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断刀崖 第四百三十二章 身经百战

《断刀崖》第四百三十二章 身经百战

作者:苦修之人 字数:1813 书籍:断刀崖

  南薰门外。

  国子监前。

  林小乙熟练地将一封拜帖和一块银铤递了进去,看门的侍卫更是熟练地接过,笑着点头道:“小乙,回去等着吧,蔡监事归京后,会即刻通知你,他是最不刁难外州士子的,到时候你家公子就来办移籍!”

  林小乙嘴甜地道:“多谢章哥!”

  正常情况下,以狄进寄应开封府的情况,到开封府衙登记,拿个批条,再到国子监移个籍,后面就可以参加解试了。

  但制度永远是制度,真正实施起来,还是要看人。

  林小乙这几日常跑国子监,跟看门的侍卫混熟后,就从中打听了不少内幕,比如哪位博士最喜欢刁难人,尤其看不起某一路的学子,又比如官学里面,身份背景不一般的学子交往起来,往往还与背后大人的政治利益相参杂,是非极多。

  林小乙很清楚,狄进是根本不希望搅和到这种事情里面的,作为书童的他,自然也要为公子尽可能地避免这些麻烦。

  如今总算有了准信,等到国子监里面最淡泊的蔡监事省亲回归,就去他那里移籍,保证过程最短,是非最少。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当真绝妙!此等佳作,竟是个河东士子所作,实在惊奇!”

  “河东也想出进士么?呵!可惜了这《浣溪沙》啊!”

  正在这时,两位学子的交谈却让林小乙竖起了耳朵。

  公子所作的《浣溪沙》,他在并州时听多了士子的赞誉,也是深以为荣。

  所以这首词终于传到了京师,自是让林小乙心头一喜,却很快愤怒起来。

  因为那两名国子监学子对狄进的籍贯显然不以为然,甚至连带对整个河东路的士子,都有种瞧不起的感觉。

  他毕竟还年轻,心情糟糕地回到了家中,很快被狄进察觉出异样:“怎么了?”

  林小乙有些歉然,将听到的事情述说了一遍,低声道:“公子,俺不该如此恍惚的……”

  “家乡被瞧不起,是人都会愤怒,我也很不高兴,你的表现完全正常,何必自责呢?”

  狄进安慰道:“该感到羞愧的,是那些夸夸其谈的学子,河东路昔日挡的是辽人的兵锋,今后也将抵挡外敌的入侵,他们那群在后面坐享其成的,得意个什么劲?”

  他既然走科举之路,就不排斥与各地世子来一场文会,但整日吟诗作对,聚会喝酒,乃至流连青楼,美其名曰风雅的行为,是很不喜欢的,更别提现在还要夹杂着地域歧视。

  话说宋朝进士的地域分布,确实是南方占据绝大部分,北方进士本就少,能考中的基本还是山东之地,至于河东乃至陕西,那就很惨了,最夸张的时期,好多年才出一个独苗苗。

  后世研究时,有些人喜欢简单的用经济和文教,来作为进士多寡的依据,但那显然不对,比如福建路的进士数量,在宋代名列前茅,但是福建路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高,而河东路经济条件并不差,为何进士数量如此尴尬,有很大一方面,就是因为受兵戈影响。

  无论是面向辽国,还是西夏,并州都是北方重地,河东路也是首当其冲的战场之一,近来这些年算是难得的太平岁月了,后面就没多少安稳的,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北方人,能跟一心钻研学问的南方各路比么?

  当然,这种道理掰扯起来是没完的,狄进也懒得废话,听了国子监的议论,更坚定与他们划清界限的心思,然后倒是想念起了狄青来。

  自从客栈分别后,两人就没见过面,狄青如今应该已经不再是囚徒身份,而是正式进入京营,成为一名禁军了。

  这位是有志气有能力,并不需要别人扶着走,至于将来的帮衬,狄进自己先谋得高位,再说不迟。

  不过现在不相助,并不代表不往来,狄进还是挺喜欢这位待人处事不卑不亢的汉子的,等到林小乙下去休息,将雷九唤到面前:“我们之前在封丘客栈结识的狄青兄弟,如今入了京营,能否联系上他?”

  雷九毫不迟疑地道:“三日之内,定能寻到!”

  狄进眉头一扬,这速度不是慢,而是相当快了,看来雷家在京中禁军颇有几分能耐。

  这自然是好消息,江怀义死在雷濬之手后,雷家和如今勾当皇城司的江德明之间就没了缓和的可能,在这位皇城司的老大倒台前,双方都是紧密的盟友。

  狄进也没有什么藏着的必要:“寻到人后,给他送一份请帖,让他来家中作客。”

  雷九应道:“是!”

