达方法而感染他人。”

  一个年轻人有点不很相信,他道:“通常,蜡像并不能算是艺术作品。”

  这个蜡像馆的主人忽然之间生起气来:“小朋友,等你看了之后再说!”

  这个人,我一直只注意到他的外型,并没有注意他多大年纪。直到这时,他叫了一声“小朋友”,我才开始留意了一下。

  这个人究竟有多大年纪呢?大概是介乎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十分难以有正确的判断。我这时多少已经知道了他的用意,看来,他并非是在介绍他馆中的蜡像如何逼真,如何有艺术价值而已。

  他还在继续著:“自然,他人受到的感染再强烈,也不及身受者的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除非有一个人,他的遭遇是和受刑者一致的,才能完全体会到受刑者的痛苦!”

  他再强调:“其实,单是遭遇一样,也不能完全感受到,必须这个人的思想,是和受苦者一样才行!”

  他讲到了这里,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停了下来,他还是没有请人进去参观的意思,而是用眼神在询问各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这时,剩下的人只有十五、六个了,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居然还有三、四个女性在内。其中一个女青年问:“请问,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是不是和馆内陈列的蜡像有着共同点?耶稣是在极度的痛苦中死亡的,而各类表现他钉在十字架上的艺术品,也可以给予观赏者以不同程度的感染力。”

  那人“嗯”地一声:“问得好,可以说是有共通点的,但是里面陈列的,看起来更直接。”

  他说到这里,伸手向内指了一指:“请进!”

  年轻人大多数比较性急,立时一涌而入,我正想进去,门外又有两个人走了进来,却被那人不客气地阻止了:“明天再来,六点,不能迟过六点零五分。”

  那两个人有点悻然,转身离去,他来到了我的身前,向我伸出手来:“真高兴见到你,卫斯理先生!”

  当他第一次向我望来,一看到了我就发楞之际,我就知道,他一定认出我是什么人来了,所以这时他这样说,我也不觉得有什么惊奇,我和他握了握手,他自我介绍:“我姓米,单名端,端正的端。”

  对于这个名字,我一点印象也没有,所以我只是道:“米先生,你刚才说的话,十分精彩。”

  米端苦笑了一下,在他苦笑之际,神情之中,有一种真正的苦涩,他道:“请进去参观,希望你能产生的感受,比别人来得强烈一点。”

  我一面向前走去,一面道:“希望我对于陈列的蜡像,有所认识,那样,或许会通过艺术造型,有所感触。”

  米端道:“认识的,你一定全认识的!”

  我推开了一道门,米端好像是跟了进来--我说他“好像”跟了进来,只因为门一推开,我已经被里面的情景惊得楞呆了。

  首先我看到的,是那十来个参观者目瞪口呆的神情。若是可以令那么多人,同时现出这样的神情来,那么他们所看到的情景,一定是十分骇人的了。

  我只是略转了一下头,就看到了令那么多人震骇的情景。

  我以前也曾经参观过一些著名的蜡像院,虽然蜡像做得逼真,但绝不会在人的神智清醒之下,给人以那是真人的感觉。

  可是这时我看到的情形,别说是第一眼的感觉,感到那是真人,就算在盯着看之后,仍然觉得那不应该是蜡像,而是真人。

  自然,给人以这样印象的主要原因,是蜡像做得实在太像了,像,是指蜡像的神情而言。在进门之后的第一间房间,约莫三十平方公尺大小的房间中,其实只有两个蜡像在。

  一个,被绑在一根柱子上,全身几乎是赤棵的,在他赤裸的身子上,被一种类似鱼网状的东西,紧紧地勒著,使得他的肌肉,一块一块,在网眼中凸了出来,那凸出来的肌肉,给人以极强的有弹性之感。

  这个人的身上,已经有了不少伤口,血自伤口中在流出来--是真正有血在流出来--这也是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像真的原因,那可能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使蜡像有血红色的液体流出来,就像是人体受伤时一样,血顺着人体流下,流到了地上的一个凹槽之中,再被吸上去,这样周而复始地流着。

  这个人身上的伤处极多,有的伤口,一时之间,看不出是什么造成的,但有的伤口,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形成的:凸出在网眼外的肌肉,被利刀削去了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