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宅了五年的我天下无敌 二百九十五章,特别爱好

《宅了五年的我天下无敌》二百九十五章,特别爱好

作者:凡事一柱香 字数:1814 书籍:宅了五年的我天下无敌

  登基大典由礼部筹备, 在坐上龙椅的人选已经确定了的情况下,礼部自然不可能在这个档口给怀王找麻烦,一个个都对登基大典的事情格外上心, 有的官员甚至把被子都拿到礼部去了, 一副要持久作战的架势。

  当然了,这些都和周长宁暂时没有多大关系,从青石镇到现在, 一大家子往往刚在一个地方落脚, 没过多久又得被迫搬走,现在好不容易能够长期在京城扎根下来了,自然该好生享受一番这难得的安宁清闲的生活。

  周长宁更是趁着授予他官职的圣旨还没有送来的这段日子,陪着一家人好好地将大半个京城逛了一遍, 还带着一大家子去郊外的小庄子上小住了几天。

  不过, 原先就在庄子上当差的人,他也并未更换,倒不是对怀王就百分百地放心了,只是眼下他们家还不属于官宦人家的行列,即便叫来牙行的人, 一时间也挑不到合适的人, 那还不如先保持现状呢。

  叫周老爷子和周大新三兄弟最为惊喜的就是那些田地了,周老爷子这辈子可以说就是靠着一亩一亩攒下来的土地,这才养活了一大家子人的, 对土地自然有执念。

  受他老人家的影响, 周大新三兄弟看到这连成一片的五十亩地,也是格外高兴, 甚至超过了一家子刚到京城落脚时的那种兴奋。

  不过, 即使再喜欢种地, 五十亩地的活儿可不是周家三兄弟就能干下来的,原先的主人是找了附近的佃农,周长宁让庄头去问了那些人,愿意继续租这块地的话,就得重新签订租契,此外,他便没有做任何变更了。

  倒不是周家指望着地租过日子,不肯让佃农轻松半分,只是,怀王赏赐下来的这一片土地,和其他官宦人家的土地是连着的,周长宁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有,贸然降低地租,把自家格外凸显出来,只会惹得旁人家不满。

  在还没有打听清楚附近都是哪几家的时候,在自家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周长宁是不会乱发善心的,也幸好,周老爷子等人可怜这些佃农归可怜,但也知道其中利害,并没有开口劝周长宁什么,因此,周家的地租便和旁人保持了一致,仍旧收的是四成。

  登基大典当天,皇宫附近早有守军戒严,当然了,普通百姓也不会大着胆子跑到皇宫周围去看热闹。

  周家人虽然同样关注着登基大典的进行情况,但是,他们更关心的,还是授予周长宁官职的圣旨什么时候下来。

  幸好,怀王登基之后也并未忘记周长宁以往的功劳,登基当天颁布诏令,减免赋税三年、大赦天下之后,没过几天,便对追随自己的功臣们进行了封赏,周长宁混在其中,名字是陌生了点儿,但是皇上给的不过是一个小官,也就没多少人注意了。

  是的,新皇授予周长宁的官职是在史阁著作局担任校书郎,乃正九品官职,虽然品阶不高,但任职要求却不低,大都是由及第进士中的佼佼者来担任的,只有极少数,才能避过科举考试、走其他渠道而得官。

  显然,为着周长宁的官职,新皇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周长宁虽然有才,到底年纪尚小,贸然将他拎到朝臣面前,只会引得群臣不满,就连他自己,任用这样一个少年,心理亦是有不小的负担,倒不如让他在这著作局多打磨沉淀几年。

  这也正巧符合周长宁的心意,他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尚且停留在极为浅显的层面上,即便现代学习到的许多知识让他在眼界上远远超出同时代的人,但是,知其然还要志其所以然,他想把更多的东西带到这个时代来,届时免不了要经受一层又一层的考校,否则,只怕经不起有些人的细问。

  若是现在一下子授予他一个正三品的官职,他无法胜任,也证明怀王这个上位者心太大了些,那么,周长宁只怕即刻就要考虑起和家人远遁出海的事情了。

  话说回来,这样一个“九品芝麻官”其中牵涉的弯弯绕绕,显然是周家人无法理解的,但是,他们清楚的是,自家长宁当官儿了,就算是九品小官,那也让他们老周家自此,从泥腿子一跃成为了所谓的官宦人家。

  这是阶层的跨越,因此,周家人的激动可想而知,周老太太难得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好菜,老爷子亦是让周大新去买了好酒,在饭桌上,和三个儿子喝了个痛快!

  周长宁嘴角噙着一抹笑意,在昏黄的烛光下,看着家人的激动兴奋,这是他从未体会过的温情时刻,也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为之奋斗的动力所在!

  家里的大小事情一一有了着落后,周长宁便去著作局任职了,显然,他的年龄让同僚们极为惊讶,即便是他名义上的顶头上司,在看到他稚嫩的面容、又问了他年纪之后,脸色也是变得古怪了起来。

  事实上,新皇可不是那等过河拆桥的人,对于帮着他荣登大位的功臣们,他自然是放在了心上的,更何况,因着功绩和年龄这两大特点,周长宁在一众功臣中也是极为特殊的那一个。

  所以,并非是随手给了个九品小官,就把人扔到一边去不管不问了,这著作局的“最高长官”著作郎可是得到了新皇特意的叮嘱,这才有了他今日对周长宁的问询。

  周长宁谈吐有物、进退得当,显然是暂时得到了这位陈大人的认可的,亲自将人带过去,安排了位置,又叮嘱了些细节,让一旁的同僚们不住地向着这个方向投来好奇的目光。

  谁能想到向来严肃沉稳的陈大人,竟然还有这般絮叨的一面呢?像个妇人家一般,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这位新来的同僚,是陈大人的子侄呢。

  事实上,陈大人也是看到周长宁,想到了自己家的儿子,两个孩子恰好年纪相仿,想着周长宁初来乍到,面上从容,指不定心里有多么忐忑不安呢,这才对他多关照了几分。

  周长宁自然感激这位上官的好意,对于同僚们打量般的目光,他回看过去,报以善意的一笑,这才开始看起陈大人方才交给他的、著作局里的一摞藏书来。

  他到底不是通过正经科考走上来的,依着新皇的意思,想必还得在这著作局待上好几年,既然如此,力求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周长宁,自然不会对自己目前的官职有所懈怠。

  正好,像这些科考会用到的名家典籍,恰恰也是他的短板所在,正好可以借着“工作时间”,拓宽一下自己的知识面,也让自己对这个时代以及之前时代的发展脉络有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本朝官员的俸禄和福利待遇都不低,据说是开国皇帝定下来的规矩,有了足够的银钱让官员们养家糊口之后,若是再出现贪官污吏,那可就不是朝廷不仁,而是为臣子的不义了。

  在周长宁了解到他这个“九品芝麻小官”能够领到的俸禄后,心里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尽管京城物价水平更高一些,但是他的俸禄,也足以维持一大家子的日常开支了。

  而且,这样一来,即便爹和二叔三叔他们暂时没有进项,一家人也不会有太大的生存压力。

  更何况,还有各个节日的节礼等福利待遇,可以说,这个“公务员”的岗位,对于来自现代的周长宁来说,依旧很香!

  作者有话说:

  前阵子生病了,十月底才刚刚出院,跟大家道个歉,没有写请假条,也说明一下,本书慢慢恢复更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