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没有人比我更快 第611章 白色的真祖姬

《没有人比我更快》第611章 白色的真祖姬

作者:就像阳光 字数:1829 书籍:没有人比我更快

  秦王再次叹了一口气,道:“确实。这世间智谋能与蔺相如那老匹夫角力的,只有先生。”

  白起心道,君上对蔺相如的评价真是太高了,不知道范相国会不会生气。

  白起转移话题:“君上是要回咸阳,还是写信给范相国?末将马上派人准备。”

  秦王正在犹豫,有人来报,楼缓请求觐见。

  秦王立刻道:“赶紧让楼卿进来,为何还要禀报?”

  他一边说一边往外走,亲自去见楼缓。

  楼缓见到秦王过来,赶紧下跪。

  秦王在楼缓还未跪下时就将楼缓扶起来,问道:“卿从邯郸而来,可有什么消息要告知寡人?蔺相如那老匹夫又给寡人心里添堵,寡人恨不得亲手杀之!”

  楼缓笑道:“君上,蔺相如老奸巨猾,但赵王只是一个无知幼子。此事秦王不需担心。”

  秦王展露惊喜笑容:“楼卿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进来慢慢说。”

  他拉着楼缓往主帐走。

  白起默默地跟随在秦王身后,并吩咐取来煮好的茶粥,为秦王和楼缓斟茶。

  “楼卿快坐。这个是朱襄制作的秦椅,坐着腿脚更舒服。”秦王拉着楼缓坐下,“楼卿有何高见?”

  楼缓看了一眼椅子,心道,朱襄来了长平一趟,胡椅赵椅就变成秦椅了?不愧是秦王。

  楼缓坐下后,先向秦王作揖行礼后,才道:“赵王年轻气盛,极好脸面。蔺相如此计,哪怕赵王知道赵兵为朱襄杀赵括,他也不敢杀朱襄。”

  秦王叹气:“的确如此。现在邯郸谣言越传越偏离常理,甚至说朱襄就是子楚了。这些谣言稍稍有些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所以再传言朱襄杀赵括,或者赵兵为朱襄杀赵括,恐怕其他人也不会相信了。就是赵王,他也不会相信。”

  楼缓笑道:“以赵王傲慢,他能信朱襄杀了赵括,也不会信赵国兵卒为了朱襄杀赵括。”

  秦王沉默了一会儿,道:“若不是亲眼所见,寡人也不会信。”

  楼缓道:“因为赵王绝不会相信此事,所以从这件事入手,能破了蔺相如之计。蔺相如还是太心软,太傲慢,不肯相信赵王有多愚蠢,也大概也不知道赵人对朱襄有多崇敬。”

  楼缓叹了口气,道:“若不是我探查了回到赵国的赵国降卒降将,也不会相信。君上,十几万人啊,居然没有一个人透露长平的经历,也没有一个人对别人说赵括之死的真相。他们众口一词,说赵括有粮也不给他们吃,所以才被乱兵杀掉。那些乱兵大部分已经死了,小部分逃走了。”

  秦王神色莫名:“十几万人,没有一个透露?!”

  他正是认为肯定会有人泄露赵兵为朱襄杀赵括的事,才确信赵王会杀朱襄。

  怎么会十几万人都没有人透露?!若是降将可能还有士人的骄傲,但那些庶民,他们真的有这样的品德吗?!

  “没有,或许时间长了会有,但至少现在没有。”楼缓道,“邯郸出现朱襄谣言之后,他们还到处为朱襄澄清,咬定赵括之死和朱襄无关。甚至还有人用神灵和祖先发誓。”

  这个时代的庶民都很相信鬼神和祖宗。他们却愿意扛着“天谴”,为朱襄说谎。

  楼缓探得此事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本来认为,朱襄为了一群无知愚昧,所以肯定不会感恩的庶民甘愿赴死,虽然高尚,但也愚蠢。

  他现在觉得,自己很愚蠢。

  秦王沉思了许久,道:“赵人重视朱襄。赵王因为长平之战已经失去了赵人的信任。现在邯郸又谣言四起,说赵王要杀朱襄。只要赵王做出一点伤害朱襄的举措,哪怕赵王没想杀朱襄,赵人都会愤怒。秦人便可趁机前往邯郸接回朱襄。”

  楼缓拱手:“君上英明。我正是如此想。赵王优柔寡断,心性软弱,又因长平之战失利惶恐王位不稳。许多贵族都厌恶和嫉妒朱襄,这其中很多人都是赵王曾经压制廉颇和蔺相如的支持者。为了安抚他们,赵王先将朱襄下狱,严加审查后,再赦免朱襄,恩准朱襄为赵国效力……”

