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陈西峰商路笔记 第131章林氏家族的麻烦

《陈西峰商路笔记》第131章林氏家族的麻烦

作者:平和心境 字数:2716 书籍:陈西峰商路笔记

  唐子羽一挑大拇指,向淳于俊赞道:“淳于老弟性情仁厚,心地光明……”

  薄青仁突然冷笑一声,接口说道:“他就是有点见色迷心,不分善恶。”

  淳于俊对这位新交好友,有点急不得、恼不得,惶然无措,方自苦笑一声,唐子羽已非常识趣地代他解围,笑道:“淳于老弟及薄老弟.你们与六诏双凤交过手,他们那身武艺究竟如何?”

  薄青仁冷“哼”一声,答道:“六诏碧目门下的五毒青猿爪、姚家七煞步也不过如此,倒是所谓‘诛心鬼箭’、‘要命神砂’、‘勾魂紫燕’、‘夺魄金花’等碧目四绝,确实有些霸道。更可惜的是我们仅只略微见过‘勾魂紫燕’、‘夺魄金花’,但这两般奇绝狠毒的暗器的发放手法,及真实威力,均未摸清,故而端阳以后的六诏之行,务须对此特别留神。真要到迫不得已时,我们也只好和他们针锋相对,用暗器了。”

  淳于俊听薄青仁言中之意,不由含笑道:“听薄兄之言,所用暗器,当更高明,可否令淳于俊一开眼界?”

  薄青仁傲然一笑,探手入怀,但忽然不答,反而注目淳于俊那个丝弦玉轸的上好琵琶,问道:“我来问你,你适才躲避欧阳凤的勾魂紫燕,所用身法步法,神妙异常,并不似峨嵋传授,是叫……”

  淳于俊一来心地光明,不善藏私;二来特别对这薄青仁投缘,一心结纳,故而不等他说完,便即接口答道:“这叫‘琵琶行’,是此次崂山填约,巧遇一位武林奇士,白江州白二先生所授,确非峨嵋心法。”

  薄青仁闻言,觉得这套神奇身法名称,及白江州白二先生姓名,均颇有趣,不禁失笑道:“你遇到一位白江州白二先生,学会一套‘琵琶行’,委实可称名妙、艺妙、人妙、事妙。”

  说到此处,忽然眉梢微轩,又向淳于俊问道:“他叫白二先生,白大先生是谁?”

  淳于俊微笑道:“这位白二先生,颇为风趣,他说因不敢掠美前贤,才特意自称白二先生。白大先生就是唐代大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

  唐子羽及薄青仁二人,听了这种解释,也不禁为之绝倒。

  薄青仁要过淳于俊那面琵琶,微一拨弄,目光略转,抬头笑道:“你那‘琵琶行’虽然神奇莫测,我倒并不想学,但这曲琵琶,听来悦耳,你能教我吗?”

  淳于俊不知怎的,辄为薄青仁所制,对他所说之语无法违拗,当下便含笑点头,把弹奏“琵琶行”的曲调指法,向薄青仁细细讲解。

  薄青仁天赋之高,并不弱于淳于俊,片刻之间,便已记热,手指一挥,妙韵睁琮,这云台山翠云壁前,立时如作浔阳风雨。

  淳于俊听完一曲,对薄青仁的聪明强记,大加赞誉,并又向他问道:“薄兄,小弟适才曾请赐观所用暗器,俾得一开眼界?”

  薄青仁摇头笑道;“我所用暗器,只是几根飞针,哪里比得上什么‘掠心鬼箭’、‘要命神砂’、‘勾魂紫燕’、‘夺魄金花’碧目四绝!但我也想出了破欧阳凤勾魄紫燕之法。”

  说完,便自怀中取出三根细如人发,长约四寸的五色细针,递与淳于俊观看。

  淳于俊接在手,觉得这针非但无甚奇处,并仿佛太轻,未免猜不出薄青仁要怎样用来破那勾魂紫燕。

  薄青仁看透他心头所想,含笑取回那三根五色细针,手掌略扬,便飞出丈许,半贯石壁。

  淳于俊因未见薄青仁凝劲运气,加上针身那细,竟能随手一挥,贯石二寸,不由深自诧异。缓步走过看时,原采飞针不但贯石,并还把三只蚂蚁,钉在石上。

  自忖功力,针身没入石中,已过一半,似乎无法完整拔出。正欲回身,忽然眼前青衫一飘,蒲青仁面含微笑,轻伸右手食拇二指,拈住针尾,把那三根五色细针,根根丝毫无损地拔回手中。

  淳于俊见状,越发佩服这位新交好友的内力指劲,要比自己高明。薄青仁笑道:“我这飞针手法,虽然无甚高明,但是针身确是百炼真金所铸,你看是否破得欧阳凤自视绝高勾魂紫燕?”

  淳于俊就是猜不出如何才能以飞针破燕,闻言正自思索,薄青仁又复笑道:“今晨欧阳凤勾魂紫燕的威力尚未发挥,便被我无意中合手破去,故而真正妙用,定极厉害。我想下次再逢,欧阳凤勾魂紫燕一用,我便用飞针贯于飞阈两翼之间,看它如何再能飞翔变化?”

