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尘世刀吟 第三百章 第二梦结束

《尘世刀吟》第三百章 第二梦结束

作者:一介少年 字数:3213 书籍:尘世刀吟

  接下来的几天,无论陈天怎么搭话,云学知都是闭口不言,那副心灰意冷的模样哪里还有一丝陈天初见时的意气风发。

  最后反倒是吕四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云学知终于有了反应。

  「平时高高在上,换了身份和环境还不是和我们一样卑贱的如同一条野狗……」

  吕四还没说完,就被陈天呵斥制止。

  陈天生怕现在的云学知受不了刺激,在牢内自寻短见。到那时,自己还真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不过陈天还没来得及教训吕四,便听到旁边牢房处传来脚铐碰撞的声音,转头一看,正看到云学知有些艰难的站起身来。

  如此长时间滴水未进,让哪怕是武者的云学知也显得异常虚弱。

  云学知虽然看起来狼狈,但眼神却逐渐发光,指着吕四就是一番「高谈阔论」。

  其实不过是云学知单方面的发泄,这很符合长孙脑海中云院长毒舌的形象。

  云学知眼神逐渐明亮,骂的是吕四,但更像是骂醒了自己。

  直到云学知骂到有些站立不稳,吕四才有了一丝缓神的机会,吓得赶忙躲到陈天身后,内心对于这名落魄公子已经是惧怕三分。

  「狱卒,狱卒,饭呢,我要吃饭……」

  云学知的呼喝显得有气无力,陈天像是看到了希望,赶忙帮着云学知呼唤狱卒。

  云学知吃过饭后,恢复了几分气力,又开始呼喝狱卒要纸笔。

  此时的云学知已是阶下囚,狱卒们当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最后还是多亏了陈天这个大牢里的「熟人」,经过一番讨好和打点之后才勉强替云学知讨来了笔墨。

  有了笔墨的云学知像是入了魔一般,几天时间没日没夜的在大牢墙壁上写写画画。

  不识字的吕四见云学知不再针对自己,胆子又大了几分,在陈天耳边说道:「天哥,这人前面是想寻死,现在好不容易活过来,但看样子是疯了……」

  吕四目不识丁自然不明白云学知在做什么。

  陈天同样识字不多,但比起吕四已经算是「学识渊博」了。

  陈天透过自己识得的只言片语,推测出云学知所写正是唐怀安案的案件分析。

  长孙透过陈天的眼睛,也看到了云学知对案件的分析。

  这也是长孙经历了两次梦境循环,第一次直观的对唐怀安案有了直接的了解。

  在长孙看来,云学知的案件分析仍然不够客观,大部分都是他对案件的推断,缺乏客观证据。

  不过通过这一份案件分析,长孙还是在心中有了一些想法。

  案件大致经过:

  九月十一日卯时,唐怀安被淮王府丫鬟玲月发现,死于北书房中。

  之后玲月在院内呼救,府内数名家丁目睹尸体,于辰时向大理寺报案。

  大理寺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封锁现场、控制府内目击者,经过现场勘查和对目击者的审讯,大理寺排除了唐怀安自杀的可能,判定为他杀。

  然而之后案件的进展就比较诡异了,大理寺迟迟没有下一步动作,刑部袖手旁观,御史台也并未严厉督促……

  总之,三方实力似乎都在等一个答复,一个是否严查此案的答复。

  但这个答复也迟迟未下,最终耀宗皇帝下令让云学知负责此案。

  云学知在墙壁上写下三方势力,一方是大理寺,第二方是耀宗皇帝,第三方是长公主。

  也就是这里是大牢,关的都是阶下囚,否则就云学知在墙壁写的这些就足够他杀头了。

  这三方势力,云学知最开始怀疑的是大理寺,原因是在他接手案

  件之后,大理寺非但没有提供什么有力的帮助,反而是处处阻挠。

  这让大理寺成了云学知第一个怀疑的目标。

  但一番调查之后,云学知发现大理寺与唐怀安,甚至是淮王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冲突。

  淮王虽然是宗室勋贵的成员,但却远远算不上是勋贵集团的核心人物。

  大理寺,也就是苏党,完全没有理由只因为党争去杀害一位勋贵,除非唐怀安手里握有苏党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仅凭唐怀安这样一位宗室庶子的身份,还远远接触不到这样的秘密。

  如此一来大理寺没有动机,嫌疑便大大降低。并且大理寺不愿在此事上出力也就有了解释。

  而到了这里,云学知便又发现耀宗皇帝的态度很奇怪,宗室被害,非但不上心,还明里暗里向朝堂上的其他势力透露出一种想要潦草处理的模样。

  而在这个时候,云学知勘察现场发现了一件可疑灵器,之后就有了陈天当时跟踪云学知到黑甲区,看到云学知与武大奎见面的一幕。

  云学知将这件灵器交给了武大奎,几天后,武大奎得出了灵器乃是遗族灵器的结论。

  云学知第一时间上报了耀宗皇帝,认为有遗族混入帝都,对唐怀安行凶。

  当然,这件遗族灵器也有可能是唐怀安自己的,但怀疑一名皇室宗亲与遗族有染太过敏感,云学知当然不会这样做。只要他将这个发现报告上去,皇帝自然也会想到这一可能。

  果然,没过多久耀宗皇帝便派亲信密会了云学知。

  然而让云学知想不通的是皇帝竟然否定了他这一结论,并且让云学知不要在这一「错误方向」越走越远,要珍惜时间发现更多有用的线索。

  而在最后,皇帝的亲信还说了一段让云学知至今都没有想明白用意的话。

  「主子说了,马上就是秋狩了,云大人要尽快破案,不要影响了大局……」

  云学知当时想不明白,秋狩年年举办,勉强能算是当前的一件大事,但大局又从何而说?秋狩何时成为了让皇帝都如此上心的大事了?而亲信所说的大局又是什么局?唐怀安案又跟秋狩有何关联?

