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雄问鼎 第二百章 赵高篡位遭天谴

《英雄问鼎》第二百章 赵高篡位遭天谴

作者:任淮浦 字数:3891 书籍:英雄问鼎

  阎乐和赵成在楼下等了一会儿,见上面没有了动静,就走上去察看,只见二人已经悬梁自尽,就让军士把二人的遗体放下来,然后赶回来向赵高报告。赵高听说二世已死,大喜过望,立即率领赵成、赵贵等一班同族心腹冲进咸阳宫,来到皇帝办公的地方,取了传国玉玺,佩戴在身上,然后召集百官上朝。百官听说丞相要上朝,都战战兢兢地来到朝堂上。赵高看着群臣,忽然大笑道:“二世皇帝无道至极,又享乐过度,罪有应得,他已经自杀谢罪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商议后事吧!”百官听了赵高的话,个个都惊得不知所措。赵高就让阎乐读了一篇早就写好的告文,大意是:

  以前始皇帝出巡,不幸病逝于沙丘行宫。先帝曾经遗诏要立长子扶苏承继大位,不料胡亥仰仗淫威,与李斯串通一气篡改了诏令,就改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即位后,又和李斯伪造遗诏,公然赐死扶苏,害死蒙恬。二世当了皇帝,既无才智又无德行,还残害宗室,诛杀大臣,把朝政搞得混乱不堪。后来又大兴土木,横征暴敛,才导致了山东之人纷纷造反。想想他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现在我秦国的地盘越来越小,而可恶的夷狄之辈,腥膻之徒却又大举犯边。国家在此危难存亡之际,赵丞相不得不站出来推行伊、吕之道斡旋天地,稳定局面。现在昏君已死,丞相就代表朝廷主持大局。

  告文刚读完,台下的群臣就放声大哭。赵高大怒,训斥群臣不许哭泣。有一人站出来愤怒地道:“贼臣赵高,你竟敢欺骗天下!本来是你威逼二世篡权夺位,又大行杀戮,排除异己,现在反说皇帝的不是。我今天要和你同归于尽!”说完就拿起笏板直扑赵高。赵高一看这个人原来是冯丞相府的长史耿忠,心中大怒,就喝令武士将耿忠推出去剁成肉泥。耿忠至死骂不绝口。赵高杀了耿忠,朝臣就吓得不敢再哭泣了。

  这时赵高的那帮心腹中,有一人就乘机道:“因为二世皇帝不懂治国之术,才导致六国之人造反,他们的目的也就是要除掉昏君。现在昏君死了,丞相应该主持大局,您这种伟大的德行简直可以和周武王相提并论啊!赵丞相既然有功于国家,现在又有传国玉玺,您何不顺天应人来继承秦国的帝位,担当万世的统帅啊?”群臣听说有人要劝赵高做皇帝,顿时一片哗然,顷刻之间大家就一哄而散,纷纷离去了。

  赵高见此,勃然大怒,就要派人强行把大家抓回来。赵贵急忙上前劝阻道:“丞相不可以。现在二世刚死,大臣们也一定想不通,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把他们逼急了,他们就会号召咸阳的民众反叛,况且还有那么多的虎贲卫士,若是他们联合起来和我们对着干,局面就不好控制了。”赵高听了赵贵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就没有强行抓捕大臣。

  赵成等人早就盼望着赵高做皇帝了,现在见群臣都已经散去了,就大声道:“请丞相早即大位!”族人也一齐附和道:“请丞相早即大位来满足百姓的愿望啊!”于是大家纷纷行大礼跪拜赵高,还一齐劝他称帝。赵高见机不可失,就欢喜道:“好好,多谢诸位的美意啦,只是我才鲜德微,恐怕不能胜任啊?”族人就异口同声道:“只是天命难违,请丞相不要推辞!”赵高一听这话,高兴极了,就顺水推舟道:“好好好,既然你们说天命难违,那我就答应了吧。”

  就在这时,早有人把二世的衮龙服、冕琉冠、玉带及秀云履全部用盘子端了上来。赵高就在朝堂之上,当着众人的面换上了皇帝的新装。等他穿戴好了,就迈着小碎步跑到了御阶前。忽然有人偷偷地窃笑起来。赵高立即反应了过来,他赶紧停下脚步。原来他平素伺候皇帝时都是趋步上殿,所以走惯了也就忘记了此时的身份,所以才出了洋相。赵高就一时窘得面红耳赤,只好用咳嗽来给自己解围,想把刚才失态的尴尬局面调整了一下。赵高这时就稳了稳神,才迈出了方正步,昂首挺胸地走上了金阶丹陛。

