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总裁老公每天都想转正 555 这男人,真不愧是属狗的!

《总裁老公每天都想转正》555 这男人,真不愧是属狗的!

作者:唐大喜喜 字数:877 书籍:总裁老公每天都想转正

  天空飘起了雪。

  房如雪宣布下课转身走出教室,屋内就传来一片跺脚说话的声音。

  "房典织。"

  房如雪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叫自己,回头发现原来是施剑秋。施剑秋穿着蓝布棉袄,收拾得干净又整齐。

  "剑秋,你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吗?"房如雪的目光落在施剑秋手中的书册上。她教授的这个学堂中就数施剑秋最为求知若渴。

  施剑秋将书册恭恭敬敬双手奉给房如雪,道:“房典织,这本我已经抄完了。我……我能不能看看下册啊?"

  房如雪接过书册,笑道:“你随我回宿舍去拿下册。”"是,房典织。"施剑秋声音中的羞怯变成轻快,跟在房如雪的身后。

  黑瓦上落了薄薄一层的雪,院内的树木唯有松柏竹依然挂着绿叶,但松柏的针叶是历经风霜的苍翠,就像一名坚守沙场的宿将。

  竹叶则是看似鲜嫩实则略显干涩的黄绿,仿佛犹如身处绝境仍然倔强不屈的年轻人。

  一股冷香袭来,施剑秋轻嗅着鼻子,抬头看见远处一株枝干虬曲的老树,嫩黄色的梅花绽满了枝头。

  "好香啊!"施剑秋情不自禁地说道。

  两人转过厂房,施剑秋眼尖地看见一朵朵红色的花朵顶着薄雪悄然怒放,红花娇艳,叶片肥厚青翠。

  "这是什么花开得这么漂亮。"施剑秋好奇地赞道。"山茶花。"房如雪看了眼花坛内一株株盛开的花朵,解释道。

  房如雪开了宿舍门,将手中的书册放到架子上,换出一册书,又从架子上的木盒里抓了一把糖,将书和糖一起塞到施剑秋的怀里。

  施剑秋推辞不得,直接接下,连声道谢。

  房如雪让施剑秋坐在身边,侧过头问她:“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房如雪生得白皙明净,水蛇腰,削肩膀,眼睛里似乎总是沉淀着一粒哀愁,人温温柔柔不太爱笑,即使笑起来也是淡淡的,让人觉得不好接近。

  但施剑秋不怕她,她从小就对情感感知敏锐,知道房典织心性好,也乐意帮助人。施剑秋闻言,就说出自己看书时的疑惑。

  房如雪侧耳聆听

  ,——解答。

  施剑秋取出腰间挂的炭笔,又出口袋里掏出巴掌大的白纸册子,认真记下房如雪的讲解。房如雪说完,看见白纸上整齐的笔记,赞道:"你在读书上用了心思。"

  施剑秋闻言,挺了挺腰背,脸上热热的,没想到能得到房典织的夸赞,心中美得不知如何是好。

  "房典织将织造局中几千人管理得井井有条,又有才能又长得标致,阿娘她们说你是天上仙女托生的。"

  听到小女孩的童言稚语,房如雪哑然失笑。

  "前几天公主给我们讲了贞观名臣,提到房谋杜断。房典织和房相都姓房,又都有才华,房典织是房相的族人吗?"

  房如雪的笑意凝固在嘴边,整个人犹如被冰封的梅花。

  "午饭时间快过了,你赶紧回去吃饭吧。"房如雪没有回答,看了眼窗外道。

  施剑秋起身,给房如雪行礼,不好意思道:"叨扰房典织了。"

  刚才请教房典织时,施剑秋不知不觉忘了时间,自己不吃饭没关系,竟然打扰到了房典织,实在惭愧,

  "先别走。"房如雪想起了什么,从木架的下层取出一摞边角泛黄卷曲的白纸。

  "这是歙州商人送的,货仓进水污了白纸,这些纸张卖不上价,他们就送给织造局。你拿些回去用。"

  施剑秋欣喜若狂,再三朝房如雪行礼,喜道:"多谢房典织。"

  房如雪送施剑秋出门,外面依然飘着薄雪。雪花落在房如雪的额发上,立刻消融了。机杼声若有若无地传来。

  房如雪怔怔地看着外面,久久不能回神。

  下午,红药过来找房如雪,说是公主有请,一路上挤眉弄眼。

  房如雪沉着这性子没问,最后还是红药忍不住说了出来。

  "公主有意在苏州西部再建一个织造局,主要经营丝绸。”红药低声道:“公主让我叫你,想必是让你负责新建的织造局。"

  红药说着脸上露出羡慕的神色,碰了碰房如雪的手臂:"你怕是要升职哩。"

  房如雪回道:

  “不可能,公主担任司织,我是不可能升职了。典织缺了一人,怕要在你和青梅中产生呢。"

