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带着崇祯去流浪 第二卷 乱世枭雄 第一百一十六章:莫逸云(三)

《带着崇祯去流浪》第二卷 乱世枭雄 第一百一十六章:莫逸云(三)

作者:人间十年 字数:3578 书籍:带着崇祯去流浪

  聆敬阳一口气拒绝莫逸云的请求,和他说道:“天下大乱,哪有田园生活?”

  莫逸云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聆敬阳又怒斥他,清军马蹄践踏中原,好男儿岂能苟活天地之间,莫逸云心里一痛,在没有投降清军之前,他也是热血汉子,可高总兵和吴总兵,这两位战将在他心中是一时瑜亮的名将,如此厉害之人,不也投降清军吗?

  虽然在聆敬阳看来,高地和吴三桂不过是投降清军狗腿子,可在莫逸云看来,这两人就是关宁军天地,是关宁军支柱,大顺军攻城,他俩没有任何犹豫投降清军,这天下还有谁能够阻挡清军统一天下。

  他失去和清军作战的勇气和信心,和聆敬阳吐露内心:“将军,我十六当兵,从军二十余年,和建奴,流寇都干过,我是看着关外建奴一步一步逼近中原,也看到流寇一年比一年成了气候。”

  聆敬阳默默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莫逸云又说道:“我知道你们瞧不起我们,瞧不起我们投降死敌建奴,可投降建奴,还是被你们大顺军逼得活不下去,在不投降就要被灭,建奴入关以后,你也看到,大顺军一溃千里,这天下还有哪只部队能够抗衡清军,小人恳请将军让我归隐田园。”

  他信心几乎没有,气的秦烈在一旁骂道:“莫逸云,你刚才被人杀的和一条狗一样,你怎么咽得下这口气?是不是投降建奴以后,就成废物?”

  莫逸云不再说话,聆敬阳觉得很可惜,这可是不可多得的高级将领,要是能够成为石营战将,将会丰富石营领导层军事素养,

  只可惜莫逸云去意已决,聆敬阳也没有强求,和他说道:“莫将军,我让你离开,可清军就在后面,请莫将军助我军一臂之力,击溃后面清军,你也不用担心会被清军追杀,还可以带着部下一心归隐山林,这样可好?”

  莫逸云想想也是,那洪得冒可是要致他于死地,不杀掉洪得冒,以后洪得冒还会带着人追杀他,不如帮助聆敬阳,灭掉这只追兵,他回复些信心说道:“末将愿意助将军灭掉这群宵小之辈,只请求将军一定要杀掉清军守备。”

  聆敬阳可不知道莫逸云和洪得冒之间仇杀,他和莫逸云说道:“既然是灭掉清军,那么就一定要打一个歼灭战,让清军只有两一个选择。”

  莫逸云忙问道,哪两个选择?

  一旁的秦烈回答他,一个是死,一个是投降,不会有清军散兵游勇撤回去,秦烈的回答,坚定莫逸云帮助聆敬阳打一场歼灭战,他和聆敬阳介绍后面清军,这只清军统领是一个多年前,就投降的明军将领,叫做李狍,在清军中混了多年,也取得清军高层信任。

  之前好像是因为被某一路大顺军突入到摄政王多尔衮所在蓟州,吓得多尔衮以为大顺军突袭蓟州,调动各路兵马回访蓟州,后来才知道是大顺军残部,多尔衮大怒,下令将此人发配给披甲人为奴。

  在披甲人数天,李狍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后来多尔衮又重新启用此人,此人心胸狭窄,上任第一件事情,密谋干掉大部分披甲人将领,又在密云镇杀掉剩下披甲人将士,虽然麾下还有五千步军,但是战斗力最强的披甲人,已经被他灭掉。

  聆敬阳和秦烈听得津津有味,没有想到突入到蓟州,虚晃一枪,就给清军带来这多震撼,还让清军自相残杀,灭掉一只数百人的披甲人队伍。

  秦烈更是佩服聆敬阳,佩服的五体投地,心想都尉真是牛人,带兵在蓟州晃一下,就让清军内部残杀,莫逸云还和他俩提起这五千清兵,大多数是地方明军组成,战斗力远远不及明军边军,只有少数队伍还保持着不俗战斗力,只要指挥得好,完全可以吃掉这五千清兵。

