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陈西峰商路笔记 第43章再坑华明杰

《陈西峰商路笔记》第43章再坑华明杰

作者:平和心境 字数:2629 书籍:陈西峰商路笔记

  犯夜者八十人被全部释放, 围绕在衙门口哭天抢地的群众每人领着一串铜板兴高采烈地回家。

  得知衙门口的所谓‘家属’都是被赵白鱼雇佣来当气氛组的平民百姓,五皇子气得吃不下饭。

  纪知府:“你直接把太子和五皇子都得罪光了,升迁去刑部的机会也丢了。”

  赵白鱼笑笑:“被调去刑部等于掉进人家地盘里, 那才是真完了。”

  纪知府:“也是。现在朝廷里乱得很,党派林立。陛下还春秋鼎盛, 底下人就迫不及待站队,真不怕到时被挨个清算。”摇摇头, 他感叹道:“还是留在衙门好,事多但是清静。”

  赵白鱼:“大人任期快到了吧?”

  纪知府:“快了。”

  赵白鱼:“恐怕会让您外放。”

  纪知府一听好奇心起:“你有什么依据吗?”

  赵白鱼:“秦王朋党一案估计空出一百来个缺,这缺总得有人补上。虽然今年春闱择取不少天子门生,到底还稚嫩, 顶不上缺,就得把底下的升上来, 京里的放出去。一个扶植门生、培养势力的大好机会, 您猜有多少人盯着这空出来的百来个缺?”

  纪知府:“是块肥得流油的肉, 得抢得头破血流!”

  赵白鱼压低声音:“京里的好缺就那么几个,估计被抢光了,可外省空缺多, 尤其被撸下来的江西转运使、江东安抚使,听说还牵扯到两浙,罢黜了几个。扬州知府的任期也快到了,那可是个大肥缺!我们头顶上的大人物一个两个都想让手底下的人填进所有好缺, 可是最大的那位不好糊弄,也不愿意看到一面倒的局面, 所以会从京里挑几个信得过的人外放。”

  “纪大人您不结交朋党, 既不是太子党, 也不是郑国公门党, 和几位宰执大人更没什么关系,尤其您还是陛下最信得过的十王爷的门生。您不是最合适的人选,谁是呢?”

  经这遭分析,纪知府的脑子算是转过弯来,禁不住问:“欸欸,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你快告诉我,我有可能补哪个缺?”

  “肥缺您就甭想了。”

  “我也不敢想啊!”纪知府瞪眼:“像扬州这种肥缺就是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想,指不定捞不着好处还掉脑袋。但是除了扬州,两江两浙我总可以多想想吧。京都权知府是正五品的缺,又是京官,外放就不能比这低,起码得是正四、从三,最有可能是提刑司?要么江西提刑司,要么江东提刑司,两浙不缺提刑司,我猜得八.九不离十吧?”

  赵白鱼笑了笑:“也许您可以大胆点,目光再高点,毕竟您提出的夜市开放提案造福广大百姓,是大功一件,只升一级未免寒酸。”

  “别介,别埋汰我。”纪知府苦着脸说:“提案是谁撰笔,你我心知肚明。”

  顿了顿,纪知府同赵白鱼说:“我私底下告诉你,其实小郡王在呈交提案前,先在折子底下撰笔人的位置多添了一个名字,还放在最前面。”

  赵白鱼目光有点古怪:“添了什么名字?”

  “赵暮归。”纪知府老神在在地说:“既不想有真才学的人被埋没,又想帮他掩藏,就取个花名。取就取呗,叫暮归先生、暮归老人都好,多有神秘感。偏偏小郡王在前面加一个姓,姓赵。有道是‘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赵暮归,赵白鱼,不傻的都能猜出赵暮归指的是谁。”

  赵白鱼不擅长诗词,也不知道霍惊堂在提案撰笔人一栏里多添了一个名字,只是眼下听闻,有感于霍惊堂的费尽思量。

  他以前不敢太出头,怕被枪打出头鸟,后来知道世界的真相、未来的命运,也是心存死志,只想作死而对往官场里头钻、往上头爬,没太大兴趣,更不想青史留名,无所谓功劳落在谁头上。

