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纸扎铺女掌柜 第110章 祭神(15)

《纸扎铺女掌柜》第110章 祭神(15)

作者:绾紫彤 字数:1083 书籍:纸扎铺女掌柜

  上官婉儿一看,写的是四句诗,诗道:“是非岂难辨?真假总分明!此际暂分手,他年愿一心。”诗后的署名是“玄霜”二字。上宫婉儿何等聪明,心中略一琢磨,便知诗意,想道:“如今天下分成两派,一派反对武则天,一派拥护武则天。反对她的把她说成是邪魔蛇蝎,拥护她的则把她说成是圣帝明君。我是前一派,武玄霜则是后一派。武玄霜认为她是对的,所以她说:‘是非岂难辨,真假总分明。’她现在不愿强我从她,所以暂时和我分手;她希望日后我明白了真假是非,便会与她同心一意。”

  诗意虽明,心头却乱。上官婉儿惘惘然有如乱丝塞胸,茫无条理,心中想道:“武则天纵然不是邪魔蛇蝎,但也不见得便是圣帝明君。难道她杀了我祖父、父亲也是对的么?别人可以拥护武则天,我这血海深仇,却是不能不报。呀,可惜李逸哥哥已走得不见了,要不然倒可以和他商量商量。”思念及此,一看散满地上的兵器,却又不禁哑然失笑,心知和李逸商量,也定是商量不出所以然来。她和李逸虽然是同样的痛恨武则天,但所想的做法却又不同。上官婉儿摸一摸暗器囊中的匕首,想起了长孙均量的吩咐,心道:“我何必牵累他人?我尽我的力量,若得上天保佑,一把匕首就将她刺杀了,也省得天下纷纷。”心意一决,于是便身怀匕首,独上长安。

  走了二十多天,这一日黄昏时分,来到梓潼,梓潼是一个山城,平常的日子,入黑之后,街上便行人寥落,这一天却是人头簇棚。上官婉儿起初还以为是什么节日,向一个老者请问,出乎她的意外,听到了一个令她又喜又惊的消息!原来竟然是武则天来到这个县城!

  那老者道:“上月先太子在巴州被人暗杀,左金吾大将军丘神勋自请贬职,凶手直到如今还没有捉到。听说天后此次入蜀,一来是为了查究这件案子,二来也趁此巡视本地,博采民情。她来到这里未够一个时辰,已经接见了好几位地方父老呢。这些人有些是去告状的,有些是盼望能一见天后的颜色的。”

  上官婉儿想起了那一晚在巴州所见,心中想道:“她杀了自己的儿子,却又来追查凶手。难道是故意做作,想遮掩天下人的耳目么?”心头怀疑益甚,问那老者道:“天后住在什么地方,我也想去看看热闹。”那老者道:“住在与县衙相邻的学宫。呀,老夫经历几朝,可还没有听说过这样平易近人的皇帝,怪不得有许多人骂她,却有更多的人服她了!”

  上官婉儿谢过那位老者,找了一间客店安歇,到三更时分,便换了夜行衣服,怀了匕首,悄悄的来到武则天所住的学宫,准备将她刺杀!

  但见学宫前面只有一个看门的公人,而且不带兵器,在上官婉儿想像之中,以为定是守卫森严,哪知却是这般现象!上官婉儿心中想道:“武则天怎的这么大胆,她竟然不怕刺客?哈,这可正是天赐良机!”但不知怎的,她一摸匕首,手指却是微微发抖,心中亦自惴惴不安,她倒愿意武则天是她想像中的魔君,这才可以令她提得起杀人的勇气。她做梦也想不到武则天竟似全无防范,轻轻易易的便让刺客进了她“驻跸”的地方。

  上官婉儿的轻功本来了得,学宫不过十多间房子,片刻之间,她已前后左右走了一转,学宫里虽然也有十多名侍卫,却没一个人发现她。上官婉儿看清了四方的形势之后,便向正中的一座房子扑去,房中灯火通明,里面有几个人影,上官婉儿上了屋顶,脚尖勾着屋檐,用一个“珍珠倒卷帘”的姿势,吊下一截身躯,手捏匕首,伸头一窥,武则天果然就在这房间里面,她的桌子上堆满文卷,侍立的两人,一个是老大监,还有一个则是年轻的宫女。武则天全神贯注的翻阅那文卷,久久才抬起头来,两眼闪闪放光,似乎是看到了疑难之处,在心中仔细琢磨一样。上官婉儿好几次碰到她的眼光,心中都不自禁的微微发抖。算来武则天该有六十岁了,却还没有半点龙钟老态,尤其那双眼睛更是炯炯有神,好像可以看穿人的肺腑。

