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烟视媚行 第404回 爸妈

《烟视媚行》第404回 爸妈

作者:天难蓝 字数:1758 书籍:烟视媚行

  那张不久前刚被郑远帆和封舒文坐过的椅子, 又迎来了“座客”。

  新座客霍凌然目视前方、支着肘在长椅靠背,坐姿松散。

  老座客封舒文一脸探究地扭头看着身旁,发出了掉马以来的第N次惊叹:

  “你什么本事?”

  “这你都能看出来?”

  霍凌然转头回视, 也奇怪, 他们兄弟互换后, 封锐在学校的表现明明就是他自己, 从未有哪怕一刻“扮演”过自家弟弟, 封舒文又凭什么觉得别人看不出来。

  封舒文:“能看出来不对劲, 还能看出来谁是谁?”

  霍凌然淡定地和封舒文对视,封舒文反应了好一会儿,才从眼前这张面孔上看到了“学霸无敌”四个字。

  靠,这都行。

  封舒文顿时化身十万个小问号。

  “那我哥知道吗?”

  “他知道你知道我跟他互换了吗?”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最近?”

  “不会一开始就知道了吧。”

  等会儿——

  封舒文忽然想到霍凌然不久前那一系列反常的友善。

  “你知道那是我哥!”

  什么一起上选修、一起咖啡社值班、带早饭、辅导作业, 原来通通因为霍凌然知道那是封锐!

  封舒文:!!!

  他就说么,霍凌然对他哪儿会这么好。

  他还当霍凌然转性了, 原来究其原因在这儿!

  封舒文毛都炸起来了, 差点就要伸爪子挠人, 被霍凌然一个问题拍老实了。

  “你哥不知道今天的事吧?”

  封舒文:“……”

  霍凌然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故意来见郑远帆?”

  霍凌然:“你想做什么?”

  霍凌然:“用你哥的身份吊着他?”

  霍凌然:“再找机会‘打击报复’?”

  封舒文被一下戳穿, 站起来, 恢复了以前和霍凌然不合的刺儿头样:“那又怎么样?和你有什么关系?”

  封舒文问霍凌然:“你管得着?”

  霍凌然抬眼回视, 始终沉稳, 没有被激怒, 也没有冷脸, 等封舒文说完,口袋里摸出手机:“我是管不着,让你哥来管。”

  封舒文赶紧又老实了:“别跟他说!”

  霍凌然维持拿手机的姿势:“那现在我能管了?”

  封舒文切齿地衡量了一下霍凌然管和他哥管的差别,不得不妥协:“管,你管。”

  人都在这儿了, 不都已经在管了么!

  霍凌然是要管。

  因为封舒文想得太天真了,根本不可能按照他计划中那样“报复”到郑远帆。

  不提别的,这两人光心智和阅历就天差地别。

  刚刚忽然摸手的那一下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

  还打击报复?别回头才几天就被人拆骨头吃了。

  霍凌然看看封舒文,就像平时的封锐在看弟弟,心里明了,默默感慨,嘴里不拆穿,最后只剩一句:“早点回家吧。”

  封舒文:“?”

  怎么回事,怎么现在每次见霍凌然都是一股家长味儿。

  封舒文的语气依旧刺刺的:“我警告你啊,别以为跟我哥做了几天同学,你就自动在我这儿升辈分了。”

  霍凌然看看他,没呛没怼,说:“中午吃过了?”

  封舒文:“……”

  霍凌然:“走吧,找个餐厅。”

  封舒文:“?”

  “带你去吃饭,”霍凌然,“我也没吃,刚好一起。”

  封舒文:“……?”

  霍凌然:“想吃什么?”

  封舒文:“……………”

  你不对劲。

  而再多的不对劲,在大大咧咧的封舒文这里都不是事儿。

  吃饱喝足,同时发现霍凌然一直都在顺着他,封舒文身上的刺也收起来了。

  两人还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聊了会儿。

  在听说封锐还不知道霍凌然已经清楚真相的时候,封舒文啧道:“你也挺会装。”

  想了想,封舒文又纳闷:“不是,你装什么?没什么不好戳穿的吧。”

  不等霍凌然解释,封舒文恍然:“哦,你是怕说破了,我哥会觉得没面子?”