  红药叹了一口气道:"青梅的账算得比我清楚,我俩谁往上走,还未可知呢。"两人进了宅院中,停住交谈。石子路上的落叶被雪半盖,路有些湿滑。石子路尽头是一处连接活水的大水池,池上架着一座桥。池水不如春日碧得那么通透,一群颜色艳丽的锦鲤在里面游来游去。

  两人禀告后进了屋子,室内温暖如春,一股柑橘的暖香扑鼻而来,几案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支红梅,花绚如火,枝条遒劲。

  武婧儿正伏案处理公文,听见人来抬头,让两人先坐下。青梅也来了。房如雪和红药坐在青梅身边。

  武婧儿见人到齐了,说道:“我欲在苏州西部建立以纺织丝绸为主营业务的织造分局,娘娘已经答应。你们有谁愿意去分局的?"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房如雪的官职最高,她站出来道:“我们听娘娘和公主的吩咐。”

  武婧儿笑起来,道:“我这人你们也知道。你们有什么话就直接问,我不会怪你们。但藏着掖着,事后又委屈,那时我就不管了。"

  红药的眼睛咕噜一转,脆声道:"织造分局也归公主管吗?分局里有护卫吗?"

  武婧儿闻言,颔首:“归我管,我带着江南道织造使的差遣。分局的护卫就近从折冲府里调,首领先由这里的护卫充当。”

  红药点头,房如雪问道:"公主是江南道织造使,除了苏州,以后会不会在其他地方建织造局?"

  武婧儿闻言,心中赞道房如雪果然敏锐,她点点头。

  "苏州是我们经营惯的,离得也近,相当于提前练手。你们有谁愿意去?""我愿意。"三人齐声道。

  武婧儿露出笑容,道:"正好你们三人相辅相成,房如雪曾经负责建造织造局、红药培训员工,青梅管理财务。你们要互相学习,我希望将来你们都能独当一面。"

  "如雪性格稳重,心思敏锐,我是放心的。红药和青梅年龄小些,你要好带带她们。"

  ”是。”房如雪应下。

  武婧儿又道:“此事不急,等过完年

  开春再开始动工。你们三人这段时间要把手里的工作交接好。"

  房如雪问道:"公主,我手中的活要交给谁?"

  武婧儿今年回到织造局,见织造局一切运营良好,就继续让房如雪管着织造局的事务。"你推选一个人给我。"武婧儿直接道。

  房如雪闻言,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但立马敛起:“是,公主。”房如雪突然感到一种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内心暖洋洋的。

  建造织造局分局的事情就此定下。房如雪最后推荐了爽利外向的百合作为继承人。

  房如雪等三人走后,武婧儿用手敲着腰起身,舒展身体。

  云川端了一碗奶茶过来,道:"久住肩背僵直,公主要多出去走走。"

  武婧儿接过茶,喝了一口,奶味浓郁,茶香扑鼻,又喝了几口。

  “喝完就出去走。外面下雪了,今天咱们在亭子里吃锅子。人还是太少,我写信和娘娘再要几个人过来。”武婧儿道。

  云川:"外面冷,亭子里多放几个火炉。确实应该要人,织造局不缺织工,就缺读书识字的管理人才。"

  武婧儿要人的申请报告打到长安时,已经是第二年了。武媚娘爽快地又给武婧儿送来八个小宫女。

  这年初,武家发生了一件大事。武元爽死了。

  武元爽和武元庆兄弟待武媚娘母女刻薄,死就死了,荣国夫人和武媚娘都没有放在心上。她们放到心上的是周国公爵位的传承。

  武家如今是靠着媚娘飞黄腾达更进一步的,武士护追封周国公。他死了,这个爵位要传给儿子,但是武媚娘没提,朝中大臣也不愿意主动提。

  荣国夫人和武媚娘从来没打算将这个爵位给那俩兄弟,她们理想中的继承人是武顺的儿子贺兰敏之。

  如今武元爽一死,贺兰敏之继承周国公爵位的最大障碍就不存在了。武媚娘让贺兰敏之改姓武,过继为武士骥的嗣孙,然后继承周国公的爵位。

  贺兰敏之从应山县男一跃成为周国公,达到了人臣爵位的巅峰。

  贺兰敏之稍感安慰,自是颇高,以为武媚娘在外朝不可缺少自己时,却听到了一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

  武媚娘

  招来了武家诸侄,包括武元庆的儿子武三思,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武元忠的儿子武懿宗等几人。

  武懿宗今年二十六岁,武承嗣十八岁,武三思十七岁。

  贺兰敏之知道这个消息都惊呆了,武媚娘难道不怕武承嗣和武三思报复她吗?武媚娘对此表示玩得就是心跳,你们这些小辈的心跳。武媚娘用人不拘出身,这个不拘出身也包括不拘和她有仇。