  石营此时已经抵达延庆卫附近,从这里往西北前进,路过延庆州,就进入宣府镇地盘,聆敬阳召集诸位将领,决定在延庆卫打清军一个歼灭战。

  因为从山海关开始,石营后面就有清军追击,使得各部将领也实在是恶心至极,早就想打掉追兵,聆敬阳给众将领介绍莫逸云,莫逸云在关宁军是游击将军,比石营大部分将领接比高,他和众人说起这只清军战斗力其实并不强,也就是人数较多,战斗力就是末流杂牌兵,石营有能力击溃清军,但是想打一个歼灭战,还需要诸位一起努力。

  聆敬阳决定在延庆卫打歼灭战,下令张罗辅和王堡两部兵马迅速入驻延庆卫,张罗辅和王堡得令,两人带领本部兵马往延庆卫赶去,聆敬阳又把骑兵营一分为二,一部帮助张罗辅入驻延庆卫,另外一部继续往前,绕过延庆卫,往北密切关注宣府镇兵马的动向。

  怎么把清军引入到延庆卫,聆敬阳冥思苦想,可这次不用他来,万里云建议全军就在延庆卫城里面驻守,故意引诱清军,清军反而不会进攻,不如让后勤辎重带着补给,往宣府镇继续前进,清军想继续追击,就会进入延庆卫,石营全军就在延庆卫和清军决一死战。

  万里云敢这么说,是因为他听莫逸云介绍清军战斗力,没有披甲人,都是由明军地方守卫部队组成的军队,战斗力几乎为零,只要在延庆卫击败清军,干掉其首领,让部分清军散兵游勇撤回去,因为没有骨干将领,短时间形成不了有效战斗力。

  这和聆敬阳强调的打一个歼灭战几乎背道而驰,他追求的是击溃清军,使得其失去组织和战斗力,等到清军任命新的将领上任,石营早就抵达宣府镇。

  聆敬阳看着莫逸云,莫逸云知道聆敬阳这是在征求他的意见,他和众人说起为什么八旗兵没有追击石营,是因为八旗兵人数不多,只有依靠这些降军,但只是击溃清军并没有多大用途,因为在这只清军后面,有数不清的八旗兵游走,倘若大部分散兵游勇撤回去,清军只需要在附近调动一个八旗步军校级别将领,就能够聚拢散兵游勇,在辅助少数八旗兵,就可以再一次发动进攻。

  如果歼灭降军,清军就只有调动各地八旗兵来追击,在座诸位都知道,清军绝对不会把宝贵的八旗兵,来追击石营这支小部队,只有去调集其他各地降军继续追击,这样一来,石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从清军势力范围冲出去。

  万里云颇为不满看着他,虽然他在关宁军是游击将军,可这是在石营,石营可是大顺军,你一个关宁军在这里装什么大尾巴狼,聆敬阳问莫逸云,明军投降清军以后,有没有可能会再一次回到大顺军或者是明军?

  莫逸云摇摇头,和聆敬阳说起清军改编降军,首先是发放足够军饷,就这一招几乎让大部分降军死心塌地跟着清军,还有少量八旗兵压阵,几乎不会再一次回来。

  聆敬阳想了一会,不管能不能歼灭追兵,都要打掉部分追兵,冷如铁没有发言,在看着众人有些沉闷,他站出来,提出一个新颖的战术。

  能否让一支部队驻守延庆卫,给其三个月粮草,死守延庆卫,在这里和清军死战不退,等到全军抵达宣府镇,在宣府镇站稳脚,再带领主力将他们救回来。

  这一招让人傻眼,很多人面面相觑,虽然延庆卫易守难攻,可这是在清军大后方,面对清军五千杂牌兵进攻,已经是极限,要是清军下定决心拔掉延庆卫这个后方钉子,留守延庆卫的部队岂不是被清军吃的精光。