  可是有人记得他的辛苦付出,希望他能得到应有的嘉奖和荣誉,赵白鱼心里不是没有触动。

  赵白鱼藏在宽大袖子里的手指微微蜷缩,轻咳两下闷着声音说:“说回您的事儿,纪大人。我估计您最有可能补江西转运使的缺,江西水运四通发达,又有昌平公主驻扎首府洪州,能帮您尽快扎稳脚跟。北方主要水路有漕运四渠,南方则是江西。前朝在广东开通港口,设立市舶司,对外贸易,汇进大量黄金,想运进京都府就必须得通过江西水运,是连接漕运和海运最大的交通枢纽,黄金流入储备地,所以陛下会选择信得过的人过去。”

  如果任职期间干得不错,调回京官,估计就是元狩帝的心腹,可惜前任陈之州辜负元狩帝的信任。

  没说完的话,纪知府心念一动就能猜到,心情激荡不已,勉强按压下去,疑惑道:“昌平公主被贬之时不是和陛下闹得很僵——”

  突然顿住,他终于想起昌平公主是赵白鱼的亲娘了。

  赵白鱼神色如常:“天底下没有隔夜仇的父子,也有无隔夜仇的兄妹。昌平公主和元狩帝到底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亲兄妹,当年夺嫡凶险,昌平公主沉浸情爱,自觉愧对母亲和兄长。当年犯了大错,元狩帝顾念兄妹情分只将她贬至江南洪州。江南是膏腴之地,不是罪人该待的地方,昌平公主自然承情,替元狩帝经营江西水运势力。”

  昌平公主虽然恋爱脑且心狠手辣,却聪慧至极,否则当年不会是最受宠爱的嫡长公主。

  当然昌平公主是颗暗棋,后面曝出来才能成为赵钰铮的金大腿之一。

  纪知府拍着肚子来回踱步,思量再三,定住身形,神色认真地朝赵白鱼说:“如果这次外放真的被你猜中,纪某欠了你一个天大的人情。”

  以前有赵白鱼攘助,纪知府知恩图报擢升他的官位,时不时提点一些官场道理,毕竟赵白鱼再聪明也不可能初入官场就混得如鱼得水。

  而今天赵白鱼这番提点,却是真正助益于他,能保他满门身家性命的好消息!

  如果不知深浅,贸然踩进外省的地界,得罪当地地头蛇和昌平公主,拿捏不清本分,下场就是另一个陈之州。

  纪知府深深鞠躬:“纪某要多谢你的提点——”

  “纪大人,您还是我的上差,于礼不合。”赵白鱼连忙扶起纪知府。

  纪知府投桃报李,用他多年官场经验提点赵白鱼:“我一走,新的上峰不一定能接受比他还有主意的下属,你记得藏拙。忍几个月,我估计陛下会升一升你的位子。对了,你和小郡王的婚事如何?”

  “如期进行。”

  纪知府皱眉:“我是康王门生,多少知道点外头人不知道的辛秘,那位小郡王并非生冷不忌,这些年洁身自好,身边别说红颜知己,就是个长得柔媚点的近侍也没有。京都谣传郡王生性荒唐,在我看来,倒是比负有盛名的圣人门生还像个正人君子。当日偶遇赵四郎,互相斗气,接着入宫请旨,我瞧着像是借机敲打宰执大人,结果把你搅和进去。”

  左右看四下无人,纪知府说悄悄话:“陛下和靖王因当年夺嫡闹得不愉快,却对小郡王青眼有加,我看陛下会是先坐不住的人,迟早找个由头取消婚事。”

  “圣旨还能撤回?”

  “过个一两年再说你们的婚事事出有因,实际有名无实,以后各自婚娶就是了。”

  赵白鱼一直疑心元狩帝对霍惊堂表现出来的宠信,毕竟收走霍惊堂打拼十几年的兵权,给他一个没实权的郡王之位,将他留在眼皮底下看管时,元狩帝可没丝毫犹豫。

  但科场舞弊一案,元狩帝又毫不犹豫交给霍惊堂去办。

  要是办得漂亮,也是实打实的功绩。

  之后兴大狱、查朋党,不能交给品级太低、资历不够的人去办,怕有所忌惮,瞻前顾后,查得不够彻底,也不能交给前途好、品级高的,怕得罪满朝文武,仕途到头。

  就赵白鱼而言,最佳人选是霍惊堂。

  他有威望但没什么实权,名声毁誉参半,够资历也不用害怕仕途戛然而止,谁料元狩帝随便找个理由保下了霍惊堂。

  足见元狩帝心中对霍惊堂的宠信,确有几分真实。

  如此一来,赵白鱼反而看不透元狩帝为何同意赐婚,真慈爱的长辈哪能容忍小辈娶一个男妻过门?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赵白鱼笑笑说:“纪大人记得过府喝喜酒。”

