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那边的皇帝 第两百四十章 大汉银行,成立

《山那边的皇帝》第两百四十章 大汉银行,成立

作者:一尾山人 字数:1827 书籍:山那边的皇帝

  现在甘肃的老百姓都饿到吃树皮了,刘封不觉得对方可以撑到自己拿下东南各省,况且为了回复甘肃的生产,刘封还必须要将甘肃流散在各地的老百姓召回来,要不然甘肃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口参与生产。

  “甘肃沃土不少,放着不耕种太浪费了。”刘封抓起一把泥土,土地干了些,却黑得发亮。

  “是呀,微臣的老家在秦国的时候便是一片沃土,秦国若不是凭借着关中和陇西两处沃土,根本无法变法成功。”

  看到甘肃老家变成如今这幅模样,田嘉也是万分痛心,如果能够拯救甘肃,将这人间炼狱般的甘肃恢复成塞上江南,田嘉觉得自己百年之后也有脸面去见自己的先祖了。

  “不如借粮吧,陛下。”田嘉所言点醒刘封,他猛拍自己的额头,该死,自己竟然忘了还有这一招。

  “田老,你提醒朕了。”刘封经由田嘉提点,这才想起了后世国家要进行什么大项目又苦于没钱的时候,通常会发行国债来凑齐资金,这样一来,不仅顺利凑齐了钱财,老百姓也能获取一定的利润,简直一举两得。

  “朕打算成立一个部门,就称之为大汉银行,专门负责发行国债、储蓄和借贷。”

  这是刘封参考现代银行建立起来的部门,因为现在大家的钱都放在私人钱庄里面并且换成了银票,而这些存放的钱无法产生任何利息,又让私人可以拿着大家的钱去借贷,这样一来等着拿着别人的钱去挣钱。

  一切好处都让私人钱庄给挣了,从今日开始刘封要改变这一现状了,他要逐步取缔私人钱庄,建立统一的大汉银行来给大汉臣民提供存蓄钱财的地方,并且给予少量的利息。

  当然如果有人需要钱,大汉央行也可以评估他的还款能力之后给予他相应的贷款,这样一来,刘封便把私人钱庄的利润全部抢过来了,国家获得了好处,老百姓也获得了好处。

  “大汉银行?什么叫银行。什么叫国债?”后两个,田嘉还能略懂一些,但前面的他就彻底不懂了。

  见田嘉不明其理,于是刘封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田嘉,以及银行是做什么也告诉了田嘉。

  田嘉听完,长长地舒了口气,他老谋深算,自然看得出来,这可是一项极其恐怖的改革,如果成功了,大汉将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

  “陛下,这关系重大,此番改革需要用温水煮青蛙的姿态,慢慢来,以避免狗急跳墙呀。”

  刘封知道田嘉要说的是什么,他自然晓得这个道理,当年秦国变法,也是触及到既得益者的蛋糕,直到十几年之后,尚有反扑之力。

  现在大汉要动的蛋糕可不比秦国商鞅动的蛋糕小,反抗力道也绝对不会少的,因此刘封必须要慎重而为,要用文火慢慢炖煮,才能让那些反抗势力在温水当中缓慢失去力气。

  “朕明白,朕便要用此次借粮来开新河,传令下去,向百姓借粮,算作国债,年利息两分。”

  两分利息不高,但是百姓们将吃不完的粮草无论是卖掉还是放在家中都无法生产出更多的粮草,还不如买国债,到期之后,一百斤大米就能多领两斤,何乐而不为。

  当然用来买国债的大米绝对不是口粮,而是口粮剩下来的。

  “陛下圣明!”田嘉立即跪在地上,恭敬地给刘封行礼,他不晓得刘封为何会有这么多奇思妙想,并且往往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主意。

  想不通的他,也只能把原因归类为百姓真的是三生有幸遇到了一位好皇帝。

  于是刘封的命令很快传遍整个大汉,别说是大汉百姓们,即便是东南各省的百姓们也是心痒痒。

  唯独只有富商们心思阴沉,因为刘封的诏令里面除了百姓可以借给大汉银行粮食之外,还可以向大汉银行借粮。

  当然两者利息是不同的,百姓借给银行粮食一年两分利息,百姓向银行借粮食一年六分利息。

  这样算下来,即便是在五五分的情况下,大汉银行一年就可以赚取四分的利息。

  不过这让富商们感到了威胁,不管是六分利息还是一成利息,都比他们的好得多,要知道他们借粮食那是借十还十六呀,也就是说今年开春借给你一石种子,秋收的时候你就得还他一石半以上。

  如此高额的利息,也让许多老百姓根本不敢借粮。

  如今大汉不仅将土地国有化,还把土地分给了老百姓,原本富商们还打算出手,趁着老百姓粮食丰收,他们趁机压低粮价,来年再高价卖给老百姓,

  结果大汉银行的出现彻底击毁了他们的幻想。

  人家吃不完的粮食可以直接储蓄到大汉银行那里,不仅有人保管,还可以挣上两分粮食,这就让他们无机可趁了。

  但是诏令已经下来了,正所谓圣意不可违,除非你想造反,要不然圣旨你只能跪着接受。

  让富商们庆幸的是,银行只收粮食不收银两,他们许多开钱庄的,还是有利可图的。

  这让富商们躁动的心又安下来不少。

  这也是刘封改革最厉害的地方,温水煮青蛙,先动轻的部分,让老百姓都看到和享受到改革的好处时,自然就会有力量支持改革,到时候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他就可以依靠着这股支持改革的力量对抗这些既得益者。

  于是在刘封精心安排下,大汉内的老百姓许多都拿出了自己的余粮储蓄到了大汉银行那里,只等着明年拿到那两分收益。

  这一招彻底解决了甘肃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到时候,刘封便不需要开仓救济甘肃老百姓了,而是让他们去和大汉银行借粮,借来口粮和种子,辛苦一些,等到明年开春了再还粮便是了。

  当然刘封也给了优惠的政策,比如甘肃前三年不收任何的赋税。

  这简直就是一箭双雕,刘封并没有花一分钱去恢复甘肃的发展,反而还挣到了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