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蜀山轶事 第九十八章 在校学习和赶厂车的那些日子4

《蜀山轶事》第九十八章 在校学习和赶厂车的那些日子4

作者:张不伦 字数:2969 书籍:蜀山轶事

  到了八十年代,国家更加重视发展科学事业和科技教育,现在孩子们学的科学课在那个时候叫自然课,是小升初考试三门主课之一,满分50。

  教自然的林老师是个很特别细心而且注重实干的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很多教具都是自己制作。林老师住在学校后面的宿舍里,不上课的时候,就自己想办法找材料做各种各样的标本、模型、挂图、实验用具。每次从办公室窗前路过,大家经常能看见老师在专注地制作标本,处理细节的时候更是一丝不苟。

  鹅、鸭子、兔子、猫……林林总总的动物标本就这样一件件“诞生”了,除了动物标本,他还用花、草制作了大量的植物标本、各式教具不下百余件。因此上林老师的课,大家能够亲身体验的机会都比较多。

  林老师喜欢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见缝插针地开展科学启蒙教育。

  她还在校园中竖起了一株高高的木杆,木杆上方安装了一架自制的风速仪,在学校办起了红领巾气象站。让参加气象小组的学生们天天观察气象变化,每天把数据写在一张纸上,每个月订成一本,天天不间断。

  林老师告诉大家,气象工作看起来只是记录数据,而气象预报也就是参照了这些大数据。在气象小组,她让学生记录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云量,天气晴朗还是阴天,根据记录预测一下明天的天气情况。

  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林老师指导学生自制观察设备、收集数据资料、分析天气情况,气象小组的预报结果一段时间后慢慢能和合肥市气象台的数据基本吻合了。当时的查询天气预报还没那么发达,学生们每天记录好天气写在学校门口的小黑板上,附近居民走过路过都要来看一下。

  看到自己做的事情能得到应用,大家都很自豪、特别有成就感。长二小的老师就是这样,各有各的教学方法,各有各的教学特色。

  张不论就是在这样一些老师教导下度过的五年级上学期,以后很多年张不伦都觉得很有意思。

  但是就是在那一年他相当佩服的一个偶像许老将军去世了,一个相当能打而且特别爱喝酒的老将军,在张不伦那时的心里,那都是永垂不朽的人物。

  张不伦一直都记得许老将军好几个有趣的故事。

  那是在1937年的时候,当时由于西路军的失败,在延安召开了批判张国焘的会议,一时间有些过火,许世友看不下去,就说了几句好话,引起了大家群情激奋,纷纷批判许世友,许世友是有理说不清,当场被气得吐血,后来住进了医院,在医院,性格耿直的将军气愤之下,决定联合几名老战友离开延安,去四川打游击战。

  几位老战友也都同意了,但是在他们离开前,曾和许世友搭档的王建安,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错误性,就将此事报告给了上级,领袖当机立断,要先将他们全部给抓起来,等候处理,其余人见事情败露,没有反抗,许世友仗着自己有武功,飞身一跃到了房顶,战士们不知如何,刘伯承走了出来,劝许世友下来,许世友听话,又纵身一飞,从房顶下来。

  之后负责看守许世友的人,是抗日军政大学警卫排的战士,时任警卫排排长的邓述金得知许世友被抓,很是惊讶,因为他也是红四方面军走出来的,对于赫赫大名的许世友,他早有耳闻,非常佩服,如今,许世友被关禁闭,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邓述金知道许世友喜欢喝酒,吃肉,他就决定利用自己的工资,偷偷买酒,送给关在窑洞里的许世友,许世友虽然性格有些耿直,但是他对于邓述金雪中送炭一事,十分感激,此事,他一直记在心里。

  后来,在领袖的安排下,许世友无罪释放,被分配到前方抗日,之后数年,他再未与邓述金见面。

  邓述金的成就可不低,他从抗大毕业后,前往冀南军区任职,先后担任八路军副团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邓述金来到了东北,此时,他也改了名字,改为邓岳。

  1953年,抗美援朝战役结束,邓岳回到了国内,不久,国防部在北京饭店设宴招待抗美援朝功臣,许世友是总参的副总参谋长,他也参加了欢迎宴会。

  席间,他看到邓岳,有些眼熟,便上去问:“你是哪个部队的?”

  邓岳告诉他,自己是红四方面军的,原先在红31军,许世友接着问:“有个叫邓述金的人,你认识吗?”邓岳:“首长,我就是邓述金。”

  听到这个回答,许世友大喜:“怪不得我看你有点熟悉,你还记得在延安时,给我送酒的事吗?”

