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紫塞秋风 第四十一章 喋血死战

《紫塞秋风》第四十一章 喋血死战

作者:刺客的野望 字数:2709 书籍:紫塞秋风

  “一段颠沛之旅的开始?"听镜中仙人如此说,便有人好奇地嘀咕起来,“……这刘备前些年的经历难道还不够颠沛吗?"

  "如今总该时来运转了吧?"

  不待他们细思,镜中已浮现出种种画面。

  他们看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东征徐州,徐州牧陶谦不得不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而刘备也随同田楷一起前往徐州救援,此时,刘备仅有的家底便是千余兵卒以及一些来自幽州乌丸各部族的骑兵。

  他们看见刘备受到徐州牧陶谦的赏识,获得陶谦调拨的四千丹阳兵后实力大增,从此离开田凯归附陶谦,率兵驻扎在小沛,那陶谦甚至上表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

  他们还看见病重的陶谦在床上吐出最后一句遗言:“……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于是乎,陶谦去世后,徐州别驾麋竺率众人迎刘备入主徐州。】【消息传出,震动天下。】

  【三国时代最出色的军事家,魏武帝曹操曾举起屠刀,在徐州杀出一片腥风血雨。而今刘备却未动刀兵便成为徐州之主。】

  "还能这样?!"

  三国之前的平行时空,许多人瞪圆眼睛。

  相较于王莽不动刀兵便改朝换代,刘备只是成为一州之主而已,似乎算不得什么。但乱世之中,诸侯并起,即便是方寸之地,谁不是战场搏杀而来?唯有名望显著势力雄厚,才有机会不战而屈人之兵,令各方举城而降。何曾有刘备这样势单力薄却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得一州之地的先例?

  ——说好的颠沛之旅呢?

  ——分明是一路躺嬴成就人生巅峰啊!

  各行各业,正千辛万苦打拼的人都酸了。

  ……一个刘秀还不够,姓刘的运气都这么好吗?姓刘就了不起吗?……现在改姓还来得及吗?

  然而事实证明,仙人所言果然不虚。

  接下来出现在镜中的一幕又一幕场景,又让这些人瞪圆的眼睛忍不住使劲眨了眨。【从织席贩履起家,到执掌偌大徐州,刘备意气风发,仿佛皇图霸业就在脚下。】【谁知这一时的美梦不过昙花一现。袁术、吕布、曹操、各路强敌纷至沓来。】

  【先是袁术来攻徐州,刘备亲自率军前去与袁术对峙,不料后院却突然失火,下邳守将曹豹叛变,

  引吕布来袭,连刘备的妻儿都被吕布所俘,收到消息的刘备连忙收兵赶回下邳,却终究晚了一

  步,不仅没能击退吕布,手下反而军心动荡不断溃散。他只好收拢残兵东取广陵,又被袁术所败。】

  【时日一长,三军饥饿困顿,恐惧不安,“吏士大小,自相啖食”,人人思归小沛,走投无路之下,刘备这才无可奈何派人向吕布求和,答应与吕布共抗袁术,这才重归小沛,妻子儿女也得以被放归。】

  【不甘心的刘备继续招兵买马,好不容易又聚集万余兵马,吕布顿时深感威胁,亲自率兵而至,攻破小沛,大败亏输的刘备只好投奔曹操,暂时接受曹操的指派,获得兵员和军粮供给,从而反攻吕布。】

  【倘若这是一本传奇小说,此时我们的主角刘备毫无疑问就该龙王归来,逆袭吕布,灭掉这个大敌。遗憾的是,现实并非传奇小说——面对吕布麾下猛将高顺,刘备又败了。不仅大败特败,连妻儿都又一次被俘。最后还是曹操亲自率军东征,一举活捉吕布,这才帮刘备夺回妻儿,一并返回许都!】

  啊这……

  有人盯着水镜,喃喃出声:“好惨。”

  旁边的人闻声看去,发现是一位年少曼妙的女郎,顿时就忍不住起了搭讪的心思,于是也唏嘘一声:"是啊,这刘备好惨。仙人所言果然不假,真真颠沛流离啊!"

  酒楼里,突然被搭话的女郎看了看唏嘘的人:"……我是说,他的妻儿好惨。"

  一而再再而三被抓,真的好惨。不过每次都未遭毒手而逃出生天,或许也算幸运?

  ……乱世之中,别说是刘备的妻儿,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兵,那千千万万死去的普通平民男子,他们的妻儿又何曾不凄惨?

