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系列的准备

《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系列的准备

作者:兀昱2 字数:3967 书籍: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

  十来个日夜更替后,汴梁城凌晨时分下了场小雨,很快则是雨过天晴。

  像是在为江南道今日的阅军接风洗尘。

  驻扎在汴梁城附近的营队皆是从中挑选出精兵悍将,为的就是不失自家营队的面子。

  江南道二十万大军,便是真的二十万大军,不算后勤粮草之类。三万重骑,七万轻骑加之十万步兵。

  当初春秋百国战,陈尧就是凭借这三万重骑踏灭小国,一阵冲锋过后,战场上尸痕遍野。

  当是皆是人心惶惶。

  陈尧有“活阎王”的称号,那重骑兵则是有“阎王军”的称号。沐楚建国后,沐楚天子亦是深知江南道重骑的恐怖,下了死命令,也要将重骑人数控制在三万内。

  朝堂也是怕这支“阎王军”啊。

  陈尧阅兵之际,从边疆抽调拉了来了一千的重骑,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其声势浩大,盖过了之后的五千轻骑与步兵组合形成的阵型。

  汴梁城东。

  陈尧穿着一身蟒袍,接受着数千计江南道将士的瞩目。在行军的最前方,有四骑格外显眼。

  大郡主陈旗云加上秋剑府的三位将军。

  待四人行至陈尧身前时,公孙信率先是喊道:“末将公孙信,参见王爷。”

  紧接着,又是三声大喊。

  “末将云歌,参见王爷。”

  “末将纪宁之,参见王爷。”

  “边疆统领陈旗云,参见王爷。”

  听到最后一声时,公孙信明显有些不自在,特意强调她是掌管边疆的将军,是在为陈玉堂撑腰?

  汴梁城外,并未安排有重骑。

  即便他是第五境的将军,也只是统领轻骑罢了。

  陈尧自然是不予理会这些小动作,儿女们的事情,日后终归还是要他们自己解决的,他不便再多操心什么了。

  四位将军行礼后,然后才是今日被抽调出来的近乎六千大军,这也是淮南王陈尧封王以来,二十年间最大的阅军。

  六千大军齐声喊道:“参见王爷,王爷千古!”

  这一声震耳发聩,方园十里之内,天空中活物都是不敢靠近。就更别说这八字要一直喊到六千人完整的走过陈尧身前,这才算阅军完毕。

  后世史书记载,江南道世子及冠那一年的,汴梁城外,十里地的树叶散落一地。

  堪称一道奇景。

  江念烟和陈玉堂站在不远处的看台上目瞪口呆,江南道都是这么“放肆”的。

  喊王爷千古。

  这一刻,再加之陈玉堂要她假扮公主的事件,江念烟觉得她在书院所学的礼法不够用了。

  这江南道,天高皇帝远,王爷称大王?

  陈玉堂在看台上陪江念烟观看一会后,匆匆离去,他的玉字营作为压轴,即将入场。

  江念烟目送着他离去,这一刻,他等了很久吧。

  世子殿下,要加油呀。

  待六千人走过陈尧身前时,在他们后方,突然是扬起一阵尘土,所有人都屏息目视着。

  那是世子殿下玉字营。

  按照立法,本不该出现在此处,但江南道不和礼法的事多的呢。

  陈玉堂一骑领军。

  手中“玉”字营旗高举。

  在他身后,三百轻骑登场,皆是配有软甲,长剑。两人一对的奔驰过陈尧身前。

  “儿臣向王爷问好!”

  “玉字营向王爷问好!”