  赵高来到御座前,他没有直接去坐,而是先抬头仔细地端详金殿,又环顾四周,只见金殿确实是富丽堂皇,尤其是天子的宝座,更是金光灿灿。赵高没有想到他从一个奴仆一步步走来,今天竟然走到了天子的宝座前,这是多么不可思议,而眼前的这一切又是人世间最为尊贵、最为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他们为了这个位置争得天昏地暗。就是这么一个难得的位置,今天却突然摆在了我的眼前。赵高想到这里,眼前突然一黑,脑子里又“嗡”的一声,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头疼欲裂。这时正好台下又传来了“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这声音好像是来自地底下面,既沉闷又怪异,如同海啸一般,赵高就赶紧抬头观望,只见大殿的金顶旋转了起来,仿佛就要坍塌似的,那硕大无比的雕梁画栋也好像是正朝着他的头上砸了下来。赵高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转身跑下了丹陛,还差一点儿跌倒了。下面跪着的人看见赵高这般光景,个个大吃一惊,不知道赵高看见了什么,就一起抬头向金殿的天花板上望去。可是他们看了半天,却什么也看不见,就一齐问:“陛下,您怎么了?您看到什么了?”赵高只觉得头晕目眩,心跳加剧,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贵见赵高如此,就问:“陛下,您是不是看见什么啦?”赵高就把刚才的幻觉告诉了大家。赵贵这时就灵机一动,赶忙解释道:“陛下,这都是臣的错。今天是个大阴天,殿内光线阴暗,我们怎么忘了给您点灯了!”就急忙命宫人把所有灯台上的蜡烛都点亮。一会儿,蜡烛就亮了起来。赵贵等人又重新请丞相登基。

  赵高就拍了拍胸口,然后再次向天子的宝座走去。这一次,他很小心地来到了御座前。可是当他刚一落座,突然一股大风就从殿门口吹了进来,帐幔也随之而动。就在这时,有个宫人突然从外面惊慌失措地大叫:“陛下!陛下进来了!是陛下,是陛下啊!”

  所有听到这话的人都惊得失魂落魄,他们不知道宫人说的陛下是谁,就回头一齐向门口看去,只见一个宫人跑进来后,站在那里却一动不动了。赵平勃然大怒道:“陛下不是在上面坐着吗?你说的是什么话?”这个宫人就战战兢兢地道:“我刚才……我刚才看……看见二世皇帝走了进来,我也跟着走了进来,可是他……他怎么就不见了!”众人听了这话,都感到毛骨悚然,就一齐东张西望,人们都在寻找二世在什么地方。此时赵高也吓得魂飞魄散,就倏地起身,一个箭步冲下了丹陛,口中还不停地大叫:“胡亥小子,你在哪里?我不怕你!你出来吧!”可是他什么都看不见。赵平、赵安、赵攀三人此时无比恼怒,就一齐拔出了佩剑,指着宫人道:“你这个混账东西,叫你胡说!”三个人就一齐去杀刚才的那个宫人。赵贵就急忙劝阻道:“不可!不可!今天是陛下登基的喜日子,你们不能扫了陛下的兴啊!”三人这才住了手,就大声对宫人吼道:“滚!”宫人急忙就转身跑了出去。

  赵贵等人就再一次拥立赵高登基。赵高就再一次顺了顺气,稳定了一下情绪,就向御座走去。可是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忽然又是一阵大风吹进了大殿,左右的帐幔也都被掀了起来,一些帐幔竟然还将烛台上的蜡烛打翻了,就在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时候,赵高忽然又看见大殿的金顶又坍塌了下来,他就吓得赶紧离开了御座,却一个趔趄就栽倒在了地上,便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了。众人吓得瞠目结舌,都一起四处张望,仿佛都在寻找二世的鬼魂。过了一会儿,赵高突然不停地抽搐了起来,还能听到牙关在打颤。人们就紧张地朝着赵高看去,只见他的眼睛盯着天花板,好像看见了什么东西,就跟中了邪似的。