  【正如当初的陶谦一样,曹操对刘备也表现出非凡的赏识,出则同车,坐则同席。《三国演义》中两人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耳熟能详,正是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

  水镜之中光芒大放,原先的画面散去,再次出现的画面中唯有曹操和刘备二人。此时二人坐在一起,边享用美食边畅谈。

  曹操大放豪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这天下英雄,唯有你我二人,像是袁绍袁本初那些人,根本不值一提!正要进食的刘备惊得直接掉了筷子。

  >他愕然抬头看向曹操,似乎正要张嘴说什么,画面就此定格在这一刻——这两位在三国时期分别具有天下三分之一的未来霸主,此时一个还只是刚刚崛起的一方诸侯,一个是寄人篱下的落魄客,在当时天下公认的霸主袁绍面前,都不过是一盘小菜,可若干年之后,袁绍之流已是冢中枯骨,这两人却一跃而成一国之主!

  东汉末年,突然被cue的袁绍当场暴走。

  "好你个曹阿瞒!阉宦之后,还敢鼓舌!"

  换作从前,必然有许多谋士武将纷纷附和,把不识好歹的曹操喷个狗血淋头,说不定还要主动请缨,好好给他一个教训。

  现在,回应袁绍的人却寥寥无几。除了一些死忠,大部分人早就离开袁绍,转头他处去了,其中曹操就是热门人选之一。

  而这少数回应袁绍的人,语气也不够坚定,看起来更像是哄袁绍高兴就好,像从前那样发自内心看不起曹操,以为大军一到就能击溃曹操的骄傲态度,再不复有。

  袁绍甚至从某些人眼中看到了担忧和畏惧,还有许多对未来前途的茫然。

  这让他猛然蹿起的火气一下子又降了下去,像是被一阵凉风迎面扑到了脸上。

  “罢了……”他又颓然坐了下去,只觉一阵灰心丧气,再也难有从前的心境。

  ……别说如今士卒逃散,不肯尽心效力,就算重新凝聚军心,他就能胜过被仙人认证的“魏武帝”曹操吗?原本历史上对方都能以弱击强,更何况如今强弱逆转?!

  好歹提及姓名的袁绍都如此气愤,而被包含在“本初之徒”中的其他诸侯心情更不用说——什么叫我们这些人都“不足数也”?你个浓眉大眼的曹阿瞒不要太嚣张啊!

  注意到部下看自己的眼神变化,被曹操盖章为不值一提的他们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可气愤归气愤,终究也只能无能狂怒。

  ——谁让历史证明了曹操的话没毛病呢!

  最不服气的就是孙策,尚且弱冠的他一把将年少的弟弟举起:“这曹孟德好没有眼光,我孙伯符怎么就不算英雄了?"

  其好友周瑜无奈地摇摇头:“伯符还这么年轻,不曾想过吴国之主为何不是你?”

  r />

  孙策倒是心大,殊不知这些日子其部下都人心惶惶,几员忠心老将更是大半夜守在他门外。

  突然被高高举起的孙权很是无奈,总觉得自己似乎被兄长当成了玉玺之类的皇帝象征,他出声提醒:"大兄你日后须得注重自身安危,不要再这般莽撞了……"

  与此同时,水镜中的画面变得阴森森,背景音乐也变得低沉,莫名惊悚。

  "衣带诏"这一特殊事件的密谋过程,与最终黯然落幕的结果,都呈现在众人面前。

  汉光武帝刘秀沉沉叹口气,惋惜道:“大汉落到如此地步,非一般人可挽回。刘协能有此魄力,已胜过许多亡国之君。若生在太平之时,不失为守成之主。"

  反正和之前看过的朱祁镇对比,这位后辈子孙的表现已经让汉光武帝刘秀知足了。——至少没有让他这祖宗面上无光啊。

  而秦始皇嬴政则是忍不住想起同样颇有魄力,诛杀赵高,却因大势难挽而投降刘邦,最后又被项羽所杀的秦王子婴,让他一时感慨万千:“设若某些亡国之君早些年出生,境况或许都有不同。”

  譬如这刘协,倘若在汉灵帝刘宏还未败坏东汉最后一点家底的时候登基,也许大汉不会这么快完,谁让他在刘宏的后面呢?

