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吕基之封神西游 150 张出尘1

《吕基之封神西游》150 张出尘1

作者:半了散人 字数:1863 书籍:吕基之封神西游

  这话说得很不客气,居上气不过,左右了一圈,见周围没有人在,抬腿在他足尖跺了一脚。

  小小的脚后跟,蓄着巨大的力,一下子落在凌溯的脚背上,他差点没痛呼出声,既惊且恼地低喝:"你做什么!"

  居上说:"哎呀,真是对不住,我没留神。"

  她擅长使这种小坏,凌溯忍痛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来,"该说对不住的是我,我耽误小娘子脚落地了。"

  知道就好啊,居上想,话语间占不着便宜,只好动武。

  无论如何自己是比较吃亏的那个,那些贵妇们背后是怎么议论的,一传十十传百,他总不能当着全长安人的面澄清。辛家娘子强迫太子联姻的传言犹在,对于男子来说,还是比较长面子的,毕竟谁会以美人投怀送抱为耻呢。

  如今他还反咬一口,说她得了便宜卖乖,真是天大的窝囊气。心头一团火不能发泄,只好赏他吃一记脚后跟。反正这里没有外人,他也不好发作,哑巴吃黄连,是他活该!

  凌溯呢,长到这么大从没受过这样的欺负,要是换了别人,他早就一拳挥过去了。但她是女郎,还是他的太子妃,这种小矛盾,只能憋屈地自我化解,权当未婚夫妻间的小情吧,忍忍就过去了。

  可是话语间还是要讨一点公道的,他寒声道:"你真的一点都不怕孤?"

  居上打量了他一眼,"我是许了你做太子妃,不是许你做奴婢,怕你做什么?"

  凌溯还在色厉内荏地试图告诉她,自己当年在战场上有多威武,"十三人围攻孤一个,孤一杆长枪,便将敌军如数剿杀了。还有前几日刺杀孤的粟特人,孤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真的一点都不怕,还敢对孤不恭?"

  居上嗤笑了一声,"郎君在外多威风,和我不相干,我只知道我们既然有了婚约,你就不能冤枉我,轻视我。"顿了顿又道,"还有,什么孤啊孤的,你以后不'孤'了,在我面前少用这个自称。听多了我后背发凉,总觉得我活不长,会英年早逝!"

  她说完,挥了挥衣袖潇洒离去,留下凌溯站在原地,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

  她说他以后不孤了,这话听上去有一点温暖。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最亲不过父母,长成后便是夫妻。他以前设想过婚姻的样子,娶一位正妻,若干妾室,就像阿耶与阿娘一样,保持着应有的体面,天长日久变成亲情,不过多了一个能说心里话的人而已。

  但刚才听她的意思,她是想告诉他,将来会一直陪着他吧!害怕自己活不长,害怕自己英年早逝,是担心会早早离开他吗?

  来这女郎有点喜欢他。

  他抬头望望月,人月两团圆。慢慢足尖的痛,隐隐化成了温柔的重量,残留在那里,心也变得沉甸甸的。

  那厢居上进了大殿,女史上来轻声询问:"夜深了,娘子可觉得冷?可要添件衣裳?"

  居上摇头说不必,刚才饮了两杯酒,脸颊还有些发烫,太液池上吹来的凉风正让她觉得舒爽,尚衣局准备的衣料也轻柔,被风一拂,有种懒洋洋的触感,一切都刚刚好。

  女史应了声是,正要退下,见陈国夫人上前来,忙欠身行了一礼。

  陈国夫人颔首应了,复又对居上道:"先前与几位族亲在一起说笑,齐安郡主冷不丁提起了那个谣传,我在跟前很是不自在,还请大娘子千万不要误会。"

  所以这位国夫人,是当真懂进退的,即便先前两家有不愉快,也并未趁着别人讥嘲,便借机诋毁。反倒是义正言辞说了句公道话,这让帷幔后听壁脚的居上很是感激。

  人嘛,立身正直自然有福报。就冲着她那几句话,居上也不能再记郡侯府的仇,这事就算翻篇了。

  遂笑道:"夫人别多心,其实经过我也略微听见些许,绝不会误会夫人的。"

  陈国夫人这才松了口气,"这就好。我也不瞒大娘子,正是因为先前有些龃龉,让我很觉得对不住贵府上。好不容易解开的误会,唯恐又陷进漩涡里,让大娘子对我有不快。我听说家下大郎去邓州任值,还是太子殿下给的恩典,趁着今日大宴能够遇见娘子,先向娘子道个谢,另替我带话,叩谢太子殿下吧。"

