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欢他衣冠楚楚 第115章 考察

《新欢他衣冠楚楚》第115章 考察

作者:暮若浅兮 字数:1027 书籍:新欢他衣冠楚楚

  明劲:练之总以规矩不可易,身体动转要和顺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齐而不可散乱。拳经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如其名,一拳打出,刚猛暴烈,不断去腐存精,拙劲划去,打出刚脆之劲,即为明劲。说白了,还是刚猛暴烈。刚过易折即是明劲。

  暗劲:练之神气要舒展而不可拘,运用要圆通活泼而不可滞。拳经云:“圆者以应其外”即此意也。

  暗劲之劲也如其名,由明转暗,当如隔山打牛,取柔之极致,一拳打出,对方身表无异样,体内六腑皆惧,就算是成了。

  化劲:练之周身四肢动转,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之。虽是神意运用,惟形式规矩仍如前二种不可改移。虽然周身动转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总在神意之贯通耳。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义也。

  叶问还暗自谦虚自己只是刚刚进入暗劲,其实心里莫名骄傲,虽然小堂弟天生神力,但也只是明劲境界,武道境界也不是靠时间磨出来的,需要悟。

  愚钝之人哪怕练武练到不惑之年,悟不出就是悟不出。莫名得意中,谁知叶问天当场就给叶问来了场前所未有的打击。

  真的,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就不知道什么叫绝望。当叶问说完暗劲之境界具体为何之时。

  “堂兄,你看看是不是这样?!”

  叶问天手握茶杯,运转劲力,抬臂往下用力一砸,以瓷烧的杯底撞击石桌。

  “咔嚓”声传来,桌面中间出现一丝裂纹,慢慢的越来越多,蔓延成蜘蛛网般的形态,随即“咵嚓”一声,石桌碎了,碎掉的石块在地上整整铺了一层。

  叶问暗自惊讶,连忙目不转睛的看着叶问天握着茶杯的手。叶问天手腕翻转张开,一个完好无损的精致茶杯立于手心。

  叶问见此当场石化,目瞪口呆的看着叶问天,嘴张了张随即又闭上,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呡一口茶,只觉得茶已经不香了,内心复杂不已。呆了好一会儿才开口:

  “当年如果你我同岁,一起拜在陈华顺师尊门下,我现在绝对不敢再说什么追求武道巅峰的话了,哎~”

  站起来转过身,有些萧条的渡步走远。只留下叶问天坐在原位,做势还挠了挠头,一脸莫名其妙。

  仔细想了想,自己本身悟性就好,道经本来就是阐述道之理念的,通晓天地至理,追求的就是掌握天地掌握自身。

  其实算起来本来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修炼了一年多的道经卷一,对自身的掌控绝对是超乎常人。

  每一分力都把握入微,只是不知道暗劲的运行方式而已,忽闻叶问讲解,幡然醒悟也很正常。就两个字可以形容:“秒懂”。

  哈哈哈哈,心里高兴,默默笑笑。

  但是往后,化劲肯定没这么容易了,毕竟化劲只是一种境界,并没有明确的修炼方式,算了,反正早晚也会走到那一步的。

  自己本身就是修道者,常人眼中惊诧之事对自己来说也算稀松平常,求仙问道之人总是史于凡人、又超脱凡人。

  一周后,叶府大门外,一行人目送叶问离开。

  叶问天心中略微思量,叶问此人温和憨厚、知书有理,两人相处的非常不错,并且又是堂亲。

  既然如此,二十年之后,佛山劫难,我必来走一遭,保你一家西去~诶不对,叶问又不是唐三藏,嗯~保你一家平安。

  了因果,明己身。(重点提一句,佛家讲因果,道家讲承负,承负包含了因果。

  佛家重来世,所以一生苦,为了招揽信徒,以因果恐吓信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实不是信仰什么教就是天然正确的,不是不信仰什么教就要下地狱,不是食素就是天然的好人,不是吃肉就是天然的坏人。

