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网游之血影盗贼 第四十八章 畅言梦想

《网游之血影盗贼》第四十八章 畅言梦想

作者:孤影自在飞 字数:1946 书籍:网游之血影盗贼

  呜~

  一阵悠长的笛音从水镜之中飘出。

  悲怆的音乐中,是残酷的厮杀场面。

  但这一次的战场并不是在大汉与异族交锋的草原上,而是大汉王朝的帝都。

  汉武帝刘彻不忍地闭上眼睛。

  【大战一起,长安成为了血腥沙场。】

  【汉武帝未死,太子刘据便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造反,即便奋力相抗,最终结局亦是惨烈:太子兵败逃亡,被捕自缢,两位皇孙也遇害,皇后卫子夫自尽于宫中。】

  【事后,汉武帝大肆封赏平叛有功之人,不少人都被封侯。在这场兵变之中跟随太子起兵造反的,中立两不相帮的,则统统被武帝治罪。太子宾客也都被族灭。】

  等刘彻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跪在他面前谢罪的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只是两人的眼圈都红红的,神情无端透着委屈。

  刘彻连忙让他们起身:“皇后、太子,此事怪不得你们,错非奸臣搬弄是非,栽赃构陷,令父子相疑,岂有后来之祸事?”

  当然了,他自己也犯了很大的错误。但如今年轻气盛的刘彻尚且难以自承己非。

  卫子夫自是明白他的心情,一句话也不提皇帝的过错,连眼神里都不曾露出丝毫哀怨,只是谢罪:“臣妾忝居国母之位,上不能佐君王以治奸邪,下不能母仪天下,糊涂轻率,以为陛下为奸臣所挟,不明真相便发兵讨逆,自请辞去皇后之位。”

  刘据也跟着要辞去太子之位。

  “万万不可!”

  这下子,汉武帝和群臣都连忙劝阻。

  刘彻更是连道:“皇后之贤,朕素知之,太子既嫡且长,敦重好静,仁恕温谨,必能安天下,岂可无故而废之!”

  他这么说着,又动情地将妻儿从地上搀起:“你们这般岂非让奸邪小人得逞?”

  在旁围观的其他人,尤其是通过水镜发现自己死得老惨老惨的大臣们:“……”

  ——有没有可能,倒霉的不只皇后太子?

  在各自微妙的心情中,水镜中惨烈的血腥画面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空荡荡的大汉宫殿,年迈的君王高高坐在他的帝座上,发间银丝交错,他好似一夜苍老了二十岁。

  特殊的镜头视角让君王的身影显得无比高大,他的影子从高高的御阶上投下来,仿佛将匍匐在下方的臣子全部笼罩其中。

  接连失去承载他理想的大汉双璧,与他并肩的皇后,以及爱重的长子、大汉的继承人,这位帝王成了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

  【汉武帝从前总觉得太子过于宽仁,不类己,也不知当他看到太子毅然而然举兵反抗的刚烈,心中又作何感想?而当这场荒唐的闹剧结束后,当汉武帝从愤怒与疯狂中清醒过来,心中又该是何等滋味?】

  【子不知父,父不知子,为之奈何?】

  看着水镜中那个苍老孤独、喜怒无常,几乎已经被权力所扭曲的怪物,汉武帝刘彻简直不敢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未来。

  他的目光从太子、皇后、卫青、霍去病等人脸上一一掠过,现在的自己还拥有一切,还不曾失去一切变成那个孤家寡人。

  “彻,谢仙人透露天机!”汉武帝刘彻真心实意拜谢道,“使朕不至于酿成大错!”

  也不知这位仙人的名号是什么,否则他必要命人修宫室殿宇,祭祀仙人。

  【征和三年,田千秋上书谏太子之冤,汉武帝大受感触,终于承认自己冤枉了太子,他族灭江充一家,烧死苏文,又举起屠刀,将当初对太子动手的人都杀个干净。曾经平叛有功被封侯的臣子,也在之后几年被武帝以各种借口诛杀或自杀。】

  【后世因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地狱笑话——】

  水镜表面,云雾飘摇,四周风声呜咽,几道形容凄惨的鬼影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引得水镜之外的观众都忍不住发出尖叫。

  汉武帝刘彻却来了精神,

  一下子直起身子:“莫非这便是地府?”

  就见镜中那些死相惨不忍睹的鬼魂彼此发问:“大家都是怎么死的?”

  一只鬼提着自己的脑袋摇了摇,凄苦道:“太子造反,我因为帮助太子而被杀。”

  另一只鬼幽幽飘过:“太子造反,我因为参与平叛,害了太子,所以被杀。”

  又有一只鬼开口:“我既没有跟随太子造反,也没有参与平定叛乱,因为两不相帮而被杀。”

  他们齐齐看向没说话的最后一只鬼:“你呢?”

