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临渊危情 第十六节 赵文华

《临渊危情》第十六节 赵文华

作者:李现 字数:1806 书籍:临渊危情

  赵文华,浙江慈溪人,永嘉三年进士,认严松为义父,初授刑部主事,后经保举升任延平知府。

  仇敏在严府时,偶听严世帆与同僚谈及其为人,其为人狡诡,向永嘉帝进献百花仙酒,诡言严松服此酒长寿。永嘉手书问严嵩,松惊而对其面责,他跪泣不起,又厚赂嵩妻,从中斡旋,复得宠信。严世帆鄙其为人,曾多次劝诫父亲防备赵文华,怎奈严松对其忠心深信不疑,反而在朝廷官职开缺时对赵文华极力保举,以致他在仕途一路官运亨通。

  阴险狡诈、贪婪无能,两次激起民变,居然还色欲熏心,打起了自己的主意?仇敏眯缝着眼狠剜了他一眼,心中暗骂,老小子这回玩完了吧?

  县衙后堂,赵文华脸色腊黄,额头泌出冷汗,起身朝徐平深深一揖,道:“望徐大人不计前嫌,救赵某一命,若大人再不出手平息民变,我可真要万劫不复了。”

  徐平眼皮都没抬一下,皱眉摆摆手,“礼过了,赵大人何须如此,呵呵,既知如此又何必当初?救你?先给个理由。”

  赵文华面上一窒,腰弯的更低,“都怨我识人不明受了王师爷的蒙蔽,但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搪塞之词,其实我也是穷苦人出身,自幼发奋苦读,也立志想做个为命请命的好官…………”

  赵文华自幼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六岁时便能背诵《百家姓》、《论话》,过目不忘出口成章,族人惊为天才,出资助其求学,而他也不负众望,十三岁便中秀才,入府学读书。

  然入州府后,他才知洛阳米贵生活不易,常常代人写书信、扛麻包贴补用度,然而生活没有锦上添花,常常是雪上加霜,由于经常吃不饱营养不良,赵文华竟晕倒在考场,折戟三年一度的乡试,族人摇头叹气,认为他没有前途,纷纷断了资助。

  前途渺茫,身无分文。赵文华病倒了,返乡苦读还是继续待在州府求学,他一时陷入了两难选择的境地。

  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赵文华的转机就出现在被同窗硬拽着参加的最后一次诗会。

  诗会上,他碰到了令他一生刻骨铭心的发妻文小姐,她是致仕归乡吏部侍郎的千金小姐,论地位家世,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但缘分很奇妙,硬是让两个毫不搭界的人走到了一起。

  两人没聊两句,都觉眼前一亮,从诗文的起、承、转、合聊到作画的浓、淡、虚、实,再到音律的高、雅、拙、朴,终于觅得知音,大有想见恨晚之感。

  后来,文小姐又了解到他的身世境遇,心中大起怜惜,由怜生爱,约见几次后竟私定终身。

  在文小姐的资助下,赵文华又重返府学,脸色慢慢红润,学业更加日益精进,就连府学的教授也说,下届乡试赵文华必为解元。

  一年过去,两人频繁交往、私定终身之事终被文老爷发现,文小姐被禁足,父亲要她与赵文华断绝往来,可文小姐也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的执拗性子,当面顶撞父亲,父女间爆发严重冲突,结果文小姐被撵出府,文老爷还与她断绝父女关系。

  一不做二不休,文小姐干脆直接嫁给赵文华,两人干脆租了间茅草屋住在一起,靠着文小姐不多的私房钱和变卖首饰渡日。

  茅屋很寒酸,除一张床和铺盖,唯一的家具就是张缺了条腿的破木桌,赵文华不知从哪搬来两块石头,垫了棉垫充当椅子。

  夜里,文小姐挑着灯花,痴痴地看着他奋笔疾书,昏黄的灯光下,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赵文华说那半年是他一生中最快的时光,仇敏看着他,悄悄发现他眼角己经湿润。

  屋漏偏逢连阴天,文小姐的首饰慢慢卖光了,两人渐渐连稀粥咸菜的日子也维持不下去,赵文华下定决心要去扛麻包,文小姐听了严词拒绝,说乡试在即,他无论如何不可误了前程。

  赵文华反问她往后吃什么,文小姐微微一笑说,曾有几户千金小姐对她的琴艺仰慕已久,可自己却嫌她们没天份,一直不肯教授,呵呵,可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许反过来去找她们,会挣几两学费贴补家用。

  “不!”赵文华眼含热抱着她的双肩,嘶吼道:“就算不要这举人功名,我也不愿你去看别人脸色,别说了!我明天就去码头扛麻包。”

  啪!文小姐杏目圆睁扇了他一记耳光,“没出息,我受点委屈不算什么,关键是你要出人头地,若再说扛麻包的话,我立刻去投江。”……

  三天后,文小姐一蹦一跳地进屋,往桌上拍出一把散碎银子,抺抺额头的汗珠,说:“咯咯,谢天谢地,总算不是所有人都落井下石,跑了三天,只有刘小姐还念旧,认了我这个师父,每月二两银子,抠紧点咱们的小日子勉强能维持。”

  赵文华惭愧地低下头,暗暗发誓,往后若翻身,绝不让妻子再受一丁点苦。

  听到这里,仇敏仰天长舒口气,两行泪水缓缓落下。

  过了两天,赵文华也兴冲冲地拿回几两银子,并对文小姐说,这些都是他替书写信笺和卖画所得,还说现在有很多人都喜欢他的字画。

  文小姐双手攥紧银子,心中暗暗替丈夫高兴。

  可是往后几个月,文小姐往回拿的工钱越来越少,而且额头、手上还常常带些小伤,赵文华见她眉头紧锁神情忧郁,便强忍住没有追问。

  几天后,当文小姐手裹纱布被一位妇人送回家时,赵文华再也忍不住,厉声质问:“说实话,你到底在干什么活?”

  文小姐呜地一声,扑在床头低声抽泣……。

  良久,她才抬起头,说:“相公,对不起,我骗了你,其实……没人愿跟我学琴,我一直偷偷在码头后厨帮忙洗碗择菜。”

  赵文华过去一把抱住她,拍着她后背,说:“别这样,其实我早就知道你在帮厨。”

  文小姐眨着大眼晴,“你咋知道?”

  赵文华摇头苦笑,“呵呵,因为我一直在码头扛麻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