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煞气王爷的俏王妃 26、回家

《煞气王爷的俏王妃》26、回家

作者:小尾巴暖暖 字数:1830 书籍:煞气王爷的俏王妃

  天边的火烧云像点燃了整个天空。

  捏着那张塞进手心小字条,谢辞和顾莞对视一眼,心里发慌。

  顾莞担心虎狼之词教坏小朋友,而谢辞则担心什么诸如“女大一,抱金鸡”、“同年姐,样样惬”之类的乱七八糟东西。

  两人慌忙打开一看,好在都很正经。

  “小四是个倔孩子,爱钻牛角尖,元娘,你要多劝慰,多提点他。再多的恨仇,都没有人重要。”

  “做人不要太勉强,尽力而为无愧于心即可。”

  不同于谢二嫂平日雷厉风行,这段细细的簪花小楷娟秀和婉如涓涓流水。

  仿在一昏黄灯盏下,细细叮咛。

  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谢辞拾起竹篙,一点堤岸,不大不小的小舟顺着水流晃荡起伏,往江心而去,他觊了顾莞一眼,小心解释:“二嫂就是爱取笑我,你别搭理她。”

  秋阳已染上几分微凉,江风飒飒掠过水面,谢辞衣袂在猎猎翻飞,说出来可能有点不信,顾莞于他,有点点像支柱一样的存在。

  绝望之际,一点明光。

  谢辞永远都没法忘记牢狱高烧中晃动他的那双手,在他高烧混沌的脑海中劈开一条缝。

  他跌跌撞撞,在她的扶持之下逃离死地。

  大雪呼啸中他几次要坚持不住了,全因身边还有一个人,他才最终咬着牙关挺了下来。

  他不知道是不是该埋怨二嫂,自从她说过那些话之后,他和她相处总不及以前自然了,还有一点点怅然若失,偶尔他会闪过一个念头,倘若以前他好好认识她,带她一起玩耍,新婚夜里不说那些混账话,那,那会不会……

  谢辞是对真情懵懂,但却不是傻子,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他其实明白谢二嫂什么意思。

  但一切都没有如果。

  她不喜欢他。

  开这样的玩笑,会让他感觉玷污了两人的感情。

  “对不起。”

  顾莞站在船头上,他微微仰望她,金红的晚霞为她周身渡上一层光晕。

  此去,其实谢辞不是不彷徨,他不怕死的,他就怕穷尽其力身死,却也无法达成明冤复仇的夙愿。

  但有顾莞在他身边,他一下子定了很多。

  他小声说:“你别理二嫂胡说八道。”

  好在顾莞并不在意,她惊讶:“你道什么歉,这有什么?”

  风送来她的声音,她带着笑,一手撩起被风吹得乱七八糟的散发,声音嘹亮清脆。

  谢辞心里也不由轻快了起来,他说:“嗯!”

  谢辞撑篙一会,忽想起一事:“等这件事情了了,我就去接你娘和你弟弟。不,还是回头就给二嫂写封信,等家里稳下来能腾出手了,就雇镖局回中都。”

  谢辞说着,觉得太久了,且此去前途未卜,还是写信托二嫂比较稳妥。

  顾莞:“……”

  我靠,谢辞不提起,她都差点忘记了这茬。

  原主亲眷不多,母亲却是未去世的,还有个异父弟弟。投奔忠勇公府之后,她偶遇初恋,谈了一段时间,决定改嫁了,原主不肯跟去,继续留在谢家。

  至于为什么原主入狱不见她来打点呢,是因为原主这继父也是个渣男人,忠勇公府一出事,他就休妻并将娘俩撵出去了。

  一连遭遇两个渣男,第二个当年荀夫人打听过劝她别嫁,可她还是一门心思嫁了。

  顾莞也不知怎么说,反正当初打听谢家消息时顺便把这个陈世美故事听到了,母子俩目前蜗居在郊外小庄子里,是一落千丈但好歹有吃有住。

  她抓抓头,“行吧,那你写。不过不急的,你千万叮嘱二嫂,三年五载也不迟,没大事索性等我回头再理,反正安全为上。”

  提起这个恋爱脑母亲,顾莞无言,但不管也不合适,最后想了想说。

  谢辞一一记下来,最后他认真对顾莞说:“我会照应好他们的。就像嫂子大铭他们一样。”

  顾莞叹了口气:“行,谢谢你了。”

  谢辞抿了抿唇,摇头,不用的,“不用谢。”

  和你为我为谢家做的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

  江风凛冽,将小舟吹向停在江心的客船。

  客船上抛下来一条钩索,“吧嗒”一声扣住小船的翘头,接着绳梯放下来。

  顾莞谢辞算是最晚的一批,刚上去,便听见船老大吆喝一声,“准备开船!”