  毕竟以前好歹也是封老板么,现在成了封同学。

  当然不是这个原因。

  霍凌然说起别的:“今天的事,你也别跟你哥说。”

  封舒文转转眼珠子,开始谈判:“你不跟我哥说我见郑远帆要干嘛,我就不跟我哥说你已经知道了。”

  霍凌然:“嗯。”

  成交。

  霍凌然又道:“以后别见郑远帆了,你哥的事,不用你这么替他出头。”

  封舒文没吭声,也没应答,只是一想到刚刚被摸的那一下手,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已经不是想替谁出头这么简单了。

  是想打爆那姓郑的狗头。

  但他们谁都清楚,郑远帆不但没那么好打爆,还混得非常好。

  商界精英,新秀青年,手里还有被看好的地产金融项目。

  他早已是这辈人中年轻有为的代表,不仅追求者、追随者众多,育仁知道他的很多学生也都将他当做了偶像。

  但也有人不把他多当回事,对睿智的地产金融项目更是不怎么看好。

  这其中,便有活动小组的成员。

  这直接导致活动小组的成员间彻底割裂。

  辅导老师便将他们分成两组。

  一组支持睿智的养老项目,一组对这种模式持质疑态度。

  两组分开,各自讨论、各自做方案分析和PPT,最后再一起汇报,由校领导、老师、企业方的工作人员组成的评判席进行打分。

  分数更高的那一队,将会得到额外的个人、团队奖励。

  同时也鼓励两队相互展示,通过方案、PPT之外的东西来印证自己队的观点。

  这种竞争模式一开启,活动小组的气氛一下活跃了。

  另外一组在当周就邀请封锐他们组去某养老机构参观。

  负责这次机构参观的同学,正是那位之前和霍凌然呛过“更好服务更高价值”的男生。

  男生明显憋足了气,想通过这次参观,来证明自己没错。

  他确实做到了。

  因为去参观的那家养老机构无论资质还是经验都很丰厚,为老人提供的衣食住行无不精细妥帖,照顾老人的阿姨、保姆勤快和善,机构也在最大程度规范监督着工作人员的举止行为。

  男生雄赳赳、气昂昂,一边亲自带着活动小组的成员们参观,一边给大家介绍。

  无一不详细,无一处遗漏,连医护、医药、理疗,家人探望、快递接收、旧物修补、机构定期活动这些,都做了讲解。

  最后所有这一切,都落实在了男生和男生所在队的观点:好的养老服务,只有更高的价格才能提供。

  何况这样的养老机构只是中端以上,睿智那样的高端养老集合体,更是可遇不可求。

  封锐随口问了句:“这边一个月多少钱?”

  男生:“最低的就是双人间,八千。”

  霍凌然:“不止这个费用吧?”

  男生露出一个“现在你知道了?”的神色:“嗯,需要预存至少六十万。”

  姜澜心、褚航对视了一眼。

  封锐又道:“我们刚刚在前面楼参观,我看有些活动教室有钢琴,小提琴,还有写字的笔墨纸砚。”

  男生理所当然的语气:“这一天下来总不能只吃吃睡睡,当然也要有点活动。”

  封锐:“你没懂我的意思。”

  霍凌然:“是在说,在这里养老的,不少都是老一辈里有些身份的人。”

  比如退休的老教师、教授、医生……

  男生一顿,想了想,不解:“是啊。”那又怎么样。

  男生那组的其他人:“有什么问题?”

  问题?

  那可真是多了去了。

  姜澜心:“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难道不是‘养老’么。”

  褚航:“预存至少60万,月缴至少八千,退休金高的都不一定撑得住,得自己有钱,或者子女有钱,按照你们的意思,没钱这老还不养了?”

