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幅画:唐李思训的山水,与元管道升的呈竹。每一幅字画,都是艺林瑰宝。
而陈列的古铜器、玉器、陶瓷,皆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令他目眩神移,张口结舌。
“我的天!这是什么地方?”他骇然自语。
东厢门虚掩,可看到灯光,一时好奇,他推门张望。
又是一间奇花吐艳的花厅,比大厅更令人目眩。
他看到一张琴台,台后放着织锦蒲团。金猊炉并未燃香。可惜,绣幔覆盖着琴,他未能看到琴的庐山真面目,猜想琴必是神品。花架上,挂了箫囊,可从箫上的玉饰估料囊内的箫,决不是凡品。
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香花供奉神台上,中间的神位牌上刻着:“西河。池氏历代祖先神位。”
身后传来脚步声,他赶忙转身笑道:“抱歉,恕我好奇。”
宗姑娘以雕花木盆捧着一杯芬芳的香茗,笑道:“蜗居杂乱无章,印爷幸勿见笑。”
他耸耸肩,苦笑道:“这里是天堂,我这凡夫俗子不配在此亵渎仙居。”
“印爷见笑了。请用茶。”
“谢谢。”他接过茶,落坐又道:“令祖呢?”
“他老人家不在,可能是到松月亭与徐爷爷下棋去了,也可能是到石龙山狮子崖找李伯父聊天去啦!”
“这……”
“松月亭在山上,约有四五里。石龙山距此也有六里路。”
“那……这里只有你一人在家?”
“是的。你请坐,我下厨替你弄些吃食。”宗姑娘笑盈盈地说。
“令祖何时可返?”
“不知道,老人家下棋,一盘棋可能下十天半月。”姑娘一面说,一面入内去了。
他有点坐立不安,屋中全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只有一位姑娘在家。而且,孤男寡女,真有点不便。他想走,但一是放心不下,一是腹中确是难受。
不久,姑娘出来叫:“印爷,请至饭厅进食。”
“谢谢。”他不安地答。
饭厅也布置得幽雅脱俗,桌上点起尺长的巨烛。三菜一汤,香喷喷令他口水直流。一盆饭,一壶酒。细瓷小碗玉竹筷,无一不精。
姑娘站在一旁,笑道:“印爷请便,不必客气,粗茶淡饭,休怪慢客。”
“谢谢,谢谢。”他期期艾艾地说。
坐下,姑娘拈起了酒壶。他赶忙说:“姑娘,我自己来。走了这许多路,你歇息去吧。”
“那么,告退。”姑娘欠身答,袅袅娜娜地走了。
他狼吞虎咽地将酒菜肴一扫而光,大有猪八戒吃人参果的味道。似乎这一生中,Qī.shū.ωǎng.他第一次吃到这么可口的美食,惬意极了。
刚食毕,姑娘轻盈地入室,奉上一套青布衣裤,一双鞋袜,说:“这是家父的衣物,印爷的身材雄壮,也许紧些,但勉可将就。”
“谢谢,谢谢。”他只能说这简单的话。
“在厅后有座大水池,水稍凉,但印爷受得了,请自去洗。贱妾厅中相候。”
“姑娘请歇息,这里小可照顾。”
“此非待客之道,印爷不必客气了。”
洗漱毕,他回到大厅,宗姑娘已沏茶相候。
她已更换了衫裙,一头秀发披肩,长可及腰,光可鉴人,青夹衫,布裙迤地。灯光下,几疑是画中人。
他竟不敢与姑娘的目光接触,一再称谢。
姑娘无邪地打量着他,微笑着说:“印爷,屋中的布置,皆出于家祖慈的规划。”
“令祖慈神仙中人,自然有些手笔。当然,姑娘更是兰心惠质,即使是最善挑剔的人,至此也哑口无言。”
“印爷夸奖了。”
“小可由衷之言。”
“印爷对书画,不知有何所好?”
“我?见笑方家,草师法王羲之,楷宗柳公权。”
“世以颜体是尚,颜筋柳骨,书法之宗。据说,宗柳体的人,方正不阿,拘谨固执,是真是假?”
他大笑,说:“以书法相人,不无道理,但并不可靠。据说,宋代大奸秦桧,也写得一手好字。颜鲁公的字珠圆玉润,但死事之烈举世同钦。”
“你呢?”姑娘笑问。
“笑傲江湖,能屈能伸。姑娘,我这种人,字的好坏,根本无关宏旨。”
“画又如何?”
“小有涉猎,尚未入门。”
姑娘指着李思训的画问:“李将军的画如何?”