  “——我就是太子。”

  啊这?

  看到这里的汉武帝刘彻一下子尬住了。

  殿中群臣哀怨的视线都聚焦在他身上。

  只因在这里的大臣们,就算自己没有牵扯进去,也有子孙后代亲戚朋友被牵扯进去,都被这三类死者给完全覆盖了。

  其他平行时空,对巫蛊之祸不算太了解的人都目瞪口呆——征和年间是什么人间地狱?朝堂上的大臣估计就跟地里的草一样,一茬接一茬被武帝干掉了吧?

  换作是他们面临那个处境,不管帮不帮太子,最后都是死,这是玩绝地求生吗?

  【笑话背后,却意味着恐怖的血雨腥风。】

  说到这里,镜中人不由发出疑问——

  【而这最初的引子,难道仅仅是江充的诬告吗?提及巫蛊之祸,都说是江充与太子有隙,担心太子上位对他下手,因此阴谋陷害太子,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史书上说江充与太子有隙,只记载了一件事:当初江充被武帝拜为直指绣衣使者,职责在于督查百官贵戚,有一次太子派出的使者,乘车马在皇帝专属的驰道中行走,恰好被江充遇上,便将人逮捕。太子刘据派人向江充求情,江充断然拒绝,随后上禀汉武帝,被武帝大为嘉许。】

  看到这里,汉武帝眼神一凛。

  或许是对江充有了滤镜,或许是未来的自己有滤镜而现在的他没有滤镜,总之他怎么看都觉得江充的举动充满了私心。

  “——邀名之徒,其实难副!”

  【从结果上看,江充确实是踩着太子立威扬名,他因此害怕太子上位后报复自己,好像也情有可原。但他和太子既无私怨,所作所为又是秉行国法,还担心什么呢?】

  【当初比他更牛的张释之可是直接弹劾太子刘启不敬之罪,原因是太子与梁王入宫在司马门不停车,连文帝都免冠自承教儿不谨,薄太后亲自下诏赦免两个孙子的罪过,如此这两位皇子才得以入宫。】

  【太子刘启是什么人?后来的汉景帝,一言不合就拿棋盘暴起的大汉棋圣。在他登基后,也没杀张释之,只是贬其为淮南国相。】

  再次被cue的汉景帝:……有完没完?你礼貌吗?

  【就事情的严重性来说,江充只是抓了太子使者,就两位太子的秉性来说,刘据的性格远比刘启更宽仁,而汉朝就连天子都要在一定程度内遵守国法,即便太子刘据上位,又能对江充进行何种程度的报复,以至于他要先下手为强构陷太子?】

  【江充的出发点与其说是担心被报复,不如说是担心太子刘据上位后不再重用他,他要换一个能保证他地位和权柄的未来皇帝。】

  平行时空的秦始皇对此很有感触。

  此人所作所为,与赵高李斯有何不同?

  扶苏上位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因此不顾大局也要赐死扶苏,选择符合心意的胡亥。

  果然下一刻仙人就提到此事——

  【就连赵高赐死扶苏也是因为有胡亥这个备选,若是江充心中没有一个备选,又怎么保证下一个上位的皇帝会不会比刘据更为刻薄无情?那他辛辛苦苦扳倒了刘据,岂不就是一场无用功?若不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何必冒着全家族灭的风险去构陷太子?若仅仅是为了自保,那还不如学学张释之,太子上位后主动请罪呢。

  】

  【而这个备选,最大的可能就是昌邑王刘髆——李夫人的儿子,李广利的外甥。】

  “嗯,昌邑王?”

  刘彻和卫子夫这对夫妻此时反应几乎一致。先是下意识想找人,紧接着就反应过来现在后宫中还没有李夫人,当然就更不可能存在昌邑王。不过卫子夫、刘据,乃至卫青,都默默记住了李广利这个名字。

  【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四月,刘髆被封为昌邑王。从这一年开始,太子刘据的势力陆续被拔除,时间顺序十分微妙。】

  画面流转,一份详细的表格出现。

  左边是时间,右边是当年发生的事件。

  【半年后,太始元年(前96)正月,公孙敖因为妻子涉嫌巫蛊被杀。】

  被点到名的公孙敖一愣,不管不顾就嚎了出来:“陛下,陛下,臣冤枉啊——”

  刘彻头都大了。

  但这还不算完。

  【而在太子刘据冤死的前一年,也就是征和一年(前92),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状告骄奢不法贪污公款,公孙敬声为将功折罪,主动请缨去抓通缉犯朱安世。然而朱安世下狱之后反过来诬告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且行巫蛊诅咒汉武帝——一个被抓的囚犯,反过来诬告抓自己的人,其可信度能有几分?倘若朱安世有这种把柄在手,公孙敬声岂敢抓他?】