  另一组的成员们一愣,有人争辩:“你这是偷换概念,我们一直在说‘更好的服务更高的价格’,没钱当然也能养老,只是进不来这么好的机构。”

  “对啊,可以住家里啊,或者和子女一起住。”

  “有钱的还能再请个保姆,只是在机构这种服务更集中更专业而已。”

  封锐问他们:“更集中,更专业,更好,所以需要花更多的钱才能得到这样的服务?”

  “那当然了。”

  封锐心底轻叹,心说果然还都是孩子。

  行吧。

  封锐:“我也带你们参观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不是这些学生日常接触得到的,显得似乎有些隐秘。

  但其实根本不隐秘,因为涉及到的都是普通人的方方面面,还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名字——

  社区。

  封锐怕这群家境颇丰的新时代天之骄子不知道什么是社区,换了个词普及:“基层公务员你们知道吧?”

  众人:“……”废话。

  但他们确实不知道,社区竟然还管所辖片区的老人。

  封锐带他们去的,是一栋深藏在古城区老楼内的二层建筑。

  一进门,就见到一个穿着公益马甲的阿姨推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高龄老人。

  阿姨明显认识封舒文这张脸,也认识霍凌然,看到他们就惊讶:“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霍凌然去帮阿姨开楼梯旁的升降台,把轮椅上的老人推上升降台,护栏关好,按钮按下,升降台下落,阿姨从旁边的几阶楼梯走下去。

  边走边和霍凌然聊了几句,霍凌然再帮阿姨把老人从升降台上推出来。

  一众学生都觉得那升降台非常眼熟,这模式、这尺寸,不就和睿智集团那项目营销中心里的一个十几万的设备差不多么。

  差多了。

  封锐:“就几块铁板,再装一个升降动力,旁边围一圈护栏,几千块搞定。”

  众人:“……”

  往内,有着这个世界上并不独特的烟火气——

  大厅、走廊、房间。

  时不时有老人、护工、工作人员走过。

  工作人员和护工大多在忙碌。

  老人多在古稀、耄耋之年,满头白发、步履蹒跚。

  却各个神采奕奕、面貌抖擞。

  甚至还有就站在走廊上聊天的,两个老人一个讲不清楚,一个听不太见,一句话要说N遍,竟然也能畅通无阻的交流,还聊得特开心。

  还有老爷子拄着拐杖往外走,遇到霍凌然,老爷子问他怎么今天来了、没在上学,霍凌然问他是不是又去打牌。

  老爷子笑说:“不打了,打不动了,我就在门口晒晒太阳。”

  至于老人们休息的房间,也有的,但不多,也没有独卧,都是两人间、三人间,这里住的老人也不多,很多床铺都是空着的。

  有学生问封锐为什么。

  封锐道:“很多老人就住这附近,行动还便利的,就白天过来,吃吃饭、活动活动,或者旁边社区医院看个病拿点药,晚上回家睡。”

  “这也太随便了吧?”

  姜澜心哼道:“你以为养老是什么?找个地方,圈一块地,把人都围起来?”

  “那不就是没人管他们吗?”

  褚航:“你出来这么久了?你妈给你打过几个电话?你妈都不管儿子的吗?”

  学生们起初还有诸多疑惑,但随着深入了解,一方面惊讶这里的养老模式如此接地气且自在,一方面震惊于整个机构的运作。

  原来在这边的社区,工作人员会根据系统记录,每年统计70岁以上老人。

  行动便利、自理能力没问题,有家里人管的老人,社区不会插手,如果是独居的、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就会登门拜访,看给老人做一个怎样的安排。

  不仅如此,社区还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

  也会定期招募义工,社区工作人员也有必须完成的服务时间,里面常年工作的人员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才得以聘用的。

  在这里,衣食住行成本都不会太高,因为无论什么,都是社区进行集体采购。

  社区也会和外面的企业、辖区内的一些机构有良好的合作,部分费用会得到资助和支持。

  霍凌然总结:“非盈利性机构的低成本高质量运作。”

  学生们的世界观唰唰唰地更新着。

  原来还能这样!

  “那你怎么保证这里的服务?”之前那个男生还在呛,“如果要按摩理疗,怎么办?这里没有吧?”