  赵贵就大着胆子急忙上前察看,大家也一齐呼救。过了老半天,赵高就慢慢地醒了过来,然后道:“我不知是什么原因,多次看见殿宇要坍塌下来,突然四周就像火烤一般,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了啊!你们有没有看到殿宇要倒塌?”大家就说没有看到。等到赵高完全清醒了,就再也不敢靠近皇帝的宝座了。赵高心想:这一定是上天不允许他做皇帝啊,为了给他自己解围,就突然放声大笑道:“我根本就不想做皇帝,只是想逗着你们开心罢了!今天的事情仅供一笑!”人们听了赵高的话,也不知是真是假,个个面面相觑。赵高道:“你们快扶我起来,我要做正经事啦。”赵贵等人就一起扶起赵高。赵高坐在丹陛上,这才感觉什么都正常了,就喃喃自语道:“我除昏君,就是为了匡扶正义,自己哪有非分之想啊?现在我要推举一位秦国的公子做皇帝,你们认为谁能当此大任啊?”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还想继续劝进。赵高就笑道:“我只想做个伊尹、周公,足矣!”说罢就让赵成再次召集百官上朝,再也不敢提做皇帝的事情了。

  这时,百官听说赵高不做皇帝,而是要另立别人做皇帝,这才勉强来上朝了。赵高见百官都来了,就高兴地说:“诸位,事情太突然,我都接受不了,何况你们啊?你们受惊了,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就请你们尽快选一位公子来做秦国的继承人吧?啊?……你们议议、议议,看立谁最为合适?”百官就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因为大家都知道皇族中的公子全都死了,哪还有什么继承人,这不是赵高胡说八道吗?赵高见大家都不发话,就嘿嘿地笑着说:“长安君的儿子——嬴子婴从小没有父亲,又久居深宫,规规矩矩,没有什么劣迹,此人可以继承大位啊!”群臣听说要立长安君的儿子——子婴做皇帝,就纷纷表示赞同。赵贵却不以为然,他顾虑重重地说:“丞相,子婴虽然幽居,可从来没有听说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啊?”赵高笑道:“秦国的宗室中,只有此人还在,论名分,他是始皇帝的亲侄子。侄儿继承叔、伯之位,古来有之啊!况且子婴早有贤名,百姓一定拥戴,储君之事就这么定啦!”百官就高兴地说:“好好!立子婴最好!立子婴最好!”

  赵贵却心有戚戚,私下里又对赵高道:“丞相,本来您做皇帝最为合适,既然您不做了,我却担心子婴年富力强,又不知他心里有何想法?一旦即位,不听您的话,那该怎么办?”赵高大笑,就用右手画着圈儿,然后狡黠地道:“关中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是想让他先稳住局面,今后他如果不顺从我意,我就把他……”赵高说着就用手比画了一个杀头的动作。然后又道:“他就是我手中的一枚棋子啊,嘿嘿!哈哈!”赵贵见赵高早就胸有成竹,这才会心地笑道:“丞相所虑甚是,所谋甚妙,我们都不如您啊!”

  这位子婴,就是长安君成蛟的儿子。自从他的父亲离开秦国后,子婴就在深宫里长大,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子婴自知宫中的险恶,平素非常自律,喜怒不形于色。他为了自保,从不和朝中的大臣交往。可是他天生就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他虽然对秦国的x政极为不满,对赵高也是极端的仇视,可是从未表现出不满的样子来。现在见赵高公然弑君,还要让他出来做皇帝,心里就暗暗地发誓:他一定要找个机会除掉赵高。他为了不让赵高看出他的真实想法,就装作是毫无主见、庸庸碌碌的样子。现在忽然听说赵高召见,知道机会来了,就领着心腹韩谈来见赵高。

  子婴来到宫门前时,见赵高已经带领着群臣一起迎接。子婴就装作是非常害怕的样子,他对赵高说的每句话都是唯唯诺诺,言听计从。赵高却心存芥蒂,为了降低子婴的权力,想控制他,就对群臣道:“秦国以前是个诸侯国,自从始皇帝统一天下才做了皇帝。现在六国已经复国,秦国的地盘也仅限于关中,所以秦国不应该再有什么皇帝,而是称以前的秦王才对。”群臣听了赵高的话,就一齐道:“丞相不能降级啊。”赵高就呵斥群臣道:“国家之事由我决定,你们只能服从!服从!懂吗?”群臣就只好忍气吞声地接受了。子婴这时就装作没有任何意见,完全听命于赵高的摆布。赵高也就对子婴没有了心理防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