  三百轻骑堂而皇之从六千人身前穿过,不做停留,刚是粉墨登场,便是奔驰而去。

  只留给在此观赏人员三百道背影。

  这是玉字营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眼里,第一次出场则是阅军如此重要的时刻,淮南王对世子的疼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或者是说,这三百骑,完全有能力出现在阅军中。

  玉字营训练有素,给人不可抵挡之势,仿佛是看到了重骑兵起步时的模样,也是这般,朝气蓬发。

  以致远赴汴梁城大小官员,皆是在怀疑,王爷是不是布了一张大局啊。

  这世子殿下怎么和传言中的不一样。

  不是说崇文的,怎么就领军来了。

  前阵子在锦乡阁得罪陈玉堂的秦校尉和楚提辖吓出一身冷汗,殿下这架势,未来完全有能力和公孙将军一争高低啊。

  本来是有侥幸之意,准备站在王爷身后的,这会荡然无存。

  还是听公主的吧。

  不过纵观这阅军场地,也没见到公主人影啊。王妃和二郡主亦是未见,莫非是在等殿下行冠礼的时候再出来?

  有这个可能。

  两人不在多言。

  再看看许令伊,依旧是两眼无神,想是那日就被吓坏了。陈玉堂率领的玉字营出来时,才怔怔的望了一眼,心如死灰。

  这次是真傻了。

  陈尧并未对陈玉堂的玉字营给予评价,玉字营能出现在这里,已经是表明一种态度了。

  王府的家业,是为世子留的。

  阅军之后,即将举行的便是世子的行冠礼,六千将士围绕在高台附近,警戒有无异常。

  江南道的大小官员再缓缓入内,携带着礼品,王府虽是不看重这些,但礼轻情意重嘛,总归是好的。

  往年都是元弈在招待这些事,今年元军师身边,多出了一位年轻人。

  众人纷纷是猜测其身份。

  莫非秋剑府的第五位将军?

  直到那人说出一句“老师”后,谜题才算解开。元军师二十年闭关王府,今朝收徒,莫不是与世子殿下有莫大的关系哦。

  江南道确确实实需要出现一位年轻谋士了。

  世子殿下那边的实力又重了些,公孙信有点孤掌难鸣的意味,或许他可以信任陈玉堂?

  都不得而知。

  陈玉堂率领三百轻骑去往了他处,玉字营没必要留下被人试探深浅,待安置妥当后,陈玉堂折返回去,穿上了一件崭新衣裳。

  是一件绣有大蟒的黑袍。

  瞳孔处不曾点睛。

  六千将士围住的高台上,只见陈玉堂缓缓走了上去,元弈早已等候多时。

  差人端上了缁布冠,这是行冠礼的第一项。

  陈玉堂双膝下跪。

  元弈笑着给陈玉堂带上,同时高呼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介尔景福。”

  第二项是加皮弁。

  第三项是加爵弁。

  三次礼数过后,陈玉堂重重的朝元弈磕了三个响头,“谢军师为玉堂行冠礼。”

  元弈坦然受之。

  世子殿下这礼数,他承受得起!

  “殿下,可以起身了。”

  陈玉堂轻“嗯”一声,起身后,挺直了脊梁骨,从今往后,若是朝廷不削藩,他就是淮南王唯一的接班人。

  世袭罔替。

  天边刹时出现一道七色云彩,浓云散开,在场的数千人齐齐望去,不知是谁说了句“祥云”。

  此后附和声此起彼伏。

  公孙信也忍不住望了过去,微眯着眼。

  在七色云彩的周围,无一其他云彩,片顷过后,汴梁城上方万里无云。

  当天,江南道内几百万人目睹了这一奇观。

  江念烟怔怔望着,莞尔一笑,陈玉堂这真的,洪福齐天呢。书院记载,唯有成大事者及冠时才会出现祥瑞之兆,但各不相同。

  这七色云彩,应该是算了吧。

  陈尧起身望向天边,揉了揉眼角,笑看向高台上,“元弈,可是看到了?”

  元弈笑道:“王爷折煞老朽呢,眼睛还是不瞎的,能看见。”

  陈尧喊道:“那就请军师赐个表字吧。”

  “王爷不是早就想好了,还用得找老朽来?”

  陈尧摆摆手,“这不是显得军师有面子一些,本王可是给了军师机会的,既然不愿,那就让玉堂自个说吧。”

  陈玉堂从震惊中被唤醒。

  他高声道:“江南道世子,陈玉堂,字北辰!”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