  竹筏小舟被扣着拉成一串,摇摇摆摆往岸上行去,铁锚上水,风帆扬起。

  晚霞的纁红与暮色的暗黑交映,船舷划过粼粼水波,望南而去。

  谢辞和顾莞坐的晚班船,顺水往南行到明日白天,将改道往西,数日后水路再转陆路,直奔西北。

  天色已经转暗,大江边码头上的一行人影,很快就变成一个个小小的黑点,湮没一片昏色中,只见风吹两岸杨叶和流水潺潺声。

  船一动,方才拜别时喧闹和小舟上的温情也随之剥离开去,江风吹得遍体生凉,谢辞和顾莞举目远眺,但那个小小码头很快再也望不见。

  甲板上的人三三两两离开了,客船大舱熙熙攘攘很喧闹,但后甲板这边却很安静,谢辞手里还拿着那张小纸条。

  谢二嫂谆谆叮咛,都是关于他的。

  天边仅剩下一点残红,映在两人的鼻梁颧骨上,谢辞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最后他说:“可是,我要让二嫂和娘亲失望了。”

  他声带受过伤,声音有点沙哑,此刻尤为甚也,仿佛大提琴的琴弓揉拉而过。

  带着一点殇的悲歌。

  “此去,我是要为父兄明冤昭雪,我要为他们复仇的。”

  谢辞颀长劲瘦的身影背着光,黑乎乎的。

  ——一眨眼又是一年深秋,他长高了很多,他快十七岁了。

  他衣袖束得紧紧的,腰侧配着刀刃细长的锋利长刀,说到这里,他眉宇间的几分温情悉数褪去,终于显露出一种砭骨的恨意!

  除了顾莞,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打算。

  父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最后落得一个身首异处万民唾骂的下场。

  “我要查清楚。”

  “希望能为父兄翻案。”

  “倘若不能,我就把他们全杀了!”

  有人构陷他就杀构陷,奸佞当道他就杀奸佞,不管是军中抑或朝中。

  父兄之仇,满门倾覆,不共戴天!

  谢辞回头,晚风拂动他的长发,他一字一句:“我要他们血债血偿!!”

  在家的时候,他隐瞒了一半,否则,不管是娘,还是嫂子她们,都不会同意他出门的。

  可他宁愿死,也不愿意苟活!

  顾莞理解他,出门之前,他已经私下和她说过了,因此她也不意外,“你一定可以的!”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咱们一起努力,说不定很快就能查个水落石出了。”

  “嗯。”

  顾莞的语气放缓放轻,带着一点轻快,好像这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谢辞心口绷紧那条弦不禁松了松,他低头看了手里小纸条一眼,珍而重之将它折叠起来放在贴身的内袋里。

  两人转身,快步沿着窄小的舷梯往二楼的舱房行去。

  船票包饭,有小子抬上来逐间分发,两人虽然吃过了,但经历过之前的挨饥抵饿日子,谁也没有浪费,粗茶淡饭也坐下再吃一顿。

  舱门关上,顾莞顺手把窗推开,留意下没有状况,便问谢辞,“西去的话,那咱们具体是往哪去?”

  西去西去,总有具体地点的。

  换而言之,就是谢辞想从什么地点和地方查起,有什么目标或线索没有?

