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那边的皇帝 第六百六十四章 袋鼠国,抵达

《山那边的皇帝》第六百六十四章 袋鼠国,抵达

作者:一尾山人 字数:986 书籍:山那边的皇帝

  朝宗不禁脸上一热,心中暗骂了一声,偏是你这小奴才记得清楚……

  但是他脸上却摆出一副正经的样子,道:“那要看是什么酒,烈酒宜大寒,淡酒宜小温,岂可一概而论,我还不比你懂?”

  那一种酒喝了,都是不宜泡冷水的。

  但是,兴儿知道相公发脾气的时候,就是他自己理亏的时候,所以笑笑地道:“相公!

  这水实在太凉了,奴才去给你弄点热的来吧!”

  “要提水还不快去,尽在罗嗦什么!”

  兴儿提起木桶正要去,朝宗又把他给喊住了:“等一下,你到布政司衙门去取什么信儿?”

  “喔!是老爷托人带来的信,还有四十两银子,是由驿站上交来的,是兵马司刘大人着人来通知的。”

  “就是一封信和银子,没什么别的了?”

  “没有了,喔!还有就是来人的口讯,他是归德送飞递来的,说是老爷叫我们立即回去。”

  “立即回去,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这儿还没放榜呢?”

  “这个来人可没说,不过老爷还有一封信,相公看了信不就知道了。”

  “废话!还不把信拿来。”

  “我看见相公衣冠不整,不敢拿出来,相公等洗过澡,穿好衣服再看吧!”

  原来侯老夫子课子颇严,尤重素行端正,长者若有函示,一定要衣冠端正才能拜读,以表端敬之意。

  朝宗倒是急不得了,只有等他把热水提了来,草草地洗了一下,穿好衣服,就在灯下拆开了父亲的信。

  父亲的信很简单,对他在金陵考试的文稿提出了批评,说是华而不实,若是遇上个注重实务的考官,即使勉强得中,也是放在后面的事了,这总算是读书不够澈底之故,好在还算年轻,还来得及再磨磨。

  这段批评使朝宗很不服气,三场出来,他自己十分得意,把稿子抄了一份,着人送回家中给老父过目,意在必中,想获得一份嘉奖的,那知道竟淋了一头冷水。

  再看下去倒还有,父亲对他在金陵交往的那些人都还满意,说复社诸人,都是气节凛然的君子,倒不妨多跟他们亲近一下。

  下面则是说到祖母病了,盼想孙见心切,亟思见一面,叫他接到信后,立即动身回里,不必等榜发了。

  祖母已八十高龄,风烛残年,最疼爱的就是朝宗这个孙儿,如果未能在榻前送终,恐将为终身之憾。

  这对朝宗的确是个打击,因为他对那位老奶奶也是敬爱异常,奶奶最疼他,奶奶病重了,他非常难过,真想立刻赶回去。可是,明天的约会呢?

  还好,最后一段上,无巧不巧的解决了他的难题。

  大前年父亲告休返里时,途经金陵,也正是这时候,母亲因为听说了清凉寺的观音菩萨灵,在佛前烧香许愿,后来因为路途遥远,没有去还愿,心中一直不安。这三年来家宅平安,都是菩萨保佑,故而叫他在庙期九月初三日,代表前去还愿,四十两银子中,二十两是捐给寺中的香油钱,二十两银子则是给他存在一个靠得住的朋友处,以备作吃份子之资。

  在举试时,贡院的考生们都有个不成文的规例,三五人也好,十数人也好,聚成一堆,在几家大的饭店、酒馆都登记好了,大小宴会都不先付帐,吃了就记上。等榜发之后,榜上有名的,则分摊付帐,名落孙山的就白沾光了。

  付钱的因为登榜之喜,自然乐于拿出这笔钱来,落榜的多少也算捞了几顿,这是很有意思的一项活动,也含有点人情味。

  只不过在邀份子的时候,必须略加选择,万一邀的人多,而只有一人上榜,这笔帐付起来,倒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侯老先生对儿子的文章评价虽不高,但是却没有失望,故而还是替他准备了,免得到发了榜,人却不在,人家以为他逃账了呢!

  最叫侯朝宗高兴的还是明天要他代为还愿的事,那样一来,香君的约会就可以实践了,否则拿了她一对金锭子,来个溜之大吉,若流传开去,侯朝宗这三个字就别想再在金陵立足了。

  兴儿见他捧着信发呆,忙问道:“相公!信上究竟说些什么?”