  第二个就是老将军打谅山,吩咐片瓦不留,张不伦从此对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佩服的五体投地。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跟周边的国家几乎打了一个遍,算上老蒋世界五常我们打了一个遍,可笑的是在我们帮助下,越南打败法国之后,居然以为自己行了,开始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此时中美关系缓和,越南害怕我们减少或者停止对他们的援助,于是全面投向苏联,而苏联也正有此意。

  此时中苏交恶,苏联也想借助越南抑制中国的发展,于是越南依靠苏联的帮助,还有我们援助他们200亿美元的物资,开始把枪口对准了我们。此时的越南开始频繁地挑起边境争端,推倒界碑,蚕食我国领土,残害当时在越南的华人华侨。面对越南这个我们曾帮助过的小弟,我们本来是不想撕破脸皮的,想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一系列友好的举动,却被越南当成是软弱,认为我们不敢跟他们打,这使得越南更加膨胀了。

  越南居然开始明目张胆地侵占我国领土,我们给他们粮食物资,帮他们训练部队,到头来200亿却换来个白眼狼,竟然转过头来欺负我们。

  此时部队已经很久没有打仗了,军队里很多人都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新兵,毕竟从抗美援朝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过了将近30年,队伍中的老兵已经很少了,而在这期间,我军基本上也没有参加过什么战争,唯一的对印自卫战还承碾压态势,没起到多大的练兵作用。

  越南就不一样了,他们国内打了几十年的仗,作战经验丰富,而且苏联在北部边境陈兵百万,随时可能入侵中国,所以中央军委决定杀鸡用牛刀,一战把越南打废。

  许世友、杨得志两位将军接到命令后带领近56万兵力开往边境,由东西两线对越南发起进攻。

  越南虽然放出豪言壮语,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去过春节,但是面对解放军战士的进攻,他们毫无抵抗能力,不仅被打得节节败退,连他们的英雄团都打没了,仅十余天时间,我们就把越南侵略者打跑了,而且拿下了他们的边境城镇。

  越南的残兵败将只能退守谅山,想利用谅山周围山地设防,毕竟谅山是他们最后的防线了,过了谅山就是一马平川,谅山是越南首都河内的屏障,如果谅山失守,那么越南的首都河内就会成为案板上的肉,我们想怎么切就怎么切。

  此时越南的英雄团都被打没了,指望这些残兵败将怎么可能会把英勇的解放军阻挡在此,越军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他们在凉山上修筑了无数地堡工事,而且天公不作美,在我军攻打谅山时,谅山居然又下起了雨,而且还起了雾,我军本就缺少丛林作战经验,加上越军是本土作战,一开始我们的确吃了很大的亏。

  但是当解放军战士稳住阵脚,熟悉地形之后,越军再次变得不堪一击,于是他们违背了人道主义,在谅山上使用了化学武器,并且在水源中下毒,这使得攻打谅山的部队损失惨重,许世友将军得知牺牲了这么多战士之后,心中愤怒不已。

  其实在之前许世友将军已经憋着气了,因为越南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他们可谓是全民皆兵,越南的民众经常会拿起武器袭击我军。有时候行军途中遇到一些越南的难民,他们看上去还挺和善的,但是在我军经过之后,他们就会攻击我军,甚至小孩子都会拿着枪杀人。

  解放军为自己的善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牺牲了这么多年轻的战士,许世友将军已经非常生气了。

  这时越南居然又使用了化学武器,还在水源中下毒,这下彻底引爆了许世友将军,于是这样一条命令就出来了:拂晓攻击开始后,万炮轰谅山,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

  次日清晨,我军的火炮准备就绪,一声令下,几万发炮弹在半小时内落在谅山上阵地上,凉山瞬间上成为一片火海,整个谅山成为了一片废墟,真的是一间房子也没有留下。

  炮火之后,我军发动了对谅山的总攻,当拿下谅山之后,我军战士在越军的战壕里发现了堆积成山的中国大米。

  当时我国其实也并不富裕,甚至还有许多人都吃不上饭,温饱都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我们的百姓都吃不起的大米在越南却堆积如山,甚至他们还把大米拿来当沙袋。

  战士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想直接打死越南这帮狼仔子。许世友将军早就被气炸了,他直接下令部队越过奇穷河,对越南本土发起进攻。

  许世友将军更是下达了十杀令,动摇军心者杀,随着许世友将军一声令下,我军怒剑出鞘,剑锋直指河内,可以说此刻只要中央一声令下,许老将军即刻就能拿下越南河内首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