  淳于俊暗想:勾魂紫燕两翼之间,贯一飞针,果我无法再复飞翔变化。不由抚掌说道:“薄兄此策绝妙……”

  话音刚出,薄青仁便拢手笑道:“这种方法只是针对‘勾魂紫燕’而想,尚不知是否有效,何况其它碧目四绝威力变化,我们几乎毫无所悉,故而六诏之行,去是必去,凶险之多,也是意料得到的。”

  三人相偕而行,恰好在五月端阳的前夜,到达都阳山不开谷口。

  淳于俊在上有十二小洞的不开谷封谷石壁之前,肃立躬身,微凝真气,传声叫道:“晚辈淳于俊与代替林姑娘的薄青仁兄,及千面空空唐子羽唐老前辈,来践端阳之约,并求见师长金颜。”

  话完不久,则听得南荒睡尼姑那好梦初回,尚未睡醒的语音自洞中传出,懒洋洋地答道:“淳于俊与代替林凝碧的薄青仁是明日大会主角,自然可以进来。至于那老偷儿,我也不怕,因为我这‘黄粱小巢’中,除了一枕一榻,及一具打坐蒲团以外,连座佛像皆无,他纵然号称千面空空,亦难展其技。”

  南荒睡尼语音略顿,微停片刻,又复说道:“但我一睡梦回,睡意未退,尚需略为打盹。你们最好自己进来,会不会走不开谷口的天璇迷径?”

  唐子羽以拳一抱,凝气传声说道:“江湖一别,转眼间几近二十年。唐子羽想煞大师奉采,谷口迷径,既称‘天璇’,则有通行妙诀。是不是左四右三,进一退五,永朝北头,即顺星绕?”

  南荒睡尼梦大师应声答道:“我倒忘了老偷儿对这些阴阳生克之学,最为擅长,区区天璇迷径,怎会难得倒你!不过你们到了我这黄粱小筑之后,不许吵闹喧哗,纵有天大的事,也等我把这最舒服的‘回龙觉’睡醒,彼此再商议一切。”

  话完,便即寂然无声,这位名列‘神州四异’,以怪传世的南荒睡尼又已入了梦境。

  唐子羽向淳于俊、薄青仁摇头一笑,低声说道:“唐子羽权充老马,自许识途,我们且进这石壁以上靠右第三小洞。”

  淳于俊、薄青仁点头微笑,随同唐子羽钻进沿内,经过不少时间的曲折迂回,终于走出大璇迷径,到了世人极少涉足的不开谷内。

  谷既不开,景致幽绝,峭壁插天,凝翠欲滴,飞泉穿石,散白如珠,碧竹苍松,迎风生韵。

  黄粱小筑只是三间茅屋,建筑在一处绝壁半腰,左临飞瀑,右倚苍崖,尚非身怀绝顶轻功,根本无法随意上下。

  但地势再险,也难不住唐子羽、淳于俊、薄青仁三人,凝气拔空,凌虚点壁,刹那之间,到了这三间茅屋门口。

  茅屋门窗未掩,果如南荒睡尼所云,除了一枕一榻、蒲团以外,几乎别无陈设。

  淳于俊等见这位名震乾坤的梦大师,高枕榻上,好梦方酣。遂谁也不敢惊动,在黄粱小筑之前一小片平坡上,眺览到不开谷中景色。

  这时残阳才坠,夜色本来未深,但一来不开谷两峰夹立,光线较幽,二来时值初四,新月被刺天峭壁所遮,故而那些远远近近的苍松翠竹,怪石飞泉之间,看去隐约依稀,如笼薄雾。

  薄青仁向黄粱小筑回头看了一眼,蹙眉低声说道:“这位老前辈,几乎终年累月,均在梦中,她肯随我们跑趟六诏山碧目谷吗?”

  淳于俊嘴皮微动,方待答话,那位江湖经验极奉的千面空空唐子羽,已向他们摇手示意,用指尖在地上画道:“两位老弟慎言,梦大师未必真个睡着。”

  淳于俊、薄青仁目光一注,会意噤声,唐子羽又用手指,在地上画道:“这位大师‘怪’盖天下,性情几乎怪不可测,不能以常理度之。少时两位老弟,只谈经过,勿论正题,由唐子羽设法激她与我们同去六诏,一斗碧目门下。”

  话刚经,突然手掌一挥,把所书字迹抹去,并以极快手法,在地上画了一杆风竹。

  果然就在唐子羽挥手抹去地上字迹时,黄粱小筑之内,响起了南荒睡尼那种懒洋洋的语凋说道:“老偷儿,一别廿年,你那贼脾气,怎的依然未改,鬼鬼祟祟的在作什么?”

  话音犹在空中荡漾,人已飘坠面前,目光一注,不禁失笑道:“老偷儿什么时候学的风雅起来,竟能以指作画!这杆风竹,画得着实不错,颇有些潇潇之致呢。”

  说完,看了薄青仁一眼,眉头微蹙,向淳于俊问道:“林凝碧出了怎么,怎的不亲来?你的龙渊宝剑又在何处?”

  淳于俊脸上一红,正不知如何启口,唐子羽哈哈笑道:“大师且请坐下,此事说来话长,岂但龙渊宝剑,连地柄吴越金钩被一位多年隐迹,新近才出江湖的盖世魔头强抢去了。”

  南荒睡尼对龙渊宝剑、吴越金钩被枪,好似并不过分惊奇,但听了“盖世魔头”四字,却长眉微轩,选了一块大石坐下,眼皮微垂,仿佛又将入睡模样。

  唐子羽笑道:“大师是不是在想谁能当的起盖世魔头四字?”

  南荒睡尼眼皮一翻,点头答道:“老偷儿猜得不错,这‘盖世魔头’四字,分量不轻,我适才遍思正邪两道隐迹异人,似乎……”

  唐子羽接口笑道:“大师可能不太容易想到此人,她不是昔日与‘玄天仙子’狄横渡、‘潇洒书生’褚珏齐名的‘碧目仙姬’姚小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