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类至上 第六十五章 寻找幼年人类守护者

《人类至上》第六十五章 寻找幼年人类守护者

作者:冷玉 字数:2314 书籍:人类至上

  星城,湘江电视台。

  十九楼会议厅,一场激烈的年度PK进入开始倒计时。

  大会议桌两旁,娱乐频道副总和书记、各部门主任以及节目制片人依次而坐,各团队核心成员后排列席。

  正前方的主位上空着,等待新调任来的CEO压轴亮相。

  这是【芒菓娱乐】每年除年会外,最具分量的一次大型会议——节目创新提案会。

  “咳、咳咳...”

  后排角落里,运营实习生小张默默转着笔,视线扫过远处,点烟吞云吐雾的主持人。

  哎!...

  原本小张对实习期就能够参加如此重要的大会兴奋不已。开玩笑,这可是关乎未来一整年,平台所有项目存亡的关键生死局。

  每组制作团队都会拿出120%的战斗力,各个新节目能否顺利过关,将由团队负责人逐一上台,进行提案答辩。

  很紧张,很刺激有没有?

  光是想象这场景,就让大学期间,连续三年获得“最佳辩手”的小张热血燃烧!小宇宙能量爆发!

  因为你面对的终于不再是校园里差不多年纪差不多青涩的同学,而是经历了时代变迁、最资深的那帮电视媒体人和打造过无数头部产品的金牌内容制作团队。

  ……没办法,职场小白嘛。

  涉世还未深,满腔的情怀抱负准备大展宏图,很容易陷进某种错觉。

  这种错觉通常分两类,一类是“全世界我最牛逼”,一类是“全世界我最倒霉”。偶尔交替产生,多见于当代年轻人的内心活动,特别是那部分没经过什么社会教育洗礼的年轻人。

  比如小张,张美嘉同学。

  此时此刻,她缩在会议室的角落,吸着呛人的二手烟,周围是听着费劲的星城话,要不说这是电视台,以为哪片江湖堂口开会也毫不违和...

  再瞄一眼让她下定决心从京城跑来湘江一路追随的老大,行吧,还在争分夺秒地写检查。

  小张生无可恋,感觉(错觉)她这只菜鸟没翱翔于广阔天地,翅膀就快先折这儿了,心累飞不高。

  好在她骨子里是个积极分子,悄悄刷了会儿手机,她探头问道:“老大,昨晚我发你那些资料,能用么?”

  半年前,京城广播学院校招,大四开学的小张是制片人杨恕直接面试挑中的。

  当时小张都懵圈了,死多少脑细胞润色的简历,人家压根没怎么瞧,自我介绍完,对方第一先问的是,“同学,我能看看你手机桌面吗?”

  后来入职芒菓,她如愿跟着杨恕的小组。虽然没日没夜地加班,仿佛身体被掏空,老大嘴巴又毒,还三天两头地写检讨,尤其擅长挑战某些领导的敏感神经……

  但是她过得很开心,很充实,快速上手了很多东西。今天他们组准备提交的方案之一,就是她参与策划的。

  “能用。”

  杨恕没抬眼睛,奋笔疾书,给检查报告收尾。

  他名校新闻系毕业,仅仅两年就当上制片人,比手下像小张那年纪的实习生也只大个七八岁。

  会读书心气儿高,有些离经叛道,常常导致自己被盯上,团队也跟着游走在边缘,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

  可他毕竟业务能力强,上头知道;近几年当了小领导,带人、带队伍也很有一套,哪怕苦活累活,总是有人愿意踏实跟着他干,因为工作氛围好团队有凝聚力、能得到成长。

  “最新情况,我刚刷了下热搜榜,您PPT里要不要加上?”小张凑近低语,见缝插针道。

  杨恕立刻意会,搁笔掏出手机。

  魔音短视频、围博各平台轮番打开一滑,不由地微微勾起嘴角:“加,不加留着过年啊。”说着转过身,向小张投去一瞥赞许的目光。

  前阵子某天加班,忙着制作样片的小张突发奇想,问当初招聘为啥选她,明明笔试成绩稀烂……

  杨恕大笑,告诉她赢在面试环节。

  “赢在手机桌面?”

  “哈哈哈,对啊,这是一个原因。好些年轻小朋友手机里应用还没我多,除了人人都会装的几款社交软件,基本吃穿用行,很少看到什么新鲜玩意。你光视频剪辑就有仨刚出的APP,不错。”

  “...剪片子我是有耐心。”

  “另外表达欲,对媒体人来说很重要。再一点你做过贴吧吧主,组织线下粉丝活动经验丰富,加分。”

  “OMG,追星没白追,得亏我表达欲旺盛那天讲了,应该写进简历。”