  “我们和好几家二甲三甲医院有定期合作。”

  一个中年女人神色温婉地走了过来,笑着继续回答:“不但有理疗,还会定期给老人做身体检查,像老人不怎么注意的口腔、眼睛,我们现在每半年就做一次。”

  “今年我们单位还弄了一个APP,检查报告不但会给老人看,家里的亲属只要登录app,也能看到。”

  封锐:“陈主任。”

  霍凌然:“陈主任。”

  陈主任是这里的主要负责人,也是社区党群的副书记,没人比她更懂这边的运作和事务。

  封锐最早认识她,是因为要去社区给租户办理暂住证,霍凌然认识她,则是因为每年会定期过来做义工。

  有了陈主任的带领,一众学生自然可以了解得更透彻。

  最后,连之前和霍凌然呛声的男生都不得不承认,比起什么更高服务更高价值的私营机构,这里确实很适合老年人。

  因为机构做养老,本质还是为了赚钱,社区无所谓赚钱,只是在实实在在的做事。

  做事,把事情做好便可,不过分追求所谓的更好。

  因此方方面面都能顾及,社区又能发挥系统内单位的能量,惠及各处。

  比如对孤寡老人,社区帮忙填报申请后,只收取了非常少的费用。

  预收六十万?月缴八千?

  陈主任闻言笑道:“太贵了。这么贵,普通家庭怎么负担?”

  普通人也得养老。

  挂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相框前,没有跟着陈主任的封锐和霍凌然坐在侧门外的台阶上。

  封锐这才知道,霍凌然每学期放假都会过来做义工,已经持续了三四年。

  长期义工的嘉奖榜上,霍凌然的照片就挂在上面,是他十六时的样子,坚韧且稚嫩生涩。

  封锐坐在台阶上,心思飘荡地想:还做义工,简直优秀得过分。

  霍凌然忽然道:“我是跟着封锐才来这儿的。”

  “嗯?”封锐扭头。

  霍凌然笑笑,却不吭声了。

  封锐追问:“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

  霍凌然坐得比封锐矮几阶,长腿伸着,人后靠,胳膊支在台阶上。

  阳光直落而来,洒在男生年轻俊朗的面孔上。

  脸上有光,眼底也有。

  “我小时候其实不太知道人活着的意义。”

  他那时候时常会想,他妈都抛弃他了,他爸也不在了,奶奶那么穷困,为什么还要执意带着他,照顾他,颠簸流离。

  也放弃他,不好么。

  那样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所以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是为了吃尽这世界上的苦头吗?

  直到他遇到了封锐。

  他第一次遇到一个人,对他、对奶奶,对他们,那么的好。

  会上上下下帮他们搬行李,会故意少收房租、晚收租金,还给奶奶介绍工作,给他安排学校。

  还会时时刻刻身边揣着一个爱哭爱叫的小屁头,忙的时候顾不上,就给小屁头扔点糖,让他自己吃着玩儿,不忙的时候,把小屁头揽过来,擦擦脸、擦擦鼻涕,揉揉他的头。

  霍凌然第一次从一个人身上看到生命里那耀眼夺目的亮光,也是第一次从一个人身上感受到活着的希望和意义。

  从此之后,他都在拼命追赶那道光、那个人。

  而越是追赶,越是了解,那个人就越深刻地映照在他心底。

  来社区做义工,不过是他一次小小的追赶而已。

  因为最早的时候,封锐也在这里做过义工。

  虽然时间不久,好歹也上过义工光荣榜。

  封锐又为什么会来?

  因为最早的时候,封锐一个人照顾不了全家,外公外婆就是社区帮忙照顾的。

  社区除了必要的收费,也不可能要封锐的钱,封锐心怀感念,便过来做了一段时间的义工。

  做得太好,上了光荣榜。

  霍凌然手里有一张封锐年轻时的白底证件照,便是从那份光荣榜上抠下里的。

  他珍藏了照片,也把那份对封锐的追赶和心意,悄悄留在了心底。

  如今,他对封锐说:“我小时候其实不太知道人活着的意义。”

  “都是封锐教我的。”

  封锐:“……?”

