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道之外 第九十二章 箱子中的女人

《神道之外》第九十二章 箱子中的女人

作者:雨林慕 字数:1885 书籍:神道之外

  [[秦纮见到冲天狼烟之时,朱厚照和徐溥一行已到了山东布政司管辖的地界内。

  此时,朱厚照骑着那匹黑马,跟在徐溥的马车的一旁,沿官道缓缓向东行进着。

  “先生,适才急行了一段路,如今身体可有不适?”朱厚照侧头望向马车的车厢。

  “昭之,无须担心,除了马车颠簸外,老夫并无任何不适。”车厢内传出徐溥的声音,平淡之极。

  朱厚照听得暗暗摇了摇头,本来他是怀着游玩的心情出京,并无急行的打算。

  但徐溥不知是思乡情切,还是猜知他有更重要差事要办,竟然每日催促急行。

  刚开始,朱厚照还出言劝阻,说他已上年纪,理应缓缓行进,但徐溥坚持急行,说自己虽有目疾,但身体吃得消。

  这般急行,两三日后,见徐溥仍然没有半分的颓废之状,朱厚照不再劝阻,只每隔一些时日,便问问他身体有无不适。

  事实上,由京城至江南,还是走水路比较舒适,但徐溥非要选择陆路不可,朱厚照也只好陪同。

  自从那日离京追上徐溥车队之后,朱厚照便一直与他同行。

  相伴的数日里,朱厚照向徐溥道了部分出京的因由,如感其教导之恩,特请旨护送他回宜兴,沿路既可增长见闻,亦能体察民情之类。

  当然他前往整饬两淮盐政是隐而不提。

  对朱厚照这个匪夷所思的“请旨护送自己回乡”,徐溥是听了就算,又怎可能当真。

  无论弘治皇帝多“纵容”,也不可能让东宫太子专程护送一名致仕臣子回乡的,那怕这臣子曾经是大明的内阁首辅。

  这都只是个幌子而已,朱厚照必另有要紧之事,活了数十年的徐溥又怎可能会想不到,不过他虽看破,但不说破。

  “先生,四座牌楼已快到,德州的安德马驿亦不远矣。”朱厚照望了望前方,又道。

  只见前方十数丈之外,是一个十字路口,每个路口均竖立着一座翘檐飞角的牌楼,每座牌楼为四柱三门的结构。

  若从上方俯瞰,四座牌楼几乎围成了个正方形。

  “昭之,一会你可要好好看看,每座牌楼的题额都不同。北为‘北拱京畿’、南为‘南接藩省’、东为‘东连齐鲁’、西为‘西通漕运’。”

  徐溥的声音传来,他仿似对四座牌楼甚为熟悉。

  过得一会,车队缓缓经过那十字路口,朱厚照张望了片刻,再道:“先生所言,果真只字不差。这四座牌楼可比京城的那几座木牌楼要气派得多。”

  徐溥听得轻笑一声。

  穿过牌楼后,安德马驿已近在眼前了。

  何文鼎和刘瑾等人已在前方下马等候。他们之前,是一座以两根大石柱支撑而起的高大牌坊,横额自右而左为“东藩第一楼”。

  这牌坊后即为驿门,驿门上题着“安德马驿”四字,金光闪闪,好不夺目。

  朱厚照虽隐藏身份,但“因公出差”,而徐溥是恩准致仕,皆有皇命在身。

  既然有凭证,自就能进驻这安德马驿,享受免费食宿。

  ---

  “昭之,是否已安排妥当?今日仍随老夫到外面转转?”

  朱厚照在安德马驿的某间房内,刚抿了数口茶,前后也只不过一刻钟左右,紧闭的房门之外经已响起一道呼唤声。

  沿途敢这般称呼他的,就只有徐溥了。

  正在为朱厚照腾挪着各种物什的刘瑾,听得顿时皱了眉头,口中嘟囔着:“徐先生真好精力。”

  与他一起腾挪物什的何文鼎听得,手中顿了顿,轻笑了声:“瑾爷,你羡慕呢?”

  未待刘瑾回应,朱厚照已示意他们噤声,随即,朝着门外朗声应道:“先生,稍等片刻,学生马上就来。”

  “好……”门外再次传来徐溥的声音。

  “回来再弄这些物什,走吧。”朱厚照朝刘瑾和何文鼎扬了扬手。

  徐溥确实如刘瑾所说的,精力旺盛得很,每到一地,几乎都是刚安顿下来,就要出去“转悠”一番,还不忘拉上朱厚照。

  你朱厚照不是说要增长见闻和体察民情嘛,徐溥似乎牢牢记住了。

  不过,朱厚照却乐此不疲,出去“转悠”正中他下怀,就算没有徐溥的叫唤,他也不会老老实实待在驿馆里。

  徐溥是郑管事相伴,朱厚照除了让何文鼎和刘瑾跟在身边,那些护卫亦已暗中遣了出去。

  一行人刚刚走出驿馆大门,徐溥就已说起德州的一些典故来。

  “靖难之役,时年仍为燕王的太宗文皇帝,亲率士卒进攻德州,连破十二城,占据了德州粮仓,缴获百余万石粮食,随之实力大增。”