  “老夫人病了,要我早点回去,兴儿!你去把蔡老板请进来,同时也打点一下,后天一早我们就上路。”

  兴儿忙跑了出去。

  朝宗把思绪略为整理一下,然后等蔡老板来了,先把二十两出份的银子交给他道:“家祖意盼孙急归,我奉父谕要立即回去,也来不及辞行了,这是出份子的钱,设若中了,就请蔡老板代为支付一下,不够的也先请你垫上,我随后来了就奉还,若是不中,钱就放在你这里,反正我还要再来考的,那时再来取用好了。”

  一听说朝宗要走,蔡老板不无遗憾。

  因为朝宗住在这里时,他着实得了不少的实惠,他开设这家书坊的目的,固然不是纯为谋利,但是他也不想赔了本儿来接近那些斯文中人,因此像朝宗这样的客人,是最受欢迎的。

  可是,他也明白,侯朝宗是一条神龙,不可能久困在池中的,也不可能常住在他的店中的了。

  因此他不胜惋惜地道:“老夫人的身体是不会有什么大病的,念孙心切才是真的,公子回去探省一下,暂慰闻思之后,很快就回来的,这银子还是请公子带着吧!”

  “怎么,蔡老板以为我今科必定会落第吗?”

  朝宗知道他不是这个意思,却故意开玩笑他问了一声。

  果然使他大为着急地道:“不!不!公子误会了,连马五先生都把公子的文稿选列首篇,可见公子是必中的了,我是说公子回到家里不久,魁元的捷报也一定跟着到了,公子不得又要赶了来,会同榜、拜座师,那时再去清结这些应酬账也还来得及。”

  朝宗叹了口气,道:“场中莫论文,三场下来,我对自己这几篇倒是颇为中意。”

  “那还错得了,想老汉当年自己也曾参加过几场府考,只是文章憎命,一举难登而已,不过看了公子的文章后,就不怨天尤人了,我若有公子十分里一分的才情,现在不会开这个书坊了。”

  朝宗摇摇头:“你听我说下去,我接到家父的手谕上说,我的文章华而不实,徒重虚华而缺少骨子。”

  蔡老板笑道:“这老人家看文章自然是比人家要高一点,但是对公子,总不免要谦逊一点的。”

  “不!家父倒不是这种虚伪的君子,他说话一向很实在,我自己反省了一下,发现老人家的话也不无道理,我在实用的工夫上还欠缺,满腹的大道理,虽是安邦定国,成王成圣之道,但只是纸上说得冠冕堂皇,没有一点实际的办法。”

  “道理上说得明白就好,府试只为拔举,不是朝廷开科选士的京比,那才要讲究经世致用之学。公子也还年轻,只要明白了圣王之大道,尽可慢慢的磨练。”

  侯朝宗笑了笑道:“蔡老板,如果是你去衡文,我倒是有把握必中了,只可惜朝廷委派来的学政大员们本身是在做官,又未必能像你想得这么远,所以对今科中与不中,我倒是得失之心不那么浓了。”

  “马五先生法眼极高,他总不会看错吧!”

  “可是你也说过,被他选中在前面的人,经常也有不中的,也可见此公跟家父的看法是不谋而合呢!”

  蔡老板刚要开口。

  侯朝宗又说道:“反正我也不会就在这一科上定了行止,今科不中,来岁还是要再来的,所以银子留在这里,一切都借重了。”

  蔡老板见朝宗留下的是三十两银子,忙道:“侯公子,结算份例,也只要二十两就足够了,你这另外的十两?”

  “那是麻烦你的。”

  “侯公子,你别开这种玩笑了,小号能够请到几位名士相公来盘桓,已是莫大的面子,从没有收取费用的,你若是不嫌弃,赏小木头几钱碎银,已经使他笑得合不拢嘴了,那里要这么多。”

  侯朝宗笑了一笑,道:“蔡老板,难怪朋友们都叫你冲天炮,你的性子实在急,我的话还没说完呢,这块银子我是要麻烦你去置办一些东西的,因为家慈虔佛,大前年过金陵时,曾在清凉寺的菩萨面前许了愿,此愿一直没有还,明天又是佛会之期,所以要我去代为还愿。”

  “原来是这个用途的。”

  “家父虽然不那么虔敬,却不禁止家人们信佛。”

  “是!是!信佛礼佛是好事,因为神佛总是叫人行善祛恶,只要不迷信而走火入魔就好了。”

  “正是这话,所以家父为了赶时间,劳动军驿把信送到,也是体念家母为祖母请福祈寿的一片孝心。”

  “清凉庙期在留都虽不是一件大事,却是件盛事,很多人家早就在那儿搭好棚架,招待亲友了,这时候再去准备,恐怕太晚了。”

  “我倒不是要如此铺张,只要置办些香烛纸马,另外换些零钱,一路上散给那些乞儿化子。”

  “这也要不了许多。”

  “你置办了之后,留下一两给小木头,剩下的都算是庙里的香油钱吧,这件事我本来是不敢麻烦你的。”

  “那里!我是顺便,因为我每一年都要去应酬一下的,亲戚朋友、老主顾,很多在那儿架了棚子。”

  “正是为此,我才敢烦驾,而且散钱的事,也要麻烦小木头了,兴儿明天没空,他要整理行装,还要到各处去代我辞行,所以我今天先拜托了。”

  “那当然没问题,只是公子的行期太仓促了,老汉明日又不得暇,想给公子饯行都来不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