  请访问最新地址

  ……

  狄青来得出乎意料的快,仅仅过去两天,这位脸上刺了字的禁军,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就这般乐呵呵地登门:“哥哥!我来了!”

  狄进看着他的模样,都有些失笑:“你倒是不见外,今天我们吃长庆楼外送的美食,倒是用不着你的野味~”

  两人入座,雷澄很快也上座,刚刚练完刀,身上热气腾腾,狄青有些见猎心喜:“好气血!雷哥儿一身武艺,改明儿咱俩练练?”

  雷澄笑道:“成!我一个人练刀,正有些闷哩!”

  狄青愈发高兴,也不见外,自己拿来酒壶倒了一杯,摆出了敬酒的姿态:“干!”

  雷澄咧嘴:“干!”

  狄进还真想见识见识这两位交手时的场面,他是家传武学,狄青则是平民出身,未来纵横沙场的好武艺,显然是天赋异禀外加自己一日一日锤炼出来的,可以说更加不易,与这样的野路子切磋之后,更能取长补短,各有收获。

  不过人家刚来,总不能就拉去后院练武,狄进例行嘘寒问暖:“你刚入京营,感觉如何?”

  狄青笑道:“我若说好,那只是宽慰哥哥,这京营禁军嘛,与我在汾州所听的传闻,毫不夸张,有些还不及传闻!贼配军,贼配军,当真凄惨呐!”

  狄进其实不问也知道答案,但主要还是看一看这位的心态,此时见他语气并不低沉,脸上也有洒脱之色,放下心来:“置锥于囊,总有脱颖而出的一日,我期待那一日早早到来。”

  狄青文化水平还不高,大致听懂了这是说他以后的日子会变好,再度倒了一杯酒,诚心敬道:“还要多谢两位哥哥相助,也多谢雷九兄弟,才让我免于去过守陵的苦日子!干!”

  狄进眉头一扬:“守陵?是守卫永定陵的奉先军么?”

  狄青有些奇怪:“正是!哥哥还对各军的军号如此熟悉?”

  “不熟,只是听过守卫皇陵的禁军……”

  宋朝守陵的军队,起初是五百人的厢军,后来升为一千编制的禁军,军号奉先,不是怀念吕布,而是供奉先皇。

  还真是供奉,这些士兵除了打扫卫生外,每天早晚都要上供祭品,大致就是这些事。

  毫无疑问,这种禁军是没人愿意去的,宋朝士兵待遇本来就极差,其他军下的士兵还能外出做生意、造房屋、赚取些钱财补贴家用,奉先军的能干啥,在皇陵上大兴土木?

  雷澄也觉得那里没意思:“伱相貌堂堂,威风得很,他们怎的让你去守皇陵?”

  狄青哼了一声:“我们这等囚徒入京营的,都要被磨一磨,去永定陵待上一年,回来后可不就什么话都听了,半点不敢反抗呢!”

  狄进暗暗摇头,皇陵被用来当做下马威,也是无语,不过这件事倒让他留了心。

  毕竟如今官家赵祯的亲娘李顺容,就在那里守陵。

  与皇城司交锋的朱氏一案,李顺容是重中之重,她对于如今的清苦日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身边又是否已经有皇城司的人手磨刀霍霍,这些都需要人探查清楚,而禁军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狄青别看大大咧咧,却是马上有所察觉:“哥哥是不是有事?”

  狄进没想到对方如此敏锐,摇了摇头:“无事。”

  狄青却收敛笑意,正色道:“若是私密,哥哥不说,自是应当!若有风险,哥哥不说,那就是瞧不上我了!此前客栈凶杀,若不是哥哥挺身而出,破了那案子,我狄青说不定现在还陷在封丘大牢里……”

  狄进很清楚,就算没有自己,这位或许会进县衙挨一顿打,最终还是无事的,吴景犯下的这起案子,不是几个囚徒能担得下的,但狄青承他的情,倒也没错。

  而朱氏一案,风险确实大,收益却也高,操作得当,说不定能为将来,铸一座金身!

  眼前这位出身卑微,前程远大的军汉,恰恰需要那样的底气。

  既然因缘际会,狄进开口给予选择:“这件事牵扯极大,稍有不慎,便是杀身之祸,甚至累及家人,我不希望你只因义气,而仓促选择……”

  狄青神色确实严肃起来,却也毫不迟疑地道:“我与哥哥一见如故,更见识了哥哥的刑断之能和严谨之态,我愿助一臂之力,绝非孟浪!”

  狄进凝视着他,展颜一笑:“好!那你便是入伙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