  居上道好,"韩君有了出路,夫人也可放心了。"

  陈国夫人点头,却也忍不住叹息,"外人都说我心狠,单凭着忤逆不孝的罪名,就请陛下夺了他的爵,可谁知道其中缘故呢。他父亲走后,我把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他小时候很是聪明懂事,不知怎么,长大后变了个人似的。其实在与那果儿厮混之前,他就抬举了房里一个婢女,我也不怕在大娘子跟前丢脸,我还未曾察觉,那婢女就怀了身孕,这可怎么得了,哪个好人家的女郎,愿意过门就当嫡母。所以一而再再而三,我也清了,他不适合袭爵,就放任他糟践自己吧。故而求圣上将爵位给了家下二郎,但终归还是有些舍不得那孽障的,后来听说太子殿下宽宥,我心里很是感激,所以特来寻娘子说了这些没边没际的话,还请大娘子不要怪罪。"

  可居上知道,这些话哪能算没边没际呢,分明就是深思熟虑过的。

  夺了韩煜的爵,让辛家知道郡侯府的态度,但又绝不能显出巴结讨好的姿态,就必须有积重难返的诱因。那韩煜是勾搭婢女有瘾,陈国夫人放弃他也是事出有因,先前在辛家不曾有机会说明的内情,今日只在辛家最有希望登上顶峰的人面前解释,宁敲金钟一下,不打破鼓三千,可惜这位国夫人不能入朝为官,否则也该是个股肱栋梁。

  她说得恳切,居上当然也用心聆听,最后只管安慰她:"夫人别伤心,韩君去邓州是好事,那里少了些闲言碎语,他也能更自若些。等时日长了,将来还有回长安的一日,到时候夫人就能全家团聚了。"

  陈国夫人连连说是,"只盼着他能受教,在邓州多长些心眼吧。"

  话方说罢,又想起一件事来,"前几日越王妃和我提起了贵府上,赵王府家宴那次,她家彭城郡王也赴宴了,当日宴上谁都不曾记住,只记住了贵府上二娘子。"嘴里说着,怅然不已,"我们家,想是没有这个福分了,但贵府若能与王府结亲,倒也算门当户对。独孤家在北地也是颇有名望的世家,开国著有功勋,几个兄弟各封了爵位,彭城郡王是老幺,当初在太子帐下任参军,是跟着太子一路攻入长安的。因此陛下有特旨,赏了郡王的爵位,人也是少年老成,很有谋断。"

  居上听了,迟疑笑道:"夫人是欲牵线做媒吗?"

  陈国夫人赧然道:"也不是牵线做媒,不过听闻了消息,先告知大娘子而已。越王妃欲登门说合亲事,又怕唐突,既然与我提起,我正好替她把话带到。"

  居上"哦"了声,"大宴上不曾见越王妃。"

  陈国夫人说是,"越王身体不好,病了有阵子了,她不便独自赴宴。着急说合亲事,也有她的道理大娘子何时回府,且听听杨娘子的意思,若是可行,也成就一段好姻缘。"

  所以这份心胸真令人叹服,做不成婆媳便做大媒,最大程度化干戈为玉帛了。

  居上道好,"待我回去问过家中长辈,若是阿叔阿婶都答应,我再命人给夫人报信。"

  这厢说定,那边的大宴也到了尾声。将近子时了,天上的月亮大得惶惶,一干人拜别了帝后,从宫门上退出来,朱雀大街上一时车马鼎盛,热闹得像白昼一样。

  马车赶往昌坊,居上坐在车内昏昏欲睡,平常这个时辰,一觉都该睡醒了。

  且应付各式各样的人,也让她很觉得乏累,靠着窗户惆怅了一阵子,太子不好当,太子妃也不好当,将来的岁月,怕是会把人的棱角磨平吧!

  闭上眼睛,夜里的车马不能疾驰,须得慢慢穿行于坊道。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下了,女史打帘唤她,她还有些醒不过来。

  连唤好几声,终于引来了凌溯,他仔细端详了她两眼,喃喃道:"不会厥过去了吧!"吩咐女使让开,自己撩了袍角就探出手来。

  也就在这时,居上的眼睛睁得雪亮,往后缩了缩道:"我没晕,郎君不要动手动脚。"然后卷起披帛跳下马车,快步往后院去了。

  进了西院,一屋子人都不曾睡,个个在廊下等着她。见她回来忙迎上前问:"娘子一切顺利吗?陛下和皇后殿下喜欢娘子吗?"