  纪知府摸摸胡子,不置可否。

  ***

  离婚期越来越近,纪知府特地给了赵白鱼七天的婚假,放他回府。

  赵白鱼还想把公事搬回府处理,被纪知府和一干衙役压下来,说成亲是人生四大喜事,不管这桩婚事有多荒唐,不能让刑杀凶煞的公事冲撞婚礼。

  府里后院热火朝天,前院静寂无声。

  念在他毕竟是赵府的少爷,且是圣上赐婚,多少得做表面功夫,因此前院悬灯结彩,颇为喜庆。

  魏伯隔三差五擦拭他满屋的兵器,擦得刀身剑体锃光瓦亮,时不时流露凶狠的杀意,转瞬又变成难以描述的愁绪,好像待字闺中的小女儿被一头猪拱跑了。

  谢氏派一位老嬷嬷过来帮忙张罗成亲事宜,砚冰不放心,跟前跟后,面面俱到,尤其嫁妆和聘礼必须一样不能少。

  秀嬷嬷和外边小院里的李意如等姑娘们包揽了出嫁前的所有绣品,嫁衣、鞋子、香包以及百子迎福图等物品。

  鞋子、腰带、香包等小物件比较好解决,绣成男式就行,嫁衣和寓意吉祥的绣品就难住秀嬷嬷和姑娘们了。

  男人无法生子,寓意多子的百子迎福绣品此时就不合时宜,李意如提议可用芝兰玉树、鹤舞月江、福寿延年、如意吉祥等四副绣品替代。

  秀嬷嬷采纳该提议,接下来是嫁衣,应该是男式还是女式嫁衣?

  自古只有男女婚嫁,哪有男男婚嫁的前例?

  只能参考男女婚嫁,其中一方担任女性,自然不可能是临安郡王,何况还是赵白鱼嫁过去,可是让赵白鱼穿裙装嫁衣过门,不是让人看笑话?

  她们拿捏不准,秀嬷嬷便来问赵白鱼。

  赵白鱼说:“听郡王的意思。”

  对他来说,男女的衣服制式差别不大。

  临安郡王府很快派人来回消息:“和郡王一样着男性婚服即可。”言罢拿出一本制衣样式,说是宫里亲自裁定的婚服,让秀嬷嬷等人照样绣一套就行。

  接着搬出玉冠、玉质腰带、玉佩一类饰品代替新娘头冠等饰品,秀嬷嬷和姑娘们都觉得郡王颇为细心,以为就到这里,刚想开口招呼临安郡王府的人坐下来喝点汤羹,便听小黄门继续说:“还有十匹塞外汗血宝马,郡王特地入宫,从陛下那儿求来的,赠予赵小郎君。”

  秀嬷嬷和姑娘们大为震惊,须知骏马是行军打仗之本,轻易不能挪出军备之用,小郡王手笔竟如此大,可见十分重视她们家的小郎君。

  小黄门继续说着其他送来的礼物,都是些奇珍异宝,但是对府内众人而言,有珠玉在前,难以刺激情绪了。

  “最后——”小黄门清咳两声,似也觉得臊得慌,不太好意思地说:“一尊观音菩萨紫檀木雕,郡王亲自雕刻的,赠予赵小郎君。”

  秀嬷嬷接过,姑娘们凑过去看,见是成年男人小臂长的观音菩萨,雕刻得栩栩如生,檀木紫黑发亮,显然是块上等檀木。

  见多识广的李意如当即认出观音菩萨法相:“是泷见观音,寓意事事顺心,福寿安宁。”

  小黄门闻言倏地抬头,瞪大眼一看,果然是泷见观音,怎么崔副官一路喋喋不休硬说里头是送子观音?

  害他以为真是送子观音,还犯难该怎么送出手!

