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后路被断

《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后路被断

作者:兀昱2 字数:1964 书籍: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

  李纲, 虽然没有宗泽那么有名,但在金军第一次攻打汴京时,却是主持大局, 化解了金人第一次攻宋。

  那一次, 金人南下,势如破竹,画宗匆忙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带着京城中大部分的禁卫跑了, 而刚刚上位的宋钦宗慌乱无比, 也准备弃城而逃,李纲力主抗金, 据城待援, 这才保住了这座首都。

  这位大佬在团结人心、管理一地上, 肯定是没有宗泽那么高的水平,但在激励士气、稳定人心上绝对能算一个强人,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本身就是一个烂摊子, 老皇帝逃跑,守备空虚, 城上防御的木质塔防都被宋画宗觉得不好看拆掉了,从皇帝到大臣都想要和谈, 他没兵没权还能把局面糊上去,绝对算是不错了。

  不过打完第一次保卫战后,他就被贬到重庆去了。

  结果没多久, 金军又南下了, 宋钦宗立刻又派人去找他回来, 可惜远水救不了近火, 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失败, 一干皇帝宗室全被打包去了雪乡。

  有一说一,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就算李纲在场,他也保不住,因为第一次时,雄城太原还没有丢,如果太原没丢,以太行山为屏障,居高临下,随时可以抄了金军后路,后路不安全,汴京就还能拖住,金军也不敢围城太久,而太原一丢,整个北方全在金人手上,汴京就很难守住,而且当时大宋的军队,已经差不多全丢在救太原的路上了。

  ……想到当时救太原的整个过程,赵士程感觉异常糟糕。

  如果有机会的话,应该布局一下太原了。

  太原对汴京的重要性,不亚山海关对北京城重要性,如果太原失守,汴京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如果把整个华北平原比作一个小区的话,太行山就是小区的围墙,太原就是小区中间的大门,太原在手,可以随时从小区大门冲进来,救援汴京,也能让金军不能在华北平原久待。

  李纲,这人在关键时候,很好用,但目前,赵士程手上并没有给他一展长才的位置。

  赵士程之所以激动,是因为李纲,让他想起另外一个人。

  李彦仙。

  这位英雄当年弹劾李纲不知兵,被通缉,但报国之心不改,后来改名从军,收复陕州,抵抗金军,独守孤城近两年,直至城破殉国。

  这种大才,而且没有从军,而且死的时候才三十六岁,算算时间,如今也十五岁了,完全可以收入囊中啊。

  赵士程甚至连他将来该在自己手下干多少年都已经计算好了,准备给他与种家舅舅一个待遇!

  嗯,记忆里这位是陇西人,要想想怎么收,陇西应该也是产羊毛的,看来需要组织一只羊毛商队,探听那边有哪些武勇之人,再一个个审查,收入手下,羊毛商队的管理应该附属在京城的势力的管辖一下——等等。

  赵士程咬着手指头,这样的话,他想留在京城的这只势力未免权利太大了,而且万一出事,自己也没有什么备用手段,不太好。

  所以,最好是再准备一只势力。

  那么找谁合作呢?

  赵士程坐在椅子上,撑着手手,露出深思的表情。

  几个士子们逗了他一会,见他没有反应,便又继续杯盘交错,指点江山。

  过了一会,他的嫡亲大哥走了过来,见幼弟一个人皱眉苦思,微微一笑,过去把弟弟抱起来:“虎头今天无人照顾你,可有好好吃饭?”

  赵士程抬头,便看到长兄的年轻面容,不由张口问道:“我吃好了,大哥,你在如今在哪个州啊?”

  赵士从笑答道:“我在洺州,是洺州防御使。”

  “洺州在哪啊?”赵士程疑惑地睁大眼睛。

  “在河北路,离邯郸甚近,”赵士从给他解释道,“邯郸,就是赵国首都,太行山中部,离外祖家甚近。”

  赵士程眼睛一亮。

  邯郸啊,他当然知道,离上党、太原非常近,就隔一座山的距离。

  巧了么不是,虽然不是正好在太原,但也算能凑合,如果也能弄出一只势力,正好就能和京城这边的五哥相互衡制、不,是相互帮助。

  而且大哥看起来就比五哥稳重……

  这就有戏啊。

  赵士程那纯洁的眼神顿时更纯洁了,他软软地道:“大哥,你累不累啊,我给你搽搽汗,是那些人吵到你了么?”