  大秦又何尝不是如此?若是将子婴放在胡亥的位置上,即便最终天下倾覆,但恢复战国格局,保住秦国本土应该不成问题。

  一想到这些事,就忍不住想揍儿子。秦始皇嬴政在内心默念三遍太医所传秘诀“平心静气,养生长寿”,这才平复了心情。

  与此同时,许多人也注意到盘点的主角刘备在“衣带诏”这一事件之中的牵涉——董承等人企图在许都发动叛变之时,刘备被曹操派出去攻打袁术,恰逢袁术战死,早就想脱离曹操,并且参与衣带诏密谋的刘备干脆杀死徐州刺史车胄,重返小沛!

  与此同时,仙人的旁白响起——

  【尽管曹操对刘备十分赏识,一心兴复汉室的刘备又岂会屈居“汉贼”曹操之下?趁着讨伐袁术这个机会脱身而出的他重返小沛后,各郡县之人纷纷叛曹来归,人数达数万人,于是刘备与袁绍结盟,共抗曹操。】

  【此时官渡之战在即,袁绍与曹操之间的战火一点即着,刘备本以为曹操当全神贯注应付强敌袁绍,谁知曹操竟亲自

  率军来攻,令刘备遭遇人生至今最大的惨败——好不容易聚集的部队全部被曹操收编,妻儿都被曹操俘虏,麾下大将关羽也被活捉。几乎成了光杆司令的他狼狈逃到青州,在袁绍之子袁谭的接应下前去与袁绍相会。】

  【好景不长,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创造了华夏历史上新的传奇,刘备只能再次落跑,投奔荆州牧刘表。】

  看到这里,饶是乐观心大的汉高祖刘邦都忍不住想为这位后世子孙鞠一把泪。

  ——这也未免太惨了点吧?

  他实在忍不住吐槽:“乃公瞧着这实在不像是开国之主的气象,割据一方都不行……谁见过打仗败多胜少、四处逃亡的诸侯?"

  看到现在,这刘备有几场像样的胜仗吗?而且一块稳定的地盘都没有,在天下间不断流浪,形同流亡,能有什么希望?!

  丞相萧何敏锐地点出了问题所在:"这位昭烈帝身边,缺乏一位指点江山之人。"

  如今刘备身边出场最多的就是关羽张飞赵云这类武将,却不见规划未来的谋主。殊不知汉高祖刘邦在韩信之外还有萧何、张良,有汉初三杰共同辅佐,这才定鼎天下。

  可刘备却完全是瘸腿在走路,走都走不稳,又何谈奔跑如飞?

  不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能继续沉沦。

  熊熊大火在镜中燃烧,刘备至今难得的一场大胜——博望坡之战出现在众人眼前。而这仿佛只是一时的辉煌璀璨。

  在这之后的画面中,再无如此酣畅淋漓的胜利,也再难见到意气风发的刘备。

  【寄居荆州的刘备过得并不如意,刘表用他驻扎新野、抵抗曹操的同时,也对仁义之名无双、豪杰义士相投的刘备十分防备。】

  【时光如水,一年又一年过去,刘备已经年过四十,仍是壮志未酬,寄人篱下。】

  云雾变幻,镜中现出一方宽敞的大殿。

  殿中宾客列席而坐,刘备在其中并不起眼。不多时,他起身离席,前往如厕,再回来时慨然流涕,令刘表十分不悦——好端端的宴会,你搁这哭丧着脸干嘛呢?

  “我从前日日不离马背,大腿肉都消了。而今许久不曾骑马上战场,大腿肉又重新生了出来

  面对刘表的责问,刘备抬起犹带泪痕的脸,发出痛苦的长

  叹。这一声痛苦的叹息,仿佛击中了水镜之前每个人的心,让李广等老将都发出了感同身受的叹息。

  他们望着镜中的刘备,仿佛看到了自己。

  "……日月飞驰,我就要老了。却至今还未建功立业,正是因此而悲伤啊!"

  【——这就是“髀肉复生”的典故。】

  【此时的刘备毫无疑问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前途一片黑暗,不见半分光明。】

  【不过没有关系,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就要到来,一个就连名字里都散发着明亮光辉的男人,将为刘备照亮他的前路!】

  【而现在,这个人正耕读于隆中,默默坐观天下大势,等待他心中的明主到来。】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时年47岁的刘备三顾茅庐,与27岁的诸葛亮相会于隆中,终于赢得这位“卧龙”的青睐。】

  【名传千古的“隆中对”新鲜出炉,驱散了刘备的茫然,为他指明了未来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