  【来年正月,公孙父子双双死在狱中,家族也被族灭,刘屈牦上位成为了丞相。】

  【几个月后,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及长平侯卫伉也受巫蛊牵连,全部被杀。】

  【不妨看看这一连串死的都是什么人吧——公孙敖是卫青的铁杆小弟,早在卫青还没起势时救过其性命,后来就一路跟随卫青上战场,各种躺赢蹭功劳。公孙贺是卫子夫的姐夫。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都是卫子夫的女儿。卫伉是卫青的长子。】

  听到女儿死讯的卫子夫与得知儿子被杀的卫青姐弟俩好不容易平静的心情又激荡起来。二话不说就和其他大臣一起谢罪。

  随着这一连串死亡名单点下来,汉武帝刘彻人彻底麻了。

  他看着几乎连成一排跪在自己面前的人,明明所有人都在谢罪,但刘彻却感觉哀怨与委屈扑面而来,几乎要把他腌入味了。

  就想说,未来的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也就是说,从太始元年开始,太子刘据的外戚便不断折损。五年时间,卫子夫便接连经历了姐姐、姐夫、女儿、外甥之死。而不久之后,卫子夫母子也俱赴黄泉。无怪乎后世总有阴谋论者,认为太子刘据之死,乃是汉武帝暗中授意。】

  听到那些后世阴谋论者之言,汉武帝刘彻顿时感觉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更幽怨了。

  他几乎就要跳起来。

  ——朕没有!不是朕!你们诽谤啊!

  【倘若将太子之死归咎于汉武帝的暗中授意,这种猜测不太符合逻辑。杀长子而立幼子,其中风险,汉武帝难道不明?但有一股“倒太子”的势力存在却是必然的。】

  好在很快那位仙人就替他做出了澄清。

  不过汉武帝刘彻还是不满——什么叫从逻辑上不太符合?本来就是污蔑诽谤嘛!

  “虎毒不食子,朕岂会如此丧心病狂?”

  【一则是其他皇子外戚,其中昌邑王外戚李广利一系嫌疑最大。】

  【公孙贺死后上位、太子造反时一力平定的最大功臣刘屈牦是李广利的女婿;长安城中奋勇杀敌建功的马通,其兄长是江充的好友。而江充、李广利均为赵人。刘屈牦作为中山靖王之子,也算是赵人。虽然只凭家乡相同就推测彼此可能有关联很是离谱,但古代“乡党”可是很重要的,许多人最初就是因互为乡党而彼此结交。】

  【刘据去世后一年,李广利出征前与刘屈牦谋立昌邑王为太子,结果没过多久就被人告发,还说刘屈牦之妻以巫蛊诅咒汉武帝

  。刘屈牦夫妻被杀,李广利的妻儿也被处死,正在打匈奴的李广利得知消息想将功赎罪,结果却大败,只能归降匈奴。】

  【二则是朝中的法家酷吏之流。】

  【通鉴有言:“上用法严,多任深刻吏;太子宽厚,多所平反,虽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悦。”】

  【汉武帝身边都是一群用法深严之臣,而太子刘据身边都是朝堂上不受重用的宽厚长者,久而久之两派对立。汉武帝重用的用法之臣都看不惯太子,时时毁谤,卫青去世后,更是一心构陷太子。江充很大可能就是其中一员。】

  终于摆脱了太医的霍去病看到这一幕,嘿然起身,他锋利如刀的目光从某些人身上刮过,透出森森寒意:“诬陷太子,离间天子父子之情,狗贼欺我刀不利乎!”

  与此同时,汉武帝刘彻、皇后卫子夫、大将军卫青以及太子刘据的目光都落在了这些人身上,让心怀鬼胎者简直胆战心惊。

  更有甚者几乎要坐立不稳。

  ——这位天子的性情谁人不知,便是丞相也是说杀就杀,说换就换!现在他们被陛下记在了心里,还能有几日可活?

  ——要不回去就写好遗书罢?

  【汉武帝年老体衰,太子正值壮年,稍有一点龃龉,被有心人稍加利用挑拨,便从点点火星演变成燎原大火。即便汉武帝醒悟过来,又是建思子宫,又是修归来望思之台,也无法挽回了。】

  呜~

  那幽怨的笛声再一次悠悠响起,仿佛穿透了岁月轮回,见识了人间沧桑。

  笛声中,年迈的帝王幽幽伫立在高台上,他眺望远方的身影化作一道沉默的剪影。

  【千年以前的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后人已无从得知,只能从故纸堆中翻找,穷尽猜想拼凑出几分可能的真相。】

  【后来者翻阅史书,看见这场流毒无穷的巫蛊之祸,父子相残的人伦惨剧,由中央高层蔓延到地方的腥风血雨,心中的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声徒然嗟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