“大李将军北宗之祖,笔格遒劲,山水号称绝笔,自然没话说。”
“但你的口气,似乎若有憾焉。”
他笑笑,说:“不怕你见笑,小可认为他的画可称之为工笔画,似带匠心。在我这种心浮气躁的人看来,大有格格不入的感觉,小可认为其中似乎缺乏灵性。”
“那你……”
“见仁见智,各有所好,我宁可欣赏泼墨。”
“泼墨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哪!”
“是的,但我认为其豪放奔腾之势,极为迷人。”
“泼墨有哪些名家?”姑娘追问。
“泼墨始于唐代王洽,擅其艺者有米元章,高房山;尤以米元章功力不同凡响。”
“米芾号称草书之精,难怪他善泼墨。你草书尚王羲之,泼墨定然也炉火纯青了。”姑娘喜孜孜地说。
“我喜欢看,不会画。”他品着香茗说。
“印爷惜墨如金,是么?”
“姑娘请勿误会……”
“书房在后轩,请。”姑娘含笑裣衽说。她会作怪,不由右粯不入彀。
“小可怎敢献丑……”
“印爷,请。”
他推不掉,只好笑道:“姑娘强人所难,小可的书画不堪入目……”
“印爷如果真认为泼墨难登大雅之堂,大可藏拙。”姑娘用上了激将法。
他上当了,豪笑道:“那是世俗的看法,姑娘别当真。请领路。”
好美的书轩,右粯踏入室中,便被四壁的书画与橱中琳琅满目的书卷迷住了。
姑娘一阵好忙,点起明晃晃的四枝巨烛,燃起三足鼎的檀香片,铺上上好的宣纸,文房四宝齐备。
他忘了疲劳、忘了杀伐、仇恨、灵台一片清明,先洗手,润笔。将镇纸向上一推,虎目中神光闪闪。
笔一下,他像是换了一个人,不再是闯荡江湖的流浪汉,不再是争强斗胜挥剑杀人的亡命,而是一个书房中的学子。
他运笔如飞,大胆地勾勒出一幅烟雨朦胧,波涛崩云裂石的夔门烟雨图。
姑娘在一旁磨墨,有时看呆了,墨供应不足,经他举目一瞥,立即羞赧地一笑,继续研磨。
画成,她在炉中加了两片檀香,低着螓首低声道:“印爷,此情此景,你想起什么典故?”
他不假思地说:“红袖添香夜读书……哎呀!我该死,抱歉,小可失言了。哦!见笑方家,画得不好,幸勿见笑。”
姑娘噗嗤一笑,说:“印爷真惜墨如金,没有款,没有识。……”
“这……”
“题嘛!”姑娘扭着小腰肢笑促。
他顺从地蘸墨落笔,题了一首五绝。落款是:冯翔右粯画并题。大明成化年月日。
姑娘好半天不说话,站在画前发呆。
他洗净手,笑道:“有污姑娘尊目,小可献丑。”
姑娘定下神,困惑地说:“印爷,字是龙飞凤舞,铁勒银勾宛若怒龙张爪,飞腾振鬣气势苍劲雄奇。画是力道千钧气象万千,大气磅礴……”
“姑娘挖苦人了,见笑见笑。”他客气地说。
“不,我说的是肺腑之言……”
他抢着说:“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
“我要表好挂在花厅内,明天爷爷将大吃一惊。”姑娘雀跃地说。
他摇头笑道:“小心令祖将它丢入炉中引火,姑娘,天色不早,快四更啦!请安顿。”
“哎呀!我真忘了,抱歉,我带你到客厢。”
“不必了。”
“你……”
“权借书轩一角安顿,可好?”
“这……”
“不瞒你说,我不放心你。”
“什么?”
“你一个人在家,万一有不肖之徒闯来,岂不糟了?”他正色说。
“你……”
“我在书房看看书,也算是守夜。”
“印爷,这……”
“书橱中琳琅满目,小可想借阅,令祖不会见怪吧?”他满怀希冀地问。
“印爷,明天你再看还来得及……”
“明天?明天我一大早就得走。”
“这……”
“姑娘请安歇吧,不然我可要走了。”
姑娘深情地注视着他,说:“好,我去替你取寝具来。”
他在屋四周巡视一圈,方闭了门户回到书房,秉烛观书,直至破晓时分,方感到倦意袭来。
他确是太倦了,伏在书案上沉沉入睡。
这一觉睡得好香甜,一阵鸟语花香,终于把他好梦惊醒,睁眼一看,明亮的光透窗而入。
“哎呀!日上三竿了。”他惊叫,一蹦而起。
接着,他又大吃一惊。他记得,昨晚宗姑娘送来寝具,衾枕铺在书案房的地板上,而他却是伏案入梦的,怎么这时却睡在被内?
他心中暗惊,显然有人在他睡熟时,将他安顿在临时铺设的地铺上,他却一无所知,未免太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