  居上说很好,"反正都比太子殿下和蔼,我还认识了好些人。"不过说起不愉快,齐安郡主的市井消息还是让她耿耿于怀。她扯下披帛扔给药藤,边走边道,"外面传得沸沸扬扬,说太子殿下与我定亲是受我胁迫。没想到,我在外人眼中那么厉害,连我自己都不知道。"

  其实关于这个消息,药藤隐约是听说过的,她又来补刀:"还有人说小娘子工于心计,很不简单。"

  居上气笑了,"嫉妒!分明就是嫉妒!"不过转念想想也对,"当朝太子都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了,我在他人来可不是不简单吗!"

  解释不了就受用,做什么要生气呢,高兴就完了。

  于是摇着袖子上楼,喝了两杯酒,有些上头。坐在榻上脱了外面的罩衫,露出一双光致致的藕臂来,忽然想起还没关窗,便起身到了窗前。

  咦,对面的人也在更衣,只见他脱下圆领袍,解开了中衣的束带。不知是不是察觉了什么,朝窗外一眼,立刻把中衣裹紧了。

  居上大皱其眉,"做什么,怕我偷你?"

  凌溯拿背对着她,却不忘回头,了一眼又一眼。

  居上觉得他行为怪异,起先还有些不明白,待低头一,发现自己身上只穿着条高腰襦裙,顿时就激动起来,气得嘟囔一声"不要脸",砰地关上了窗。

  倒回床上的时候还不忘吩咐药藤:"等天凉一些,给我把窗钉死!钉死!"

  药藤知道小娘子有个毛病,喝了一点酒就要发酒疯,在家和姊妹们投壶都能喝醉的人,不必把她的话当真。嘴里应着好,展开锦被给她盖上,她翻滚一下,紧紧裹住,不多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日可以回家补过中秋,睡到五更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一激灵便醒了。

  忙起身推窗,对面点着灯,想必他还未出门。

  于是扒着窗户低低喊:"郎君,郎君"

  对面的凌溯束着腰带过来,一脸正气地问:"小娘子有何吩咐?"

  居上腼腆地笑了笑,"我今日归家,郎君说晚间来接我的。不过你若是政务繁忙,不来也行,容我在家住一晚,我明日再回行辕。"

  大抵这种商量,一般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他问:"你是希望我去呢,还是不希望我去?"

  居上想了想,想出一个对她来说最好的安排,"我希望郎君来,不过最好郎君愿意留宿,这样我就可以在家住上一晚。"

  对面的人神情凝重起来,留宿一晚,难道有什么说法?

  抚触鱼袋的手,不知不觉抚上了自己的额头,"太子不可随意在外留宿,这是东宫的规矩。不过若是留宿,我住哪里?"

  居上道:"我们家空房很多,还怕没有地方让郎君住吗。郎君放心,我让人仔细准备一间上房,早早拿香熏好,保证与行辕一样舒适。"

  可惜这话没有打动他,他义正言辞道:"消息若是传进宫里,有违宫规。此事不要再议了,我不会答应的。"

  他说罢,转身走开了,即便隔了一段距离,也能听见他下楼咚咚的脚步声。

  不一会儿见他从门上出来,灯笼的光,将他的身形拉得愈发颀长。一行护卫的内侍紧随他身后,他快步出了院门,转眼就不见了。

  这个人,还是不太好沟通啊。

  居上叹了口气,缩回房内,中秋过后的清晨,空气里已经有了隐约的凉意,扑在肩背上冷飕飕的,她忙关上窗,跳回床上睡了个回笼觉。

  待到坊门大开的时候,起身梳妆打扮,典膳司早就预备好了做的糕点,让娘子带回府中孝敬长辈。

  长史在车前千叮咛万嘱咐:"娘子晚间最好是回到行辕,这样臣等好向殿下交代,殿下回来也不至于孤零零的。"

  这话简直说出了独守空房的哀怨,居上发现长史是个人才,从东宫转移到行辕来安排那些琐事,实在是屈才了。

  不好回绝,便先模棱两可应着,"殿下今日也要去辛宅,长史晚间不要盼着了,早些歇下吧。"说着忙放下垂帘,对外吩咐了一声,"走吧。"