  楼缓的笑容逐渐灿烂:“这样既安抚了厌恶朱襄的支持他的近臣,又能让朱襄感恩戴德,还能对外树立他刚正不阿,不会因谗言而误杀忠臣的形象。一举多得啊。”

  秦王的笑容也逐渐灿烂,他捋着胡须道:“确实一举多得。”

  第33章 冰凉冬雪花

  白起欲言又止。

  他想说,就算赵王不想杀朱襄,他领兵去接公子政回秦时,也能将朱襄一家人一同接走。

  赵国降卒虽被放回了赵国,但赵国在长平惨败,已经元气大伤,肯定十分惧怕秦国和他。只要他亲自去一趟邯郸,赵王和赵国绝大部分贵族,绝对愿意用公子政和朱襄换取一时安宁。

  既然朱襄一定能顺利入秦,君上何必非要坑害朱襄?

  但他看着秦王和楼缓兴高采烈地商量如何让朱襄有牢狱之灾,如何让赵人都相信赵王会杀朱襄,将自己心中的疑惑牢牢压制在心底最深处。

  他想起朱襄和他私下说过的话。秦王和赵王其实没多大区别,一样任性,一样为了自己高兴会不顾秦国的利益。

  秦王是秦国的王,所以秦国的利益也该为秦王的心情让步。

  朱襄非常重要。但秦王现在显然认为与蔺相如比一场,让令他屡屡吃亏的赵王的儿子也吃个大亏,比朱襄的安全更重要。

  当然,秦王确定赵王不敢真的杀朱襄,也相信蔺相如这么厉害的人一定能保住朱襄的性命,所以他既能让赵王吃亏,也能得到朱襄,一举两得。

  可白起想,假如朱襄出事了呢?

  牢狱环境恶劣,朱襄若在牢狱中病死了呢?如果有嫉恨朱襄的贵族,偷偷派人在牢狱中将朱襄刺杀了呢?如果赵王被赵人逼迫谩骂,恼羞成怒,失去理智真的杀了朱襄呢?

  君上没考虑过?

  不,君上那么厉害的人不会没有考虑过。

  白起刚扛过一次无妄之灾,现在看见这一幕,难免有物伤其类之感。

  “君上,等朱襄被赵王下狱,赵人怒骂赵王之事,末将请求亲往急行军接回公子政和朱襄。”白起拱手道,“只要我军出兵够快,赵王就来不及澄清他没有杀朱襄之意。”

  “好!”秦王高兴地答应,然后他叹气,“急行军,寡人恐怕跟不上啊。”

  白起再次劝阻秦王亲自前往邯郸:“君上,我军现在即使打下邯郸,也抵挡不住几国联军,守不住邯郸。等末将能守住邯郸时,一定请求君上亲征!”

  秦王瞥了白起一眼。寡人还能活到那个时候吗?

  罢了,相国已经来了好几封信请求他回咸阳,他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但他真的很想亲自前往邯郸,吓蔺相如和那个赵王一跳啊,唉。秦王遗憾极了。

  楼缓看了白起一眼,心有所悟,笑道:“我会派人给楼昌透露消息,君上得知朱襄入狱后,想派人刺杀朱襄嫁祸赵王。让他派人好好保护朱襄。楼家在赵国颇有势力,君上不用担心朱襄的安全。朱襄定能平安入秦。”

  白起:“……”楼缓每次利用楼家真是毫不手软。他真的很恨在赵武灵王被饿死时袖手旁观的楼家,更恨赵惠文王和其子嗣。

  秦王继续捋着胡须,微笑道:“寡人相信楼卿一定做好了万全准备,寡人将静候楼卿佳音。”

  楼缓站起身,对秦王深深一拜:“定不负君上所托。”

  秦王也站起身,扶起楼缓,笑得十分温柔。

  白起将视线移开。

  自从知道秦王有杀他之意后,他现在看到秦王这样的笑容就害怕。

  ……

  邯郸的谗言逐渐被澄清。民众逐渐相信朱襄绝不可能是秦国质子异人。

  朱襄被遗弃时投奔蔺公时,许多人都见过。之后朱襄居住在蔺公封地,周围邻里更是每日都能见到他,有无数人证明朱襄就是赵人。

  认识朱襄的农人们为了澄清谣言,都要举着锄头和人打架了。

  “仔细想想,朱襄公确实不可能是秦国公子。朱襄公成名时,秦国公子还没离开赵国呢。”

  “谁传的谣言?他们是想杀了朱襄公吗?”