  过了一会,只见武则天翻开了一卷案宗,说道:“王公公你替我把县令叫来。”那老太监道:“天后陛下,你在朝中日夜为国事操劳,到地方上来巡视,也还不肯休息,你也该保重保重啊。”武则天道:“不,老百姓信赖我,我怎能负他们的期望。我少睡一些不打紧,这件案子可是关系着两条人命啊。你不必多言,快替我把县令叫来。”那老大监叹了口气,无可奈何的走出去了。

  房中只剩下了武则天和那年轻的宫女,上官婉儿手捏匕首,这时只要她匕首一发,武则天的性命已是操在她的手中,但此际她心中忽然起了一个好奇之念,要看看武则天怎样审案。她几次抓起了匕首,终于又把它放回暗器囊中。

  过了片刻,老大监将县官带了进米,原来地方上的官员都知道武则天出巡的习惯,她每到一地,必定要调地方衙门里的案件来审阅,县官哪里敢睡,一直在外面侍候着,这时被武则天唤进来,脸色吓得青白,跪在地上连磕了十七八个响头。

  武则天将一卷案宗掷了下来,沉声说道:“你再看一看这宗案子!”

  那县官磕头道:“卑职糊涂,请天后陛下明示,不知什么地方不对。”武则天道:“这是什么案子?”县官捧着卷宗读道:“淫尼妙玉,不守清规,有伤风化案……”武则天道:“不必详读控文了,你简单说说案情。”那县官道:“这件案子是王千户告水月庵的尼姑妙玉勾引他的儿子王彪,通奸成孕,请求发落案。”武则天道:“你怎样判决?”县官道:“着官媒将胎打落,然后将妙玉逐出沙门,打五十鞭,罚为官奴。”武则天道:“对王千户的儿子呢?”县官道:“判令由他的父亲严加管教。”

  武则天“哼”的一声,问道:“王千户家住在什么地方?”县官道:“住在西门。”武则天问道:“那个尼姑呢?”县官道:“住在城东的水月庵。”武则天道:“两地距离多远?”县官道:“大约有十多里。”武则天道:“既然相距十多里,一个年青的尼姑,敢上门去勾引王千户的儿子吗?”县官嗫嚅说道:“他们是在水月庵通奸的。”

  武则天“砰”的一声,拍了一下案子,问道:“照这样说来,即算王千户的儿子不是迫奸,最少也是他到水月庵去勾引妙玉的,你们怎么颠倒过来,说是妙玉勾引他?”县官抖抖索索,颤声说道:“是,是,是奴才糊涂,一时失察。”武则天又道:“再说,纵然父母有罪,腹中的胎儿有什么罪,你为什么要判令将她的胎儿打落?打了没有?”县官道:“还,还没有。”武则天冷笑道:“像你这等草菅人命,如何能为民父母?”县官跪在地上,叩头有如捣蒜,连连说道:“是,是,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武则天道:“将那案卷交回给我。”立刻抓起笔来,亲写判文,边写边读道:“王千户纵子为非,革职查办。王彪迫奸女尼,鞭一百,监三年。妙玉着令还俗,任何人不得伤害她腹中胎儿。”放下了笔,再缓缓对县官说道:“至于你呢,你先摘下头上的乌纱,自打耳光二十,回衙门听候发落!”县官吓得魂不附体,摘了乌纱,噼噼啪啪自打耳光。站在武则天背后的那个宫女,咬着嘴唇忍笑,原来那县官打得不敢停手,打得半边面都肿了起来,武则天叫他自打二十,他打多两倍也不止了。

  武则天将那县官斥走了,叹口气道:“自古以来,男人们就习惯把罪孽加在女人头上,革掉一个县官容易,革掉这个习惯可就难了!”呷了口茶,又对老太监道:“万源县有一个乡下人要上京吉状,恰好在这里遇上我出巡,好,就叫他来吧,省得他再跋涉长途了。”

  那个乡下人手颤脚震的上进来,上官婉儿一看,原来就是她在巴州途中见过的那个张老三。

  张老三做梦也想不到皇帝会召见他,直打哆嗦,正想跪地磕头,武则天道:“私室相见,你又不是朕的朝臣,可免行大礼。”叫太监拉了一张椅子,请他坐下,问道:“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张老三道:“五十有八。”武则天道:“比我小三岁,还不算老。去年的年成好吗?”张老三道:“比前年好。”武则天又问道:“今年的禾苗长得好吗?”张老三道:“在我离家的时候,禾田里一片绿绿油油的;若是没有水旱虫灾,敢情要比去年还好。”武则天道:“一年比一年好,那就好了。你们每顿能吃上干饭了吧?”张老三道:“托天后陛下的洪福,每个月可以吃上二十来天的干饭了。不过青黄不接的时候,那就还要多吃几天杂粮。”武则天道:“那还是不大好呀!”张老三道:“不,比过去好多了。过去收成好的年头,也是一顿干一顿稀的。”武则天叹了口气道:“蜀中素号天府之国,老百姓尚且不能每顿吃饭,这都是赋税太重之故。若是天下太平,国家可以少养一些兵,田税就最少可以再减三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