  秀嬷嬷脸上带笑:“郡王有心了。公公辛苦了,坐下来喝碗热羹吧。”

  她先叫砚冰把紫檀木雕送进书房,接着招呼人坐下,小黄门推辞不过,只好留下来。

  ***

  书房里,赵白鱼斜倚在窗边的卧榻上看游记。

  “五郎!五郎!”砚冰兴冲冲跑进来,把木盒子放下,比划手脚描述郡王府送礼的豪横场面。“您不知道前院都看呆了,前几日一直嘲笑您不得不嫁给暴戾的郡王,眼下都羡慕嫉妒得眼睛全红了!至于他们的宝贝疙瘩赵四郎,听说在一场祝贺新科及第的宴会上,因您义救恩师而被陈芳戎一干进士落了面子,回来后就病了一场,硬是拖住夫人,不让她替您操持婚礼。”

  与赵钰铮有关的任何事,赵白鱼都不想知道。

  赵白鱼瞟向砚冰脚下的木箱,问:“那是什么?”

  砚冰当即搬起木箱说:“是观音菩萨。郡王亲手为您雕刻的,能赐福的菩萨。”

  “我看看。”赵白鱼掀开盖子,被惟妙惟肖的木雕震撼住,目光跟粘了胶水一样牢牢黏在木雕身上,指腹轻轻抚摸菩萨身上的每一笔刻痕。“你说,这是霍惊堂亲手雕的?”

  砚冰:“是的。”

  赵白鱼禁不住笑,自言自语:“想不到还是个艺术家。”抱起观音菩萨走到光线较明亮的地方仔细观望,询问:“怎么会想到送观音菩萨?”

  “我也不明白。”砚冰丈二摸不着头脑:“谁成亲前送对象观音菩萨?还是赐福的菩萨,像长辈送小辈的手笔。”

  “啊!”砚冰猛拍手掌说道:“会不会是郡王殿下把您当弟弟?”

  赵白鱼:“他不缺兄弟。”

  “说不准,满京都都知道郡王殿下和王府里的兄弟处不来,见面跟仇人一样。没错,五郎你信我,肯定是拿您当兄弟,要不然就是当儿子——总不能真想当您爹?”

  “越说越离谱。”赵白鱼将木雕珍藏好,问郡王府里的人走了没,得知没走就从书架上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打开来,里头是三颗做工精致的金玉骰子。“叫他们带给霍惊堂,就说是回礼。”

  砚冰惊讶:“您不是最喜欢这金玉骰子?当年也是千辛万苦准备大半年才赢回来,连我碰一下您都心疼,现在就这么当回礼送出去?”

  赵白鱼:“回礼不用最珍贵的东西怎么好意思送?这是基本的人情世故。别废话了,赶紧送过去。”

  人情世故是这样的吗?

  砚冰心想:代价太高了,他以后还是别有什么人情往来了。

  ***

  当副官听到赵白鱼近侍说回礼,终于知道霍惊堂挂在嘴边经常回礼的人是谁。他把赵白鱼的回礼亲自交到霍惊堂手里,看清是三颗金玉骰子不由皱眉,满头问号。

  为什么?

  一对新人,婚前一个送送子观音,一个送赌博的骰子?虽然用料珍贵但也不能忽视它们都过于标新立异的本质啊!

  霍惊堂倒是很珍惜,还说:“骰子好。送骰子好。”

  要不是被宫里来的司仪嬷嬷制止,他还想钻府库里搜寻礼物送赵白鱼。

  副官看不惯那副德行,觉得心累,找个由头就躲外头,眼不见为净了。

  ***

  转眼到了六月初八,天没亮就忙活起来。

  前院昏暗,后院一隅倒是灯火通明,赵府出不到十个家仆来帮忙,秀嬷嬷只好找李意如等姑娘们相助,还有郡王府那边拨出二十几个人过来帮忙,场面总算稳住。

  房内,赵白鱼穿上赶制好的新郎袍服。

  深红色纱袍衬得他肤如脂玉,暗纹苏绣的玉质腰带扣起,轻松勒出劲瘦的腰身,腰间配玉和香囊,囊里装香草,烛光下眉目如画,乌发束于玉冠内,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眼中流光溢彩,如芝兰玉树,朗月入怀。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李意如颇有意境地夸赞:“五郎渊清玉絮,清风霁月,翩翩公子,机巧若神。”

  赵白鱼莞尔:“李姐姐放过我吧,你们一晚上夸了我无数遍,早就死了的羞耻心都被你们叫醒,我现在快羞死了。”

  “哈哈哈哈哈……”

  屋内众人朗声大笑。

  ***

  此时府内其他院落。

  主院,谢氏点亮烛火,侧首问丈夫:“我们是否去赵白鱼的院落看看?”