  ……

  改完PPT,杨恕愈发看好小张的大胆提议,寻思这姑娘真是招对了。

  尽管今天这样的会议,争取纪录片项目等同于自己往枪口上撞,但他认为是正确的事,必须一试,不到黄河心不死。

  就当酝酿着腹稿时,漂亮的女秘书哒哒跟在新总裁贺勇身后,隆重登场。

  主持人操着本地塑料普通话,也没多啰嗦,简单宣布会议开始……

  杨恕仔细观察,暗忖不妙。

  发现新领导长相凶猛,法斗似的,从入座便顶着一脑门官司的模样,心情不甚晴朗。

  根据财报显示,芒菓视频前三季度广告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6%,去年上半年累计收缩幅度更大超过了30%;营收继续下滑,净利润同比减少近17%。

  几档头部综艺口碑滑坡,不止一家赞助常客已暂停合作,对非头部节目,广告金主们更是投放意愿减弱。

  市场环境风云变幻,内部竞争复杂外部竞争残酷...想想也是,这情况任谁接手能轻松明媚得起来呢?

  所以深度投入制作优质内容,产品多样化、渠道多元化,才是构建全媒体内容生态的发展之道。

  对,就按照这思路。

  杨恕一边及时调整措辞,一边注意听台上各团队负责人解说方案。

  什么二次元偶像养成秀、女神真身互动养成秀,首档尝试虚拟亲子关系的真人秀...各种脑洞奇招、技术创新,不疯魔不成活,看得出大家都很想赢。

  新领导偶作回应,点评一针见血,若有明显硬伤的节目提案,他丝毫不留情面,直接一顿炮轰。

  回到地面娱乐,领导才脸色稍霁。

  邀约、整合运营明星巡回演唱会,与大的音乐平台合作、举办校际歌手PK赛,经典重拍、新锐作家代表作的话剧改编等等项目,挨个顺利通过。

  杨恕上台前,是《周末见》真人秀节目组,去年芒菓娱乐跟企鹅视频联合出品的国内首档明星粉丝互动类网综。

  制作成本不高,节目体量也不大,目标受众范围明确锁定在三十岁以内的年轻群体。

  画风呈现是粉丝当家、偶像配合,类似公主抱、壁咚、绑头发、系鞋带...有求必应,是“粉丝经济”下的成功案例,播放量及话题度在去年百余档网综里位列前茅,号称为“现象级”。

  “第二季内容上会有升级。环节的设置,包括特殊板块的设置,会有制作上面的升级。”

  《周末见》的总导演兼制片人方鸣在台上发言,提出第二季的口号【偶像周末见,你约我来见!】宣传造势已经铺开,所有嘉宾选择都将充分考虑网友意见。

  领导频频点头,似乎很是满意。

  “内容升级我们有一个特殊板块,叫[人气的力量],是让粉丝和明星一起去做一件事情,比如一起跳广场舞,一起来枕头大战,或者一起夜跑这样比较正能量、场面宏大一点儿的板块。”

  方鸣详细解释提案,明里暗里自夸制作水准,“如果有可能,我们想申请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

  “噗!”

  后排小张听不下去,差点没忍住。

  杨恕回头斜她一眼,到底是年轻,城府不够。虽然他自己也没多够吧...

  这位方鸣方导,是大他一级的同门师兄,按说自然亲切,可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俩人在学校就互相认识,进了芒菓台关系却不怎么样,见面打声招呼仅此而已,实际谁也不大能瞧得上谁。

  方鸣很不屑杨恕那套逞强假清高,成王败寇的社会穷讲究什么吃相;杨恕则觉得方鸣做节目哗众取宠,挺会巴结领导,人还容易飘。

  啪啪啪啪——

  掌声响起,《周末见》团队结束演讲,领导竟春风化雨地笑了,半开玩笑叮嘱他们,首播前让“大师”测一测,捡个良辰吉日。

  电视台有传统,新节目上线要在录影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拜拜,大型活动会杀鸡放炮,去庙里烧香。

  “领导您放心,官宣第二季那天,就是找人算过的。”方鸣讨巧道。

  “嘁,封建迷信...”

  小张同学又在底下偷摸嘟囔,杨恕临上台了,她握拳鼓劲,“老大加油!千万别受影响。”

  杨恕清清嗓子:“这气氛多好,比前面融洽多了。”

  说完他走上台,屏幕投影切换。主持人是早年频道演艺事业部的主任,现分管广告,知道杨恕是个“刺头”,便在转场介绍时调侃聊了几句。

  问到如何理解“现象级”,杨恕的回答众人听来八成是在揶揄方鸣,其实他是有意引出自己的提案:“能够引发社会话题,而不仅仅上娱乐版新闻的,才能叫现象级。”

  “呵呵,有见地。”

  领导颇意味深长道。

  在座的反应均慢了一拍,揣测分析着局势,少有人附和或争论,多数只是笑笑,静观其变。

  连杨恕本人也压根不会想,新总裁对他早有印象,甚至是好感和期望。

  因为当年他入职那时候,不光笔试拿了最高分;面试现场,芒菓台正值如日中天,别人都换着法儿地吹彩虹屁,只有他直言平常不太看电视,大谈互联网,观点很前卫。

  近期元旦播出的那集脱口秀节目,吐槽的风格虽是剑走偏锋,但既有巧思也暗含许多信息量,是用心打磨过的。

  “那开始吧,小杨。”

