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蜀山轶事 第六十章 年轻时的张爸爸3

《蜀山轶事》第六十章 年轻时的张爸爸3

作者:张不伦 字数:1927 书籍:蜀山轶事

  电话里陈牧再三邀请张爸爸去樱花小镇住上几天,张爸爸答应了。

  在张不伦印象中,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热心而且豪爽的人,所以一辈子交了不少朋友,有老的也有少的,有张不伦认识的也有张不伦不认识的。因此在自小到大的很多年中,每个阶段张不伦家碰到了一些需要寻求帮助的事,总是会有人伸出手来主动帮忙。

  比如张不伦外公外婆家打井需要联系打井队和设备,比如金队长结婚那天摆流水宴席需要把一些技术好的大厨请到家里来办,比如后来找关系把张不伦兄弟转到市里上学等等,都是张爸爸一手张罗的。

  不过就年轻时候的张爸爸来说,让他更喜欢和两个儿子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当知青那会儿战天斗地的事情。

  张爸爸下放的地方位于淠史杭工程的杭埠河灌区,村村都通大灌溉渠。村里灌溉渠到了与路相交叉的地方,都会在地下埋一个很大的水泥涵洞。平日里,地下涓涓细流,地上人来人往,互不干扰。

  有一年,大雨连着下了几天,河水暴涨。从上游漂下来许多枯草,开始大家还没当回事,可是当枯草越积越多的时候,人们渐渐发觉有些不对劲了,带着淤泥的枯草打着转席卷而下,在水流一轮轮的冲击后,涵洞口很快被彻底堵死了。水流在东冲西决找不到出路后,快速漫过堤坝,很快往村庄方向冲了下去。

  匆忙赶到灌溉渠边的村民和知青张爸爸他们,一时间竟然手忙脚乱,束手无策。涵洞四周被封得严严实实,用了不少办法,众人各自拿着手中工具又挖又顶,枯草纹丝不动,一点用没有。要说还是那时的基层干部有实践经验,生产队长见状赶紧大喊:“要下去几个人,要下去几个人,拿手一点一点把草往外薅!”

  话刚说完,陈金龙和张爸爸他们想都没想就跳了下去。就这样,有人在下面把草一束一束往外掏出,有人在上面拿工具配合,慢慢地,涵洞终于露出了一个小口,并开始一点点扩大。

  接下来,惨剧就发生了,突然间找到了渲泄空间的水流,带着强大惯性和吸力一涌而出。吓得张爸爸下意识紧紧抱住了涵洞上侧,尽管被汹涌奔腾的水流砸得后背生疼,脑袋瓜一片空白,好在还是顺利被村民拉上岸来。

  可是,大家突然发现,陈金国不见了。

  所有人都慌了,涵洞内水流湍急,肯定不会在涵洞里了。于是,大家相伴一路,大声喊着陈金国的名字,沿着灌溉渠下游一路找去。

  就这样喊着,找着,有半个多小时,仍然不见踪影,生死不知。

  队伍中有泪点低的已经抹起了眼泪,嘴里开始不停念叨陈金国的好,说你不该这么早就走了哇!大家都有些黯然。

  突然,灌溉渠分支一条淤泥很深的小沟边,猛地蹿起来一个黑乎乎臭烘烘的黑鬼,摇摇晃晃,龇着一嘴白牙破口大骂:“队长啊!你他妈不是东西啊!老子差点被你馊点子害死啦!你要不给点赔偿,老子今天就弄死你!”

  长舒了口气的生产队长大喜过望,也不管脏不脏,一把抱住:“赔,赔,不但赔我还奖励你几十个工分。你最近要是想回家就直接拿工分抵,不用请假了!”

  第二天陈金国就回合肥了,休完假再回来总是一脸自豪,见人必把自己和王杰欧阳海盛习友等等相提并论。

  后来张不伦每次想起这个故事,同样会想起九十年代自己刚刚上班那会,宁愿不要奖金也不愿去掏单位那个被堵住了的又脏又臭的小阴沟,为此还差点和强迫他的领导大打出手。

  或许,这就是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的所谓代沟吧。

  张爸爸和张不伦兄弟还会经常说起他们爷爷奶奶的旧事。

  张爷爷张奶奶一共养育了七个孩子,老二很小的时候夭折了。张爸爸在家行五,上面三个姐姐,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作为家里长子,张爸爸回忆中小时候还是比较受宠爱的。

  张爷爷没到合肥进工厂上班前,三四十年代,在老家那边就是远近有名的裁缝,还有个绰号“老鹰拐大裁缝”。凭着一身手艺,走乡串户接些活挣些辛苦钱,让一家人过着虽不富裕却也衣食不愁的生活。有一阵,好像还凭着手艺为新四军做过一段事。不过事情完成后,因为放心不下家中妻儿,就和部队首长告辞,还很坚决地婉拒了部队首长让他参加革命工作的好意。张不伦兄弟俩从此失去了一次可以成为高干子弟的机会。

  晚年的张爷爷早已不做裁缝了,有时候会到张不伦家中小住几日。七十多岁的张爷爷会从车间找回一些没用的硬塑料编织带,到家然后用剪刀剖开,分类放好,每天坐在阳台上编篮子,往往一天能编好几个。篮子结实精巧实用,并且颜色搭配还特别好看,一时间左邻右舍还有厂里的工友们都抢着要。不过张爷爷就一点,只送不卖,按照大家登记的前后顺序,他一个一个来编。

  张不伦从小就没有见过奶奶,因为张奶奶在他出生的前几年,遭遇工伤不幸去世了。

  不过从父亲的口中,他还是知道了不少关于奶奶的事情。所以在张不伦的印象里,奶奶好像是个很神奇的人物。

  张奶奶年幼时曾在村里遇见一个道姑,一见之下,与道姑很是投缘,于是道姑就在村里住下,教了她一段时间。

  教了那些东西已经是无法考证了,不过张奶奶成年后就成了一名麻角。早年间合肥方言中对会些法术有些道行的人无论男女都叫麻角,家里有个医生看不了的大病小灾或是碰到了一些稀奇古怪解决不了的事情,往往就会把麻角请到家中做法解决。是不是封建迷信暂且搁置一边,不过根据老家一些长辈的回忆,张奶奶好像道术还比较高强,着实为乡邻办了几件好事,在周围几个村庄很有名气。

  再后来张不伦读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书,装了一肚子光怪陆离神仙鬼怪。有时候想起张爸爸说的几个关于张奶奶的故事,脑海里突然就会浮出一个想法,茅山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