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群友纷纷成神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 最后的拉扯

《我的群友纷纷成神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最后的拉扯

作者:三得利乌龙茶 字数:1864 书籍:我的群友纷纷成神了!

  妙!好!好!实在痛快,就如金针过穴,根根入肉而不见血,骂得他狗血淋头,却又放不出一个屁来!如此妙事,怎不见宣传的。”

  “这是杨大老爷的关照,他说阮大胡子是小人,气量又狭,报复起来不择手段,我那样子骂他,他还以为是自己口角风流之过,自认倒霉就算了,要是大家一起哄,流传出去,知道我是借瑟而歌,势将恨我入骨。”

  蔡老板叫道:“那又能怎么样!这家伙已经上谕永不录用的,还怕他怎的。”

  郑妥娘道:“我是不怕他,但杨大老爷也是一番好意,他说阮大鍼虽然倒下来,却也未可小视,魏忠贤的党翼不少,比他官儿小的都伏了法,他却只落个革职,可见他还是有点势力的,他仍在权贵之家走动,这样的人,实在犯不着去得罪他。”

  蔡老板叹口气道:“这话说的也是,想我当初对待他,虽逞一时之快,却结怨于小人,实在不是意思!”

  侯朝宗道:“对了!蔡老板,你是怎么对待阮大鍼的?先前只听你说了个头,却被妥娘打断了。”

  卞玉京笑道:“这癫婆说话就是没个分寸头绪,先还说是要替蔡老先生代为叙述惩阮妙闻的,接下来却替自己吹嘘起来了。”

  蔡老板笑道:“自然是以妥娘的那一段精采,跟她比起来,老汉那些行止可太乏味了呢!”

  郑妥娘道:“那里!我只是装疯卖痴,绕着弯子骂他,不像您老先生直接了当,痛快淋漓。”

  香君对这件事也没听过,十分有兴趣,忍不住催道:“郑姐!你倒是说不说?别尽管顾着谈废话好不好。”

  郑妥娘道:“好!好!我知道你着急,今日一别,重晤未期,忙着要去谈知心话,我这就快说了,不耽误你。”

  笑着又说道:“阮大胡子把他的春灯谜以及燕子笺两部传奇,各送了二十部给蔡益所书坊,说是以文会友,不拘代价,只要有人喜欢买了去,他不收书坊一文本钱。”

  侯朝宗笑道:“撇开他的为人不说,这两部的传奇文字不能说坏,在别处听说卖二钱银子一部,蔡老板倒是借此机会可以发笔小财。”

  蔡老板道:“我可没白要他的,两天后,我让木头送了四十个大钱去,说是一钱一部,全部给人买去了,他一高兴,又送二十部来,过了两天,他特为自己来看看,在书坊里找不到他的书,问问木头,说是又被人买去了,他更为高兴,把那四十个大钱都赏了木头,又问他是那些人买去的。”

  郑妥娘抢着道:“那个小伙计也很风趣,告诉了他,说是被一家姓祝的大老爷子全部给收去了。”

  侯朝宗道:“这个人倒是很捧场。”

  郑妥娘忍住笑,道:“阮大胡子听了自然有点失望,他自掏腰包刻版印书,很下了一番钱,每部书光是纸张板工,合起来就是一两银子了,他志在扬名炫才,不求牟利,倒是不在乎这些,因此八十部书被一人买去,没有达到他的目的,心中虽稍有不快,但想到此人对他的文章如此的激赏,倒也不失为知己。”

  侯朝宗笑着道:“一个知己比千百个陌生人还要强呢!他一定对这祝君万分感激了。”

  郑妥娘道:“可不是,他再三的追问那个人的名号,以便拜访,小伙计最后才说了,此公是位王爷。”

  “他不是更为兴奋得意了。”

  “是啊!可是小木头说这位王爷人称祝融君。”

  “祝融君!这不是火神吗?”

  郑妥娘笑道:“不错,蔡老先生把他送来的书都拿到灶下去烧了,然后把省下的柴火钱八十文给了他。”

  侯朝宗摇摇头道:“这一来,他不气得七窍生烟才怪。”

  蔡老板道:“不错,他差点没把我的书坊给掀了。幸好我那儿住了几位相公,都是复社中的人,听说阮大胡子来这儿闹事,一哄而上要狠狠的揍他,他才吓跑了,找了官人来理论,也是他吃亏,因为书是他自己要送来卖的,不拘代价这句话也是他自己说的,所以怪不到我头上。”

  朝宗虽然也笑了一笑,却说道:“你不卖他的书或迳自拒绝他也罢了,何苦要如此地来捉弄他呢?”