  就事论事莫多想,无论是什么教派其中教义总有能让人认同的地方,才能长存至今,信仰只是让你心中有个寄托,而不是要你去迷信。

  道家重今生,原因就是让你能够真正善待自己,真正积极面对生活,乐观的度过今生,不能认为自己是什么神的奴仆或者神的羔羊,你首先是独立自在的你,是真正有智慧的你。

  所以道家无为而治,自我逍遥求长生自在,古代天文学从道家而来,从古至今的历法修订都有道家的影子,古人若不知节气不知得饿死多少人,因炼丹之法又为古科学和医学做出了极大贡献。

  外来蛀虫不事农耕,抢占信徒,后来才从其中分化出了属于我们的禅宗。

  虽脱胎于佛教,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阿三佛教是用严苛的戒律清规来束缚人们的精神与肉体,直接打断了人的膝盖,跪倒于佛像面前,从精神到身体全面皈依佛门,不再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而禅宗,不看经,也不念经,随心随意,不遵守任何的戒律,只求顿悟成佛。在思想上,有其极为光彩的亮点。

  其实有的人想问为什么经常去佛庙,那些和尚还是在遵守清规戒律,这是因为佛教来我华夏因戒律思想苛刻生活不下去了,才与华夏文化融合成了各种分支派别,不只有禅宗,还有律宗、净土宗、密宗等,各自规矩不同。

  承负有点深奥,往后就说因果。)

  又过几日,叶问天得父母允许,带着采儿出了叶府。临走之前李秀丽还塞给采儿一个钱袋,里有好几十银元,小心吩咐道,少爷一路上有啥喜欢的,别怕花钱,都买回来。

  叶问天见此心里暖暖的,其实自从自己入道之后,日常表现越来越朝着一个成年人靠近了,父母也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幼童,只觉得自家孩子当然要越聪明越好。

  儿时还能护佑一二,成年以后还不是得靠自己,叶勤夫妇对叶问天也是颇为期待。

  走在昌平县城的大街上,三丈宽的烟青色石砖铺就的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商铺,放眼望去,难有超过三层高的建筑,左右叫卖声频频入耳,好不热闹。

  “采儿,县城里可有卖古物之所?”

  “少爷,西城有个旧货市场,专门淘卖旧物,相隔不远也有几家当铺,经营古玩之类的,不知少爷想去哪儿?”

  此次出来只是因为来了这么久,还从未没有出过门,对外面的世界有些好奇。走到半路,恍然又想到,自己何不学学一众穿越众去捡捡漏淘淘宝,或许有些收获也说不定。哪怕没有收获也无所谓,就当领略下当今的人文风情。

  “去旧货市场吧,前面领路。”

  “好的,少爷。”

  采儿兴高采烈应了一声后,快步超过叶问天,走在前面,领着他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捡漏怎么能去古董店那种地方,价格贵还坑,叶问天连忙快步跟上。一路上一个约摸八九岁的可爱女童,领着个矮半个头的小正太悠闲的逛着。

  路过之人多数好奇观望这两人,心下赞叹好一对金童玉女,这要是我家娃儿多好啊,又有些担忧怎么没有大人随行照看。

  不多时,两人来到旧货市场,走进巷子里,一眼望不到尽头。相比于外面县城主道,这里少了许多叫卖声,人倒是挺多的,左右地摊一个着一个,中间空出丈宽留人通行。

  周围虽有些嘲杂,但也不吵闹,少有人喊叫。叶问天觉得颇为有趣,慢慢向前走着,东张西望的乱看。

  停下脚步拿起一个青铜小鼎,仔细打量了几眼,随即又放下,往下一个好奇的摊位走去。只留下身后传来一声:

  “诶,小先生,这是秦始皇传下的国渠鼎,只要两个银元,唉唉唉~别走啊,价钱好商量……”

  “……”

  叶问天嘴角一撇,继续四处打量着,没理会后面的呼喊。自己是年幼,又不是痴傻,先不说秦国的青铜器两个银元能不能买到(两个银元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两千块,两千块能买到真的秦国青铜器?自己只能说呵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