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宦妃有喜:火辣娇医权倾朝野 66

  李丹青半边脸肿着,半边脸因羞恼染上霞色,这副模样落在秦王眼中,越加诱人。

  他一只手按住李丹青的肩膀,不让她动弹,另一只手去抚她唇角,轻笑道:“是不是想喊,想闹,想叫,想哭?"

  若这样,更刺激了!

  李丹青知道有些变态喜欢对方挣扎和喊叫,秦王明显是这一种。她倚向车厢背,靠住喘了口气。

  一时强忍着心头不适感,抬头道:"殿下这般,不怕将军府告到御前,也不怕言官上折子弹劾么?”

  秦王见李丹青没有挣扎喊叫,倒有些意外,待听她这会子还能问出这些话,更意外了。一时也不忙着动她。

  只道:“你不知道自己声名狼藉么?如你这般的,谁还会信你贞洁?到时只会说,是你勾本王的。"

  "并且,这种事将军府怎会闹到御前?为了女子的名声,自然是捂着。"“至于言官,弹劾这种没有真凭实据的事,何苦来哉?”

  他笑了起来,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小娘子挺有趣,倒要看看她还能编出什么来。

  李丹青心下大急,齐子蛰怎么还没来?父亲怎么还没来?要编些什么才能拖延时间呢?

  她一着急便道:“我想问一下,殿下可知道萧宇墨当年抛弃一位女子的事?”秦王一怔, "你难道识得本王舅舅?"

  李丹青察觉秦王按在她肩膀上的力道稍松,马上知道,萧宇墨在秦王心中的位置极高。也是,秦王手底有钱才能招揽人马,没有萧宇墨为他敛财,事情就没那么顺利。

  李丹青心念急转,幽幽道:“萧宇墨抛弃的女子,姓杨,那女子为他而死。”秦王一听便皱眉道:"杨琴娘的事,空穴来风。"李丹青一怔,啊,我是指杨蕊娘,他却说杨琴娘……母亲另有一个名字么?母亲在父亲跟前隐瞒了真名?

  她顺势道:"事情千真万确,怎会空穴来风?"

  秦王突然伸一只手挡住她红肿的半边脸,只看她另半边脸。他看片刻,眉头一蹙,问道:“你是杨琴娘什么人?倒和她有两三分相似。”

  李丹青心里一跳,婶子说她和母亲长得极像,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秦王却说有两三分相似……

  所以,秦王说的这位杨琴娘,并不是母亲,而是另一位女子。等等,这位女子也姓杨……难道她是母亲的姐妹?

  萧宇墨先后抛弃过杨家两位姑娘?李丹青念头一转,嘴里已道:"杨琴娘是我姨母。"

  秦王松开了手。

  揭开车帘,一跃下车。

  李丹青怔然,啊,这就走了?一提杨琴娘他就走了!

  常嬷嬷见秦王突然走了,忙又上马车,喊站得远远的内侍道:“走了!”内侍忙过来驾车。

  宫车“辘辘”,李丹青扶着车壁,只觉恶心想呕。常嬷嬷见她衣裳完好,知道没有发生过事情。她有些好奇,问道:"小娘子跟殿下说了什么?殿下走得这么快!"

  李丹青幽幽道:“我跟他提起杨琴娘。”常嬷嬷怔一下道:“都是一些谣言。”李丹青试探问道:"杨琴娘现下如何了?"常嬷嬷又一怔, “你不知道么?她亡了七八年了。”

  李丹青又问道:"如何亡的?她父母呢?"

  常嬷嬷过半晌方道:"小娘子想要日子太太平平的,就别多问。"

  李丹青见问不出什么来,便止话。心下却回顾和秦王的对话。

  秦王一听“杨琴娘”三个字便失了兴致走了。常嬷嬷说“杨琴娘”亡了七八年。所以, "杨琴娘"之死,跟秦王有关?可算一算,秦王那时候也就十三岁。

  暂推断一下。

  萧宇墨当年和杨蕊娘有一段情,因抛下杨蕊娘,过后总愧疚。

  有一天,见到杨蕊娘妹妹杨琴娘,把她当成杨蕊娘替身,百般关怀讨好,于是佳人动心。但萧宇墨醒过神,跟对方承认,自己把她当替身,让她忘了他。

  事情过程中,十三岁的秦王乱入,之后因为秦王之故,导致杨琴娘死亡。萧宇墨因此事对秦王有怨,只要涉及此事,就不痛快。因此秦王不想听到杨琴娘的名字。

  李丹青正推断,宫车被拦住了,前面传来齐子蛰的喊声。"丹娘,丹娘!"