  说到这个,谢辞一顿,他放下木筷,半晌,他说:“肃州。”

  余晖终于散尽了,暗红消失,他的眼底和这沉沉暮色一样深不见底,他慢慢地说:“当初,十二大将领,同时指认我父兄通敌。更有其中六人,是我父亲麾下的心腹大将。”

  他声音暗哑。

  不然,没这么快“证据确凿”的。

  所以,连民间惊疑不定者,都一下子笃信了。谢家一下子被钉在耻辱柱上。曾经世代忠烈的名声愈盛,受到的唾骂和呸啐就越多。

  但,谢辞清楚地知道,他父兄绝对不可能通敌!!

  “噼啪”一声,他手下的木筷到底被他折成两段。

  短短二十来个字,饶是顾莞早有心理准备,也听得动魄惊心。

  她默了半晌,说:“好啊,那我们就去肃州。”

  ……

  这十二大将领,六大心腹,其中一个就有谢辞的亲舅舅肃州总督荀庆弼。

  这个事情,谢辞连荀夫人都没说,以免她伤心。

  他一个人承受了所有。

  谢辞触摸到内袋那张小字条,他取出来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才感觉心里略好过了一些。

  两人当夜歇下,次日天亮,客船已经到了邠州,转到西北方向,到了钦州之后,两人改水路为陆路,直奔肃州方向。

  值得一说的是,两人遇上了李弈。

  在钦州码头上,对方是特地在等他的。

  谢辞率先发现了这人,眉头一皱,对方手持马鞭自酒馆二楼下来:“谢辞,你我是同病相怜之人,我助你如何?”

  再见李弈,对方已经不再是秘密出行了,两个随卫牵来的是驿馆换乘的驿马,不过没见虞嫚贞。

  李弈是真的赏识谢辞,不为其他,仅为这个人,将他收回麾下的意愿空前强烈。

  所以他让替身先行带队上路,自己在这必经之道等待了足足大半个月。

  顾莞瞄了李弈一眼,视线往上一睃,果然在二楼轩窗对上一双幽晦的眼睛。

  她心里暗哼一声。

  谢辞上下打量李弈,警惕防备,冷冷地拒绝了:“不必。”

  话罢他拉顾莞上马,两人一扬鞭,很快离开了钦州码头。

  “嘚嘚”蹄声迅速远去,“主子?”

  李弈抬手止住,“走吧。”

  急也没用。

  他笑了下:“他早晚会发现,他需要我。”

  虞嫚贞快步冲下来,她盯一眼顾莞远去的背影,李弈看过来,她顷刻回视收敛目光。

  “上马。”

  风吹掠面,李弈理了理束袖,一翻身跃上马,他也不失望,这个颀长幽深的青年目视前方。

  接下来,他还是先专注他先手头上事。

  ……

  顾莞回首,马蹄卷起泥尘,那四骑望西而去。

  谢辞这才缓缓勒住缰绳。

  “我们走那边。”

  虽对方看起来没有告密的意思,且自己秘密出京去劫囚明显也一头小辫子,这李弈大概是猜到谢辞的不忿,待那两个孩子伤愈后必定很快就往西北去,所以在必经的中转之道等人。

  但他的出现,依然让谢辞警惕心大盛,他冷道:“这些人凭空出现意指谢家,居心叵测。”

  顾莞没什么意见,于是两人绕了一大圈,先去了明州。停留了几天,这才再度前往肃州。

  反复确定没人随尾,谢辞一直冷皱的眉头这才稍松开些。

  待到两人抵达肃州,已至深秋。

  正是中午,秋阳正炽,不过风已经染上寒意,茫茫黄草和无边旷野连接在一起,一路延伸到天际尽头。

  西北风物粗犷,驿道仿佛都粗野几分,两人跟着镖队的最后方,终于遥遥望见了肃州城。

  褐黄的城墙傍地,箭楼耸立气势巍峨,边境重镇驻防严密,离得远远,便开始了第一个拒马设卡查验,镖局的镖头熟门熟路把队伍拉过去,排在队伍最末尾。

  谢辞骑在马上,顾莞则坐在板车的车尾,谢辞慢慢说:“那天拿白绫的人,我认得他,他是我二表兄荀逊的近卫之一。”