  赵伯雍沉默了会儿,断然拒绝:“我不可能过去!”忽而讥笑:“想必那逆子也不乐意看见我们。”

  接着软和语气说道:“你别操心了,当年他母亲那个样子,什么恶果都该他受着,母债子偿天经地义。你这些年没亏待他,已足够仁至义尽。”

  谢氏不自觉按住心口,不知为何总觉得心慌,像心口破了个大洞,硬生生割下一块肉似的,她也想不通为什么。

  赵伯雍很快说起生病的赵钰铮,牵挂住谢氏的心神,她便以为是母子连心的缘故,就不再多想。

  偏院。

  赵长风独自舞枪,枪法飒如流星,寒芒于夜色中乍现,似要划破夜空,霎时一个下劈、横扫,狂风皱起,落叶翩飞,杀气具象化般斩落头顶枝干。

  忽有声至,赵长风警觉地刺过去,听到熟悉的一声‘大哥是我!’才迅速止住招式,侧身看去,皱眉说道:“三郎?”

  赵三郎脚步踌躇,挠着后脑勺说:“大哥,我心事重重睡不着。”

  赵长风了然:“和赵白鱼有关。”

  “对!”赵三郎烦恼地说:“他今天就要嫁进郡王府了,怎么说也是我们兄弟,也是替四郎挡了这劫,他成亲没个兄弟去送,是不是说不过去?”

  赵长风反问:“爹不会同意。”

  赵三郎黯然而烦躁:“我就是担心爹——”

  “但是娘心软。”赵长风说:“从今以后,他跟我们赵府没有瓜葛。这次算他替四郎顶劫难,我们也给了足够多的好处,前仇旧怨就当两清。所以送一送无妨,就当是最后一次恩怨了结。”

  赵三郎眼睛亮起来:“那我去了!”

  ***

  按成亲礼节需先入门,女方亲友设置关卡为难男方,等男方突破重重障碍顺利进门,和女方父亲兄弟喝茶聊天,直到女方被带出来。

  因赵白鱼是男人,跟父母兄弟的关系都不是很好,所以省了入门的传统礼节,霍惊堂直奔后院赵白鱼居住的小院落。

  秀嬷嬷开门,赵白鱼走出来,砚冰在他左边,魏伯在右前方,李意如等姑娘们分散于庭院里,安静无声地望着这一幕。

  霍惊堂不能进院,离得有些远,只见他背着手站在日光下,身穿绛纱袍,头戴玉冠,长身鹤立,风姿特秀,轩然霞举,龙章凤姿,一双琉璃菩萨眼扫过来,似非尘土间人。

  赵白鱼的心忽地跳快两下,准备迈开步伐之际,就见赵三郎出现在门口,同霍惊堂对视一眼就走到他面前。

  “出门这段路必须脚不沾地,我来送你。”赵三郎说。

  赵白鱼笑了笑,按住赵三郎的肩膀说:“不用了。”他知道赵三郎的意思,意味着从此两清、和解。

  赵白鱼不希望和赵家人再有牵扯,但两清不代表和解。

  他挺直腰杆向前走,越过赵三郎只留下一句话:“我和赵府早就两清了。”

  从此往后,一世两清。

  赵三郎满心雀跃被当头浇下的冷水熄灭,愣愣地看着赵白鱼越走越远的背影,心中惆怅不知为何疯涨。

  霍惊堂伸出手,大拇指戴着一个白玉扳指,手腕绑着一条眼熟的旧巾帕,掌心有许多肉眼可见的老茧。

  “我来迎你了,小郎。”

  赵白鱼心一颤、一烫,放进霍惊堂掌心的手抖了一下,下意识想缩回,被死死握住,牵着向前走。

  小郎,有夫弟之意,有青年泛称之意,也有小丈夫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