  刘瑾顿时“啊”地惊叹了声:“连破十二城?太宗文皇帝真威武。”

  徐溥对他的插话,也不以为意,又道:“所谓的‘十二城’,是在德州城北、运河以东修建的十二道防城堡垒。虽然绵延十余里,但因修建时日仓促,仅能掘土而筑,防御之效甚微。”

  徐溥每到一地,似乎对当地之事都有所了解,总能讲解一番。

  听着徐溥仿如后世“导游”的解说,朱厚照没有拒绝的意思,反而听得相当投入。

  就这样,他们一边走走,一边说说。

  当然基本是徐溥在说,朱厚照、何文鼎和刘瑾等人在听。

  突然,刘瑾“噫”了声,手指着北边道:“少爷,快看,那里好多人。”

  何文鼎也随即道:“但那里好像是城门所在,难道他们要排队进城么?”

  未待朱厚照回应,徐溥已经说道:“德州城只是一座守卫之城,只驻扎官军和贮粮之用,城内并无生民之居所,怎会有人排队进城?”

  朱厚照沿着刘瑾手指方向望了望,略一沉吟,就将何文鼎招至身旁,吩咐道:“小鼎,你和小瑾速去查探一二。记住切莫滋扰生民。”

  何文鼎和刘瑾随即躬身领命而去。

  过了约莫一刻钟,两人才折返而回。

  何文鼎先一步来到朱厚照跟前:“少爷,他们不是排队进城。据排队的生民说,是德州城的知州和守备下令赈灾,才聚拢了这么多人。”

  跟随而到的刘瑾插话道:“少爷,如今在城门的护城河边,架起了两口大铁锅,正熬煮着稀粥。”

  “赈灾?”站于朱厚照旁边的徐溥听得有些愕然,他似未料到会是这般。

  “上月德州这里也发生了水灾,很多生民难以维持生计。”刘瑾又说道。

  朱厚照缓缓皱起了眉头,上月南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等处确曾受水灾肆虐,生民受害亦不轻,虽然各司奏请进行了赈恤,但部分生民流离失所是不可避免的。

  德州城的赈灾之举,不失为安民的措施之一,若生民能勉强果腹,其心亦能安稳不少。

  不过,自离京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地方仍在赈灾。

  朱厚照暗叹一声,心情略有些沉重,又瞄了瞄那些排队的生民,这才发现他们几乎人人都拿着类似碗状的物什。

  稍顷,他双手突然化掌互击了下,口中更轻嚷一声:“不对。”

  “少爷,什么不对?”何文鼎见他突然开口,还一副神情严肃的模样,随即问道。

  朱厚照没有回应,只冲他摆了摆手,双眼仍注视着那些排队之人。

  何文鼎和刘瑾面面相觑,徐溥听得动静,也问道:“昭之,发生何事?”

  朱厚照吁了一口气,转头过来道:“先生、小鼎、小瑾,有没有觉得排队的生民有些不对劲?”

  “少爷,他们排队有什么不对劲?不都拿着碗,等派稀粥吗?”刘瑾笑了笑。

  “是啊,那里还有好几名官差在巡逻,排队的也守规矩,哪有什么不对劲?”何文鼎也道。

  徐溥有目疾,看不远,自然没法回应朱厚照之问。

  站在徐溥身边的郑管事,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对劲。

  朱厚照没有解释,沉吟了片刻,随即招手又将何文鼎和刘瑾叫到跟前。

  须臾,他又将两人拉到一旁,将嘴巴凑到他们耳边,压低声音如此这般地交待着。

  何文鼎和刘瑾两人听得,脸色同时变了数变。

  过了片刻,朱厚照道:“听清楚了没有?”

  刘瑾马上苦起了脸:“少爷,真的要这般做么?小的肯定会被人打死的。”

  何文鼎虽然没有苦着脸,但似乎有些迟疑:“少爷,这样会天怒人怨的吧?”

  徐溥和郑管事根本就没听到他们三人之前说了什么,只愣愣地望了过来。

  朱厚照“嘿”的一声:“两个没用的胆小鬼,看来,只能本少爷出手了。”

  说着,他迈起右脚,作势就要往那德州城门方向走去。

  何文鼎和刘瑾见状,随即一人拉住他手,一人挡在他面前,齐齐陪着笑道。

  “少爷,就这点小事,那能你出手呢。”

  “若劳烦少爷出手,小的,哪还有脸面活下去?”

  朱厚照又怎可能自己动手,这只不过作个样子而已,见得两人拉住自己,当然随即就收回了脚步,笑道:“既是小事,还要本少爷啰嗦那么久?”

  何文鼎和刘瑾讪讪一笑。

  “待会见势头不对,立马跑回来。记住,有多快跑多快,”朱厚照嘴角一翘,又道,“不过,就算被逮住,也没什么好怕的。”

  何文鼎和刘瑾用力点了点头,未几,两人对望了一眼,咬了咬牙,视死如归般往那德州城门方向跑去。

  何文鼎居前,刘瑾在后,两人相隔约莫四五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