  李丹青忙掀车帘, “我在这里。”齐子蛰一跃下马,一探身,把李丹青从车内抱出来。

  待看清她

  半边脸红肿着,脸色早变了,怒道:“竟动手了。”

  说着从怀中摸出瓷瓶,倒一点药粉在手上,抹到李丹青红肿的地方,一边切齿道:“总有一天……"

  他身后一人淡声道:“子蛰。”

  齐子蛰止了话,牵着李丹青的手,介绍身后的男子道:“这位是晋王殿下。”

  李丹青看了过去,见年轻男子长眉清眼,气质温润,马上知道他为何争不过秦王了。很明显,这位手段不够。

  唉,发愁!

  晋王看着有仁君之貌,可到了要争生死争储位的关键时刻,就不够看啊。

  她忙躬身行个礼道:"给晋王殿下请安!"晋王摆摆手道:“无须多礼!”

  又吩咐齐子蛰道:“她受伤了,快点送回府。”说着自己上马,策马走了。

  齐子蛰便抱李丹青上马,一边策马,一边问她事情经过。李丹青详细说了。

  齐子蛰听得秦王跳上马车想对李丹青动手时,一下勒住马,一股怒火在胸口翻腾,喘着气说不出话来。

  李丹青忙道:“我没事,好好的。”她说了后面的事。

  齐子蛰好一会才道:“今早晋王殿下召我过去一趟,才至晋王府,身边的人就领着张娘子寻来,说贵妃娘娘召你进宫。"

  “我当时知道不好,跟晋王殿下禀了一声,马上要走。”“晋王殿下怕我进不了宫,便跟我同来。”“一路急赶,还是迟了。”"好在你没事,若不然……"

  李丹青问道:"你听过杨琴娘的名字吗?"齐子蛰摇头, "没有听过。"

  李丹青有些失望,转念一想,杨琴娘死时,齐子蛰才十二岁,没听过也正常。

  她又提一次秦王听到杨琴娘这个名字时的反应。

  齐子蛰道:“我已派人打听京城杨氏家族的事,你母亲的名字没人提,查不到什么,且再查查杨琴娘。"

  李丹青道:“假若杨琴娘和我母亲是姐妹,查到杨琴娘,就能知道我母亲的身世了。”

  齐子蛰正要策马,前面来了一骑,马上人大喊道:"大虎!"两人一瞧,是李大鼎。

  />李大鼎转瞬到了跟前,一看李丹青半边脸红肿着,急声问道:“谁打的?”李丹青简略说了。

  李大鼎今日凌晨便到了城外练兵,待郭夫人派人去跟他说萧贵妃召了李丹青进宫,一时匆忙进城,一路急驰,一路担心。

  现见着李丹青肿了半边脸,又听她说秦王适才想欺他,当下气得摔马鞭道:“我去见圣人。”

  齐子蛰拦住道:“将军,圣人这几日不上朝,谁也见不着。”

  他劝道:“先回将军府,且好好商量一下,总不能一直被欺。”

  那一头,常嬷嬷叫宫车调头,很快回宫,进了昭阳殿跟萧贵妃禀报李丹青之事。萧贵妃听得李丹青提起“杨琴娘”,当即冷笑一声道:“看来杨家没死绝。”

  秦王回至王府,马上召郑之淳进书房。

  一落座,便道:“本王今日见着李丹娘,她说她的姨母是杨琴娘。”郑之淳吃惊道:“竟这么巧!

  秦王抽出案几插屏上插着的的扇子, “啪”一声展开扇了几扇,犹觉心烦。皱眉道:"为着杨琴娘之事,舅舅至今不能释怀。且也怕朱峰知道真相,不愿再效忠。"

  秦王说着,看向郑之淳, "郑公可有什么良策?"

  郑之淳道:"殿下准备了这么些年,目下恰有一个好时机,若不动手,过了这时机,怕人心浮动反生变,不若……"

  他比比手势。

  秦王想了想,摔下扇子道:“是时候了。成大事时,也正好一网打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