  有吗?他怎么不记得他教过。

  ——

  汇报即将开始。

  小报告厅,活动组的组员们还在做最后的准备,封锐被郑远帆叫了出去。

  封锐也是没想到,他这边有正事,郑远帆一个为了正事来学校的人,不忙正事,竟然在跟他聊别的。

  “能问问吗。”

  不能。

  郑远帆:“你哥最近很忙?”

  封锐脚尖转开,郑远帆没想到这兄弟俩,一个电话不理他,一个当面不理他,一点不给面子。

  他直接伸手拉住封锐:“封舒文,我在问你。”

  封锐胳膊一抬,避开郑远帆的手,淡淡道:“请你注意,这里是学校。”

  郑远帆无语,这态度还真是……

  封锐已经走进了报告厅。

  回到报告厅台下的位子,霍凌然往门口扫了眼,问封锐:“说什么了?”

  没怎么。

  封锐:“他有病。”

  褚航一本正经,点头:“我也觉得,这人真的是个疯子,我问了我爸,我爸说他既不是搞地产的,也不是搞养老的,特么的是搞金融的。”

  姜澜心:“这年头实业都亏本,金融最赚钱。”

  褚航:“还能割韭菜。”

  封锐和霍凌然一起看过去,姜澜心也看着他:“你这个资本大户家的二代竟然有脸说出‘隔韭菜’这三个字?”

  褚航:“我谢谢你了!我家祖传做实业好吗?”

  很快,方案汇报开始。

  封锐他们是B组,另外一队是A组。

  A组汇报的大标题:论高端养老项目的可行性发展和困境。

  评委席坐着好几个睿智的人,讨论可行性就讨论可行性,什么叫困境?

  于是汇报还未开始,评委席上几个企业方的人脸色都变了。

  郑远帆的神色也凝滞了片刻,很快掩去,不动声色。

  A组开始了他们的汇报。

  汇报的前半段,围绕“高服务高价值”,汇报的后半段,聊到了高端养老的各种困局,比如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服务与价格无法匹配。

  负责汇报演讲的男生:“机构如何证明我掏三万,就能得到匹配三万的养老服务?而那个服务不是只值两万、一万、五千?一千?”

  更大的困境,还有盈利性机构如何确保可持续性。

  简单就是:如果机构倒闭了,机构里养老的那些人怎么办?

  问答环节,有个评委老师就这个问题,开玩笑地问A组的学生。

  “高端养老机构其实和私立高中很像,如果前者面临着持续问题,学校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

  A组同学皮了一下:“老师,没关系的,学校还有我们,到时候一个学生捐一点,学校就能往下开了。”

  又皮了一下,“实在不行,还有家委会和国际部撑着嘛。”

  台下台上老师学生欢声笑语,企业方神色不悦。

  一个同事悄悄对郑远帆道:“郑总,我们就是做高端养老的,这不是公然打我们脸么。”

  郑远帆不好多言,只能沉着气,继续听。

  轮到B组。

  好了么,B组的汇报标题是:附带金融概念的高端养老项目在市场上的不确定性。

  小标题:——项目是商品,养老不是。

  汇报人:霍凌然。

  和A组不同,这次霍凌然还未开口,就被郑远帆打断:“这种带着明显否定的观点,就是你们组这段时间的心得?”

  霍凌然不再否认,用了一句陈述,表达了他、他们小组的看法:“养老与项目的结合,可以是市场趋势,与金融的结合,绝对是人为灾害。”

  人为……灾害?

  全场哗然。

  郑远帆坐在评委席,目光冰冷地和看着台上。

  台上,霍凌然用遥控器打开了PPT第一页:地产金融与衍生类项目的雷区。

  郑远帆:“……”

  睿智的其他人:“……”

  封锐坐在台下,看着霍凌然,满眼欢喜与愉悦。

  他心底那个与他争辩的声音彻底消失了,只有他自己。

  看,霍凌然。

  他看着长大的弟弟,他的同学,他的同桌,他们班第一。

  他的……

  什么?

  封锐忽然笑了。

  他喜欢的男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