  马车在坊院间穿行,很快便到了待贤坊。《假宁令》上规定,中秋有三日假,这次阿耶和阿兄们倒是遵着手令办事了,如果远在象州和营州的二叔与三叔能回来过节,那才算一家团圆。

  不过不急,且等过年吧!辛家人口还算兴盛,阿兄阿嫂们有了小家,还有四个侄儿侄女,聚在一起十分热闹。得知居上回来,大家都出门相迎,笑着说:"只等我们太子妃娘子了。"

  进门见弋阳郡主也在操持,如今有个长嫂的样子了,不再自矜身份,整日躲在自己的院子里。命人送了刚出锅的玩月羹来,还有煎好的梁秆熟水,愉快地招呼着:"大家都来尝尝。"

  众人聚过去,居幽捧起杯盏喝了一口,顿时大加夸赞,"有稻香味,却没有烟火气,煎得甚好。"

  郡主来心情很不错,亲自又给居幽添了一点。居上正纳罕她怎么和往日不一样了,居安凑在她耳边,小声道:"长嫂怀上小郎君了,阿娘昨日高兴坏了,忙着和阿姨量尺头,要给小郎君做百衲衣呢。"

  嗓音虽压得很低,还是飘进了郡主耳朵里。她红着脸,了丈夫一眼,辛重威笑得爽朗,就要为人父了,自然高兴。

  居上忙向郡主道喜,打探孩子何时出生,杨夫人说:"算了时候,应当是明年二三月里。"说着又迟疑起来,"宫中还没来请期,也不知你和太子殿下的婚仪定在什么时候。"

  居上直言道:"明年开春,昨日皇后殿下是这么说的。"丝毫没有女孩子说起嫁娶时的娇羞。

  大家甚感欣慰,毕竟入行辕到正式成婚,还有一段权衡的时间。本以为居上那个活泼的性格,多少会令宫中打起退堂鼓,毕竟她与太子未必能好好相处。但听皇后那头提起了婚期,那就说明这贼大胆是通过了考验,距离正式当上太子妃,只有后那头提起了婚期,那就说明这贼大胆是通过了考验,距离正式当上太子妃,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个中秋,倒是有不少好消息,听三婶说九兄的婚事也快定下了,说准了顾家那头的表妹,等节后就预备过大礼。

  居上追问:"顾家的表妹,是哪一位呀?"

  居安说:"是春风姐姐,就是那个好白好白,长得最好的那个。"

  九兄的眼界向来很高,顾氏又是会稽望族,门庭中几乎个个都在朝做高官。娶了顾氏女,照三婶说比娶外姓好,"亲上加亲嘛,娘是我着长起来的孩子,品行好,人也乖巧,她一来,家里更热闹了。"

  说起更热闹,居上把昨日中秋宴上,陈国夫人说的话告诉了二婶和居幽,"彭城郡王,爵位不低呢。"

  居幽"咦"了声,拽拽居安道:"就是那个站在花树下,端着饮子咱们的郎君。

  你还说人家色眯眯,不是好东西来着。"

  居安愣住了,"我说过吗?没有吧!"边说边吐舌,这要是真来议婚,万一成了,往后可不好相处。

  刘氏直皱眉,实在拿这孩子没有办法,"那样的宴席,你说别人不是好东西,可小心祸从口出!"

  杨夫人总宠着孩子,刘氏怨怪,她便护短,"她们姊妹之间说话,还能宣扬出去不成,别弄得蛇蛇蝎蝎,吓着孩子。"

  李夫人仔细权衡了一番,"若说家世,倒是很不错,只是经由陈国夫人牵线,我觉得不大妥当。"

  杨夫人却说:"倒也不必担心这个,正因为前头出过岔子,她愈发会小心。"

  顾夫人也说是,"我她为了与咱们修好,也算尽心尽力了。处置了不长进的长子,如今又来做媒,难为这位夫人,真是大肚能容。"

  这样说来,似乎可以试试,但因居安评价那人色眯眯,杨夫人又觉得有些犹豫,唯恐对方人品不好。

  恰在这时,听见外面喧闹起来,大家回身,发现重诲兄弟簇拥着一位华服的陌生男子进来,那人生得好高挑俊美的模样,辛家兄弟算是出众的了,在他面前却沦为了陪衬。就是那种风度,那种无两的尊贵气韵,甫一出现,便让人无法忽视。

  杨夫人有了几分预感,转头居上,只见她耷拉了眉眼,嘴里悲伤地喃喃:"不是说晚间才来的吗,这才响午,就来押解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