  妥娘道:“这本来就是他自讨没趣,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一时也说不完,好了!小和尚来促驾了,侯公子,我们也沾点光,搭在府上一起随缘了。”

  果然小和尚托着个木盘,里面放着香烛以及净手的水盆,后面跟着个知客僧,合什相请道:“请侯公子到大悲殿去进香祈福。”

  然后又奉上了缘簿,第一页已经写上了归德侯方域相公布施香油拾伍两。

  第二行则是蔡益所书坊,蔡老板居然也写了五两银子。

  这是庙会中的一项规矩,大户人家,租下了棚子进香随喜,广邀亲友前来捧场,每人自由地认捐,最后结算在一起,用大红字条写了贴在棚柱上,表示主人的面子,所以大家才拚命地拉了亲友来捧场,缘簿登记,仍是自己的名字,功德也是本人的,只是在棚子外的纸条上写着好看。

  这一来,要面子的主人如果拉不到捧场的客人,只有自己掏腰包多捐上一些,以免太丢脸了。

  侯朝宗是不知有此规矩,看见郑妥娘、卞玉京,每人都写了五两,而香君则写了十两,又替她的母亲李贞娘写了五两,知客僧合什称谢后,在棚柱上贴了“归德侯府醵捐香油计肆拾伍两整”。

  这时,他才吃了一惊,再看看前面那些的棚柱上,也有几百两的,也有三十两的,也有二十两不足的。

  自己的这座棚子不算最多,也不算少,心中却十分不安,连忙道:“这……害各位破费了,怎么敢当。”

  郑妥娘笑道:“侯公子,这是什么话,我们可是替自己来求福,自了心愿,左右是行善事,又不是送给你的,你有什么不敢当的。”

  蔡老板见知客已经念着佛号告退在前引路了,一面催着大家走,一面低声道:“这都是庙里的秃子们想出来的,变着法戏儿骗大家的银子罢了,我每年都要被他们敲上一笔,好在是奉给菩萨的,他们这些秃子也捞不着,多少是一份心意,也就没什么好多事的了,经常除了几家大户外,都是拾几两的,你侯相公交给我二十两,五两换了钱,散给了叫化子们,捐上了拾伍两,我再加上了五两,二十两也算过得去的了,这几位姑娘一捧场,于是便显得很风光了。”

  侯朝宗平白的又领了人家的一份人情,心中十分的不安,呐呐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郑妥娘却笑着道:“侯公子,说来还是我们沾了光呢,平时这种聚会,我们花上几百两,也不见得能沾上个边儿,因为你是替老夫人祈福还愿,我们沾了老夫人的福气也还没什么,别的人家,还不敢要我们在一起随缘呢!”

  有些府第多半携眷而来,自然不方便将歌妓也招在一起的。

  侯朝宗是代替母亲还愿的,没有内眷,再者他是临时接到家书而兴念,事前没有通知,纵有一二亲朋故旧,也都没有来应酬。

  这一行人本就有点孤单,所好有三个美丽的女郎参加,倒也颇为热闹。

  小木头跟他的表妹散完了钱,拉着他的表叔过来,就更为热闹了。

  □□□□□□□□进了寺门,大殿上人山人海。

  香烟缭绕,几十个拜垫都跪得满满的,有的叩头膜拜,有的合什喃喃祷告,没挨着的人,只好耐心去等着。

  老和尚诚意正心,肃立诵经,小和尚则心不在焉地敲着磬,偷偷地用眼溜着那些花不溜丢的大姑娘、小媳妇,这是一般庙会的特色,此地也不例外。

  大悲殿在后面,他们绕过了大殿,但见亭台楼阁建造得颇为雅致。

  香君忍不住道:“这儿真是漂亮!”

  郑妥娘笑道:“你以前又不是没来过,怎么单就今天感到好看,恐怕是境随心改吧,心里一高兴,看什么都顺眼了!”

  香君红了脸道:“郑姐,你又胡说了,这儿是真美,以前我只在外面大殿上烧了香,没有到后面来过,这儿就像座皇宫似的。”

  侯朝宗笑道:“这儿本来就是皇宫改建为佛寺的。”

  郑妥娘道:“你别唬我们了,这儿又是什么皇宫,皇宫在钟山,现在还有兵守着呢,皇陵也在那边。”

  侯朝宗说道:“那是本朝太租定基后又修造的,在那以前,南朝的皇宫就是在此,南唐后主李煜也是在这儿被掳投降的,前面的大殿原为朝殿,太祖认为亡国之宫,居之不吉,才把皇宫迁到钟山之麓去,那也是刘伯温的建议,说钟山有紫气,合当帝子所居,筑京斯处,可渊源万代。”

  “那永乐爷为什么又要迁到北边的大都去呢?”

  朝宗笑了笑,向发问的蔡老板道:“永乐原为燕王,燕京是他的根据地,他以勤王清君侧为名,逼走了惠文帝之后,自然不愿留在这里,因为这儿是惠文帝的天下,而且太祖陵寝在侧,他怕太祖的英灵会不饶他。”

  蔡老板还想再问,只见卞玉京道:“佛前不谈其他。”

  这些有关皇室的事情究竟不适宜在公开的地方谈论的,所以卞玉京一声警告,大家自然而然地止了口。

  走了一段,但见庭院深深,在高大的桐树下,菊花在畦田中盛放着,鹅黄赭红玉白,一片锦绣。

  侯朝宗道:“这里依稀还可以见到一些南朝宫闱的余韵,虽然隔了宋元两个朝代,但是在这种庭院下,依稀可以想见小周后手提着金缕鞋,赤着脚,悄悄的走过去跟后主幽会的情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