  “肯定是想杀了朱襄公啊。听闻朱襄公去长平时,就有人嫉妒他,传他是秦国奸细的谣言。”

  “比这个更早!朱襄公教我们种土豆时,赵王说朱襄公是奸细,把朱襄公的官免了!”

  “唉,王为何……”

  “王就喜欢赵括那样的人。”

  “听闻赵括亲母不肯为赵括设灵堂,说赵括该死,无论哪个赵人杀了她,都是赵国的忠臣。不明白那样的父母,怎么会生出赵括这样的人?”

  “是啊,马服君有这样的儿子,真是家门不幸。”

  “赵王亲赵括而远朱襄公,这不是明君所为!”……

  邯郸城里的人窃窃私语。

  西周时,住在城内的平民称“国人”,有当兵的义务,要交税,能读书,能当官,还能议论朝野。

  现在“国人”和“野人”都成了庶民,住在城里的原本的国人后裔地位仍旧比农人高。他们有文化,以居住地和祖辈地为自己取氏,也敢议论朝政。

  赵王年轻,从未见过国人骂国君的情况,一时又羞又恼又害怕。

  他想起了周厉王的往事,心里更加羞恼。

  赵王叹气,召集近臣道:“如今邯郸因朱襄生乱,可朱襄刚立下大功,寡人无法杀了朱襄,众卿,寡人该如何是好?”

  赵王召集来的心腹和宗室纷纷沉默。

  平原君赵胜欲言又止。听这话,难道君上居然对朱襄有杀意?!

  赵胜想斥责赵王,被平阳君赵豹拉住衣袖。

  赵胜看了一眼弟弟不赞同的眼神。因他主张接收上党,引发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声望已经跌落不少。现在赵豹用眼神提醒他,他冷静下来,咬牙低着头不为朱襄辩解。

  赵豹上前道:“君上只要重赏朱襄,一切迎刃而解。”

  赵王叹气:“朱襄杀赵括,赵括虽战败,但坚持不降,也是赵国重臣。朱襄此举,让许多卿大夫深恶之,寡人也不好重赏朱襄啊。”

  虞信上前,支持赵王道:“马服君为赵国立下那么多的功劳,朱襄杀了他的儿子,寡人重赏朱襄,岂不是寒了马服君的心?”

  赵胜不敢置信地看着虞信。虞信才华横溢,不会不知道重用朱襄对赵国的好处,他为何会如此!

  虞信继续道:“再者,秦人不可信,朱襄身为秦国质子舅父,入秦便是秦王室外戚,权势滔天。他怎么会甘心为赵国效力?若重用朱襄,朱襄必危害赵国!”

  赵胜看着虞信提起秦王室那憎恶的表情,嘴唇翕动,再次低下头,没有为朱襄辩解。

  他明白了,虞信不愿赵王重用朱襄,是因秦王为范雎逼杀他的挚友魏齐,他憎恶整个秦王室和秦国,所以恨屋及乌,也不信任身为秦国外戚的朱襄。

  不过虞信不认为自己是恨屋及乌,对朱襄有偏见。秦人奸诈狠毒,无德无信,绝不可信。朱襄身为秦国外戚,又多次被赵王轻视,怎么可能对赵国死心塌地,还冒险出使长平?

  虞信从一开始就认为,朱襄出使长平定是有其他目的。朱襄居然真的能说动秦王,他就更坚信朱襄与秦王有联系,说不定是秦王故意放回来,让朱襄成为赵国的重臣,充当秦王的耳目。

  赵豹驳斥道:“我已问过回赵的将领,他们都说那是谣言,赵括是死在兵营哗变中,和朱襄没关系!”

  楼昌上前一步,痛心疾首道:“赵括再无能,也是马服君之子。他可能经验不足,但怎么可能犯兵家大忌,在被围困应该振奋士气时,有粮草还故意不给兵卒吃?!你相信这样的谣言,对得起马服君吗!”

  赵豹板着脸道:“我只相信我耳朵听到的事实。”

  虞信道:“平阳君,我知你惧怕秦国。在赵军与秦军对战时,你只知道一味求和,降低赵军士气。但朱襄只是秦国质子的外戚而已,你倒也不必如此惧怕。”

  赵豹冷笑:“这话我还给虞卿。朱襄只是被秦人丢弃的年幼质子的外戚,虞卿倒也不必把对秦王的仇恨,发泄到无辜人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