  主持人下去,杨恕站得笔管条直,循序渐进道:“几年前我做过一档求婚真人秀,收视和反响都还行。

  到今天为止,国内市面上还没出现第二档类似的,因为求婚这主题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了。重点是有的社会新闻都用演员充数,我们一综艺节目,坚持找真人嘉宾。

  当时,团队平均年龄在台里是最小的,硬扛下来做到了周播,堪称奇迹,对我本人的职业生涯影响也很大。

  成人之美,是好事。那时的同事、节目里求婚成功的嘉宾,现在逢年过节的都还会给我发信息。”

  台下有一些窸窸窣窣的声音。

  明白人都清楚,这档节目很适合互联网改造,避忌不谈的原因,大家心照不宣——其中一位女主持因此成名而后加入[欢乐家族],不久前,被男偶像换掉,功亏一篑,销声匿迹。

  杨恕不理会众人的眼光,一番儿接一番儿石破天惊:“为了这次提案会,我愁得茶饭不思啊。

  有天上班,运营实习生在我们群里发了个短视频,拍的是路边早餐店。我五分钟看完,不仅一下来了食欲,联想过往经验,琢磨着项目内容方向,好像重新燃起了那种挑战不可能的热情。”

  底下零星发出善意的笑声。

  还有一部分视杨恕为竞争对手的人例如方鸣,暗自松了口气。

  玩美食嘛,这赛道已经将近饱和,供大于求,节目多到观众都不够用了,他还能整出什么花来?

  “当然,做事不能光凭热情。”

  杨恕完成了铺垫,揭开正题,“经过小组群策群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发现,各平台的纪录片版块,内容都严重缺失。

  要么堪比我台都市频道的纪实新闻无聊中透着狗血,要么就是走华夏台的老路,重金购买海外版权,然而收视率仍旧差得可怜。”

  众人皆是懵逼,合着要拍纪录片?

  这小年轻再怎么疯,他也不傻吧!

  “所以呢?你继续。”

  总裁发话了,口气听着像有兴趣。

  “所以我们组第一个提案,是美食短视频纪录片。”杨恕肯定道,“《早安故乡》这个项目有趣又有意义,我们希望能够合作,在将来打造出系列IP。

  不知道魔音是否买断签了独家,那我们可以采购电台卫视的播放版权,去年丢掉的大广告客户都是食品类企业,没准儿这项目还利于冠名招商。”

  屏幕PPT随之换页,截取了网上关于《早安故乡》的评论和一些转发,精彩镜头小张做成了动图,放大突出了数据成绩。

  台下人们消化不及,耳朵听着杨恕这段话本无异于天方夜谭,盯着投影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被网友称为‘三无’纪录片?”

  总裁挪了挪身子,似笑非笑地问。

  “呵呵,戏称。这届网友文学素养可还行,明贬暗褒。”

  杨恕泰然道,“这‘三无’指的是无航拍,无名菜,无环境。明着像说,制作不如传统纪录片那么精致,实际上总结了它最大的优点,真实、接地气。

  拍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暖心暖胃。”

  “单看一两集的数据,就魔音一家作参考,调查得并不够全面啰!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值得鼓励,但是调子莫要起得太高了,杨导。”

  或许广告招商戳到主持人的痛处,陆续也有人跟着提出质疑,认为纪录片太冷门,观众很难会买账,打造系列IP更纯属是放大话,瞎扯淡的东西。

  “哦不好意思,前几页确实是初期数据,后面两集今儿早上八点刚发布,距我上台过去四五个小时,最新的排名是...”

  杨恕边说边操作,跳到PPT尾页。

  众人哑口无言,愕然震惊——

  截图显示,《早安故乡》进入围博热搜榜前十名,话题阅读量过亿!

  旅游媒体、美食博主、还有音乐圈大V转发安利;某瓣小组展开相关活动,提名心目中家乡早餐的意难平...

  而作孽的是,好巧不巧排在它之后正是刚才热火朝天讨论的“现象级”,《周末见》的嘉宾推荐话题。

  当场被打脸,方鸣如坐针毡,恨不能把脑袋埋得更低,玩脑壳算撒子良辰吉日,封建迷信不可信!

  主持人紧抿着嘴,一时也搞不清该怎么改口接茬,莫失格啰,余光一瞥,静候着领导指示。

  片刻,秘书附身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音量,对总裁说了几句。

  领导略一皱眉,旋即又舒展开泛起一丝苦笑,像话里有话:“好大的路,要懂味啵,先讲讲第二个提案吧。”

  “啥意思啊...”台下非土著小张同学,茫然地自言自语。

  “意思就是路还长,要识时务。”

  旁边有课代表翻译,放缓了语速,故作深沉地解读道,“你去看看热评,这话呀,怎么理解都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