  她用人的手段高超灵活,对于臣服她的,她既大方又信任,比如武婧儿母子;对于那些对她心怀不满但又不得不依附她的人,她又拉拢又敲打,比如贺兰敏之、武家诸侄;对于支持她的朝臣,即使有了过错也会替对方多方回圆,比如李义府和许敬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贺兰敏之因为母亲和妹妹的死对武媚娘心怀恨意,但武媚娘不在意。贺兰敏之的心思浅得她一眼就能看透,只要贺兰敏之能帮她做事就行。

  但武媚娘又不能由着他来,转手招来武家诸侄,借此告诫贺兰敏之收起小心思,要是惹怒她小心周国公的爵位不保。

  毕竟武承嗣和武三思才是武士骥的亲孙子,他们在法理上比贺兰敏之更适合继承周国公的爵位,特别是作为长子长孙的武承嗣。

  至于武承嗣和武三思两人,武媚娘没当回事儿,要是臣服她,武媚娘不介意用他们,要是对她心怀怨恨,那么武元庆武元爽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武媚娘现在的开局可比历史上好很多,有了一些靠谱的队友。

  这里面分量最重的是山东豪杰集团的李动和苏定方两系势力,尤其是苏定方一系,他的势力正在转交给秦梦年。

  弘农杨氏是武媚娘的外家,只要武媚娘在皇后位上一日,他们就会支持武媚娘。

  广州、潮州、泉州、杭州、明州、歙州等地的刺史经过种植占城稻一事和武媚娘搭上线,大多成为武媚娘一系。

  除此之外,还有武媚娘寄予厚望的安西都护府的库狄云珠,库狄云珠已经成了她的人,离裴行俭投靠她还会远吗?

  虽然这些势力要么在军队,要么在地方,目前对于垂帘听政的武媚娘看起来帮助不大,但是这些地方的人总有一天会调回中央的。

  武媚娘的野心在垂帘听政中一点一滴地逐渐变大。

  正当她以为这天下是她和雉奴一起

  共享的时候,李治有一天对她说,弘儿已经十六岁,该娶太子妃了。他像弘儿这么大年纪的时候已经娶了王妃。

  武媚娘这时蓦地明白,自己生的太子才是李治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而自己不过是李治退而求其次的“管家”和“助手”。

  武媚娘心思百转,以至于让李治看出端倪。

  "媚娘如此沮丧是何故,难道不想弘儿娶太子妃?"李治笑眯眯问道。

  武媚娘听了,嘴角泛起一丝涩意,嗔了李治一眼:“我们阴差阳错,最后能在一起,实乃天意,又有了弘儿这孩子。一眨眼,弘儿都要到了娶媳妇的年纪。我想着要给弘儿找个喜欢的娘子,陛下以为如何?"

  李治闻言,笑道:"媚娘说的是。媚娘你先挑几个,最后让弘儿决定。"

  武媚娘点头,将这事放在心里。她自然希望,这位太子妃出在自家派系,最好和她一条心。

  挑了许久,武媚娘选中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杨妙音。杨思俭是观德王杨雄的孙子,荣国夫人是杨雄弟弟杨达的女儿,算起来杨妙音要喊武媚娘姑母呢。

  武媚娘将人选给李治说了,李治看到小娘子的家世心道,倒也配得上太子。弘农杨氏世家大族,显赫非常,与李唐皇室多次互相通婚。至于武媚娘选人的小心思,李治没有在意,甚至是刻意为之。

  媚娘性子刚强,为将来儿子后院的安宁打算,李治将选人权利交给媚娘,希望能选一个媚娘满意的人来。

  当然,家世不能太差。李治对准太子妃杨妙音的家世非常满意。

  杨家女儿多妍丽,杨妙音自然不例外。她容貌殊丽,有倾国之色,更兼体态袅娜,性格温柔。太子偶然见过杨妙音后,悄然动了一颗少男心,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准太子妃杨妙音和贺兰敏之的妻子杨玉妍还是堂姐妹呢。肉眼可见,武家、杨家和李家三家将通过这次的联姻,关系更进一步。

  杨家得到旨意后欣喜若狂,这可是太子妃啊,未来的皇后。等太子李弘继位,他们杨家要青云直上。再等太子妃诞下小太孙,他们杨家至少还能再兴盛几十年哩。

  杨家、李治、太子李弘、杨妙音都对这场婚事充满了期待。

  武媚娘除开初开始的不自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慢慢从心里接受了

  。

  当初怀弘儿时武媚娘正处在困境,正是这个孩子的到来让她的筹谋一举成功,挣脱感业寺进入皇宫,人生境遇天翻地转。因此,她对长子弘儿的感情比其余的几个孩子更为深沉。

  接受之后,武媚娘开始期待弘儿成家立业为自己添几个孙子孙女来。她开心地张罗起儿子的婚事。

  李治见她兴致高涨,无奈地摇头,任由她把主办婚事的大臣折腾地死去活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