  说的正是一开始铁槛寺病囚那场谋杀。

  很不起眼的一个人,将军近卫人数少则数十,谢辞和荀逊其实不熟,亲卫更尤甚,不过有一年过年对方随兄长一并代父回京述职,来忠勇公府拜见过,他见过这个人。

  就这么惊鸿一面的站桩配角,可能说出来都不信,可偏偏谢辞就是记得他。

  时值正午,秋阳正炽,谢辞带着一顶竹笠,他的面庞笼罩在竹笠的阴影里,从顾莞这个角度,隐隐可以看见谢辞的眼睛,墨色的瞳仁周围隐隐还有一圈花纹,隐约有一点重瞳的影子。

  非常漂亮,有一种夜放蔷薇花一样的幽瑰感。

  顾莞知道,这是真的,谢辞天赋过人,其中就有嗅觉,书中他就超厉害,眼睛受伤了,但仅凭嗅觉,将伏背者的味道记住,之后凭借这一线索,最终得以在多年后还原真相。

  这个荀逊,是大反派之一,官混得挺大的,后来被谢辞一剑杀了。

  谢辞护朝救民,却绝不是善男信女。

  刻骨铭心的恨仇,国朝垮了,当是复仇伊始。

  顾莞小声:“咱们要小心一点儿,这肃州是他们荀家的地盘。”

  谢辞墨色琉璃的眼珠倒映着怀里长刀刀柄的红缨,瞳仁边缘一点暗红,他声音有几分暗哑:“我知道。”

  ……

  前方镖头招手,谢辞和身畔几个镖师驱马往前头帮忙去了。

  干燥的冷风徐徐,吹起鬓边的散发,顾莞靠着板车的围栏,把长剑竖在车尾,轻轻转动它的剑柄。

  这是谢二嫂赠她的那把。

  她喜欢这柄剑,擦得一层不染,剑柄剑鞘打磨锃亮,倒映着蔚蓝如海的长空,金阳粼粼,她抬头望去,大太阳有些刺眼,但没有污染的天空显得格外地广阔无垠,可以清晰地眺望到天与地的连接线。

  这次出来,虽然有危险,但她并没有很害怕,反而很有几分跃跃欲试,觉得很有意义。哪怕没有虞嫚贞。

  这算不算匡扶忠良?

  真是这该死的正义感啊!

  她被自己逗笑了一下,忽又想起有个人曾经说她:“你啊你,人是出来了,但心还在。”

  想起那个微微带笑的人,顾莞笑容一敛。

  怅然半晌,她呼了口气,抄起把长剑扣回腰侧,也跳下车快步跟着谢辞往前头去了。

  合力把镖车的麻绳一圈圈解下,打开箱子,由拒马后的兵士一一检验过,之后放行,前进。

  谢辞顾莞现在的身份是临时镖师,两人现在倒不缺盘缠,不过为了遮掩。

  一连停了三次,过去三轮大卡,两人最后终于踏入了这肃州城内。

  顾莞先前还叮嘱过谢辞要小心——由荀逊可推,这荀氏父子仨不是个简单角色。

  尤其是谢辞这舅舅荀荣弼,多厉害还未知,但由他指使儿子给谢辞下毒手可见,绝对是个心狠手毒的。

  如今敌强我弱,正要小心。

  只是谁知两人刚进入肃州城,却很快听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

  谢辞一怔:“你说,荀荣弼荀总督从去年六月重病到如今?荀大公子竟死了?!”

  小二一边摞起碗筷,一边说:“是啊,咱肃州就一个荀总督。自去年六月荀大公子病逝,荀总督乍闻噩耗不慎坠马受伤,又伤恸大病,据说不大好,一直在养病,咱肃州的军政二务,一直由二公子掌着呢!”

  顾莞嗐了一声,抱着的咸菜罐子都掉了:“真的假的?”

  小二不干了:“骗你们作甚!这么件大事,当时荀总督坠马是在大营返回总督府的路上,见之者众,还有不管荀大公子出殡还是下葬见到的人多得很呐,你随便找找就能找到亲眼目睹的了。”

  顾莞赶紧看谢辞。

  穿堂风拂动藏青垂幔,谢辞有一缕散发自竹笠垂下,随风微动。

  他慢慢抬头,冷冽墨瞳倒映的是顾莞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眼神。

  谢辞自接近肃州城就绷得紧紧的眉心,顷刻拢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