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生道心 第一百七十四章 文武兼备 人皇出世

《三生道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文武兼备 人皇出世

作者:三生道心a 字数:2653 书籍:三生道心

  阎立言不知道,立言山庄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地方了。

  立言山庄原本只是阎家众多庄园之一,因阎立言不是阎毗原配所生,而且生母已经过世,地位非常尴尬,所以阎毗将阎立言安置在立言山庄。

  没有想到,造化之主轩辕经天亲自坐镇立言山庄,阎立言平平安安长大成人,而且带着几世的见知,通过有意无意的安排,将立言山庄建设成各神域之主关注的焦点了。

  真仙在立言山庄成就大罗金仙,文曲星在这里接受点化,托塔天王在这里拜师,就是佛心失窃也与立言山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实佛心就在阎立言体内,这就是阎立言最大的秘密之一,也是阎立言最苦恼的事情。

  阎立言不敢去想,因为他一思考,佛国诸佛就会感应到。

  阎立言不敢祭出火神之心,所以不能与人争斗。

  阎立言只能躲在立言山庄,专心搞建设,专心搞经营,专心酿酒。

  开皇十八年正月二十八日,武功,李家别馆。

  武功云气突变,天下灵枢汇聚于斯地,百丈五彩祥云升起在咸阳全境上久久不曾消散。

  守界道人说道“不知有何方神圣现世,却隐约有好重的杀伐之气,好像是大富大贵之人降世”。

  “不好”,好好先生的轩辕经天立马飞天而去,径直往咸阳武功而去。

  留下守界道人等人目瞪口呆。

  “这世上的妖魔鬼怪被惊动,恐怕也会赶去那里。比当年立言出生还要神奇,幸好轩辕老祖及时发现了。”守界道人喃喃自语,又像是对阎立言等人说的。

  阎立言在想,应该是哪位神仙下界或者是人间人皇降临吧。

  阎立言猜测的不错,是人皇降世。

  轩辕经天急急忙忙赶到了李家别馆。

  当轩辕经天赶到时,李家夫人窦氏正在临盆。

  轩辕经天没有露面,直接施法在天空之上布置了金光阵,五彩祥云立即隐藏了行迹。

  小孩出生之时,满屋金光,但是由于轩辕经天施法,外面的人不知道立马的情况,而且轩辕经天事后还帮接生婆、仆人清除了记忆,所以她们也不记得当天发生的神奇之事。

  小孩出生之后,轩辕经天立马上门对李渊说“你这个儿子可能不好养活,需要改一改生辰八字”。

  李渊久闻轩辕经天的大名,在朝堂之上也看见过他,所以对轩辕经天的话深信不疑。

  于是,李渊将李世民的生辰改到了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正月二十三日,并且请求轩辕经天为其取名。

  轩辕经天开始推辞,不想接受这个任务,后面经不住李渊的热情,就同意了,为其取名李世民,是济世安民的意思。

  李世民就是人皇,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渊非常满意,并且请轩辕经天吃饭。

  轩辕经天没有推辞,反而留在李家别馆三天。

  这三天,轩辕经天为李世民洗礼,度金身,消灾除厄,并且在李氏别馆设置了金光阵,并且及时消除了几个下人和接生婆的记忆。

  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修炼轩辕经天的《轩辕巡天真经》。由于是师兄弟的关系,李靖前来投靠李世民,并全力以赴辅佐李世民。

  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 。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李世民参加云定兴的军队,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父亲李渊出任晋阳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突厥人的入侵。

  公元617年(义宁元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公元617年(义宁元年)农历十二月,李世民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十万进攻隋朝的东都长安,不克而还,设三路伏兵于三王陵,击败隋将段达 。公元618年(武德元年)农历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唐,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

  其一,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

  其二,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

  其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

  其四,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班师返京时,受到长安军民的隆重欢迎。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农历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长兄皇太子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终不肯屈为人臣,而李世民也认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国的基业,遂与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大臣之间互相倾轧。李建成曾经下毒谋害李世民 。其中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追随李建成、李元吉。

  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从李世民。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余将领、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李靖知道李世民会成功,所以也假装保持中立。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突厥侵犯唐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 。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 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公元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公元626年9月4日(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轩辕经天一直在暗中教导李世民。

  轩辕经天教导李世民人皇之道。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轩辕经天教导李世民要听取他人意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李世民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只是轩辕经天为了掩人耳目,都是通过梦中传授的。

  当然这是后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