  当时云学知始终不解皇帝的用意,直到那天九儿代表长公主来见自己,他才又有了方向。

  当时九儿走之前对云学知说:「唐怀安之死并非简单命案,大人可以从他之前所做之事下手,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收获……」

  唐怀安死之前负责的不正是秋狩么!

  云学知当时脑海中雷光乍现,似乎有一个皇帝所谓的「大局」出现在他的面前,而其中的关键点正是秋狩。

  从这之后云学知开始了大胆的猜想:

  秋狩是每年皇室成员的狩猎活动,参加的成员都是皇室成员,而这些年以镇南王为首的宗室勋贵在朝堂上逐渐势强,是否已经触及到了耀宗皇帝的底线?

  耀宗皇帝或许能够容忍朝堂上苏党和魏党做大,甚至乐得再扶持一个赵党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宗室勋贵不一样,镇南王甚至是一个可以威胁到耀宗皇帝皇位的人物。

  那秋狩有没有可能是耀宗皇帝设的一个局?一个专门针对宗室的局。

  而作为负责秋狩的唐怀安发现了什么,所以招来了杀身之祸……

  如此分析,与皇帝亲信的那场密会就说的通了,最后那一番话的用意也就可以解释了。

  耀宗皇帝就是想要自己潦草结案,暂时给淮王一个解释,拖到秋狩之后,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

  到那时淮王即使没死,也不敢再提唐怀安的案子了!

  分析到这里的云学知早已一身冷汗。

  不过云学知的这番推测里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遗族灵器。

  所以云学知又建立了另一番推测,既然秋狩有可能是皇帝为宗室设的局,那秋狩同样有可能是宗室为皇帝设的局。

  如果是这样的话,长公主又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虽然宗室勋贵集团中,镇南王是代表人物,但所有人都知道长公主才是那个势力最大的人。

  如果秋狩是宗室为皇帝设的局,那唐怀安就有可能是宗室的一个马前卒。

  他的死有可能是皇帝发现了这个阴谋,但碍于大局,他无法向宗室动手,只能泄愤于这个马前卒。

  再或者,也有可能是阴谋败露,长公主只能舍车保帅,提前将处理了唐怀安。

  推测走到了分岔路口,云学知无法再向前,所以他选择走一步险招,逼宫!

  这才有了长孙在上一梦中了解到的那场朝会,云学知不顾皇帝密会时的提醒,一意孤行在朝堂上搬出遗族,认为遗族便是杀害唐怀安的凶手。

  因为云学知无论如何推测都无法分析出遗族灵器为何会出现在案发现场,遗族到底在这个案件中扮演什么角色?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遗族,这不过是真正的凶手放出的一个烟雾弹?

  无论是那种可能,云学知都感觉皇帝知道什么,所以他才想将皇帝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

  不过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云学知的这一步险棋并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实现。

  朝会上皇帝震怒,直接下令关押云学知,听候发落。

  ……

  长孙算是了解了事情的始末,首先是有些佩服云学知的胆量。

  一般人可能在皇帝密会那时便乖乖听话转变方向,如果那样的话,哪怕最后案子没结果也不会是现在这个结果。

  云学知不仅没有乖乖听话,反而怀疑到了皇帝的头上!

  但长孙还是有一点感到奇怪,这个案子原本是唐怀安的命案,但云学知却在皇帝和长公主的影响下将案件慢慢延伸到了一个硕大而危险的「大局」之中。

  不论这是皇帝和长公主有意还是无意,但这都导致了云学知渐渐脱离了案件的本身,开始向背后的这个局深挖。

  或者,应该说是在长公主安排九儿那次会面之后,云学知才将注意力慢慢转移到了秋狩的这个局之上。

  因为在皇帝亲信的那场密会中,耀宗皇帝的授意是让云学知去发现更多有用的线索。

  还不等长孙接着陈天的嘴问出这个疑点,旁边的云学知已经呼喝狱卒,要求见长公主。

  因为他想起来了九儿在最后曾对他说有困难可以向长公主求助。

  只是云学知却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直接加速了他在这一梦中死亡的进程。

  他在之前的推测中有一点是猜对了,宗室们的势力已经触及到了耀宗皇帝的底线,而其中最让耀宗皇帝忌惮的正是这位长公主。

  不论是此时云学知在大牢中提出要与长公主见面,还是更早之前九儿私下与云学知见面,其实都已被皇帝知晓。

  公然忤逆皇帝,并且还站错队伍的人,如何能得善终。

  果然,还不等长孙借陈天之口与云学知分析案情,处理云学知的圣旨便到了。

  斩立决!

  第二梦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