  说着,伸着胖胖的小手就要去给他搽汗。

  赵士从额头的细微汗珠是因为喝了不少酒的缘故,但谁能拒绝一个可爱的,关心你的弟弟呢?他一时感动又怜爱:“虎头真是我的好弟弟,来,这里太吵了,哥哥带你去后院休息。”

  反正婚宴已经吃得差不多,不差他这么一个人去接待宾客。

  赵士程在路上问他各种小问题,他有很有耐心地回答了。

  他是父亲和母亲的嫡长子,所以管教甚严,如今已经二十五岁,升过两次官,结婚了,妻子是西北将门刘家刘仲武的女儿,且已经有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比赵士程都大了。

  平时生活还算美满,做为五品防御使,他的钱财还算丰盛,洺州那地方既非前线,又靠近河北路首府,十分繁华,这些年他在那里置了不少地,妥妥的一个成功人士。

  赵士程听得很认真,且很满意,西北的将士家族,都是有兵有将的,证明兄长手上肯定也有不少人手。

  这条鱼可比五哥更大啊。

  嗯,还有一个多月,就是爷爷济阴郡王的六十大寿,大哥暂时不会回洺州,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构思方案,把大哥也骗、也拉拢到自己的朋友圈里。

  对了大嫂也不能放过,听说那位刘家姑娘的父亲就在陇西任职,到时把刘家也拉下水,那么,想找到或者招纳那位李彦仙大佬,可就容易多了。

  再者,西北军的健儿个个能征善战,南宋的大部分将官,都是西军的基层将士,如韩世忠,吴家兄弟,张俊等等,先捡上几个,怎么都不会亏。

  就这么定了,不过,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现在嘛,得先解决另外一件事情。

  ……

  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烛自然是排在第一,赵士街与妻子一夜温存,琴瑟合鸣,感觉到了人生的大圆满。

  第二天一早,两人带着绵绵爱意,起床梳洗,新妇需要给母亲敬茶。

  梳好长发,涂上脂膏,赵士街拿着细笔,为妻子描眉。

  然后,他突然想起一事。

  “敏儿,为夫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赵士街眉眼里带着爱意,将一个精致的楠木盒子拿出,期待而忐忑地递给她。

  姚金敏带着期盼,打开匣子,顿时一惊。

  匣子里摆着一叠厚厚的契书,每张都是地契,还是汴京城外的地契。

  这些地皮有多贵重,姚金敏当然知道,一时头晕目眩,眼里的都仿佛冒出了光。

  “这、这些,都是给我的么?”姚金敏深吸了一口气,强行维持住镇定。

  “自然是你的,”赵士街语气里带上自豪,“有了这些田宅给你傍身,将来,你想要什么的首饰布料,都可以随便买。”

  “夫君你……”姚金敏感动的热泪盈眶,拿着田契就抱住了相公,语音里带上了呜咽。

  得夫如此,她此生何求。

  一番感动后,姚金敏实在没按捺住,拿着田契一张张翻看,但翻到一半时,却觉得不对。

  这剩下的,不是田宅地契了,而是各种契书,是修筑园子的契书,各种料材的单子,那些数额有些高了,高到让姚金敏一时心打鼓。

  “夫君,你、”姚金敏有些困难地问道,“这些钱,是哪里来的啊?”

  她知道婆母算是有钱,可是这些数,换成他是婆母,肯定也是舍不得的,而且这么大的园子,修在京城附近,真的不怕违制么?

  这是大事,看时辰还早,赵士街于是趁此机会,将七弟拉他做生意的事情,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这大起大落太刺激了,姚金敏一时头晕目眩,拿着老公的那些借据契约,一个个翻看,顿时觉得呼吸都顺不过来了。

  恨不得冲上去捏住夫君的领子摇晃,让他退钱。

  但强大适应力,让她生生忍住了:“夫君,那,那这园子要是亏了,如何是好?”

  天啊地啊,她就是一个长这么大手头钱财从没超过两贯钱的小姑娘啊,为什么才嫁过来,夫君就告诉她已经欠了几十万贯,这是要吓死她吗??

  赵士街忍不住笑道:“不会亏的,如今我广借宗室,前些天有个族兄问我会不会亏,我便告诉他,这只是缺钱而已,只要再拉些亲友进来,就能把这东西建好,到时日进斗金,绝不在话下,就算亏了,也只是要晚些还他钱财罢了。”

  “那、那他,他怎么说?”姚金敏问道。

  “他听了,决定再去找些宗室,免我匮乏。”赵士街大笑道,“好了,走吧,敏儿,母亲还在等着我们去敬茶呢。”

  姚金敏抹着眼泪说好。

  “敏儿,你怎么哭了?”

  姚金敏咬牙道:“我在想、我能嫁给你,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赵士街感动地低下头:“我亦如是。”

  于是新郎带着新妇去拜见了婆母,很快,种氏带着笑意,接了对方的茶,又将自己的镯子做了礼物,便握着媳妇的手,感慨道:“敏儿你既然已经嫁了士街,便要打理家业,正好,士街那园子,从今日起,便给你做主了!”

  姚金敏低下头:“谢母亲!”

  好吧,她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婆母那么着急娶她入门了。

  赵士街,你这傻子!

  看我回去怎么和你算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