  这个计划被聆敬阳,和其他将领否决,可是冷如铁却做出一个出乎众人的决定,他意志坚定和聆敬阳请战,他愿意领兵死守延庆卫,为石营军民争取时间和空间。

  还和众人说起只要他能够守住延庆卫,清军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绕道,要多用两天时间,有这时间石营已经突围到宣府镇,另外一条路是硬攻延庆卫,清军没有红夷大炮,以及延庆卫守军粮草充足,冷如铁有信心坚守到粮草耗尽。

  聆敬阳再一次怒斥冷如铁,这是在异想天开,一个小小延庆卫,不过是一个明军在各地的一个兵站,怎么能够抵挡清军全力进攻,就算是大军在宣府镇站位脚跟,也不见得有能力杀回延庆州,将这支孤军救回来。

  万里云和莫逸云等将领虽然不赞同,却从内心由衷的敬佩冷如铁的肝胆过人,他们很多人都没有这个勇气在清军大后方坚守,可冷如铁这一次却像是头铁娃,非要带领部下死守延庆卫。

  聆敬阳让他滚出去,军中只有两个智多星,一个是万里云,另一个就是他,要是冷如铁死在延庆卫,以后谁来给他出谋划策。

  他看着冷如铁还杵着,和董大器点点头,董大器一米九二铁塔躯体,将冷如铁拖走,聆敬阳又看了看部将,再一次讨论怎么打清军歼灭战。

  而先行一步的张罗辅和王堡,带着六百将士,抵达延庆卫,延庆卫是一个中等城镇,王堡以前也是明军,并不是陌生这些卫城,他带着部下进入延庆卫,却被张罗辅一声喝,吓得缩起脖子,他看着张罗辅,不明白张罗辅这是啥意思?

  张罗辅指了指城墙上一杆旗帜,王堡顺着看去,眼睛顿时瞪大,这不是清军军旗吗?

  张罗辅并不惧怕清军,向着城内喊道:“里面的建奴,赶紧滚出来,再不出来,老子可要杀进去了。”

  王堡让部下也跟着一起喊,让城内清军胆怯,喊了一会,延庆卫城门悄悄打开,从里面出来一数十个士兵,这些士兵有的剃发,有的没有剃发,可怜巴巴看着张罗辅。

  张罗辅也是惊讶,这些军士怎么这个样子,他让部下迅速进城,然后让王堡回去,想聆敬阳汇报已攻占延庆卫,请大军入驻。

  王堡离去以后,张罗辅问这些军士是咋回事,怎么有的人剃发,有的人不剃发,而这些军士怎么看都不是清军,还有城墙清军旗帜,是从哪里捡来的?

  一个军士小心翼翼和张罗辅说起这些军旗,还有剃发军士,是因为前段时间大顺军被清军击败,留守延庆卫的部队,要么跟着大顺军撤走,要么就带着武器去京城投降清军。

  只有他们这数十人在城内,为了不让清军攻城,就让部分人剃发,清军打来就直接投,要是大顺军打回来,还没有剃发的军士,可以继续跟着大顺军,剃发的军士还能够剪掉辫子,继续投降大顺军。

  为了活命,这个军士还指了指城内一个劲角落,有一大堆明军,大顺军,清军军旗,都是从战场上捡来,今天是没有来得及把大顺军旗帜换成清军旗帜。

  张罗辅也是服了这些小兵,挥挥手,让部下把这些人带走,一个军士以为要被砍头,赶紧跪在张罗辅脚下,说不要杀他,他愿意为大顺军做牛做马,张罗辅压根不想杀这些软骨头,可是这些人这么怕死,张罗辅突然笑道:“不想死也可以,把你们知道的都告诉老子,老子饶你们一命。”

  数十个军士交头接耳,把他们听到的小道消息都告诉张罗辅,张罗辅也有时间,就坐在凳子上面听这些人七嘴八舌,他听得很有味道,第一次觉得听别人说话很有意思。

  这些军士虽然说得杂七杂八,张罗辅却听到两个很重要的军情,一个是是宣府镇大顺军,也就是不久前的明军,决定投降清军,清军一部主力正在从保定府北上宣府镇。

  另一个是崇祯爷没有死,听说正在某一路大顺军之中,伺机带领大顺军光复河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